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

大楚正統八年七月,皇上任命陳嘉爲御馬監掌印太監,便衣出宮查探京城風物。當日消息傳到內閣,首輔楊培實心實憂之。自太宗朝成立內廷二十四監局,內廷得聖寵的太監們權力就十分巨大,某種意義上說,太監們代替行使了部分皇上分下來的權力,他們所掌握行使的,是皇權,

自從前朝以來,科舉制度漸漸完備,文官集團逐漸形成,對於皇帝的權力造成了極大的牽制,太宗皇帝成立內宮二十四監局,本意就是牽制文官集團的無奈之舉,好在自從太祖以來,三代未出現一個禍亂朝政的大太監。

這一方面是因爲歷代皇帝尚算得英明,另一方面,外廷之中人才濟濟,內廷之中就算掌握了極大的權力,但是他們的政治權謀手段在內閣以及六部的老油子們眼中,還是太嫩,且內廷之中也是權謀紛爭不斷,並不是鐵板一塊。

楊培實歷經三朝,當然知道熙貴人的事情,他的政治嗅覺極其敏銳,所以他纔會擔心皇上過於寵信陳嘉,導致宦官權勢大增,影響朝政,可在座的其餘幾位閣老不知內情,卻一頭霧水。要知道內廷大太監的任命不像六部九卿,完全操在皇帝一人手中,楊培實就算想反對也無從反對。

丁閣老忍不住問道:“元輔大人,皇上這道任命有什麼不妥嗎?”

楊培實搖了搖頭道:“我只是擔心這個陳嘉,少年得志,驟升高位,恐怕是禍非福啊!還是再看看,再看看吧!”

當日老太爺回到楊府,雨瀾來到松風書舍給老太爺讀摺子,卻發現老太爺對着一卷黃綾封面的聖旨沉吟不語,雨瀾偷偷看了一眼,也記住了陳嘉這個名字。

果然不出老太爺的預料,陳嘉年紀輕輕驟得上寵,幹勁兒十足,外出時穿布衣小帽,時乘驢或騾,往來京城內外,沒有人知道他竟是手握大權的御馬監掌印太監。一時間大政小事,方言巷語,探聽得清清楚楚,全都上報正統皇帝,皇上大悅!

皇上對他的喜愛與日俱增,對於東廠的效率卻日漸不滿意。遂有了將東廠交給陳嘉執掌的心思。孟衝聽到消息大爲震驚,陳嘉已經將他擠得快要見不到皇上的面兒了。他在內廷雖然是赫赫威名的司禮監掌印,天字第一號太監,可內廷和外廷不一樣,太監有沒有權勢,不只要看他的職位,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有沒有聖寵。要是陳嘉將東廠大印掌握手中,那孟衝哪裡還有立足之地。

孟衝只好求見太子幫忙,太子如今還被皇上關在家裡讀書。這一讀書就是三個來月,皇上不叫他出去,他就不敢出去。在毓慶宮中簡直暴躁得要瘋了。孟衝找上門去,將這個消息一說,太子聽了半天,長嘆一聲道:“孤也是無能爲力啊!”

太子在朝中不敢結交大臣,除了有個儲君的名分,影響力竟是如此微乎其微,那陳嘉是皇貴妃獻給皇上的,和誰一黨,自然一目瞭然。太子想了想,只好叫孟衝去求楊元輔。

太子做了楊培實這麼長時間的孫女婿,對於元輔的爲人可說是十分清楚了。他這個人既不對皇上盡忠,也不對太子盡忠,他忠於的是整個國家,太子可支使不動他這個三朝元老。

可也正因爲如此,他在朝中才會擁有極爲巨大的威望,纔會成爲文官集團的領袖。

連太子也沒想到,孟衝找到楊培實只是一說,楊培實竟然一口答應了下來,說第二天便上書皇上,斷不能讓陳嘉掌握了東廠的大權。

楊培實果然說到做到,第二天就上書皇上反對陳嘉升任東廠太監,一時朝中的文官紛紛上書反對,羣臣反對,皇上就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他雖然貴爲天子,卻也不能一意孤行。只得暫時罷了此議。

皇上看着御書案上高高一摞反對陳嘉出任東廠太監的奏摺,感到心裡十分憋悶。這個時候外頭一個小太監跑了進來,手裡端着一個紅漆托盤:“皇上,景陽宮慧妃娘娘進獻冰糖雪梨羹一碗!”

