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寵愛
43、寵愛
立春在正院服侍多年,雖然素日裡一向謹慎,但自然也有她的人脈。
性子又好,又是信得過的人。
把她放到九哥身邊,再合適也不過了。將來九哥自個兒有了院子,有什麼不方便讓大太太出面的事,就可以由立春來辦……交給別人,她還真有點怕九哥被誰給帶壞了。
“與其臨陣磨槍,倒不如把現有的那三個妮子,收服到我們正院麾下。”她婉轉地說。
大太太心中不由得一動。
說起來,大老爺對三姐妹的專寵,也持續了大半年了。
也不知道這幾姐妹是有什麼過人之處,讓大老爺這樣看重。
她們是閩越王送出的禮物,雖然身份不同於別的通房、姬妾,但這樣被當成物品被轉送來、轉送去的女孩子,卻也如無根的飄萍一般,生死都操於大太太一念之間。
閩越王難道還會爲了幾個通房的生死和大太太計較不成?
身爲正房,有些優勢是渾然天成的。不利用起來,豈不是太可惜了?
大太太看向七娘子的眼神裡多了一絲讚賞。
這些事她自己未必想不到。
但七娘子年紀還小,就這麼通透,等到再大一些,四姨娘恐怕都未必是她的對手。
只是一個人太完美了,難免就有些惹人疑竇。
七娘子自從進了正院,就沒有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也沒有和誰起過沖突。
王媽媽那樣刻薄挑剔的人,提到七娘子,嘴裡都只有好話……
大太太就收斂了神色,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
“你說的是。”她淡淡地道,“不過,這個中的火候,還是要拿捏拿捏。”
總不成這邊才擡舉了霜降,那邊就把三姐妹找來說話,這也太心急了些。
七娘子也看出了大太太的保留。
她只好微笑以對。
要讓大太太信任她,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急不得。
只有忍。
出了屋,沒過多久,立春來找她說話。
這陣子立春牽掛的,無非就是那件事。烽-火-中-文-網
七娘子不動聲色,“話是幫你遞上去了……不過,還要看那三姐妹。”
若是三姐妹實在不堪造就,大太太失望之下,也只能把主意打到立春頭上了。
立春難掩緊張。
“謝七娘子上心。”她勉強笑了出來。
七娘子握住她的手,只是笑,沒有說話。
這個人情,立春的確是欠得大了點。
#
過了幾天,大太太隨手指了個緣故,把三姐妹叫到屋裡來說話。
二娘子、七娘子在大太太左右侍奉,立春並兩個媽媽,都在屋內打下手。
頗有些升職考覈的味道。
三朵姐妹花魚貫進了西稍間,規規矩矩地斂眉垂目,衝大太太磕了頭,起來又給二娘子、七娘子行禮。
禮數無可挑剔。
“生得很像。”大太太含笑說,“一眼看去,還真不知道哪個是哪個。”
三姐妹就對了對眼色,微笑着自我介紹。
這三人分別叫伯霞、仲霞、叔霞,倒是好記,據說大老爺平時只是以一二三呼之。
行過禮,就規規矩矩地垂首跪在地上,等着問話。
看起來一臉的柔順,微微彎下的三道脖頸,連弧度都一模一樣,後領口露出了膩白如脂的肌膚。
大太太眼神一縮,就發覺這三姐妹在肩頸處都有胎記,叔霞有三點鮮紅欲滴的淚痣,仲霞就是兩點……
箇中香豔**處,是大太太可以想象的。
難怪大老爺樂不思蜀,被三姐妹織就的溫柔網迷了個夠嗆。
閩越王這一次倒的確是下了本錢。
大太太就給七娘子使眼色。
七娘子無奈。
樑媽媽也面露異色。
王媽媽輕輕咳嗽了一聲,給樑媽媽遞了個眼色。樑媽媽忙收斂了臉上的異樣,重新屏息靜氣,肅然直視前方。
身爲父親的通房,這三人和七娘子本來不該有什麼話說,畢竟身份擺在這裡,通房丫頭有時候,還不如沒開臉的小丫頭有體面,能和小姐們肆無忌憚地玩笑。
“進府也有大半年了吧?”七娘子和顏悅色地問。烽!火_中!文~網
伯霞含羞點了點頭,臉上飛起了兩朵紅雲。
雖然生得只是清秀,但這三姐妹卻自有一股風韻。
“正月進府到現在,有八個月了。”
聲音也不錯,雖然談不上黃鶯出谷,但都還算悅耳。
七娘子又找了話來說,“……還沒有擡姨娘的名分吧?”
