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構陷

刑科給事中,掌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刑部之事。就是說所有刑部的公務,刑科給事中都有權干預監督,查缺補漏,就算聖旨下來了,給事中覺得聖旨有問題的,甚至可以奉還聖旨。

所以六科給事中雖然官職只有從七品,最大的都給事中也纔是正七品,可是位雖卑權卻大。由刑科給事中說這話,最是合適不過。

太子聽了大喜,雖然昨天兩個狗頭軍師給他出了主意,叫他蒐集刑部尚書魏忠的黑材料,到時發動言官御史告他一狀,叫他沒臉審案子。可是那魏忠平日裡爲官清廉,潔身自好,本身並沒有什麼劣跡,想找到他的把柄卻又談何容易。何況時間上也並不允許他們慢慢查訪。

太子正在着急,誰知今天一早,這個刑科給事中就幫了他一個大忙。只是不知道他是誰的人!

太子打起了精神,等着聽他說些什麼。準備等會兒不論他說出什麼,他都要堅決贊同。

趙王葉敏瑜也是目光一閃。連他也不知道這個崔援是受了他人指使還是出於盡忠職守,纔出面反對由魏忠主審此案。

皇上聽了這話心裡又有些不悅。叫刑部主審此案是他的命令,崔援駁了這一條,實際上也駁了他的面子。可是六科給事中本來就有規諫的權力,他雖然是皇帝也不能不叫給事中行使職權,只得問道:“愛卿此話從何說起?”

崔援不慌不忙地奏道:“啓稟皇上,臣昨日翻閱了此次科考的舉子名單,發現魏大人的一個兒子和兩個侄子都在本次會試的名單上,並且很不巧的是,三個人全都落榜了!”

不用再說,衆人已經全都明白了。

大楚的司法精神裡也有一條“利益衝突迴避”的原則,既然魏忠的兒子和侄子們都參加了今科的會試考試,那魏忠就和這個案子有了直接的利益衝突,他當然喜歡審理的結果是科場存在舞弊,給自己的子侄重考一次的機會,如此,魏大人就的確不再適合做這個主審了。

衆朝臣聽了這番話全都竊竊私語起來。

皇上聽了十分不悅:“魏大人,可有此事?”

魏忠不是沒想到這一點,只不過他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兒子和侄子們的考試成績並不影響他斷案的公正性。何況他的確也很想接手這個案子,尋一尋姜政的晦氣。

魏忠只得出班奏道:“回稟皇上,確有此事!”這件事就是想賴也賴不掉。

皇上氣道:“既然如此,你爲何不早早奏來?”

魏忠只得道:“皇上,老臣在刑部多年,斷案無數,從未有過一件冤假錯案,老臣接手此案,也是想着爲皇上分憂,爲朝廷解難啊。老臣也是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啊!老臣願對天發誓,此案中,老臣但凡有一點徇私舞弊,叫老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竟在朝堂上發起誓言來。

皇上聽了這番話,神色稍霽。太子已經出班稟道:“啓稟父皇,兒臣以爲,律例就是律例,不能因人而廢,不能因爲魏大人精忠報國,就將這回避制度拋到了一旁,若是此例一開,國家從此令不行禁難止,豈不是要亂了套了?兒臣以爲,還是應該遵從給事中崔援所奏,請皇上下令,換一位大人主審此案吧。”

朝堂上頓時你一言我一語,力挺趙王的紛紛出言替魏忠辯解,說此案只有刑部主審最爲合適,除了魏忠魏大人誰也沒有那個威望,那個資歷主審這麼大的案子。力挺太子的,則引經據典,認爲魏忠必須迴避,此案應該由別人代審纔是。

吵得正統皇帝一個腦袋兩個大。葉邑辰冷眼旁觀,崔援就是他安排的,既然現在有太子打頭陣,他也不用急着出面了。何況這次他插手此案,本意就是將承宗救出囹圄,至於太子的死活,他才懶得管呢。

正統皇帝本來就是個沒主意的人,這些大臣們又個個都是飽學之士,說起話來引經據典,一套一套,正統是聽這個說的也有道理,聽那個說的也有道理,一時之間,他也有些糊塗了。

只好問現任的內閣首輔申閣老,“申愛卿以爲如何?”

