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

楊府就在這種表面平靜實則暗流洶涌的日子裡迎來了四月。

繡帕的事情彷彿一顆小石子丟入湖裡,一點聲響都沒有,雨瀾也就放心下來。

承宗少爺親自向大太太開了口,要了錢媽媽的兒子當小廝,大太太正發愁沒有機會籠絡承宗,自然沒有個不答應的。

自從錢媽媽來了綠靜齋,雨瀾小院裡的“編制”終於配備齊全了。

一個管事媽媽,兩個貼身丫鬟,四個灑掃的小丫頭並一個幹粗活的婆子。

王媽媽在的時候管教不經心,雨瀾院子裡的事情就亂七八糟的,除了曉月和曉玉兩個須臾不離左右,剩下的小丫頭並粗使婆子們,也沒有個明確的職權劃分,也沒個明確的獎懲制度,丫鬟婆子們偷空就躲懶,經常看不見個人影。有了事情更是彼此相互推諉。

雨瀾決心整頓一番小院裡的秩序。

想起前世的管理經驗,雨瀾將錢媽媽和兩個大丫頭叫在一起,花了幾天的時間整理出一本下人版本的《員工手冊》,八項十款,包括基本原則、定崗規定、工資報酬、獎懲制度、保密制度等等若干條款。

然後將丫頭婆子們叫了來,第一步是定崗,先將每個人的職責劃分清楚了。然後不管認不認字,讓她們先把《員工手冊》統統背下來,到了時間雨瀾要檢查,背不下來的就扣月錢。

於是乎,小小的綠靜齋掀起了一股學習的熱潮。

一切爲了月錢。

再之後,雨瀾又搞了兩次入職培訓,分別請了蘇媽媽以及杏黃來給大家演講,題目就叫:如何做好一個稱職的媽媽/丫鬟。

一切做完之後,不需要雨瀾多說什麼,丫頭婆子們都知道了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及做錯事情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了。《員工手冊》裡都寫的清清楚楚呢。

雨瀾的規定細緻而又嚴密,懲罰主要以罰月錢爲主,體罰爲輔,打板子發賣當然也在其中,具體採取哪一條要看你犯了多大的罪行。

除了懲更有獎,每個季度都會拿出一兩銀子來,將媽媽和丫鬟們分出三六九等,分別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

也就是所謂的“季度獎”了!

一下子大家的工作熱情立刻高漲了起來。

綠靜齋的風氣爲之一肅。

雨瀾折騰她的小院,大太太懶得理會,老太太卻看在眼裡,嘖嘖稱奇。

她向雨瀾要了一本《員工手冊》,越翻越驚奇,其實雨瀾並沒過多地進行創新,只是將約定俗成的規矩落實在紙面上,讓一切變得更加縝密、細緻、高效,有法可依。

沒過幾天,這本《員工手冊》就出現在了楊老太爺的案頭。老太爺看完之後讚歎不已,這個《手冊》管理雨瀾一個小院實在大材小用,就是管理一個司一個部也不失爲一個好的辦法。

當天晚上,杏黃匆匆忙忙來到綠靜齋,“老太爺請姑娘到松風書捨去說話。”

雨瀾吃了一驚,老太爺到底有多忙她是知道的。等閒連大老爺幾個兒子都見不到他,怎麼忽然想見自己這個無足輕重的孫女了?