這大半年來,三姐妹很是得寵,按理說,早就該攛掇着大老爺給擡姨娘了,就算大老爺沒有鬆口,浣紗塢平時也可以要東拿西,鬧騰出一些動靜來。
但這三姐妹卻安安靜靜的,大部分時候,連浣紗塢的門都不出。
能忍到這個地步,不是太老實,就是太有心機。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對大太太、對正院,她們都構不成威脅。
雖然一樣侍奉大老爺,但大太太和這三朵姐妹花,根本不在一個世界裡。
只是要擡舉她們之前,難免也要敲打一番,免得有了靠山,反倒得意忘形起來,還反咬正院一口。
三人臉上同時都閃過了一縷惶恐。
“咱們家的規矩……沒有懷上,是不能擡姨娘的。”伯霞的聲音裡含了些羞愧。
大太太就接過了話頭。
“話是這樣說,不過,也不是沒有特例。”她頓了頓。
三人臉上又都同時掠過了驚訝與喜悅。
這三姐妹的情緒,就好像一泓小溪,誰都瞞不過去。
七娘子不由有些焦躁。
如果真的是小溪一樣清純,恐怕不足以與霜降爭鋒。
得寵不得寵是一回事,內宅的爭鬥是另一回事。大太太需要的,是一把能在內宅殺四姨娘威風的武器。這把武器必須夠鋒利,又不會割破主人的手。
到時候就難免又要打立春的主意。
她就看了立春一眼。
立春含着笑,神色看不出什麼異樣。
單只是這份城府,就是楊家衆下人裡少見的了!
大太太也有些失望,又轉了語氣,“你們三姐妹是閩越王府中出身,自然不能當尋常通房丫頭看,不過,沒有身孕,也不好擡姨娘……”
三姐妹抿着脣,倒是沒有露出失望。烽-火-中-文-網
還算是有些城府。
“以後也不要常常悶在浣紗塢,得了閒,要多來正院請安。”大太太語帶深意。
尋常的通房丫頭,是沒有臉面到正院服侍的,得寵的時候給個樓院住着,不得寵了,漸漸的就不知去向,三姐妹能進正院走動,是大太太給的體面。
給了這個體面,又暗示她們要抓住大老爺的心,針對的是誰,恐怕已經不言自明瞭。
七娘子仔細地觀察着三姐妹的神色。
叔霞有些恍然大悟的樣子。
伯霞和仲霞眼中閃過了意味不明的光彩。
她放心了。
這三姐妹,並不老實。
既然不老實,就應該知道,這樣的機會很難得。
能和正院攀關係……如果能順利靠攏到大太太身邊,有了身孕後擡上姨娘,終身也就有了着落。
二娘子也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七娘子和她交換了一個眼色。
大太太就不動神色地把三姐妹打發下去了。
“還算是聰明人。”她疲憊地長出了一口氣。“能給四房添點麻煩也好。”
大太太不笨,只是在內宅的爭鬥上,沒有太多的心機。
二娘子就欲言又止,掃了七娘子一眼。
七娘子暗暗嘆了口氣。
二娘子秉性清高,只知道當家主母要秉公行事,雖然少不了心機,但也決不能顯露出來,落得個難看。
但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大太太想和四房較勁的心情,七娘子也不是不能理解。
這種母女間的矛盾,不是她一個庶女能夠介入的。
她站起身笑着找了個藉口,“……先生囑咐我要勤練字。”
大太太想到五娘子這半年來也勤練書法,看着七娘子的眼神,倒親暱了一點。
七娘子勤奮些也好,正好激勵五娘子向上。
“去吧。”她慈愛地拍了拍七娘子的手,“用心寫起來,我們家也出個衛夫人、管道昇。”
七娘子抿脣微笑,退出了西稍間。
很快西稍間就傳來了二娘子說話的聲音。
立春並王媽媽、樑媽媽也都退了出來。
樑媽媽笑着握住了七娘子的手,“白露在西偏院服侍得還用心嗎?”
