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壘

對壘

\請到WwW,69zw,com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自從過了新年,七娘子便陸陸續續,將平時冷眼看着沒有能力,又或者是和五房走得太近的媽媽們,都換了差使。如今明德堂裡進進出出的管事媽媽,無一不是陪了十二萬分小心,辦事戰戰兢兢不說,就是私底下也都不敢有一句不好聽的話,唯恐被誰私底下記在了檔案裡,呈到七娘子跟前去,反而鬧得大家難堪。

也正是因此,許家的家事,七娘子就處理得很順了。這一向要不是四少夫人變着法子要這要那,五房也不稍停,她也就是每天早上撥出一個時辰左右來聽衆媽媽們的報告,再隨時抽查呈上來的報告,一天也沒有多少要操心的事。

因爲有了這記檔法,平時大小事務,需要的時候一查就清楚,就是人情往來等,也都是有舊例在先,甚至連緣由分寸都是清清楚楚記載在冊,七娘子可以隨時查閱:在人情上,就更少事情了。

今日四少夫人心緒不佳,估計是纔回慎獨堂,就鬧起了不舒服,又派人到明德堂來,請七娘子派人去找鍾大夫。七娘子自然不敢怠慢,吩咐下人從速去請,又發落了幾樁小事,於是衆媽媽各歸各位,各自忙碌。七娘子又叫老媽媽,“老媽媽留一留。”

如今老媽媽儼然已經是七娘子身邊的重臣,許夫人到小湯山休養時,她按例只是跟去伺候幾天,就要回來在七娘子身邊聽用:着實是清平苑一派中最得意的人物。聽見七娘子叫她,她忙堆出了一臉的笑,待得人散盡了,便輕聲問,“少夫人有什麼吩咐?”

七娘子衝立夏擺了擺頭,立夏等人頓時會意,便魚貫退出了屋子,又合上屋門。她這才低聲道,“我昨兒已經吩咐下去,到母親的陪嫁莊子裡,把明德堂原來服侍的十五個下人,全都押到了偏院裡關着。”

只是這一句話,已經使老媽媽悚然動容。

七娘子過門也有一年半,距離五娘子遇害,也已經三年多了。

三年之後,這一樁曾經鬧得許家上下腥風血雨的血案,也終於要再見天日了。

她不禁有了些瑟縮,見七娘子面色淡然,又忍不住進言,“少夫人是否要再緩一段時間……不說別的,眼下國公爺、太夫人,都……”

“今兒這件事,明兒那件事。”七娘子容色平靜。“居家過日子,瑣事是永遠都沒有盡頭的。如果爲了這樣的事,緩下了腳步,恐怕有意無意,這種事永遠不會消停。”

不等老媽媽回話,她便續道,“當年查案的時候,老媽媽想必是隨侍在側的。對這些下人們受審時的表現,心裡還有印象嗎?”

她這一問,倒是把老媽媽問懵了。七娘子見老媽媽眨着眼睛,一時答不上來,便又補充,“譬如說,誰更禁得住嚴刑拷打一些,誰又更軟弱一些,一吃刑罰,就胡言亂語起來……”

老媽媽這才恍然大悟:七娘子這是要來摸一摸明德堂諸人的底細了。

她頓時換了神色,坐直了身子,挨個兒數了起來。“院子裡灑掃的四個小丫鬟,分別叫……”

七娘子一邊聽,一邊用鵝毛筆在大冊子裡做着筆記。等了半晌,老媽媽才說到了小松花。

“她全家都是夫人院子裡出來的,說起來,也是我們看着長大的。”老媽媽臉上多少有些心疼,“不過夫人也沒有留情,上了夾板,又拉出去在碎瓷片上跪過。這丫頭倒也很硬氣,並不曾求饒,問什麼,都說得很清楚,那兩天她腹瀉,只是出過兩次差事,第一次是到清平苑去拿藥,第二次是爲去世的少夫人傳話,讓下頭人預備上廣福觀去還神。然後就告假回下處休息了,別的事,她什麼都不知道。”

