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孩子出世

轉眼到了七月,戰場的形勢終於發生了轉機。由蜀漢宗室劉越領導的蜀漢軍隊被王行義牢牢拖在南岸,蜀漢的國力畢竟無法和大楚相提並論,出動十萬大軍已經是蜀漢的極限,而北岸的楚軍卻不斷增兵,人數上很快就超過了蜀漢。

在心裡上也給蜀漢造成了強大的壓迫,劉越十分焦急,於是在靈州秘密建造船隻,準備渡江。秘密建造了戰船六十餘隻,正好此刻北岸靈州守備張權因爲生病被送回大本營,接替張權的將領劉忠尚未到任,此刻劉越已經秘密到達南岸,見楚軍軍無主帥,士氣渙散,便下定決心指揮部署渡江。

恰此時,參謀軍事楊承宗奉大都督王行義的命令,代表朝廷到靈州慰勞軍隊。剛剛行至靈州數裡之外,就聽見擂鼓聲陣陣傳來,人皆說蜀軍今日渡江。承宗見敗兵殘將散坐道旁,解鞍束甲而羣龍無首。心中十分震驚。

隨行之人見此情形皆欲迴轉,部下勸他說:“大人只是受命犒軍,並未受命督戰。此戰眼看是要敗了,您若是現在插手,到時候兵敗的責任可就全都推卸到您的身上了!到時候您可怎麼吃罪得起?”

承宗當即斥責道:“危及社稷,豈能退避!”

到了江邊,楊承宗見對岸的劉越正在臨江築臺,準備渡江。形勢十分危急,楊承宗當機立斷,立刻召集諸將,勉以忠義。楊承宗說:“諸位將軍守土有責,下官一介書生,尚且不畏強敵,願與靈州古渡共存亡,況且各位乎?”

楊承宗來到江邊,拿起鼓錘,親自擂鼓。對岸射來的箭矢嗖嗖地從他的身邊飛過,他卻面不改色。

衆將士得知楊承宗乃是新科探花,皇上派來的欽差使節,本就崇仰,又聽說他乃是前任首輔楊培實的孫子,更是尊敬。他這一番臨危不懼的表現,更是激起了將士們的血性。一時之間士氣大振,都決定跟着楊承宗決一死戰。

楊承宗遂整編部隊,部署防務。他本是一個書生,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閒來無事倒是也讀過不少兵書,只不過那是當做閒書來讀的。他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也有指揮千軍萬馬的一天。

靈州古渡的楚軍共有一萬八千人,而對面的蜀軍,楊承宗問過經驗豐富的偏將趙飛揚,據趙說,蜀軍旌旗招展,遮天蔽日,至少有四萬人馬。敵方的軍隊是他們的兩倍,這一仗怎麼打?楊承宗也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面,只覺得腦仁發脹,不過事到如今,不管怎麼樣也得拼一拼了。

他現在是三軍統帥,所有將士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身上,他一定不能表現出慌亂的一面。因此儘管心中沒底,楊承宗依然鎮定如恆,談笑自若,有條不紊地指揮步兵和騎兵在北岸構築起防線。

好在這段時間楊承宗一直在軍營裡耗着,幹得雖然是出謀劃策的活,實際上也多有留意軍隊的排兵佈陣,王行義乃是一位穩紮穩打的老將,他跟着王行義學到了不少。這個時候現學現賣,他發現行軍佈陣似乎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心中也就多了幾分自信。

另一個好消息,楚軍在靈州有戰船百餘艘,船上有數千水軍,且都是訓練有素的,和蜀軍那些旱鴨子不可同日而語。承宗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大爲高興,信心又足了幾分。

他下令將船隻分爲五隊,二十艘船編成一隊,一隊在江中,兩隊停泊在東西兩側岸邊,另外兩隊掩匿山後。

待一切準備停當,蜀軍也終於開始渡江,上百艘蜀軍大船滿載着軍士向北岸駛來。沒過多久,蜀軍已經陸續登岸。

楊承宗在距離岸邊很近的地方築起一座高臺,帥旗就在高臺之後。傳令兵騎着快馬快速來往,軍情情況也不斷向他這裡彙總。他的大腦高速運轉,一時之間竟把緊張焦慮那些情緒全給忘了。

登陸的蜀軍已經越來越多,有部屬勸他立刻命令水師出擊,楊承宗站在高臺上卻看得很清楚。他的聲音冷靜而又沉着:“不忙!蜀軍主力尚未到達江中!”部屬愕然,才明白原來這位書生將軍,要的不是把蜀軍打退,他要的是殲滅蜀軍的主力,打一次漂亮的大勝仗!

