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

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

這一天深夜,司馬懿被司馬防派來的奴婢從牀上喚醒,並召進了東廂書房議事。他一進房門,便見到父親端坐在書案之後,滿面都是前所未有的沉肅與凝重。

“懿兒哪,爲父有一件頂要緊的事兒須問你一下。”司馬防右掌按在書案之上,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你且如實道來——你近來是不是在暗查杜傳叔侄與袁雄、袁渾兄弟在屯田安民一事中的貪穢不法之跡?”

司馬懿見問,亦是毫不迴避,點了點頭答道:“不錯。這杜傳叔侄與袁雄、袁渾兄弟狼狽爲奸、魚肉百姓,煞是可惡……”於是便將杜傳叔侄、袁氏兄弟相互勾結、巧取官田、豪奪私產、逼農爲佃、層層盤剝等罪行一一告訴了父親。

司馬防聽得甚是仔細,待他講完之後,方纔慢慢問道:“既然懿兒認爲杜傳叔侄、袁氏兄弟如此罪大惡極,你準備如何鋤除他們呢?”

司馬懿沉默了一會兒,臉上掠過一絲黯然,答道:“孩兒本已將杜傳叔侄、袁氏兄弟的種種罪行,向魏種太守進行了舉報。”

“哦?你還向魏種舉報了他們的罪跡?”司馬防臉色微變,緩聲又道,“那麼,魏種太守是如何回答你的?”

“這個……這個……魏太守有些太過謹慎,暫時沒有任何舉措。”司馬懿的語氣不由得滯了一滯,他暗暗定了一下心神,肅然而道,“依孩兒之見,只要待到朝廷巡檢使楊俊大人前來實地核驗本郡屯田安民事務之際,孩兒再向楊大人稟明杜傳叔侄、袁氏兄弟等人的貪穢污跡,請求朝廷以律法公然懲處,以儆效尤!”

司馬防聽了,用手撫着頷下長長的垂髯,沉思了半晌沒有開口發話。終於,輕嘆一聲道:“懿兒哪……你能想到藉着清名遠播的大循吏楊俊的手,來懲治杜傳、袁氏兄弟這一夥兒貪穢之徒,用意本也不錯。當然,爲父先前也曾和楊俊同朝爲官,憑着爲父對他的瞭解,他應該也會支持你對杜傳、袁氏兄弟的舉報的。不過,懿兒哪,你想過沒有?萬一楊俊依法將杜傳、袁氏兄弟的穢跡呈報給朝廷司空府、尚書檯,他們卻對這一切都置之不理呢?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

“這……”司馬懿一聽,不禁深深地沉思起來:是啊!曹司空、荀令君固然是以法爲本、以廉治吏,然而此刻真的要以懲治貪穢豪強之名,冒着極大風險與不可一世的袁大將軍公然對立——他們做得到嗎?他們若是做得到的話,應該早些年就做了,杜傳叔侄、袁氏兄弟這一切的貪穢罪行又何須留到今日由自己來揭發?

就在司馬懿沉吟之際,司馬防忽又緩緩開口了:“其實,就是在這河內郡府署之中,你要剷除杜傳叔侄和袁氏兄弟一夥兒,也是勢單力薄啊!近日,爲父聽到魏種太守的寵妾何氏那裡傳出話來,說魏太守這段日子仍是夜夜笙歌,全然不以國計民生爲念,只是前幾天突然在酒酣之際冒出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話:‘本座本來瞧這個馬儀是個聰明伶俐的當官好料兒,卻沒想到他也和那些俗儒一般書生氣十足——居然進言勸諫我要當一個不懼豪強、肅貪除奸的大能吏、大清官!他也不想一想,這樣的大清官、大能吏是我魏種當得了的麼?只有曹司空這樣的不世雄傑纔敢用五色杖擊斃大權閹蹇碩的叔父……這等壯舉,我魏種豈敢望其項背?’——你聽一聽,像魏種這樣的軟蛋能幫得你什麼忙?你居然還向他尋求支持……”

司馬懿聽罷,雙目一閉,臉現傷感之色,袖中雙拳竟是捏得“格格”響——他深深嘆道:“父親大人,孩兒自幼飽讀詩書,一直不敢忘了‘事上以忠,撫下以義’的聖賢銘訓!孩兒亦知魏種事事不能自立堅持,但他畢竟是孩兒的頂頭上司,孩兒若不盡言而諫,豈是竭誠事上之道?魏種如此聞善不納、自甘平庸,其失在他本人,而非在孩兒之身也!如今,孩兒對他已是仁至義盡,他日魏太守縱有何怨尤,也怪不得別人!”

