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老夫聊發少年狂】

大梁文明元年,正月初十。

定西大營所屬之地爲靈州奉節府,沿邊境線往北依次是金川府、廣平府和東慶府。

金水大營坐落於金川府北面靠近廣平府的位置,長弓大營則處於東慶府西北角上。

原先位於金水和長弓中間的古平大營被裁撤,如今是古平軍鎮,駐軍古平衛一萬二千餘人。

再算上孤懸於外的虎城,和邊境線外依據地形險要保留的九座軍寨,以及當初從邊軍中精簡下來的靈州三衛廂軍,這便是大梁西軍的全部兵力,合計二十五萬餘人。

定西大營所轄三座軍寨分別爲白草寨、勇毅寨和龍安寨,在大營西面呈品字形排列,各寨之間相距約四十餘里,寨內駐軍兩千五百人。

其實兩年前這裡有六座軍寨,由於王平章向開平帝建言因而裁撤三座,只留下如今這三座佔據地利的軍寨,充作定西大營的屏障。

大雪終於止歇,天光已然放晴,廣袤的高陽平原上一片銀裝素裹,與蔚藍的天空交相輝映,極目望去足以令人心胸開闊。

一隊數百騎從白草寨出來以後,在統兵將軍的目送下逶迤東行。

崇山伯齊新信馬由繮,不疾不徐地介紹道:“侯爺,根據太史臺閣送來的情報以及邊軍遊騎打探得來的消息,西吳軍隊分爲東西南北四路,其中南路軍主將、即鎮南大將軍張青柏親自坐鎮西面二百餘里外的鵲首城。張青柏麾下有騎兵三萬,步卒八萬左右,相較幾年前的鼎盛時約莫只有六七成實力。”

穀梁悠悠道:“不可小覷張青柏的練兵之能。”

“是,末將明白。”齊新恭敬地應下,繼而道:“這兩年裡雖然少了三座軍寨,但白草寨等地不斷加固城防,糧草軍械亦儲備充足。張青柏麾下兵力雖是定西大營的兩倍,但他想攻陷這三座軍寨卻沒那麼簡單,末將有信心力保西南防線無憂。”

今日是穀梁來到定西大營的第四天,他已經將大營和三座軍寨轉了個遍,各處的武備軍容頗爲嚴整,齊新這番表態倒也不算信口開河。

穀梁望着西境別具一格的疏闊風景,眼中浮現幾分感慨,緩緩道:“還記得當初你在祁年大營只是一個小小的前軍統領,麾下只有二千餘人,卻敢硬頂着我的軍令不退後。那時還以爲你是哪家勳貴府邸的子弟,否則哪來的這種膽氣?”

往事歷歷在目,

齊新笑道:“末將記得那是仁宣二年的雙龍山之戰,其實末將後來也很擔心,雖說那一仗最終是大梁獲勝,可末將終究是違抗了軍令。侯爺不僅沒有降責末將,還將末將提爲指揮使,這纔有了今日的崇山伯。”

他頓了一頓,感慨道:“末將雖然從未在侯爺麾下帶過兵,卻不敢忘記侯爺的恩德。”

穀梁擺擺手道:“那是你應得的封賞。其實我是想說,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齊新微微一怔,旋即恍然。

開平帝登基前後,邊境上亦不安穩,西吳大軍襲擾南周渡江北上,與現在的局勢何其相似?只不過那時候西軍由裴貞統領,穀梁一直待在南境罷了。

穀梁策馬徐徐前行,平靜地道:“太史臺閣在西吳的探子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傳回來任何消息。”

齊新凝眸道:“末將也能感覺到邊境上的局勢越來越緊張。從年前一個多月開始,鵲首城那邊派出來的遊騎數量逐漸增多,雖然他們沒有明面上的越界舉動,但末將確認張青柏麾下游騎對於邊境的偵查越來越密集。種種跡象表明,衛國公的擔憂正在成爲事實。不過侯爺無需擔心,朝廷和刺史府這幾個月一直在做準備,邊軍各營也都在整軍備戰,吳軍很難佔到便宜。”

聽他提起都中的那個年輕人,穀梁面上浮現一抹複雜的神色,隨即略過裴越的名字,點頭道:“你的判斷沒有錯,於無聲處起驚雷的確是張青柏的風格,其人性情謹小慎微,尤擅隱蔽行事,不過——”

齊新神情肅穆地望着他的側臉。

穀梁話鋒一轉道:“西吳這次如果進兵肯定不是小打小鬧,你覺得他們會選擇哪一路作爲主攻方向?”