楊承宗已經對傳令兵發佈了命令:“傳令趙將軍,叫他帶着人馬再堅持半個時辰!一定要把蜀軍給本官攔下來!”

趙飛揚接到將令,擡頭就能看見楊承宗的帥旗,和高臺上那隱約可見的俊秀身影,他知道每一個大楚的士兵都能看見楊承宗,主將和他們同生共死,一步不退,楚軍也一時士氣高漲。趙飛揚哈哈大笑道:“楊大人乃是文弱書生都不怕死,我老趙怕個鳥!你回去和楊大人稟報,就說只要我老趙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後退一步!”

楚軍這陣子接連吃敗仗,早就憋了一肚子氣,趙飛揚又是一員悍將,加上蜀軍不可能一下子把數萬人馬全都運到對岸來,在楚軍的拼命狙擊之下,不論劉越怎樣督戰,殺了許多畏敵不前的人,蜀軍就是難進一步。

劉越暴跳如雷!

這個時侯楊承宗終於發佈命令,埋伏於岸邊和山後的船隻一下子開了出來。楚軍原本只有二十多艘戰船在江中和蜀軍作戰,這一下子多出四倍的兵力,蜀軍登時大亂。而楚軍水師本來就訓練有素,相比而言蜀軍的水師是臨時拼湊而成的,戰船也是匆忙打成的,很多戰船被楚軍的大船一撞,就紛紛沉沒。蜀軍溺水而死者不計其數。

幾個時辰過去了,靈州古渡的戰場上,激烈的戰鬥仍然在繼續。這個時侯有人來稟報楊承宗,說是他吩咐組織的數千民衆已經準備好了。將士們並不知道楊承宗要這些不能打仗的民衆來幹什麼,不過楊承宗帶着他們以一萬八千人的兵力,硬生生遏止住了兩倍於己方的敵兵,甚至佔據了極大的上風,此刻將士們早已將他奉爲神明。現在每個人都相信這個文弱的書生能夠帶領他們取得靈州之戰的勝利了。

楊承宗聽了也是精神一震,這個時侯天色漸暗,正好可以依計行事。他吩咐這些民衆整理好隊伍,發給他們許多戰旗和軍鼓,並且叫他們從山後面搖動旗幟,敲着鼓繞到江邊來。

並且一起齊聲呼喊:“援兵來了!咱們的援兵來了!有十萬人呢!”

“敵酋劉越死了!被咱們射死了!”

一時間山搖地動,氣勢十分嚇人!江上的蜀軍聽到對岸鼓聲震天,看到山後無數旗幟飄揚閃動,真以爲是楚軍大批援兵到來,早已無心戀戰,紛紛逃命!

至此蜀軍已經完全潰不成軍。

劉越心灰若死,在座駕上哭道:“吾皇十數年心血毀於一旦,我對不起陛下啊!”刷一聲拔出佩劍,就想舉劍自刎。多虧他的親兵眼疾手快,死死將他抱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將軍一死,咱們羣龍無首,幾萬兵馬就要損失殆盡!將軍您要三思啊!”

劉越這纔沒有自殺成功。

蜀軍倉皇退到對岸,整軍清點人數,竟發現一天的戰鬥,死傷者超過了萬人。大部分都是掉進長江裡淹死的。自打雙方開戰以來,蜀軍在劉章的帶領下,一直佔據上風,這還是第一次遭遇這樣的慘敗。

楊承宗也沒想到他第一次指揮戰鬥就能打這樣一個大勝仗,他這邊清點損失,也不過損傷不到千人,楚軍氣勢大震,趙飛揚等人信心爆棚,摩拳擦掌,紛紛向楊承宗進言,要他立刻帶人度過長江,把對岸的敵人一鍋給端了。似乎覺得蜀軍已經變成了不值一提的山賊匪衆!