她頓了頓,又道,“少夫人也知道,多得是人受不過刑,或者是認了,或者是胡亂攀咬一個共事者,這十多個人裡,也就只有她是不肯攀咬的。傳出去,倒都說是家裡教得好。”

這是在影影綽綽地爲小松花求情兼開脫了,看來,老媽媽對肖家的不對,是一點察覺都沒有。

也對,畢竟肖家手腳極爲利落,就是自己,又何嘗不是求助於封錦,纔得到了那樣一條寶貴的線索?

七娘子面上絲毫不露痕跡,她利落地記下了老媽媽所說的幾個細節,又笑着問,“這樣說,她倒算是難得的了。媽媽既然是看着她長大的,知不知道她家裡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老媽媽回憶了片刻,才道,“那倒不大清楚,她父母雖然說不上太笨,但也絕不聰明,父親似乎是在外院做個小小的管事,曾經在賬房做過一段,因爲帳上出了錯,夫人覺得沒有面子,就讓他到馬廄裡管事去了。母親一直在洗衣房裡做個小頭兒,也不是什麼精明的人,似乎這一向,少夫人是連照面都沒有打過。”

世家大族,家人不知凡百,要瞻仰七娘子的長相,還真得有幾分臉面才行。七娘子點了點頭,沒有多問,反倒是老媽媽想了半日,又道,“噢,她還有個姐姐,不過當時到了年紀進府的時候,因爲當年人多,肖家又沒有多少臉面,就沒能進府服侍。在外住了幾年,求了臉面放出去,似乎嫁了個外鄉人,這些年來倒也很少回孃家來。”

七娘子這才真正滿意:老媽媽若是沒有提到這個肖大妞,或者也可以說是年老不記事,但終究還是多了幾分嫌疑。眼下連肖大妞都說出來了,可見她的確也就知道這麼多。

她沒有再問,而是不動聲色地示意老媽媽跳到了下一個人身上。如此過了小半個時辰,已經是密密麻麻地寫了幾張紙,七娘子這才端起茶碗笑道,“好,媽媽真是幫了大忙了。”

她露出送客之意,老媽媽自然也不敢多留,連忙起身道,“少夫人如果沒有別的吩咐,老身就告辭了。”

她走到門口,又回過身來,看了看七娘子,嘴脣翕動,片刻後終於忍不住道,“少夫人,家和萬事興,這件事,依老身的一點微末見識……恐怕,還是要辦得慢一點。以國公爺的性子,恐怕在二姑娘的喪事上,已經對少夫人有了成見,又兼這通房的事……少夫人若是不小心行事,恐怕親者痛,仇者快哩!”

老媽媽真不愧是許夫人身邊的大拿,這一番話,是說到了七娘子的心坎裡。

不過,會說出這一番話來,也足以見得老媽媽是並不看好七娘子能查出真兇,更認爲現在還沒到查出真兇的時候:五少夫人還沒有被完全鬥倒,眼看着,又得到了兩個長輩的歡心……

七娘子就微笑道,“我明白媽媽的好意。”

她站起身來,輕鬆地合上了手中的書冊,“不過這件事,小七心裡也已經有了一點底,媽媽就只管等着瞧吧。”

老媽媽不禁感到一股深深的疑惑,這疑惑中,又含了罕見的興奮,她嚥了咽吐沫,由衷地道。“以少夫人的手段,老身想,往後這段日子,府裡的確是有熱鬧瞧了。”

送走老媽媽,七娘子片刻都未曾耽擱,便進了明德堂偏院。

平國公府的建築很有北方特點,四平八穩互爲對稱,明德堂身爲府中西翼建築羣的中心,不但主建築佔地闊大,就連偏院、邊廂,都要比至善堂等建築物更大一些。迄今還有兩個偏院平時無人居住,只是堆放着七娘子和五娘子的陪嫁。