雨瀾不敢耽擱,取了帷帽戴在頭上,跟着杏黃來到二門,又跟着老太爺身邊的一個長隨,在外院七拐八拐,越走越僻靜,迎面一片蒼松翠柏之間隱現三間小小茅舍,門上懸有一匾,上書四個魏碑體大字:松風書舍。

雨瀾饒有興趣地打量着松柏掩映間的建築,長隨進去通稟,不大會又轉出來引着她進了書舍。

房舍中燈火通明,雨瀾第一個感覺就是書多。寬大的屋舍中,到處擺滿了高高的書架,書籍盈架卷帙浩繁。房間角落裡一個三足鼎式香爐中香菸繚繞,燃着昂貴的龍涎香。老太爺坐在窗前一個長長的條案後面,條案上面散放着無數文書以及黃綾封面的奏摺,一箇中年太監站在他的身後,正小心地爲他揉捏着肩膀。

西向擺着幾張矮些的案几,兩個小太監跪在那裡,認真地抄抄寫寫,每個人身前都堆了一摞的文書。

隔着條案,一個溫潤如玉的少年郎恭敬地坐在那裡,嘴角掛着溫和的笑意,雨瀾目光一閃,這少年赫然正是前幾天剛見過的葉敏淳。

見她這個時候進來,葉敏淳先是眼中先是露出一絲訝色,緊接着宛然一笑,那笑容一直到了眼睛裡頭。

那和煦的笑容似乎一下掃盡了雨瀾心中所有的陰霾,讓她心情愉悅起來。也就展顏向着敏淳一笑。

“松風書舍”是老太爺的私密小書房,老太爺一般不會在這裡會客。能在這裡被老太爺召見,不知是因爲葉敏淳能力出衆的緣故呢,還是因爲他本身就是老太爺的親外孫的緣故。

老太爺看向敏淳的目光中有着一絲讚賞:“……太子叫你送過來的這些奏章我都看過了,太子心思縝密,處置得當,你回去稟告殿下,就說我就按照他的意見擬票了!”

大楚內閣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將擬定之辭書寫於票籤,附本進呈皇帝裁決,稱爲“票擬”,又叫“擬票”。

葉敏淳拱手道:“元輔大人,下官一定照實轉告太子。”不稱外公而叫元輔,這是先公後私的意思。

老太爺神色間終究有些遲疑:“太子乃是國之儲君,監國攝政分所應當,本該由老臣擬定處置意見,交由太子裁決的,如今倒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葉敏淳朗朗說道:“元輔大人,下官來此之前,太子特意叮囑下官轉告大人,元輔大人三朝元老,柄國重臣,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資歷威望無人能及,殿下說能跟着元輔學習政務正是心中所願,元輔切勿介懷,儘管放開手腳,一切以皇上旨意爲準,殿下絕無一絲怨言。”

老太爺沉吟片刻,終於道:“如此說來,我就僭越了。”擡頭看見雨瀾,溫和地笑道:“瀾兒來了。”

雨瀾這才得着機會說話,趕緊恭恭敬敬地走上前,跪下磕頭:“雨瀾恭請祖父金安。”

“起來起來。”老太爺和顏悅色地笑着:“我這還有一點小事沒處理完,你和淳兒是嫡親的表兄妹,就不叫你們避嫌了,在一旁的椅子上坐吧,一會兒就好。”

雨瀾謝了座,又朝着葉敏淳福了一福,這才找了個靠角落的位置坐下。老太爺身後的中年太監親自出去,不一會捧了一盞茶進來,放在雨瀾椅子旁邊的小桌子上面。雨瀾連忙站起來遜謝。

老太爺的書房屬於機樞要地,不經召喚誰都不得入內,因此這裡是沒有小丫鬟伺候的,這三個太監來自於內廷司禮監,是皇上親自賞給老太爺的,不但侍候人體貼周到,都還頗通文墨,可以臨時充當秘書一樣的角色。

老太爺又轉過臉去,與葉敏淳談起了政務。雨瀾暗暗奇怪,不知道老太爺叫她聽這些外頭的事情有什麼目的。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她便端然坐在那裡,認真地聽了起來。

換了楊家任何一個女孩,都不可能聽得懂老太爺和葉敏淳之間的談話,可雨瀾畢竟有着兩世經驗,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經商和從政,本來也是觸類旁通的,聽着兩個國家重臣在那裡討論政務,雨瀾新奇之餘,居然聽得津津有味。

