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

雍州,京兆郡,池陽縣,黃嶼亭。

此時已是西元268年的十月初八,關中這個時候的氣溫已經有些不太友好了。但是,到了辰時的時候,亭裡面家家戶戶的煙囪裡,還是飄起了陣陣的炊煙。

吱呀一聲,一扇農家小院的木門從裡面打開了,一個面相樸實,骨架高大的漢子從屋裡走了出來。

他的個頭真的不小,估摸着大約有八尺高(185cm)。這時候雖說身上沒有什麼肉,但是行走之間,雙臂揮動極爲有力。下肢的步伐也非常的沉穩,一看就是個練家子。

這漢子走到房門前的院壩裡,雙手平舉,反覆做了幾下擴胸運動後,擡頭呆呆的看向了天。

“娃他大,又在哪裡發啥呆呢?還不趕緊上屋頂看看那些蟲卵乾透了莫有?一天到晚的就是發呆,家裡人都要餓死了。就巴望着這點蟲卵去換糧食呢!”

“曉得了。”被自家婆姨一陣訓斥,那漢子也不發火,很是順從的三步並兩步爬上了自家屋頂。

雙手輕輕的插進簸箕裡晾曬着的蟲卵感受了一下溼度:嗯,應該是差不多了。

想到此節,這漢子再也不遲疑。輕輕舒了一口氣,把整個簸箕都擡了起來,然後一手舉着簸箕,一手扶着梯子,迅速的從屋頂了下來了。

“你這老漢怎麼這麼大膽?一個人就敢舉着簸箕下梯子?摔下了咋辦?摔死了你我不心疼,這些幹蟲卵被摔不見了咋辦?拿你去換糧食啊?”

又被媳婦訓斥了,但這漢子也不生氣,在把簸箕交出去之後,他看着自己的媳婦,一邊摸着自己的後腦勺,一邊傻傻的發笑。

“哎,這傻子!”婆姨接過簸箕,很是無奈的飛了一個白眼給自己的丈夫。然後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蟲卵:“嗯,都乾透了,今兒應該是個大晴天,待會讓太陽再曬曬。下午你去把它交給亭長。我估摸着,應該能有一百多錢。”

“知道了。”

“拿到錢後,趕緊去縣城一趟,我聽隔壁的趙家嫂子說,昨天他們家那老漢去縣城買糧,縣衙標的是一百五十錢一石。”

“嗯,知道了。”

“誒!你這個憨大!別就一口一個知道了。我跟你說啊,家裡今天早上過後,米缸裡就還有三升麪粉,兩升小米。你那兩個憨娃這陣子特別能吃,若是你不買回新的米麪,最多三五天,家裡就要斷炊了!”

“哦,放心。我會把糧食揹回來的。”

“嗯,路上小心一點。待會我問問李家嫂子,看他們家今天去縣城買糧不?到時候你和李家兄弟一起搭個伴。我聽說,我們亭附近也有搶糧的賊人了。”

“哼!”一開始還老實木訥的漢子聽到自己的婆姨說到這個問題後,剛纔還淡淡的表情一下子變得傲然起來:“這些賊子搶別的亭額不管,若是來咱們亭。哼,我的刀還沒生鏽呢!”

“別逞能!亭子裡又不是隻有你一個從營裡回來的。有啥好嚷嚷的!”

“就是啊,你看我們亭,六個從營裡回來的。誰出去做賊了?蜀賊,啊不,漢國的大司馬心腸好,是個大大的好官。在這樣的年份居然高價收購蝗蟲、蟲卵。糧食也不準各家糧店自己賣而是集中在縣衙統一賣。這糧價也從未超過一百五十錢一石……只要肯辛苦翻地,就餓不死!爲什麼不老實捉蟲卻去做賊?今天多捉一點蟲,家裡人吃得飽不說,明年還少受點災。這麼好的事情不去做,偏要去做賊!也是就沒碰上額,不然,真當額以前殺的都不是人了?”

“別說了!這蟲卵,是越挖越少了。就算你明天背一石糧食回來,家裡再去挖些樹皮啥的,也難撐到明年秋天。到時候又該怎麼辦?哈,額還說明年秋天的事情做個什?明年開春後,種子都沒有了!”

“這又有啥?漢國的大司馬肯定不會不管我們的。就算大司馬不管我們,我們還可以去附近張家的莊園投靠嘛。我這一身力氣武藝,不管是做他的家將還是給他家耕地,我不相信他不要!好了,你去看看鍋裡的饃饃是不是好了。”

“嗯。”婆娘聽了自己丈夫的話,心裡一下子踏實了。進屋子的時候,腳步不自覺的輕盈了少許,光看背影,都有點撓手弄姿的風(防和諧)騷感。

但是緊接着,畫風一變。

“你們兩個憨娃,還在睡還在睡!趕緊的起來!吃了饃,就給老孃下地裡挖蟲卵去!今天不挖到半個簸箕,晚上不準吃飯!”