七娘子就隨手撿了一個偏院,開了屋子將這十多個下人們鎖在裡頭,又安排了兩個凶神惡煞的老媽媽看守,她自己進了屋子,隔着窗戶審視了衆人幾眼,便進了立夏等人一早佈置好的審訊室。

這是她參考着腦中殘留的一點印象,指導幾個丫鬟佈置出來的,屋內除了一把椅子,一張桌子並一盞油燈之外別無他物,就是窗戶,也都用黑紙糊死了,即使是白日走進去也必須點燈。

七娘子進去看了看,倒是十分滿意,又讓立夏和上元,“你們就在門口守着,我沒有喊人,就別進來。”

便在椅子上坐了,又調整着燈光的方向,這才滿意地拿出鵝毛筆,吩咐道,“帶人進來吧——記得,把小松花安排在第七八個。”

立夏和上元自然隨了吩咐行事,不多時,便帶進了一個面黃肌瘦的中年婆子。

七娘子調整了一下燈光,使得油燈的光芒,直打到了那婆子的面上,這纔不冷不熱地問,“你是江媽媽?”

“你在明德堂裡,都是做什麼的?”

如此盤問了一番,見那婆子答的和資料上記載的並無半點不同,又翻閱了一下手冊,見其家人這兩年來,舉止也十分正常,便又合上冊子,問她,“明德堂裡的事,你有什麼話好說的?”

那婆子只是搖頭,又伏在地上,瑟瑟發抖起來,低聲央求道,“少夫人,奴婢實在沒有多少好說的了。若是少夫人不信,請儘管逼供,奴婢也沒有二話……”

她不顧自己帶着的手銬腳鐐,忽然一下趴到了地上,慘聲請求,“只是奴婢的一兒一女,還請少夫人手下留情,不要牽連過去。奴婢來世做牛做馬,都念您的恩情——”

七娘子不禁泛起了一陣噁心,只覺得頭暈目眩,胃中翻攪,她扭過頭去,淡淡地道,“如你的確無辜,非但你的兒女,連你都會無事——現在,出去吧。”

雖說她也很清楚,自己所處的地位,一應榮華富貴,都是靠壓迫剝削下等階層得來的享受。但再明白這個道理,也沒有目睹眼前的慘象,來得更加刺激。

她大口大口地吸着涼氣,又平復了一下心情,才揚聲吩咐立夏。“把下一個人帶進來!”

如此又審訊過了幾人,七娘子一一與冊子上的信息對照,也不禁佩服老媽媽:這些人的性格與反應,她是一點都沒有記錯。看來當時審訊,老媽媽的確也是下了心機的。

當然,既然反應相同,這些人的口供也就都沒有太大的價值了。畢竟對於她們來說,當天一直到事發爲止,都是極爲普通平淡的一天,衆人各司其職,是既沒有任何反常之處,也沒有任何可以留心的小破綻。

七娘子也不動聲色,只是認真地記下了幾人的供詞,又耐心地審訊了幾人,終於等到了她今日的主要目的。

小松花是第八個被帶進屋中的。

這個小丫鬟生得很是清秀,雖然說不上漂亮,但至少長相端正,即使在鄉下做了兩三年的農活,她的氣質也還是很乾淨,身上穿的戴的,雖然樸素,但也很得體。要比一些不大講究的中年媽媽們更能上得了檯面——這些人三年來一直被關在許夫人的陪嫁莊子裡,自然稱不上得意,有些媽媽們身上的衣服,也就比街上的遊民要光鮮一點兒。

她自然也戴着手銬腳鏈,給七娘子行了禮之後,便跪在當地,垂着頭等七娘子問話。七娘子居高臨下,細細地打量了她許久,她也沒有任何異動。

沉得住氣,看着理智清醒……

七娘子不禁暗自皺起眉頭,旋又釋然:如果她靠不住,又怎麼能勝任下毒的工作。

她就緩緩地問,“你叫什麼。”

小松花動了動,輕聲回答,“奴婢小松花,家裡姓肖。”

只是回答了這一句,便不再有多餘的反應。

七娘子嗯了一聲,又道,“事發當天,你在做什麼?”