講到這兒,他兩眼倏地大睜,直視父親司馬防說道:“其實,父親大人,孩兒深心揣測:此番楊俊大人前來河內郡,必定另有深意——近年來,曹司空、荀令君一直忙於剪滅呂布、袁術、張繡等肘腋之敵,不得不暫時向冀州袁

紹示以撫和之意,所以對河內郡的亂象不聞不問。如今呂布、袁術等逆賊已被掃平,張繡等關西悍將亦將降服,曹司空、荀令君已可騰出手來與冀州袁紹對敵——當今形勢之下,他們豈能坐視袁氏勢力在河內郡等邊境重鎮繼續滲透而作亂?所以,朝廷派楊俊此番到河內郡,明面上是巡檢屯田安民事務,實質上必是藉此名義潛察下情,一方面乘機整肅河內郡的吏治,一方面還會徹底清洗冀州袁氏盤踞在河內郡的勢力……孩兒此刻站出來揭發杜傳叔侄與袁雄、袁渾等的貪穢劣跡和不可告人的謀逆之心,雖不能說有十成的把握打動司空府、尚書檯,但這個把握至少有七成……”

司馬防聽得司馬懿此刻之言,不禁暗暗一驚:懿兒的這些揣測之詞,竟與朗兒寫給自己的密函裡講述的朝廷情形絲毫不差!看來,懿兒在一些小枝小節上雖有疏漏之處,但在審時度勢、知人料事的大方略上,卻是洞若觀火,始終高人一籌!他甚感欣慰地撫了撫胸前的垂髯,雙眸裡露出一絲深深的笑意:“懿兒哪!你這話講得倒還鞭辟入裡——誠然如此,倘若你僅僅只向楊俊、曹司空、荀令君他們舉報杜傳叔侄與袁氏兄弟的貪墨污穢之事,並不足以置他們於死地;不過,依爲父之見,假如你使出了這樣一招——向曹司空、荀令君灼然告實了杜傳叔侄、袁氏兄弟確有勾結袁紹通敵賣國之罪行,則他們必亡無疑!”

“是啊!孩兒也是這麼想的。”司馬懿聽得父親這般誇讚他,臉上卻並無多少喜色,雙眉微皺,徐徐嘆了口氣,“唉……父親大人有所不知,其實孩兒心頭並不希望使出這一記偏招。那杜傳叔侄與袁氏兄弟巧取官田、豪奪私產、逼農爲佃、魚肉鄉里,罪行昭彰,令人髮指,本可只需依着一卷律簡便能按而治之,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末了,沒料到他們卻是因勾結袁紹通敵賣國的罪名纔會被司空府、尚書檯予以追究,細細想來真是讓人感慨良多啊!倘若他們只有貪墨污穢之跡,而無勾結袁紹、通敵賣國之舉,且又肯效忠於曹司空、荀令君的話,只怕孩兒縱是智計百出、心機算盡,也未必能奈其何啊……”

“你這話可又有些書生氣了!”司馬防臉色微微一沉,凜然說道,“你既已決定與杜傳叔侄、袁氏兄弟交手,那麼你也只有想盡一切謀略,使盡一切手段,用盡一切力量去奪得最後的勝利——至於是採用這個罪名還是那個罪名,這種手段還是那種手段,倒屬其次。反正,一切鬥爭的目標都是爲了取勝。這些名義之爭、是非之辯,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懿兒,你意下如何?”