齊新沉思片刻,斟酌道:“末將以爲,虎城仍然會是他們的主攻方向。”

“爲何?”

“拿不下虎城,西吳便始終要擔心被截斷後路。”

穀梁微微一笑,徐徐道:“虎城的確是西吳君臣的眼中釘,無論是誰都不敢忽略我朝駐紮在城內的六萬大軍。不過,這一次我認爲西吳不會一味盯着虎城,他們更有可能多線同時進攻,在戰場上完成對虎城的戰略包圍。”

齊新心中一凜,逐漸回過味來。

他的神情愈發凝重,道:“侯爺是想說,西吳有可能南北夾擊然後會師中路?”

“眼下只是猜測。”穀梁依舊淡然,繼而道:“虎城、金水大營、盧龍等四座軍寨,再加上後方堅固的古平軍鎮,這便是西軍中路相互依託的堅實防線。西吳如今騎步正兵加起來約四十餘萬,他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摧毀這道防線?相較而言,定西大營和長弓大營的防禦要相對薄弱一些。”

齊新正色道:“侯爺之意,末將明白了。”

穀梁頷首道:“這是戰略方面的考量,具體到戰事細節之中,張青柏爲人堅韌適合攻堅,他麾下的南路軍也擅長硬仗。兼之西吳君臣不希望我們早有準備,不會提前大規模調換各路軍隊,因此定西大營的對手必然是西吳的南路軍。”

他勒住繮繩,轉而望着齊新道:“欽差儀仗會留在定西大營之內,陛下派來保護我的一千禁軍也會留下,必要時可以發揮一些作用。齊新,一旦戰事爆發,你肩上承擔的壓力會很大,張青柏在這種孤注一擲的情況下不好對付,但我希望定西大營可以力保不失。”

齊新拱手道:“侯爺請放心,末將便是戰死沙場也決不後退一步。”

他知道穀梁離開京都時,身邊除了自家護衛和禁軍一部之外,還有谷芒親自率領的兩千五百騎兵。

那支騎兵並未來到定西大營。

他沒有問穀梁究竟有何打算,他只需要做好自己應盡的職責。

日光逐漸西斜,衆人打馬東行,踏上返回定西大營的路程。

……

正月十五,一個遽然爆發的消息如驚雷般在大梁西境的天空上炸響。

西吳宣武帝盡起大軍,包含安陽龍騎在內的騎兵十萬、步卒二十五萬,號稱百萬大軍,以遮雲蔽日之勢碾過高陽平原,朝大梁邊關奔襲而來。

鎮南大將軍張青柏率領南路軍,轄騎兵三萬、步卒七萬,直撲定西大營外圍以爲屏障的三座軍寨。

邊關告急!

緊急軍報以八百里快馬和飛鴿傳書等各種方式迅疾送往京都。

當此時,大梁廣平侯、左軍機穀梁在一支騎兵的護衛下,一邊以欽差大臣和西軍臨時主帥的名義、發出軍令命各地守軍嚴陣以待,一邊從南到北橫穿靈州。

溶溶月色之中,這支兩千餘人的隊伍在直道上暫時歇息。

穀梁席地而坐,用着清水乾糧,目光悠悠望着北方。

谷芒和谷範肅立於旁,眼中難掩憂色,畢竟父親已經不是當初那位可止南周幼兒夜啼的谷閻王,而是年過五旬的老者。

片刻過後,穀梁站起身來,淡然道:“讓將士們打起精神來,兩日內必須趕到滎陽城。”

“遵令!”