皇上自從有了陳嘉相伴,已經有很久沒有去各宮轉轉了,想起慧妃,想起老兒子葉敏昭,還真是有些想念,便擺駕去了景陽宮。

慧妃侍候皇上吃了飯,葉敏昭也前來拜見了父皇。皇上見他進退得宜十分高興。慧妃見皇上一副十分疲憊的樣子,便站在他的身後幫他捏肩,皇上長長嘆了一口氣道:“愛妃,朕這個皇帝當得難啊!”自從黑石溝刺殺事件之後,皇上看見誰都像是幕後主使者,對於蕭妃也起了戒心,慧妃沒有母族支持,兒子又是皇子之中最小的,也從來沒有顯露過奪嫡的意圖,有些事情,皇上倒是能跟慧妃說說。

慧妃聽了便笑着安慰道:“皇上您既是君,又是父,下頭大臣們不聽話了,您儘管罰他們就是了!難道他們還能翻了天了不成。”

皇上嘆口氣道;“要是能如愛妃說得這樣簡單便好了!”便將陳嘉這件事從頭到尾和慧妃說了一遍。“朕只不過覺得陳嘉是個可造之才,他有能力,又對朕忠心,朕將東廠交給他,也是想他好好整頓東廠,更好地做好偵稽之事。怎麼這些個文官,一個個地就以爲朕要將他捧成一個權閹了!”

慧妃低頭沉思了片刻道:“皇上,此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我倒是有個辦法,既能如了皇上的心願,擡舉了陳公公,又能讓文官沒了說辭。”

皇上聽了大喜:“愛妃有什麼好的主意,說來聽聽。”

慧妃笑道:“既然文官們不願陳公公入主東廠,那皇上何妨另開一廠,就叫西廠,由陳公公任督主,一樣可以幫皇上偵稽百官,豈不是兩全其美!”

皇上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過這個問題。的確,衆文官只是反對陳嘉任東廠太監,好,我現在不讓他做東廠太監了,我專門成立一個西廠,你們總不能再反對了吧。

皇上聽聞之下大爲興奮,想了想,又有些遲疑道:“可是西廠,太祖太宗卻從未設立過啊?”

慧妃道;“太宗之前,又何來東廠呢?”

太后國喪之期尚未過完,皇上是不能留宿景陽宮的,等皇上離開景陽宮的正殿,小王爺從簾子後面走出來,卻是滿臉怒氣。“母妃,您爲什麼要幫助陳嘉那個閹佞!”陳嘉短短一段日子已經在後宮裡建立起龐大的權力網絡,對於這個被自己父皇寵信褻玩的太監,葉敏昭又怎麼可能對他存有好感?

他見母妃這樣幫助這個閹人,小王爺又是生氣又是失望,感情上也十分難以接受。

慧妃卻走過來,輕輕撫摸着小王爺的腦袋:“皇兒,你只要記得,母妃無論做什麼,爲的都是你就夠了!”

皇上回到乾清宮,急急召來陳嘉商議。過不數日,皇上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下詔命,令陳嘉建立西廠,西廠將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進來,甚至有稽覈東廠的權力,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一時之間,陳嘉氣焰滔天,百官驚悚!

皇上欽定西廠校尉人數一倍於東廠,西廠的軍官主要從禁衛軍中選拔,這些人再自行選置部下,短短几個月內,西廠人員極度擴充,很快就在朝中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

這個時候剛好發生了一件大案,已故少保張榮曾孫、福建建寧衛指揮同知張華橫行鄉里,戕害人命,被仇家所奏,張華入京行賄,被陳嘉偵知,下西廠獄嚴刑拷問,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是陳嘉爲了政績,故意把案情鬧大,牽連了許多曾經反對過他的大臣,將好好一件案子硬是辦成了冤假錯案。

陳嘉再接再厲,一臉辦了幾件大案,皇上對他的寵信也是一時無兩。一時朝中投靠者紛至沓來,黨羽衆多,西廠權勢大盛,時人側目。

楊培實怎麼也沒想道陳嘉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他當了這麼多年的首輔,也斷然不會沒有對策,當即聯合朝中六部九卿,要給陳嘉一個致命的打擊。上疏之前,楊培實找到葉邑辰,請他在奏疏上簽名。憑葉邑辰的威望,若是他肯伸出援手,陳嘉必死無疑。葉邑辰卻態度曖昧,言道:“本王奉聖上之命,執掌五軍都督府,只掌軍事不問政事。”

