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

“家主……嗚嗚嗚…….你要給我們報仇啊……弟兄們死得好慘啊…….那西蜀的關彝就是個水匪!”

東吳,荊州,宜都郡,西陵縣。西陵都督駐節地。

和蜀漢一樣,爲了加強統治,促進邊遠地區和山區的經濟發展。東吳所轄的荊州、揚州、交州境內,也在東漢的基礎上劃分出了更多的郡。比如以前荊州的南郡,到了這個時代,就一分爲三:建平郡、宜都郡、南郡。

建平郡,包括今天重慶的巫山縣,湖北的巴東、秭歸、利川、恩施等。這裡是大巴山、武陵山交匯的山區。東吳在這裡的軍事力量很少,他實際上是東吳和蜀漢的緩衝地區——西元222年劉備伐吳,東吳幾乎沒做什麼抵抗就丟掉了這一塊地方。

而從南郡分出來的宜都郡就不一樣了。其境內的西陵城,就是今天的宜昌。而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宜昌是三峽的出口。長江一過宜昌,江面將擴大數倍,其水流速度明顯減緩。所以,對於沒有掌控住長江上游的東吳政權來說,西陵是必守之地——不管是對蜀漢還是曹魏,爲了防止敵人順江而下,西陵都是最重要的戰略要點——還是西元222年劉備伐吳,東吳在這個地方對劉備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因爲這個地方丟不得,一旦丟了,後面就是空門大開了。

(西陵就是夷陵,是夷陵之戰後東吳改的名。)

Wωω¸ttкan¸C ○

所以,東吳在這裡屯下了重兵,並設置了西陵都督坐鎮。而現在的西陵都督是步騭的長子步協。

由於扼守長江水道的咽喉,所以糜家商號的貨物來往,必須要經過西陵。在涪陵郡的各項產出生產量逐漸提升後,糜照當然要把這些東西往經濟基礎更好的東吳、曹魏銷售。而西陵就是第一個銷售地點。

當年步騭因爲鎮壓交州叛亂有功被孫權拜爲西陵都督。在這一職位上待了足足二十年。這二十年裡,步騭充分發揮出他治政高手的手段,慢慢的把東吳荊州的政治、經濟中心從江陵轉移到了西陵。等到他接任陸遜的丞相之位時,西陵已經被弄成了步家的封地一般。待得步騭去世,東吳皇室也不得不任命步騭的長子接任西陵都督——其他人去了也坐不穩!

現在,這西陵城裡的種種產業,規模小還沒什麼,規模稍微大一點,若是沒有步家的保護或參股,那就是辦不下去的。所以,當延熙漆、景耀蠟、香皂、果酒在西陵上市後,迅速的引起了步家的注意。

現在步家官面上的人物是步騭的長子步協,這位爺是不具體參合本家商業事務的。主管步家經濟的,是步騭的次子步闡。如果說步家的長子步協還算比較靠譜的公子哥。那這位爺就可以說是集合了所有紈絝的負面因子:自私、無恥、貪婪、愚蠢。

在歷史的本位面上,當步協去世後。步闡賄賂東吳皇室和朝廷大臣,從侄子的手裡搶過了西陵都督的位置。等到東吳皇帝孫皓繼位,想要加強集權,收回西陵的控制權時。他又把哥哥的兩個兒子當做人質送往西晉,向西晉投降——他自己的兒子卻捨不得送走。

(孫皓加強中央集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南魯黨爭。這一點在後續章節中我有詳細描寫。)

等到孫皓派了陸抗前來討伐他的時候,明明西陵城外西晉的救援部隊已經遙遙可見,他就是不敢打開城門衝出來對陸抗兩面夾擊。結果西晉軍隊被陸抗擊敗退走,他的西陵城後來也被攻破。他這一支步家子弟,被陸抗按照孫皓的命令,夷滅三族——早知道就把自己的兒子送去西晉當人質啊……

所以,這位爺在看到糜家商號運來的香皂、景耀蠟這樣的好東西后。當然迫不及待的想要佔有。稍加打探之後,步二爺就派出自己的家奴去找關彝要生產技術了,其開出的價碼是:十萬錢!而且還不是蜀漢和曹魏使用的五銖錢,而是東吳那鬼都不用的大泉當千!