楊承宗卻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這場仗勝就勝在水軍上面,若是度過長江,以少擊多,和擅長陸戰的蜀軍再打一次,到時候失敗的就該是楚軍了。因此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派一部分戰船開赴上游,一部分戰船到楊林河口阻擊,若是明日蜀軍還要渡江,就給他們來一個內外夾擊。

一面又緊急派人給王行義送信,讓他派大軍度過長江,趁此機會將蜀漢的大軍一鍋端了。

他看得很清楚,蜀漢國力薄弱,兵員補充緩慢,打持久戰遠遠不能和大楚相較,承宗就曾經就這個問題向小皇帝上書,認爲從戰略上講,不應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應該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爲根本出發點。甚至想到一個誘敵深入的計劃。以一座座城池分散敵人的兵力,最後逐步蠶食蜀軍的力量。

小皇上雖然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卻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實在是以正統自居的小皇帝無法承受一座座城池被丟棄後的聲譽損失和來自朝野的巨大壓力。

據說劉章通過密探看到這份奏摺的時候,額頭上都是冷汗。大楚若真是採取這種策略,劉章就真的進退兩難了。

楊承宗在靈州指揮的這場戰鬥極爲關鍵,被稱爲靈州大捷。後世史書一致認定,靈州大捷是大楚和蜀漢之戰的轉折點。捷報傳回京師,小皇帝欣喜欲狂。天知道他等待這場勝利等了實在太久了。大楚軍隊的一敗再敗,已經將他逼上了絕路,他都已經醞釀着御駕親征了。

小皇帝龍顏大悅,“楊承宗真乃是朕的福將也!”他在一個月內連下七道聖旨,連連拔擢,把他從一個文職的參謀提拔到統兵大將的位置上,讓他獨領一路兵馬。這個時侯楊承宗因爲靈州大捷已經聞名天下,可是畢竟年紀太小了,朝中依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說是皇上提拔得太快了,少年高位,有駭視聽。

葉敏昭也是聰明絕頂,很快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靈州古渡的人馬爲班底,組織了三萬人馬的西路軍,派了年近八旬,頭昏眼花的老令國公出任統帥,由楊承宗任副帥,均受王行義節制,對蜀漢軍隊展開進攻。

名義上老令國公是西路軍統帥,實際上他已經老得生活不能自理了,西路軍除了令國公,就只有一個副帥,所以軍隊的實際指揮權還是在承宗的手上。

楊承宗在靈州重整軍隊,王行義已經揮師度過長江,牽制住了劉越。楊承宗也趁機度過長江,與劉越的軍隊在長江南岸進行了多次交戰。蜀軍靈州一敗之後士氣低落,而楊承宗也在多次的戰役之中顯示出絕佳的指揮天分。一個月內,他穩紮穩打,和劉越一連打了七仗,七戰七捷,消滅和被俘的蜀軍兩萬餘人,很快蜀軍被迫退出湖北,大楚將丟掉的城池一座一座奪回來,光復了整個湖北。

劉越終於明白,楊承宗雖然是一個文弱書生,又年紀輕輕,可有些人在某一個領域就是有別人無法企及的才能,是後天無論怎樣努力都追不上的。就像葉邑辰一樣,十幾歲開始帶兵打仗,一生之中卻鮮有敗績。楊承宗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他看到了一個傳奇名將的冉冉升起,而不幸的是,他成爲了成全楊承宗名聲和戰績的踏腳石。

雖然不甘心,他卻深知自己不是楊承宗的對手,整個蜀漢,只有劉章能和楊承宗一較高下。劉越接連給劉章寫奏摺,請皇上立刻回來主持大局,可是劉章如今也遇到了麻煩,他不是不想回來主持大局,而是根本回不來。

此前大楚和蜀漢的戰爭中,蜀漢佔據了上風,勢如破竹地攻下了湖北和湖南,遠在蜀漢後方的貴州總兵虞亮擁兵一萬,見此情形一直態度曖昧,對於朝廷下令進攻蜀漢以牽制蜀漢大軍的命令百般推諉。

朝廷對於隔着蜀漢的雲貴等幾個省份本來就沒有太直接的影響力,所以也無可奈何。誰知道最近也不知怎麼的,虞亮突然積極起來,發動兵馬神出鬼沒地一連攻下了蜀漢境內的好幾座城池,直接威脅到蜀漢首府成都的安危。

蜀漢本來就已經孤注一擲把全部的兵馬全用來北伐了,留在境內的部隊本來就不多,可是另一方面,虞亮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也實在是因爲他用兵太過飄忽詭異,毫無徵兆地就忽然兵臨城下,指揮起攻城之戰也是極有大家風範,守城的將領很多時候還沒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城門就被攻破了。