兩千餘騎重新上路,踏着月色奔襲向北。

1194【裡快哉風】(八)488【寂靜的朝會】109【劍氣近】1099【衛國公】28【綠柳莊】744【劍之道】419【定鼎】1233【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五)396【洪流】(五)1176【一點浩然氣】(一)1324【斷舍離】753【遇刺】766【執拗】1014【祭旗】1322【一覽衆山小】589【聲東擊西】303【梟首】258【一箭】1245【滿紙荒唐言】294【指揮使】71【局中人】152【膽大包天】218【落子】1021花草埋幽徑129【驚雷】1177【一點浩然氣】(二)133【約定】202【共明月】288【死士】1088【誰憐一片影】581【醉翁之意】971【落荒而逃】887【漫天星光】691【仁心】316【東北偏北】(一)325【一點寒芒】682【緣慳一面】38【信】156【九迴腸】1325【不負韶華行且知】276【舉目四顧盡茫然】74【匕現】254【陳希之】請假一天1158【涼風起天末】949【或輕於鴻毛】244【膽氣】1202【裡快哉風】(一十六)112【意外收穫】570【青山無恙】854【賢內助】1311【故人長絕】418【軟柿子】1183【一點浩然氣】(八)709【神器】200【聖意與草紙】98【驚豔一槍】495【此間樂】1011【荒原之晨】46【不退】1115【且聽龍吟】1234【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六)120【心狠】1263【古興亡多少事】981【逐漸揭開的帷幕】(上)903【望你好自爲之】776【刺裴】(三)662【何似在人間】(一十一)537【夜長夢多】446【歷史的塵埃】610【不惜死】509【靈州餘波】294【指揮使】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328【火在燒】1158【涼風起天末】163【封爵】593【武人的刀】1187【裡快哉風】(一)882【夜宴】354【長歌當哭】(一十一)718【遊京都】328【火在燒】848【道是無晴卻有晴】495【此間樂】557【人生年】306【執劍人】1231【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三)987【那一束光】122【籠中雀】705【再相逢】1025【向死而生】326【槍出如龍】1181【一點浩然氣】(六)101【進山】122【籠中雀】992我以我血薦軒轅946【烽火連三月】810【冠絕人間】1173【朕相信你】
1194【裡快哉風】(八)488【寂靜的朝會】109【劍氣近】1099【衛國公】28【綠柳莊】744【劍之道】419【定鼎】1233【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五)396【洪流】(五)1176【一點浩然氣】(一)1324【斷舍離】753【遇刺】766【執拗】1014【祭旗】1322【一覽衆山小】589【聲東擊西】303【梟首】258【一箭】1245【滿紙荒唐言】294【指揮使】71【局中人】152【膽大包天】218【落子】1021花草埋幽徑129【驚雷】1177【一點浩然氣】(二)133【約定】202【共明月】288【死士】1088【誰憐一片影】581【醉翁之意】971【落荒而逃】887【漫天星光】691【仁心】316【東北偏北】(一)325【一點寒芒】682【緣慳一面】38【信】156【九迴腸】1325【不負韶華行且知】276【舉目四顧盡茫然】74【匕現】254【陳希之】請假一天1158【涼風起天末】949【或輕於鴻毛】244【膽氣】1202【裡快哉風】(一十六)112【意外收穫】570【青山無恙】854【賢內助】1311【故人長絕】418【軟柿子】1183【一點浩然氣】(八)709【神器】200【聖意與草紙】98【驚豔一槍】495【此間樂】1011【荒原之晨】46【不退】1115【且聽龍吟】1234【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六)120【心狠】1263【古興亡多少事】981【逐漸揭開的帷幕】(上)903【望你好自爲之】776【刺裴】(三)662【何似在人間】(一十一)537【夜長夢多】446【歷史的塵埃】610【不惜死】509【靈州餘波】294【指揮使】1077【人間正道是滄桑】(完)328【火在燒】1158【涼風起天末】163【封爵】593【武人的刀】1187【裡快哉風】(一)882【夜宴】354【長歌當哭】(一十一)718【遊京都】328【火在燒】848【道是無晴卻有晴】495【此間樂】557【人生年】306【執劍人】1231【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三)987【那一束光】122【籠中雀】705【再相逢】1025【向死而生】326【槍出如龍】1181【一點浩然氣】(六)101【進山】122【籠中雀】992我以我血薦軒轅946【烽火連三月】810【冠絕人間】1173【朕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