申閣老本爲內閣次輔,楊培實走後,他順理成章地接任了首輔的位置。論起治國的韜略和本領,他和楊培實差了十萬八千里,可他也有自己的本事,就是最會調停人際關係,俗稱和稀泥,他這一手本領爐火純青。楊老太爺當初就是看中這一點,才推薦他進了內閣,做了自己的左右手,以彌補只有某些方面的不足。

申閣老本來就是個好好先生,太子和趙王他更是一碗水端平,誰都不想得罪。內閣中除了丁閣老投奔了葉敏瑜,剩下的大部分閣老打的都是同一個主意。

皇上問到他,他充分發揮和稀泥的本領,開口便道:“老夫覺得各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這話說了和沒說一樣,皇帝知道他的性子,倒也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只是問道:“愛卿以爲,該有何人做本案的主審最爲合適?”

申閣老道:“刑部掌管天下刑名,本案是無論如何繞不過刑部的。不過魏大人有三位子侄參加了此次的春闈,若是不迴避也有些說不過去。若是派了刑部的侍郎去審理此案,一則次案關係重大,天下矚目,二則姜政本來就是侍郎,三品官審三品官似乎也有些不妥。以老夫的愚見,不若請三法司共同審理此案罷!三法司共同審理,也能彰顯本案的公平!刑部方面,還是請魏大人迴避,請左侍郎嚴大人主持。這些都是臣的一點小想法,伏請陛下聖裁!”把大理寺和都察院全都扯了進來,也算是一種和稀泥的手法。

這番話倒也算是有理有據,衆人紛紛點頭。

正統皇帝想了想,最終也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就由三法司來共同審理此案罷!”

當天晚上葉邑辰就把廷議的結果告訴了雨瀾。雨瀾聽得嘖嘖稱奇,沒想到古代這麼個司法落後的時代,居然也已經有了“利益衝突迴避原則”,葉邑辰揪住這一點,硬是把魏忠這個主審給換掉了。

這種“陽謀”自然要比自己那個“陰謀”好得多了。

此前葉邑辰也給雨瀾解釋過,三法司會審,舞弊的難度就大的多了,因爲承宗本身就是清白的,雨瀾也就多少放下心來。

結果當天晚上就爆出有人收買獄卒,給牢內幾個舉子傳遞消息的事情。正統聽了大怒,立刻命令刑部對大牢內的囚犯們嚴加看管。緊接着三法司開審了幾次,不管是考官也好,舉人們也好,全都一口咬定自己沒有作弊。

因爲刑部尚書被排除在外,三法司裡頭就數都察院左都御史馮倫馮大人官位最高,是正二品。刑部出面的是左侍郎嚴大人,正三品。大理寺這邊出面的大理寺卿也是正三品。這事兒鬧到了最後就變成了由都察院左都御史馮大人牽頭。舉子們在等得心焦,外邊的謠言也越傳越厲害,說什麼的都有,皇帝一天派三四撥太監來催,馮大人就想對人犯用刑。

只不過三法司人多勢衆,各方勢力混雜其中,有太子的人,有趙王的人,也有葉邑辰的人,馮大人提出用刑,就有很多人跳出來反對,說是嚴刑拷打下逼問出來的口供很有可能屈打成招。

大家在公堂上就吵成了一團。馮大人氣得肝疼。他雖然也是正二品的官員,在衆人之中地位最高,可是都察院的地位本來就沒有刑部高,他也不是六部尚書,都察院除了一個左都御史還有一個右都御史,也是正二品,雖然地位在他之下,可這位大人和他一向關係不好,他連都察院的一畝三分地都管不過來,哪裡有本事把大理寺和刑部攏成一股勁兒,快速把這個案子審完。

這天又開了一堂,仍然是毫無所獲。馮大人到了家裡正自心煩,就聽見小廝進來稟報說是刑部尚書魏忠魏大人來訪。

馮倫精神一振,親自出去將魏忠迎了進來。服侍的人退了下去,魏忠道:“大人想不想盡快審結此案?”

馮倫這幾天差點被皇帝逼瘋了,連忙道:“還請魏老大人有以教我!”