“奴婢因爲身上不好,有些腹瀉,上午在下處休息,到了下午,才進屋裡服侍。”小松花緩緩敘述。

又是沒有多餘的話。

七娘子對比了一下她的敘述,見老媽媽的回憶中也是這個資料,她點了點頭,問,“那麼事發前一天,你又做了什麼事?”

小松花露出思索之色,她大膽地擡起頭來,看了七娘子一眼。

七娘子運足目力望過去,這才發覺,在這一瞥中,這丫頭到底是露出了幾許深思。

“奴婢記不清了。”又過了一會,小松花才吶吶地道,“似乎就是在院子裡打下手來着,因爲去世的少夫人事情多,也爲她跑了幾次腿。”

“聽她們說,你有爲五姐去清平苑拿藥。”七娘子緊盯着小松花,“是不是?”

小松花又偏頭沉思了片刻,她低聲承認,“是。”

“知道拿的是什麼藥嗎?”七娘子拖慢了聲音。

小松花卻毫不遲疑地搖了搖頭,“倒是不大清楚。”

她又補充說明,“因爲一些藥,明德堂裡是沒有的,鍾先生來開了方子,我們是現去從前少夫人的陪嫁裡找,若是找到了不好,就現往清平苑裡去尋。依稀記得那兩三天裡,就是奴婢,也已經往清平苑走了十多次拿藥。大約在事發前一天,奴婢也走過兩三次取藥了。只記得一次是拿的黨蔘,還有一次拿的是黃苓,餘下一兩次,就記得不大分明瞭。”

只聽小松花的解釋,七娘子真是絲毫不會懷疑到她頭上來:這小丫頭非但鎮定得不得了,一應回答,全都層次分明,輕重得當。是又描繪出了當時的情景,又巧妙地將自己開脫了出來。

她興味地嗯了一聲,又跳了話題,“你家裡還有什麼人?”

小松花顯然怔了一怔,才迅速地答,“奴婢家裡還有父母,和一個已經成親的姐姐。父肖大龍……”

她又將家人介紹了一遍,說法和老媽媽的並沒有多少不同,只是添了一些揣測用詞,“因爲一向和外人沒有接觸,也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這個樣子。”

“你姐姐什麼時候出嫁的,嫁給了誰?”七娘子一邊在冊子上寫字,一邊就漫不經心地問。

小松花的回答來得也很迅速,“是街坊上來尋工的一個外鄉人,因爲見到姐姐,很是喜歡,便託了媒婆來。婚後不久便回鄉去了,只知道姐夫姓邱,叫什麼倒是不知道……當時已經進了府中服侍,和家裡的來往也就少了很多。”

七娘子就擡起半邊臉,似笑非笑地看向了小松花。“叫什麼倒不知道?你姐夫叫邱十三,你難道不知道嗎?諢號老蚯蚓,在廣州當百戶的……你們家也難得有一門體面的親戚,你不會忘得這麼快吧?”