老太爺和敏淳這一談就是大半個時辰。

穿越而來這麼久,雨瀾只見過老太爺兩面,都是隨大流請安磕頭了事,難得有這樣的機會見識這大楚第一能臣的風采。這時才發現他說話不多,但判斷精準,句句都在點子上,對各省、各部的政務都很熟悉。一看就是個務實肯幹的能吏,雨瀾不由暗暗佩服,心想難怪老太爺能在大楚爲官四十年,做宰三十年。

再看葉敏淳,雖然不如老太爺經驗老道,但是卻極爲聰敏練達,一點就通,一學就會,難得的是極爲謙遜,絲毫沒有皇族子弟的傲慢,雨瀾也不得不承認,這位表哥的確是個內外俱佳的人才。

雨瀾的一舉一動並未躲過老太爺的眼睛。他雖然和葉敏淳討論着政事,卻並未放過對雨瀾的觀察。他見雨瀾對這些枯燥的政事不但沒有一絲一毫的厭倦,反而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又想起老太太對她的描述,心裡不由暗暗點頭。

這時老太爺拿起一份奏疏,問道:“工部左侍郎的這份奏疏太子殿下看過沒有?”

葉敏淳看了一眼道:“看過了。”

“太子的意見是什麼?”

葉敏淳覷了眼老太爺的臉色,慢慢道:“太子的意思是……照準!這件事情的內中緣由,我還要和元輔細細道來。這一次皇四子趙王代天巡視山東,頗有功績,蕭皇貴妃以趙王首次出京辦差爲由,請皇上頒下賞賜,皇上親口應承下來。隔日問起趙王想要什麼賞賜,趙王卻說喜歡出京時乘坐的御舟,想要運入城中留作紀念。皇上當時也沒多想,便答應了下來。誰知御舟運到京師,才發現船體太大,城門洞狹窄,無法進城。工部不敢駁回皇上的意思,也不敢得罪趙王殿下,便想出這麼個主意,就是將城門洞拆了,待將船運進來,再重新修好。太子雖然覺得不妥,但是……哎,他也是難!”

雨瀾在一旁聽傻了眼:這什麼邏輯啊?就爲了讓趙王一個小屁孩高興,就要把城門都拆了?

老太爺面不改色,忽然問道:“依你,應該怎麼辦?”

葉敏淳道:“按照我的意思,自然要駁回這份奏疏。將此一巨船運入城中,徒耗人力物力,對國家社稷卻無一絲一毫益處,實屬胡鬧。只是太子殿下……”他俊朗的面容上露出一絲慚色:“……還是希望由老大人來向皇上開這個口。”

雨瀾聽到這裡,不由想起那個在晉王跟前連連吃癟的太子,心裡對他的評價立刻又低了幾分。太子畢竟是未來的國君,這麼明顯不合理的事情自己不去和皇上據理力爭,卻躲在後面讓內閣來衝鋒陷陣。自己只拿成果不擔風險,這種人職場也不是沒有。不過口碑一般都不怎麼好。

他將來是要依靠着這班老臣治理天下的,這時候不好好籠絡老爺子,真是短視。

老爺子倒是沒有生氣,只是疲倦地嘆了一口氣:“既然殿下有這個意思,就由我去當面奏明陛下吧。”

葉敏淳滿面羞愧:“只是如此一來,恐怕外公就要得罪蕭皇貴妃和趙王了。”

老太爺淡淡一笑:“那也是沒法子的事,這份褶子如果就這樣批下去,吏科給事中必定會封還的,到時候內閣威信也定然受損。”

在大楚,給事中是言官的一種。職責在於監督行政事務,皇帝有事務要六部辦理的,需要經過六科給事中的允許,給事中覺得詔書有問題,有權封還。這明顯不合理的詔令,給事中是一定要封還的,要不然他就要被御史彈劾了。

雨瀾這才發現首輔這個官也不是那麼好當的,碰見這樣的事,聽皇帝吧,難免被臣民百姓戳脊梁骨,不聽皇上的吧,又得罪皇帝,兩頭不討好。

老太爺不在意地笑笑:“……無妨!你回去回稟太子,這個白臉還是我來唱。”

雨瀾暗挑大拇指:老太爺這份擔當真是難得。相比之下太子就有些器量狹小了。

葉敏淳站起來一揖到底:“外祖父爲國爲民,不計毀謗,敏淳感佩至深!”