魏忠便道:“這個案子說簡單也簡單,只要用本官的法子……那幾個舉子不過是毫無經驗的雛……”

馮倫想了一夜,第二天晚上就派了獄卒去套話,假裝是被這幾位紈絝子弟的家人收買。因爲之前有過一次,這幾位公子哥哪裡有那個經驗,除了一兩個機靈的,全都上當受騙,將買賣考題的經過全說了。

拿到證據之後,馮倫不喜反驚,因爲這次賄賣考題之人竟然是太子身邊的心腹幕僚。這背後代表着什麼,馮倫又豈會不明白。

這件事牽連到了太子,事情就太大了,馮倫不由暗呼倒黴,都有點不敢往下查了。天一亮就入宮求見皇上。皇上聽完了馮倫的彙報,先就信了幾分。

這幾年他眼看着太子不停地做一些叫人難以理喻的荒唐事,若不是上次泰山地震的事,他廢了太子的心都有了。

馮倫跪在地上磕頭道:“這件案子到底是該怎麼查,還請陛下示下!”

若是真把太子給揪出來,丟臉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太子,整個朝廷都要跟着他沒臉兒。正統皇帝氣得一陣頭暈目眩,陳嘉見狀慌忙上前給他揉胸推背,好半天,正統才道:“這件事你先不要聲張,你先下去吧,待朕考慮清楚了,自然會着人給你旨意。”

馮倫退了出去。偌大的宮殿裡只剩下皇帝和陳嘉兩個人,正統皇帝揉着額頭對陳嘉說:“他是一國的儲君,他怎麼就貪圖這幾兩銀子,他到底是爲了什麼?”根本就沒在懷疑是不是太子乾的,而是直接就問起了他的動機,皇上對於太子的不信任顯然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此時不上眼藥什麼時候上眼藥?

陳嘉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陛下,奴才有要情上稟,求陛下先恕奴才言之無罪!”

正統微微一愣。“有什麼話你儘管說吧,朕不怪你就是了!”

陳嘉這才磕頭道:“奴才的屬下打探到,太子在通州修建了一處豪華的別院,耗費銀子十餘萬兩,前兩日纔剛剛竣工!太子在別院中安置了許多各地採買來的美女,據說那處別院修建的十分豪華,面積比毓慶宮還要大上一倍!”

剛纔正統還在奇怪太子要銀子幹什麼,陳嘉就已經把答案告訴他了。正統氣得渾身直哆嗦:“逆子!這個逆子!”

皇帝又問陳嘉:“既然知道了這個消息,爲何不早點稟報朕知道?”

陳嘉的語氣十分惶恐道:“皇上息怒!皇上恕罪!奴才因爲進宮侍候皇上之前是隨侍在承乾宮蕭妃娘娘身邊的,所以自從奴才到了皇上身邊侍候,就總有些風言風語,說……”說到這裡,他似乎有些難以啓齒。

正統皇帝就問;“他們說什麼了,吞吞吐吐的!”

陳嘉又磕了一個頭道:“一直有人在說,奴才是蕭妃娘娘和趙王殿下安插在皇上身邊的,目的就是要不利於太子殿下!所以這件事,奴才思量許久,一直沒有膽子向皇上稟報!”

正統皇帝道:“這些散播謠言的人包藏禍心,唯恐天下不亂,真是其心可誅!日後你再聽到類似的謠言,只管把造謠者捉住,一頓板子直接打死就是了!奴才們對朕忠心不忠心,朕長着眼睛呢,自然會分辨。自從你到了朕的身邊,從未說過皇后和太子一句壞話,這些,朕心裡有數!何況你連那麼重要的身世也向朕進行了坦白,朕又不是昏君,怎麼還會疑心於你。”

陳嘉大喜過望,他一直忍着沒有在皇帝面前說太子的壞話,又冒險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皇帝知曉,爲的就是博取皇帝的絕對信任,如今看來,這一步險棋是走對了。

“以後不論是太子、趙王還是潞王,他們不論有什麼事情,你都要及時報給我知道。”

“是!”

正統又想了想,“你偷偷帶人過去,把太子身邊的張師爺抓過來,由你親自問一問,這次科考泄題的案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太子那邊,先不要驚動他。”畢竟還是給太子留了顏面。

皇上既然這樣吩咐,就是不想叫旁人知道泄露考題的人是太子了。陳嘉道:“奴才明白皇上的意思,奴才一定辦得妥妥帖帖的,不叫一個人知道。”

正統這才疲倦地揮揮手:“你去吧!”