她是白露的乾媽,七娘子是早知道的了。
七娘子露出了一些迷惑,“很用心!”
樑媽媽笑眯眯地對七娘子說,“不瞞七娘子,我是白露的乾媽……她娘和我當年也是一道掃地的小姐妹……”
七娘子盈盈而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她對樑媽媽就親熱了幾分。
樑媽媽對她也親熱了幾分,彎彎的眼睛裡,只有笑意。
兩人站着說了幾句話,七娘子又請樑媽媽多來看望白露,便出了堂屋。
恰好就在院子裡迎頭撞上了許鳳佳。
七娘子心中不由得暗叫晦氣。
今日是休沐日,許鳳佳怕是來找五娘子的。
“表哥。”她蹲身請安,皮笑肉不笑。
許鳳佳掃了她一眼,勾起脣角。
“表妹。”他慢吞吞地應答。
兩人擦身而過。
#
霜降被開了臉,大老爺這幾天就多是歇在溪客坊。
又難免抱怨房舍狹小,他不能盡情。
就和大太太商量,把三娘子和四娘子挪出溪客坊,在園裡另找住處。
大太太推說有客人在,倒不大方便打牆動土的,等送二娘子出嫁,再來安頓三娘子和四娘子,屋舍也寬鬆些。
大老爺方纔罷了,過了幾日,不知怎地,又流連進了浣紗塢。
連續十多天都睡在浣紗塢裡,要不然,就睡在外院。
居然很少到溪客坊去了。
四姨娘的臉色一天比一天黯淡,雖然臉上盈盈的笑,是從來沒有斷過,但如七娘子這樣擅長察言觀色的,就能從眼角眉梢,看出昏暗來。
在這個時候捧出霜降,自然不是無的放矢。
恐怕和三娘子的嫁妝有關……
七娘子就覺得有點不對勁。
三娘子的婚事,大太太交代得不清不楚的,也沒有說清楚,到底是誰提議作罷。
如果是大老爺先起意反悔,這麼多天過去了,總要私下裡先和四姨娘交代一番吧?
不然當着四姨娘的似水柔情,大老爺又怎麼好意思?
偏偏從四姨娘的種種表現來看,她又不像是知道了三娘子的婚事已經告吹的樣子。
捧出霜降,無非就是爲了三娘子的嫁妝,想要把大老爺的寵愛爭取在溪客坊內。
……她就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自己的疑問,向大太太吐露。
在正院過了小半年,七娘子算是看出來了。
雖然大老爺明面上很尊重大太太,但他真正寵愛的,卻是四房。
只是爲了和大太太打對臺也罷,真心愛寵也罷,在三娘子的婚事上,大老爺是鐵了心要和大太太對着幹了。
當着許夫人的面,如果兩人爆發出什麼衝突的話,大太太恐怕會加倍生氣。
七娘子就留了神,細細地觀察着三娘子、四娘子的神態。
一時間,府中倒也平安無事,就連最能鬧騰的許鳳佳,都銷聲匿跡,少了聲音。
七娘子也漸漸地忘了假山上的不愉快。
到底是小男孩,再壞也壞不到哪去的……知道自己不好惹,恐怕也就漸漸地丟開手了。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軌。和半年前相比,只有些微的不同。
七娘子的字寫得越發好了,五娘子暗中和她較勁,練字也練得更起勁。
繡花也漸漸地有了模樣。
白露服侍得更盡心了。
樑媽媽、王媽媽見了七娘子,也都帶着笑,客客氣氣地當正院的小姐一樣待她……
九哥和七娘子之間的話雖然多了些,但彼此還是淡淡的。
二娘子忙着準備嫁妝,許夫人成天出門求神拜佛……
二太太三天兩頭過來找兩位姐姐說話。大太太有時候應酬,有時候就懶得見她,稱病。二太太也不在意,反而來得更勤了。
算算日子,七娘子又託立夏的娘周嫂子帶了十兩銀子上封家去串門,封太太千恩萬謝——今年年成不好,封家新置辦的田土,沒有多少出產。
日子平淡地淌了過去。
進了十月,大老爺張羅着帶全家人到太湖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