楊培實無可奈何,只好在九月上書,彈劾陳嘉十二大罪,六部九卿附議,並請罷西廠。一時之間朝議洶洶,這是內廷與外廷的鬥爭,更是名相與權閹的鬥爭。

雨瀾也一直在密切關注着這件事情,她猜不透王爺爲何不肯在爺爺的奏疏上簽字。她現在也明白,陳嘉得了皇上的寵信,權勢滔天,若是沒有人遏制住他,說不定他就能發展成爲異世界的“魏忠賢”“劉瑾”。

如今爺爺面對的不是陳嘉,而是陳嘉背後的皇上。皇上自從南巡歸來之後就性情大變,不但疏遠了皇子,更疏遠了大臣。若是這一次的鬥爭贏了還好說,若是楊培實輸了,說不定整個家族都會大禍臨頭。

而楊培實現在是不得不鬥!

楊家人全都緊張萬分,雨瀾連祈氏送過來的帖子都推了,這種時候,的確不好再出門了。

兩方面的博弈很快有了結果。外廷的壓力皇上承受不起,只好無奈同意老太爺等人的意見,罷免了西廠,可是罷免西廠已經是皇上的極限,他再不肯將陳嘉下獄審問,而是叫他回了御馬監。

楊家衆人彈冠相慶,大老爺、二老爺更是聯合了幾位同僚,寫了一份摺子準備再接再厲,徹底將陳嘉打死。

老太爺看完了兒子們的奏摺,卻一言不發地將摺子收了起來:“這件事情,到此爲止吧!陳嘉,誰也不要再去惹他!”

大老爺等人一頭霧水,雨瀾卻隱隱有些明白了老太爺的意思。皇上逼於外廷的壓力,違心地撤銷了西廠,內心已經十分憋屈了。如果這些臣子們再這樣逼迫他,說不定會迎來極大的反彈,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對於皇上的瞭解,對於聖心的揣摩,老太爺比起他們還是老辣了許多。

這件事之後,陳嘉也消停了一段時間。朝廷表面平靜了下來,實際上卻是暗潮洶涌。形勢之複雜,雨瀾都有些看不明白了。這段時間以來,她每每出入老太爺的松風書舍,對於整件事的進程十分了解,她的心裡隱隱有種不安。

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43 趙王賀壽倨傲囂張266 私話325 其樂融融249 求醫296 一打盡43 趙王賀壽倨傲囂張233 成孕287 難產306 死因蹊蹺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55 見惠妃再助小皇子295 捉姦154249 求醫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271 構陷281 好事287 難產292 公主306 死因蹊蹺333 被迫進宮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177 一七七342 出宮188 一八八191 一九一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265 非議343 一家團聚307 真相浮出力討公道88 太后薨後宮爭鬥起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277 難關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99 氣節199 姨娘之死306 死因蹊蹺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254 審訊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29 側妃4 王媽媽刁奴欺幼主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339 孩子出世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299 氣節190 一九零299 氣節293 野種20 薄情寡義夫妻生隙205 針鋒相對206 怒火182 一八二285 臨產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324 時過境遷343 一家團聚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6 大太太傳喚爲何事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224 家事1 楔子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66 機關算盡前途未卜116 臨行叮囑雨瀾離府223 秋闈186 一八六190 一九零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215 表哥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233 成孕88 太后薨後宮爭鬥起324 時過境遷286 生產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319 遺詔風波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
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43 趙王賀壽倨傲囂張266 私話325 其樂融融249 求醫296 一打盡43 趙王賀壽倨傲囂張233 成孕287 難產306 死因蹊蹺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55 見惠妃再助小皇子295 捉姦154249 求醫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271 構陷281 好事287 難產292 公主306 死因蹊蹺333 被迫進宮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177 一七七342 出宮188 一八八191 一九一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265 非議343 一家團聚307 真相浮出力討公道88 太后薨後宮爭鬥起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277 難關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99 氣節199 姨娘之死306 死因蹊蹺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254 審訊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29 側妃4 王媽媽刁奴欺幼主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339 孩子出世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299 氣節190 一九零299 氣節293 野種20 薄情寡義夫妻生隙205 針鋒相對206 怒火182 一八二285 臨產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324 時過境遷343 一家團聚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6 大太太傳喚爲何事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224 家事1 楔子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7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66 機關算盡前途未卜116 臨行叮囑雨瀾離府223 秋闈186 一八六190 一九零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215 表哥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233 成孕88 太后薨後宮爭鬥起324 時過境遷286 生產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319 遺詔風波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