陳嘉隨早就打聽好了,這個張師爺是湖北人,妻妾都在湖北的老家,這些年跟着太子,他也發了一筆小財,就在京師裡頭卻另外養了一房頗有姿色的小妾,他雖然住在太子宮裡,卻時常出宮去見小妾。

陳嘉早把他住的地方給摸熟了,派了幾個西廠的高手在那裡守株待兔,當天晚上就把張師爺給捉到了西廠去了。

西廠精擅刑訊的人不在少數,張師爺又不是什麼有骨氣的人,一頓鞭子下去就什麼都招了。陳嘉叫他簽字畫押,帶着口供親自去給正統看。

正統看了之後不由得嘆氣,“爲了幾萬兩銀子,竟然幹出這種事情來,置國法於不顧,這個逆子,哎!”正統將口供扔在一旁:“這個張師爺……”

陳嘉連忙答道:“奴才明白,這個張師爺挑唆太子爺學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奴才自會處置了他!”所謂的處置,自然就是悄悄滅口了事。這件事君臣兩個人全都心知肚明,也就不用明說了。

陳嘉又道:“這裡邊還涉及到兩位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不知道皇上想怎麼處置他們?”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可是內廷之中有數的實權人物,正統不發話,他這個皇帝跟前的紅人也不好輕易動他們。

正統道:“他們既然連春闈的考題都敢往外泄露,還有什麼事情是不敢做的!你把他們拿去西廠,一併處置了吧!”

陳嘉不由大喜,這次泄題的本來只有一個秉筆太監,他卻硬是叫張師爺把另一個叫張饒的秉筆太監也給捎帶上了。

那張饒本來是正統身邊的一個低等級的小太監,原本就出身高門大族,因爲捲進了一起大案,這才割了一刀,進宮做了太監。因爲長相清秀,有一次正統一時心血來潮,就把他拉上了龍牀,大概是因爲他侍候的正統十分滿意,又因爲他讀書識字,正統就把他提拔成了司禮監秉筆太監。

那可真是一步登天了。

因爲他出身豪富之家,本身只有一股與其他太監與衆不同的氣質,正統對他愈加喜愛,批摺子的時候常常叫了他來,有時候也會留他在乾清宮過夜。

這個張饒,勢頭上升的太快了,連陳嘉都覺得有些害怕。

陳嘉眼看着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正在寢食不安的時候,正好有這件事發生,他若不趁機把張饒給除去,那他也不可能做到今天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審訊張師爺的時候,他就叫張師爺把張饒的名字也給攀扯上了。

張師爺收刑不過,不要說張饒真是他不認得的一個太監,就是親爹親孃叫他攀扯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攀扯上。

陳嘉還多了個心眼兒,張師爺的供詞上,只說這個秉筆太監叫張饒,正統只知道那個清秀的小太監叫小路子,並不知道他的大名叫張饒。若是知道了,說不定心一軟,還能饒他一命。

等皇上知道自己殺錯了人,到時候再後悔可以晚了。

爲了怕皇上反悔,陳嘉立刻就帶人將兩個秉筆太監抓到了西廠。其中一個是真的罪有應得,張饒卻是冤枉的。這個小太監十分聰明,知道陳嘉對他起了顧忌之心,所以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陳嘉面前畢恭畢敬的,把自己當成孫子一樣。

不過就是這樣,也仍然沒能救他一命。直到陳嘉把一碗摻了和鶴頂紅的毒藥親自灌進他的嘴裡,他都不知道賜死自己的罪名是什麼:“陳大總管,我一直對你畢恭畢敬,在你的面前連高聲說話都不敢,你爲什麼要這樣對我……”

陳嘉文秀溫文的面龐上露出一絲獰笑:“爲什麼?本監今天就叫你死個明白。”他伸手摸了摸他皮膚光滑細膩的臉頰:“怪只怪,你生了一張小白臉!怪只怪,你討得皇上的歡心。怪只怪,你從本監手裡分走了聖寵……”

“你記不記得你剛到乾清宮的時候,本監是怎麼教導你的,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安分守己,該是你的跑不了,不該是你的也不要癡心妄想地去爭去搶,就算你掙到了,也未必有這個福氣去消受!既然你這麼不安分,那本監就親自動手叫你安分一點兒了……”