劉章立刻意識到,指揮這支部隊的人根本不是虞亮,而是葉邑辰。上一次劉章佈置重炮在江面上轟沉了葉邑辰的座駕,他派人百般搜尋也沒有找到葉邑辰的屍體,他深知葉邑辰的厲害,知道他將是自己北伐的最大障礙,因此立刻派出無數搜尋的隊伍在沿着長江巡邏,下決心一定要活捉或者殺了葉邑辰。

被重炮轟擊的時候,一位親兵用身體擋住了開花彈,葉邑辰撿了一條命回來。等他上了岸,上百名親衛只剩下大腦袋等十數人。如果回頭向北走,他很快就能回到大楚境內,可是他判斷北方一定佈下了天羅地網,等着自己往裡鑽,葉邑辰無奈之下,明知道雨瀾一定會對自己的生死不明而心焦如焚,仍然不得不死中求活,帶着大腦袋等人向南潛去,本想着看能不能繞一個圈,再回到大楚國境去。

誰知道主持搜捕行動的人正是孝武帝劉章本人,劉章是這麼多年來葉邑辰未曾遇到過的可怕敵人。他逐步縮小包圍網,將葉邑辰一步步逼向蜀漢的腹地,葉邑辰最後一咬牙,乾脆潛入了成都。

銀月嫁過來的時候,葉邑辰和葉楓齊曾經在她帶來的楚人之中安排了大量的密諜,其中的密諜首領名叫鸝娘。劉章和銀月夫妻感情甚篤,明知道她帶來的人裡藏有密諜,卻沒有將鸝娘等人抓起來處死。

鸝娘是經過葉楓齊專門訓練出來的特種情報人員,雖然在劉章的重重監視下,仍然艱難地開展工作,在成都慢慢建起了秘密網絡。這次葉邑辰潛入成都之後,立刻派手下和鸝娘聯絡,幾經試探,終於確定鸝娘仍然忠於大楚,這纔在鸝孃的幫助下,輾轉逃到了貴州。

鸝娘以及她的手下基本全都嫁入了蜀漢的豪門爲妾,這麼多年已經在蜀漢紮下了根基,所以劉章纔會一直找不到葉邑辰。

葉邑辰到了貴州之後,奪取了虞亮的兵權,他從北到南在蜀漢裡兜了一圈,清楚地知道蜀地內部空虛,兵力已經全部開到了兩湖戰場,實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便帶着貴州的兵馬從後方攻入了蜀漢。

從大的戰略上講,蜀漢腹背受敵,已經十分危險。所以劉章根本就沒辦法趕到兩湖去。劉章剛剛佈置好防務,這個時侯葉邑辰已經帶着上萬人馬打到了都城外圍的津縣。劉章一直對葉邑辰十分重視,卻沒有想到他手裡有了兵馬之後會這般可怕。這般的長途奔襲換成一般的人馬早就被累得崩潰了,可是明明貴州兵算不得有多精銳,可是當他真和葉邑辰在津縣外圍一交手卻發現這幫子貴州兵個個活力十足,戰鬥力極爲彪悍。

蜀漢兵力明明多於葉邑辰,卻硬是被葉邑辰壓着打,雖然雙方只是試探性的攻擊一下,就各自收兵,並沒有出動主力,劉章卻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兩年劉章一直在研究葉邑辰政治上的作爲,覺得他在政治上雖然也很有遠見,卻也並不是自己不能企及的。可一旦讓他掌握了軍隊,他驚才絕豔,他的光芒,簡直讓人無法逼視。

劉章對自己也很有自信,相信自己絕對能夠列入當世名將之列,可接觸之後,他也明白,自己和葉邑辰比起來還是差了一點兒。就像真正的繪畫大師,靠得絕不是後天練習,而是作畫時的那靈光一現。

貴州兵的中軍大帳裡。葉邑辰端坐在帥案之後,在蜀漢國境內逃亡了七八個月之久,多少次與死亡擦肩而過,他整個人瘦了不少,甚至一臉的鬍子都來不及打理,只是那一雙修長的鳳目更加銳利、明亮,精光閃閃。

大腦袋掀簾而入。甕聲甕氣地叫了一聲:“王爺!”

葉邑辰一下子站了起來,有些焦急地問道;“怎麼樣,有沒有和我軍取得聯繫?後方如今怎麼樣了?”