什麼叫大泉當千呢?嗯,這種銅錢比漢五銖稍微大一點,然後孫權在上面寫了四個字:大泉當千——都給我看好了!這是大錢,一枚頂一千枚五銖錢!

這TM的跟後世果黨印鈔票搶錢也差不了多少了。當然,其實際運用效果也極差:不要說魏、漢兩國了,就是東吳本國的老百姓也根本不買賬。

(當然,在印鈔票搶錢方面,劉備和孫權大哥不說二哥。孫權搞過大泉當千,劉備也搞過值百五銖,值五百五銖等。蜀漢的幣制一直到諸葛亮執政後才逐漸恢復正常。)

毫無疑問,關彝和他的同僚們乾脆利落的拒絕了步家的代表。但好死不死的就是步家在西陵城做土皇帝已經做了整整三十年,不要說步家的主人,步家的家奴也是橫行霸道慣了的。所以當關彝表示拒絕後,步家的代表居然口出惡言,這就讓關彝等人動了殺心——這羣公子哥別看現在人模狗樣,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但他們以前也是紈絝啊。紈絝嘛,做事情有的時候確實是很衝動的。

但是僞裝成水匪去殺人的張遵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生在CD,長在CD。對長江兩岸居民的本領還缺乏瞭解:步家的代表裡,有一個是西陵水軍出身,善於游泳是一方面,關鍵是他善於水中憋氣。當時張遵帶隊殺人的時候,他被砍了一刀後就迅速的潛入水裡,憋氣足足有半柱香之久——在張遵看來,這麼久都沒浮上來,肯定是淹死了,也就放過了他。

“家主,不會錯的。那些水匪肯定是涪陵太守府的人。帶頭的那個水匪,步搖大哥帶我們去涪陵太守府裡的時候,我在太守府裡是見過的。因爲這個人皮膚如黑炭,豹頭環眼,滿臉虯髯。讓人印象特別深刻,奴婢只看了一眼就記住了啊。”

“哼!不要說了。長得那副尊榮的,那廝一定是張飛張翼德的孫子張遵!好啊!西蜀小賊,居然敢對我大吳步家的人動手,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步闡憤怒的起身,走到一側的牆壁上對着輿圖看了半晌:“步統,你去我們家在武陵的莊園那邊,調十萬石糧食和一千家兵,老爺我要西蜀的那些小賊好看!”

“呃,家主,這個事情是不是要先跟大老爺通個氣?”

“哐當!”一個茶杯已經狠狠的砸在了步統的腦袋上:“混蛋!什麼事情都要大哥同意,那老爺我算什麼?我算什麼?我難道不是步家的家主麼?”

“家主息怒,家主息怒。奴婢這就去辦,這就去辦。”

和前面提到南郡被一分爲三一樣,現在東吳的武陵郡,也沒有東漢末年的武陵郡那麼幅員遼闊了。所謂的荊南四郡: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在這個時代已經變成了荊南七郡。其中,武陵郡被一拆爲二:東部經濟較發達的地方,被拆出來成立了新的衡陽郡。西部以武陵山脈爲主的地方,仍然稱爲武陵郡。

這個地方對於東吳來說,屬於雞肋。因爲和蜀漢的涪陵郡一樣,這裡也是武陵山脈和喀斯特地形集中地。漢民少,產出也極少,各種五溪蠻寨子也多得不得了。

而步闡步二爺打的主意就是:以一千步傢俬兵爲主幹,用大量的糧食吸引五溪蠻人投奔,然後翻越武陵山脈,偷襲涪陵縣城!

現在步二爺還年輕,做事情在不計後果的同時,處處透露着狠辣!

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
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