看着屋子裡面一陣雞飛狗跳,院子裡站着的漢子一點進去阻止的意思都沒有。相反,他的臉上浮現出淡淡的微笑,似乎很是享受這種充滿了人間煙火氣的溫暖。

就在此時。

“當~~當~~~當~~~~”

村口平壩上的那口破鐘響了起來。這聲音是如此的具有穿透力,在這初冬的早晨,迅速的響徹了整個黃嶼亭。亭子裡的農戶們,紛紛從屋子裡出來,向着村口眺望。

進去打孩子玩的那婆姨也一臉慌張的從屋子裡出來了,到了院子後,她本能的站在了漢子的身旁:“出嘛事了?”

“不知道。那口鐘,只有亭長才能去敲。想來是有大事要宣佈了。你在家看好那一簸箕蟲卵,我去村口看看。”

“誒,去吧。哦,等等,把饃帶上,路上吃完了啊,別讓其他家的人知道額們家還有小米兒!”

“嗯,知道了。”

那漢子到底是身高達到八尺的巨漢,雖說由於長期營養的缺乏,身上的肌肉萎縮顯得一副空骨架很是寒磣。但畢竟腿長,所以他很快的就從自家院落趕到了村口。

到了村口一看,果然是新來不久的本亭亭長在敲鐘。

亭長身高大約只有七尺(162cm),正在敲鐘的右手肌肉寸寸隆起,給人的感覺極爲蒼勁有力。而左手那邊的衣袖,卻是空空蕩蕩。初冬的冷風颳來,空衣袖隨風飄舞,顯得有些違和。

雖說單手敲鐘的亭長顯得有些滑稽,但這漢子卻一點小看他的意思也沒有。

作爲關中軍裡的逃兵,漢子非常清楚,這位亭長的右手如此粗壯有力,毫無疑問,在這位亭長的左手被戰陣之上的敵人砍斷之前,亭長應該是一名蜀國的長槍兵。而長槍兵,這漢子一回想起當初在戰場上面對的一往無前的長槍兵,心裡就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

關中地面的老百姓,其組織性是極強的。所以這鐘沒有敲多久,家家戶戶都派出了代表來到了村口。

“嗯,李家、趙家、王家,還有最先到這裡的北宮家。很好,大家都來齊了啊。來齊了,那就說正事!”

這位亭長說到這裡,僅有的右手握成了一個拳頭,朝着南方微微一拱:“奉我大漢大司馬關子豐令,向爾等宣佈朝廷新的規定。第一條,朝廷徵兵,兵額三萬。以粗通武藝者優先,有願意從軍的,待會在本亭這裡報名,之後去縣城參加選撥。選上的,一次給安家費兩千錢或者十石糧食。其家屬子女,由朝廷出資,搬遷到漢中等地安置!”

“第二條,朝廷下令,重修關中各渠。我黃嶼亭的勞力,主要是和附近各亭的勞力一起,重新疏浚鄭國渠。大司馬慈悲,定下規矩。參加疏浚各渠的百姓,壯年男子每日勞資十錢,壯年女子八錢,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少年男子,每日五錢!另外在出工期間,工地上包早晚兩食!”

“第三條,雍州刺史柳休然令。朝廷既然已經通過徵兵、修渠等各種方式給大家找了一口飯吃,再出來搶劫別人就說不過去了。所以從即日起,柳使君已經派出多路精銳開始剿殺賊寇。本亭知道,我們這個亭的兄弟姐妹們都是好樣的。寧肯老老實實的去挖蟲卵換糧,也沒有一個出去搶劫的。但本亭也知道,你們之中有的人是和那些劫匪有來往的。本亭也拜託你們去跟那些人說一聲,蟲卵日漸減少,靠蟲卵換糧無法持久的情況。朝廷不是不知道。但現在,朝廷不是給大家想辦法了麼?所以,趕緊收手!本亭在戰陣之上被砍掉了一隻手,還不是一樣要土裡刨食,那些好腳好手的大好男兒卻去做賊,真是羞也不羞!”

說完這些話,這位亭長輕輕的喘了一口氣:“各位兄弟姐妹,你們都知道,本亭是巴郡人,因爲殘疾了,被我家大司馬安排到這裡做了亭長。一個多月來,本亭自問做得還是不錯的,別的不說,蝗蟲這一塊上,本亭從來沒有跟你們缺斤少兩。倒是你們交來的蝗蟲、蟲卵裡有的混雜了不少沙土。本亭也都認了。爲了這個,本亭沒少被上官責罵。今年的考功註定是個下品。可是本亭不在乎!因爲本亭自己也做過農戶,知道受了災的辛苦!所以,只要能夠讓亭裡的兄弟姐妹們日子好過一點,本亭自己受點委屈是沒什麼的……好了,廢話說了那麼多,就問大家一句,誰願意從軍?誰願意去疏浚鄭國渠?”

少頃,一支長長的手臂舉起:“在下北宮雄,願意從軍!”

額不是陝西人啊,本章裡有些方言寫得不恰當的地方。各位陝西的書友多多包容多多指正!

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三零五章 戰後的餘波(五)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零零章 異族的未來(三)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一六二章 江東之英主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
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三零五章 戰後的餘波(五)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零零章 異族的未來(三)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一六二章 江東之英主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