小松花臉上閃過了一絲驚異,她偏着頭想了想,又現出了疑惑之色,慢吞吞地道,“奴婢不大知道少夫人的意思……奴婢的姐夫是河北人,是不是有老蚯蚓這個諢號,奴婢也——”

七娘子眯起眼,往後靠到了椅背上,上下打量着小松花,半晌才笑道,“好,敬酒不吃吃罰酒,看來,我不用點手段,你也不會說實話了。”

作者有話要說:自從過了新年,七娘子便陸陸續續,將平時冷眼看着沒有能力,又或者是和五房走得太近的媽媽們,都換了差使。如今明德堂裡進進出出的管事媽媽,無一不是陪了十二萬分小心,辦事戰戰兢兢不說,就是私底下也都不敢有一句不好聽的話,唯恐被誰私底下記在了檔案裡,呈到七娘子跟前去,反而鬧得大家難堪。

也正是因此,許家的家事,七娘子就處理得很順了。這一向要不是四少夫人變着法子要這要那,五房也不稍停,她也就是每天早上撥出一個時辰左右來聽衆媽媽們的報告,再隨時抽查呈上來的報告,一天也沒有多少要操心的事。

因爲有了這記檔法,平時大小事務,需要的時候一查就清楚,就是人情往來等,也都是有舊例在先,甚至連緣由分寸都是清清楚楚記載在冊,七娘子可以隨時查閱:在人情上,就更少事情了。

今日四少夫人心緒不佳,估計是纔回慎獨堂,就鬧起了不舒服,又派人到明德堂來,請七娘子派人去找鍾大夫。七娘子自然不敢怠慢,吩咐下人從速去請,又發落了幾樁小事,於是衆媽媽各歸各位,各自忙碌。七娘子又叫老媽媽,“老媽媽留一留。”

如今老媽媽儼然已經是七娘子身邊的重臣,許夫人到小湯山休養時,她按例只是跟去伺候幾天,就要回來在七娘子身邊聽用:着實是清平苑一派中最得意的人物。聽見七娘子叫她,她忙堆出了一臉的笑,待得人散盡了,便輕聲問,“少夫人有什麼吩咐?”

七娘子衝立夏擺了擺頭,立夏等人頓時會意,便魚貫退出了屋子,又合上屋門。她這才低聲道,“我昨兒已經吩咐下去,到母親的陪嫁莊子裡,把明德堂原來服侍的十五個下人,全都押到了偏院裡關着。”

只是這一句話,已經使老媽媽悚然動容。

七娘子過門也有一年半,距離五娘子遇害,也已經三年多了。

三年之後,這一樁曾經鬧得許家上下腥風血雨的血案,也終於要再見天日了。

她不禁有了些瑟縮,見七娘子面色淡然,又忍不住進言,“少夫人是否要再緩一段時間……不說別的,眼下國公爺、太夫人,都……”

“今兒這件事,明兒那件事。”七娘子容色平靜。“居家過日子,瑣事是永遠都沒有盡頭的。如果爲了這樣的事,緩下了腳步,恐怕有意無意,這種事永遠不會消停。”

不等老媽媽回話,她便續道,“當年查案的時候,老媽媽想必是隨侍在側的。對這些下人們受審時的表現,心裡還有印象嗎?”

她這一問,倒是把老媽媽問懵了。七娘子見老媽媽眨着眼睛,一時答不上來,便又補充,“譬如說,誰更禁得住嚴刑拷打一些,誰又更軟弱一些,一吃刑罰,就胡言亂語起來……”

老媽媽這才恍然大悟:七娘子這是要來摸一摸明德堂諸人的底細了。

她頓時換了神色,坐直了身子,挨個兒數了起來。“院子裡灑掃的四個小丫鬟,分別叫……”

七娘子一邊聽,一邊用鵝毛筆在大冊子裡做着筆記。等了半晌,老媽媽才說到了小松花。

“她全家都是夫人院子裡出來的,說起來,也是我們看着長大的。”老媽媽臉上多少有些心疼,“不過夫人也沒有留情,上了夾板,又拉出去在碎瓷片上跪過。這丫頭倒也很硬氣,並不曾求饒,問什麼,都說得很清楚,那兩天她腹瀉,只是出過兩次差事,第一次是到清平苑去拿藥,第二次是爲去世的少夫人傳話,讓下頭人預備上廣福觀去還神。然後就告假回下處休息了,別的事,她什麼都不知道。”

她頓了頓,又道,“少夫人也知道,多得是人受不過刑,或者是認了,或者是胡亂攀咬一個共事者,這十多個人裡,也就只有她是不肯攀咬的。傳出去,倒都說是家裡教得好。”

這是在影影綽綽地爲小松花求情兼開脫了,看來,老媽媽對肖家的不對,是一點察覺都沒有。

也對,畢竟肖家手腳極爲利落,就是自己,又何嘗不是求助於封錦,纔得到了那樣一條寶貴的線索?