大腦袋跟隨葉邑辰多年,自然是知道王爺心裡想什麼的。再艱苦的環境主僕兩人都經歷過了,沒有什麼好怕的,唯一的擔心就是和京中斷了聯繫,不知道遠在京師的妻兒情形如何。大腦袋粗中有細,如今也已娶妻生子,對於葉邑辰的所思所想也能感同身受。

他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臉,神色有些莊重:“末將已經派信使和前方取得了聯繫。劉章被您拖延在這兒,王將軍和楊將軍已經收復了整個湖北!如今形勢對我軍大好!消滅蜀漢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葉邑辰一拍扶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旋又奇怪道:“楊將軍是哪一個?”大腦袋少不得將楊承宗的輝煌戰績向葉邑辰說了一遍。葉邑也忍不住讚歎了一聲:“英雄出少年!”

兩人說了一會兒軍情,大腦袋遲疑了一下,還是把如今王爺所面臨的形勢全都說了一遍。小皇帝如今經過靈州大捷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就算葉邑辰安全回到大楚,再想操控朝政,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對於小皇帝全面掌控了軍隊和朝政葉邑辰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並沒有多說什麼。

一直聽到葉敏昭霸佔了自己的妻兒,外頭各種流言蜚語漫天飛,葉邑辰終於忍不住暴怒,一巴掌狠狠拍在案几上,發出一聲巨響:“這個小王八蛋,真是欺人太甚!”

這個時候,遠在京師的雨瀾正在經歷人生的第二次分娩之苦。整個養性齋裡一片忙亂,養性齋的耳房一早被佈置好了作爲雨瀾的產房,葉敏昭坐在院子裡,聽見裡頭雨瀾撕心裂肺的叫聲,和隱隱約約傳來穩婆的“用力用力”的聲音。只覺得脊背一陣陣發麻!

298 親子287 難產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262 甜蜜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46 伏禍325 其樂融融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318 未來皇后3 悲總監穿越意難平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70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251 背叛105 身陷重圍生死相依223 秋闈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181 一八一61 趙王救美一見傾心205 針鋒相對122 衝突起掌摑蕭雲芊273 二七三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311 末路窮途293 野種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97 龍顏怒太子惹事端327 爭吵215 表哥348 尋親218 生病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132 再遇紅顏溫馨寧謐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321 攝政王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15476 引誘太子雨馨出走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23 秋闈325 其樂融融220 各有籌謀285 臨產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247 驚變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244 上香218 生病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78 設計275 團聚203 姦夫淫婦243 詛咒266 私話299 氣節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22 七姑娘無緣上巳節162 終是無緣表哥心傷254 審訊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313 陰謀得逞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308 珠姐進宮348 尋親64 妒恨叢生雨瀾躺槍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308 珠姐進宮233 成孕248 見紅214 中秋129 蜀漢設計敏昭中伏22 七姑娘無緣上巳節334 爭風吃醋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232 新年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251 背叛136 雨霏懷孕有事登門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237 通房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185 一八五308 珠姐進宮191 一九一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
298 親子287 難產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262 甜蜜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46 伏禍325 其樂融融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318 未來皇后3 悲總監穿越意難平96 密室合謀劍指太子70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251 背叛105 身陷重圍生死相依223 秋闈79 無妄之災夜半失火181 一八一61 趙王救美一見傾心205 針鋒相對122 衝突起掌摑蕭雲芊273 二七三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311 末路窮途293 野種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97 龍顏怒太子惹事端327 爭吵215 表哥348 尋親218 生病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132 再遇紅顏溫馨寧謐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1 大太太謀算合香閣321 攝政王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15476 引誘太子雨馨出走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23 秋闈325 其樂融融220 各有籌謀285 臨產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247 驚變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244 上香218 生病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145 前朝鬥爭暗流洶涌278 設計275 團聚203 姦夫淫婦243 詛咒266 私話299 氣節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22 七姑娘無緣上巳節162 終是無緣表哥心傷254 審訊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313 陰謀得逞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308 珠姐進宮348 尋親64 妒恨叢生雨瀾躺槍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82 有緣無分不如相忘308 珠姐進宮233 成孕248 見紅214 中秋129 蜀漢設計敏昭中伏22 七姑娘無緣上巳節334 爭風吃醋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68 選秀女惠妃巧造勢232 新年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25 兄妹相聚談詩論文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251 背叛136 雨霏懷孕有事登門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237 通房8 姐妹碰頭各懷心思185 一八五308 珠姐進宮191 一九一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