老太爺拈鬚一笑,道:“這些都是我分內之事,你何須如此,快快起來!”

雨瀾卻坐在一旁若有所思:聽起來這個趙王還有那個蕭皇貴妃是十分得寵的,老太爺雖然威望崇高,不過在官場中得罪人終究不是好事。有沒有一個能既不得罪皇上貴妃王爺,又能把事情處理好的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呢?前世無數運輸大型貨物的畫面在她腦海裡飛速閃過。畢竟多了一世的經驗,她的雙眸就是一亮。

一時不由大爲興奮,正要開口說話,忽然想起這是一個男女極度不平等的時代,自己貿然摻合政事,是不是有些太唐突了。

見她欲言又止的,老太爺不由微笑道:“怎麼,瀾兒有什麼話要說嗎?”

雨瀾連忙站起來垂首回道:“孫女哪裡敢胡亂議論這種軍政大事。”

老太爺笑道:“今夜這裡也沒有外人,你有什麼話但說無妨。”葉敏淳想起她對的那個對子,便也衝她點點頭,報以鼓勵的一笑。

雨瀾赧然一笑:“既然祖父這樣說了,雨瀾就失禮了。瀾兒倒是有一個粗淺的主意,不用把城門樓拆掉,就可以將船運進來。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不用得罪蕭皇貴妃和趙王了。”

老太爺和葉敏淳齊齊一震,都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此話當真?”

雨瀾不好意思地垂下頭道:“只是一個不成形的想法。如果能給雨瀾看看城門的示意圖,也許就能知道可不可行了。”

老太爺這裡資料齊全,不一會那個呆在老太爺身後伺候的太監就找來一卷城門圖紙。

葉敏淳將圖紙在長長的條案上展開,這時候的圖紙當然不能和現代那種精密的圖紙相比較,不過雨瀾看見門樓上那一段段凹進去的垛口和自己印象中的相吻合,立刻就放心了幾分。

雨瀾指着地圖上的城牆垛口侃侃而談道:“可以從這裡將船運進來!”

葉敏淳一皺眉道:“城牆這麼高,要如何將那麼大一隻船升到這種高度?”

雨瀾微微一笑問道:“祖父能否將紙筆借給雨瀾一用?”

老太爺自無不允,一個小太監很有眼力價地在長案上將一張宣紙鋪平。雨瀾提筆蘸墨,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個木質的架子,上面鋪了一層木軌,又在木軌上畫出一艘船的樣子來。

老太爺和葉敏淳兩個人四隻眼都亮了起來。

雨瀾擱下筆,指着這幅簡圖解釋道:“可以叫人在城門下面搭起木架,木架上再敷設木軌,木架一層層加高,船體用鐵鏈固定,慢慢向上升……”她秀氣地皺了皺眉頭,想了一下道:“船體的移動會有些吃力,若是加些東西潤滑,會更加省力!”用什麼東西潤滑,她一時之間卻沒有想出來。赧然一笑道:“……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具體的方案還要仔細參酌,也還是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不過城門應該不用拆了。”

老太爺與葉敏淳對望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希望。老太爺斷然道:“這個法子,我看可行!”