七娘子面上絲毫不露痕跡,她利落地記下了老媽媽所說的幾個細節,又笑着問,“這樣說,她倒算是難得的了。媽媽既然是看着她長大的,知不知道她家裡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老媽媽回憶了片刻,才道,“那倒不大清楚,她父母雖然說不上太笨,但也絕不聰明,父親似乎是在外院做個小小的管事,曾經在賬房做過一段,因爲帳上出了錯,夫人覺得沒有面子,就讓他到馬廄裡管事去了。母親一直在洗衣房裡做個小頭兒,也不是什麼精明的人,似乎這一向,少夫人是連照面都沒有打過。”

世家大族,家人不知凡百,要瞻仰七娘子的長相,還真得有幾分臉面才行。七娘子點了點頭,沒有多問,反倒是老媽媽想了半日,又道,“噢,她還有個姐姐,不過當時到了年紀進府的時候,因爲當年人多,肖家又沒有多少臉面,就沒能進府服侍。在外住了幾年,求了臉面放出去,似乎嫁了個外鄉人,這些年來倒也很少回孃家來。”

七娘子這才真正滿意:老媽媽若是沒有提到這個肖大妞,或者也可以說是年老不記事,但終究還是多了幾分嫌疑。眼下連肖大妞都說出來了,可見她的確也就知道這麼多。

她沒有再問,而是不動聲色地示意老媽媽跳到了下一個人身上。如此過了小半個時辰,已經是密密麻麻地寫了幾張紙,七娘子這才端起茶碗笑道,“好,媽媽真是幫了大忙了。”

她露出送客之意,老媽媽自然也不敢多留,連忙起身道,“少夫人如果沒有別的吩咐,老身就告辭了。”

她走到門口,又回過身來,看了看七娘子,嘴脣翕動,片刻後終於忍不住道,“少夫人,家和萬事興,這件事,依老身的一點微末見識……恐怕,還是要辦得慢一點。以國公爺的性子,恐怕在二姑娘的喪事上,已經對少夫人有了成見,又兼這通房的事……少夫人若是不小心行事,恐怕親者痛,仇者快哩!”

老媽媽真不愧是許夫人身邊的大拿,這一番話,是說到了七娘子的心坎裡。

不過,會說出這一番話來,也足以見得老媽媽是並不看好七娘子能查出真兇,更認爲現在還沒到查出真兇的時候:五少夫人還沒有被完全鬥倒,眼看着,又得到了兩個長輩的歡心……

七娘子就微笑道,“我明白媽媽的好意。”

她站起身來,輕鬆地合上了手中的書冊,“不過這件事,小七心裡也已經有了一點底,媽媽就只管等着瞧吧。”

老媽媽不禁感到一股深深的疑惑,這疑惑中,又含了罕見的興奮,她嚥了咽吐沫,由衷地道。“以少夫人的手段,老身想,往後這段日子,府裡的確是有熱鬧瞧了。”

送走老媽媽,七娘子片刻都未曾耽擱,便進了明德堂偏院。

平國公府的建築很有北方特點,四平八穩互爲對稱,明德堂身爲府中西翼建築羣的中心,不但主建築佔地闊大,就連偏院、邊廂,都要比至善堂等建築物更大一些。迄今還有兩個偏院平時無人居住,只是堆放着七娘子和五娘子的陪嫁。