此時藥力發作,張饒嘴角溢出鮮血,臨死之前,他看陳嘉的眼光仍是充滿了恐懼。

另一邊,張師爺和司禮監的另一個秉筆太監早就斷氣了。

做完了這一切,陳嘉留下幾個心腹處理現場,自己飛馬回到紫禁城彙報情況。正統並不知道自己喜歡的一個小太監已經被陳嘉趁機害死了。還表揚了陳嘉幾句。立刻給了陳嘉一道秘旨,叫他去左都御史馮倫府裡去宣旨,叫馮倫趕快結案。

馮倫接完了聖旨,陳嘉又和他密談了個把時辰,陳嘉走的時候,馮倫面色極爲凝重。陳嘉暗示馮倫將所有的罪責全推到禮部左侍郎的姜政的頭上。因爲他說得含糊其詞,馮倫不知道這是不是皇上的意思,一時之間也有些舉棋不定。

若是皇上的意思還好說,若是陳嘉自己的意思,真把這麼大的案子栽贓到姜政的頭上,將來事情敗露了,他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關鍵這件事又不能去和皇上求證,那道秘旨,皇上也是叫陳嘉給他看過之後又收了回去。

馮倫舉棋不定,第二天就集合三司的官員又審了一次,本來姜政是抵死不認他有賄賣考題之事的。哪知道今天一問之下,姜政竟然全盤招認了。

馮倫不由大喜。想起陳嘉昨天跟他所說的“只要馮公明天再問一次,必然能有意外驚喜”這樣的話,馮倫也不由暗暗震驚陳嘉的神通廣大。

246 伏禍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37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補全)162 終是無緣表哥心傷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265 非議190 一九零266 私話333 被迫進宮147 情依依臨別贈香囊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190 一九零185 一八五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37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補全)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59 偶遇秦王驚爲天人213 育兒248 見紅209 形勢逆轉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144 整齊強迫症傷不起266 私話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147 情依依臨別贈香囊185 一八五241 承諾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67 再生一計峰迴路轉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342 出宮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228 相夫教第子178 一七八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279 忽悠189 一八九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290 洗三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233 成孕179 一七九41 情愫生表哥贈模型214 中秋332 威逼利誘64 妒恨叢生雨瀾躺槍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116 臨行叮囑雨瀾離府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331 後宮187 一八七274 二七四277 難關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260 相見262 甜蜜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295 捉姦243 詛咒32 政治聯姻亂點鴛鴦127 潞王探視蕭妃翻盤257 啓釁67 再生一計峰迴路轉324 時過境遷192 一九二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178 一七八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339 孩子出世63 小王爺心思悄萌動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99 晉王雨瀾齊赴昌平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20 各有籌謀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291 產後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76 婆媳313 陰謀得逞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330 變故298 親子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106 相濡以沫生火取暖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225 嫁雞隨第雞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300 出手
246 伏禍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37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補全)162 終是無緣表哥心傷123 整軍備戰設計報復265 非議190 一九零266 私話333 被迫進宮147 情依依臨別贈香囊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190 一九零185 一八五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37 再相見郊外碧雲寺(補全)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42 靖海侯府大宴賓客109 爲救雨瀾敏昭出城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59 偶遇秦王驚爲天人213 育兒248 見紅209 形勢逆轉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144 整齊強迫症傷不起266 私話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147 情依依臨別贈香囊185 一八五241 承諾90 慰銀月雨瀾入王府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67 再生一計峰迴路轉121 書信至王爺展笑顏342 出宮34 議親事夫妻遭駁斥228 相夫教第子178 一七八135 冷言相諷雨霞露餡279 忽悠189 一八九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290 洗三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233 成孕179 一七九41 情愫生表哥贈模型214 中秋332 威逼利誘64 妒恨叢生雨瀾躺槍9 松鶴堂老太太教孫2 七小姐出府遇王爺116 臨行叮囑雨瀾離府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331 後宮187 一八七274 二七四277 難關119 憂戰事雨瀾幫籌謀260 相見262 甜蜜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295 捉姦243 詛咒32 政治聯姻亂點鴛鴦127 潞王探視蕭妃翻盤257 啓釁67 再生一計峰迴路轉324 時過境遷192 一九二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178 一七八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339 孩子出世63 小王爺心思悄萌動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99 晉王雨瀾齊赴昌平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20 各有籌謀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291 產後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276 婆媳313 陰謀得逞60 所謂佳人緣來是她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330 變故298 親子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106 相濡以沫生火取暖128 擊潰敵軍造反良機225 嫁雞隨第雞31 太后傳召主母進宮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300 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