葉敏淳興奮地一拍桌子:“我明天就去找工部的郎官兒們商量。他們經驗豐富,必定能夠按照表妹的主意想出妥善可行的運船之法。”

“表妹蘭心蕙質,敏淳平生僅見!”葉敏淳看向雨瀾的目光已然完全不同,帶着深深的敬佩。他忽然站起來深施一禮道:“表妹這一番話,爲社稷爲國家省下大筆的開支,也爲外祖父、爲太子解決了眼前的難題,敏淳要好好謝你!”皇上的性子他是明白的,最是耳朵軟沒主意,便是這次老太爺駁了這份奏疏,用不了多久,蕭皇貴妃一吹枕邊風,皇上還是要舊事重提。老太爺可以駁一次駁兩次,但不可能駁三次四次,因爲皇上畢竟是皇上。九五之尊的威嚴,內閣也不得不維護。

雨瀾趕忙避往一旁,不肯受他的禮:“表哥言重了。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辦法。祖父和表哥事冗政繁,只是一時沒有想到這個法子而已,雨瀾不過多說一句以作提醒,哪裡就敢居功!”

老太爺深深地看了一眼雨瀾,連說了三個好字,“有女如此,是我楊門之幸!你們兩個也不用相互多禮了。今日叫瀾兒過來,本來是想問你一些旁的事情,沒想到誤打誤撞竟幫我們解決了這樣一個難題。”老太爺爽朗大笑,顯得十分高興。“可惜,可惜,瀾兒若是男子……”後半句雖然沒有說出來,大家卻都聽明白了言外之意。

291 產後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319 遺詔風波242 了結70349 團圓(大結局)326 雨馨出宮279 忽悠93 蕭雲芊因妒起爭執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206 怒火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138 被逼退婚246 伏禍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230 地震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238 婚事155 知悉秘密進退兩難224 家事194 闖後宮小王爺阻路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320 皇上駕崩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192 一九二311 末路窮途327 爭吵105 身陷重圍生死相依208 挑釁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339 孩子出世329 生死未卜283 諸事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338 太子之死236 後續329 生死未卜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288 降生332 威逼利誘324 時過境遷138 被逼退婚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261 比較315 陳年恩怨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347 珠兒婚事188 一八八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259 探視105 身陷重圍生死相依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117 迴歸府邸籌備南巡186 一八六267 鬧大72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299 氣節280 化解191 一九一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298 親子183 一八三303 奇葩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319 遺詔風波204 有孕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210 心軟146 重陽節雨瀾會王爺331 後宮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122 衝突起掌摑蕭雲芊248 見紅49 風流王爺路見不平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148 新年至心盼王爺歸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304 雨蓮嫁入會川伯府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335 妒火中燒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198 你儂我儂267 鬧大217 落胎237 通房204 有孕239 出路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
291 產後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319 遺詔風波242 了結70349 團圓(大結局)326 雨馨出宮279 忽悠93 蕭雲芊因妒起爭執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206 怒火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138 被逼退婚246 伏禍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230 地震110 安全抵京先入王府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238 婚事155 知悉秘密進退兩難224 家事194 闖後宮小王爺阻路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320 皇上駕崩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192 一九二311 末路窮途327 爭吵105 身陷重圍生死相依208 挑釁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339 孩子出世329 生死未卜283 諸事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338 太子之死236 後續329 生死未卜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288 降生332 威逼利誘324 時過境遷138 被逼退婚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261 比較315 陳年恩怨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347 珠兒婚事188 一八八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259 探視105 身陷重圍生死相依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117 迴歸府邸籌備南巡186 一八六267 鬧大72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299 氣節280 化解191 一九一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298 親子183 一八三303 奇葩24 王妃歸寧初見表哥319 遺詔風波204 有孕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210 心軟146 重陽節雨瀾會王爺331 後宮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122 衝突起掌摑蕭雲芊248 見紅49 風流王爺路見不平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148 新年至心盼王爺歸50 院試將近恩哥夭折304 雨蓮嫁入會川伯府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335 妒火中燒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198 你儂我儂267 鬧大217 落胎237 通房204 有孕239 出路126 孟衝進讒蕭妃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