七娘子就隨手撿了一個偏院,開了屋子將這十多個下人們鎖在裡頭,又安排了兩個凶神惡煞的老媽媽看守,她自己進了屋子,隔着窗戶審視了衆人幾眼,便進了立夏等人一早佈置好的審訊室。

這是她參考着腦中殘留的一點印象,指導幾個丫鬟佈置出來的,屋內除了一把椅子,一張桌子並一盞油燈之外別無他物,就是窗戶,也都用黑紙糊死了,即使是白日走進去也必須點燈。

七娘子進去看了看,倒是十分滿意,又讓立夏和上元,“你們就在門口守着,我沒有喊人,就別進來。”

便在椅子上坐了,又調整着燈光的方向,這才滿意地拿出鵝毛筆,吩咐道,“帶人進來吧——記得,把小松花安排在第七八個。”

立夏和上元自然隨了吩咐行事,不多時,便帶進了一個面黃肌瘦的中年婆子。

七娘子調整了一下燈光,使得油燈的光芒,直打到了那婆子的面上,這纔不冷不熱地問,“你是江媽媽?”

“你在明德堂裡,都是做什麼的?”

如此盤問了一番,見那婆子答的和資料上記載的並無半點不同,又翻閱了一下手冊,見其家人這兩年來,舉止也十分正常,便又合上冊子,問她,“明德堂裡的事,你有什麼話好說的?”

那婆子只是搖頭,又伏在地上,瑟瑟發抖起來,低聲央求道,“少夫人,奴婢實在沒有多少好說的了。若是少夫人不信,請儘管逼供,奴婢也沒有二話……”

她不顧自己帶着的手銬腳鐐,忽然一下趴到了地上,慘聲請求,“只是奴婢的一兒一女,還請少夫人手下留情,不要牽連過去。奴婢來世做牛做馬,都念您的恩情——”

七娘子不禁泛起了一陣噁心,只覺得頭暈目眩,胃中翻攪,她扭過頭去,淡淡地道,“如你的確無辜,非但你的兒女,連你都會無事——現在,出去吧。”

雖說她也很清楚,自己所處的地位,一應榮華富貴,都是靠壓迫剝削下等階層得來的享受。但再明白這個道理,也沒有目睹眼前的慘象,來得更加刺激。

她大口大口地吸着涼氣,又平復了一下心情,才揚聲吩咐立夏。“把下一個人帶進來!”

如此又審訊過了幾人,七娘子一一與冊子上的信息對照,也不禁佩服老媽媽:這些人的性格與反應,她是一點都沒有記錯。看來當時審訊,老媽媽的確也是下了心機的。

當然,既然反應相同,這些人的口供也就都沒有太大的價值了。畢竟對於她們來說,當天一直到事發爲止,都是極爲普通平淡的一天,衆人各司其職,是既沒有任何反常之處,也沒有任何可以留心的小破綻。

七娘子也不動聲色,只是認真地記下了幾人的供詞,又耐心地審訊了幾人,終於等到了她今日的主要目的。

小松花是第八個被帶進屋中的。

這個小丫鬟生得很是清秀,雖然說不上漂亮,但至少長相端正,即使在鄉下做了兩三年的農活,她的氣質也還是很乾淨,身上穿的戴的,雖然樸素,但也很得體。要比一些不大講究的中年媽媽們更能上得了檯面——這些人三年來一直被關在許夫人的陪嫁莊子裡,自然稱不上得意,有些媽媽們身上的衣服,也就比街上的遊民要光鮮一點兒。

她自然也戴着手銬腳鏈,給七娘子行了禮之後,便跪在當地,垂着頭等七娘子問話。七娘子居高臨下,細細地打量了她許久,她也沒有任何異動。

沉得住氣,看着理智清醒……

七娘子不禁暗自皺起眉頭,旋又釋然:如果她靠不住,又怎麼能勝任下毒的工作。

她就緩緩地問,“你叫什麼。”

小松花動了動,輕聲回答,“奴婢小松花,家裡姓肖。”

只是回答了這一句,便不再有多餘的反應。

七娘子嗯了一聲,又道,“事發當天,你在做什麼?”

“奴婢因爲身上不好,有些腹瀉,上午在下處休息,到了下午,才進屋裡服侍。”小松花緩緩敘述。

又是沒有多餘的話。

七娘子對比了一下她的敘述,見老媽媽的回憶中也是這個資料,她點了點頭,問,“那麼事發前一天,你又做了什麼事?”

小松花露出思索之色,她大膽地擡起頭來,看了七娘子一眼。

七娘子運足目力望過去,這才發覺,在這一瞥中,這丫頭到底是露出了幾許深思。

“奴婢記不清了。”又過了一會,小松花才吶吶地道,“似乎就是在院子裡打下手來着,因爲去世的少夫人事情多,也爲她跑了幾次腿。”

“聽她們說,你有爲五姐去清平苑拿藥。”七娘子緊盯着小松花,“是不是?”

小松花又偏頭沉思了片刻,她低聲承認,“是。”

“知道拿的是什麼藥嗎?”七娘子拖慢了聲音。

小松花卻毫不遲疑地搖了搖頭,“倒是不大清楚。”

她又補充說明,“因爲一些藥,明德堂裡是沒有的,鍾先生來開了方子,我們是現去從前少夫人的陪嫁裡找,若是找到了不好,就現往清平苑裡去尋。依稀記得那兩三天裡,就是奴婢,也已經往清平苑走了十多次拿藥。大約在事發前一天,奴婢也走過兩三次取藥了。只記得一次是拿的黨蔘,還有一次拿的是黃苓,餘下一兩次,就記得不大分明瞭。”

只聽小松花的解釋,七娘子真是絲毫不會懷疑到她頭上來:這小丫頭非但鎮定得不得了,一應回答,全都層次分明,輕重得當。是又描繪出了當時的情景,又巧妙地將自己開脫了出來。

她興味地嗯了一聲,又跳了話題,“你家裡還有什麼人?”

小松花顯然怔了一怔,才迅速地答,“奴婢家裡還有父母,和一個已經成親的姐姐。父肖大龍……”

她又將家人介紹了一遍,說法和老媽媽的並沒有多少不同,只是添了一些揣測用詞,“因爲一向和外人沒有接觸,也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這個樣子。”

“你姐姐什麼時候出嫁的,嫁給了誰?”七娘子一邊在冊子上寫字,一邊就漫不經心地問。

小松花的回答來得也很迅速,“是街坊上來尋工的一個外鄉人,因爲見到姐姐,很是喜歡,便託了媒婆來。婚後不久便回鄉去了,只知道姐夫姓邱,叫什麼倒是不知道……當時已經進了府中服侍,和家裡的來往也就少了很多。”

七娘子就擡起半邊臉,似笑非笑地看向了小松花。“叫什麼倒不知道?你姐夫叫邱十三,你難道不知道嗎?諢號老蚯蚓,在廣州當百戶的……你們家也難得有一門體面的親戚,你不會忘得這麼快吧?”

小松花臉上閃過了一絲驚異,她偏着頭想了想,又現出了疑惑之色,慢吞吞地道,“奴婢不大知道少夫人的意思……奴婢的姐夫是河北人,是不是有老蚯蚓這個諢號,奴婢也——”

七娘子眯起眼,往後靠到了椅背上,上下打量着小松花,半晌才笑道,“好,敬酒不吃吃罰酒,看來,我不用點手段,你也不會說實話了。”

看到的吱一聲

啊對了忘記告訴大家,庶女其實已經在上週日晚上完稿了,不過我這個月要離開很久,爲了和新文銜接上,大概應該會保持日更,偶爾(如果我可以上網的話)雙更這樣一直到結束,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