司馬懿深深地埋下了頭,沒有正面回答父親這個問題。他心中仍在想着:父親這話太偏重於“術”,而忽視了“道”與“理”,似乎也不太圓滿。儒者之所重者,乃名與實也——若不以肅貪除奸的堂堂正正之名誅殺杜傳叔侄、袁氏兄弟以儆效尤,則終不能收得懾服羣貪、澄清吏治之實效!自己身負絕學初入仕途,一舉一動都應當透出一股沉雄正大的恢宏氣象來,足以爲天下郡縣所效法!難不成如一介陰鷙險峻之士以旁門小術而狙擊成名?這豈是自己胸中大志之所圖?然而,眼下時勢如此,又能奈何?只怕自己終不能像曹司空當年以杖殺蹇圖之舉而懲惡正法一般,獲得四方州郡之景仰了。

見到兒子這般情形,司馬防也不想再多說什麼: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得由兒子自己一步一步親身經歷後,他纔會真正懂得其中的真諦。現在僅靠自己的三寸之舌,一下便給兒子來個醍醐灌頂是絕不可能的。還是讓未來的種種現實給予他最正確的教育吧!相信自己的這個麟兒屆時是一定能豁然開竅的。於是他收回了思緒,將注意力重新投注到眼前形勢上來:“懿兒哪,你如今對杜傳叔侄、袁氏兄弟他們勾結袁紹、通敵賣國的罪證蒐集了多少?能夠將他們一招致命嗎?如果你罪證不夠紮實有力,也會影響曹司空、荀令君對這些小人的處置。”

“稟告父親:孩兒對他們貪墨納賄、魚肉百姓的不法之跡查實較多,卻對他們勾結袁紹通敵賣國的謀逆之舉查實較少。”司馬懿面現遺憾之色,沉吟而答,“自今而後,孩兒會加倍蒐集他們勾結袁紹通敵賣國的罪證。”

“唔……這樣就好。”司馬防微微頷首,突然從袍袖之中取出一卷油紙包裹的絹圖來,遞到司馬懿的手中,悠然而道,“懿兒,你且瞧一瞧,這幅絹圖上面繪的乃是何物?”

司馬懿將這卷絹圖緩緩打開,細細一瞧,頓時面色大變,這分明是河內郡全境內的軍事形勝要塞地圖!圖上對郡中各個隘口、縣邑的兵力分佈、軍械數量、營壘情形等等,都做了十分詳盡的標註與說明!一見之下,他不由得顫聲問道:“父親大人……這……這可是郡府署裡頂尖兒的機密之物啊!您是怎麼得到的?”

司馬防不動聲色,緩緩又問:“你們郡府署裡的那張全郡軍事形勝要塞地圖會是這幅嗎?這隻怕是另有其人照着原圖徒手臨摹繪製的。”

司馬懿聞言又是一驚,急忙俯首仔細看去——那些密若蠅頭的標註字跡果然看起來頗有幾分熟悉,認真辨認發現正是那位河內郡丞杜傳的手筆!他不禁失聲而呼:“原來這是杜傳繪製的絹圖,他繪製這樣的機密要圖做甚?”驀地,他心底靈光一閃,頓時瞪大了雙眼:“莫非他將這等軍事機密偷竊出來送給冀州……”

“不錯。”司馬防的目光深深沉沉地盯向了窗外的遠方,緩緩講道,“這幅河內全郡軍事形勝要塞地圖,是爲父派人從袁家信使的包袱中悄悄盜取到手的,它應該成爲你在關鍵時刻將杜傳叔侄、袁氏兄弟一招致命的殺手鐗!”

雖然父親說得輕描淡寫,司馬懿卻深深懂得要搞到這幅絹圖那是何等的不易!這一切的背後,是父親一直默默暗中苦心佈局、熬盡心血給自己捕獲到的一線勝機啊!他立時便哽了嗓子,溼了眼眶:“父親大人……孩兒不孝,有勞您費心了……”

司馬防臉上微瀾不動,胸中卻是思潮起伏:這個懿兒哪,他哪裡知道——我司馬氏在河內郡上上下下苦心經營了這麼多年,早已建成了一張鋪天蓋地的眼線網!在河內郡的地盤上,哪戶人家院子裡的樹被風吹掉了一片樹葉,我司馬防亦能在最快的時間裡知道得一清二楚!自從懿兒你參與屯田安民事務以來,父親我便將你的一切情形、郡府裡的一切情形都納入了自己的耳目視線之內。孩兒哪!父親在你有所需要的地方和時候,一定會無形無聲地爲你鋪設好一切必備條件的……

司馬懿捧着那捲絹圖,不禁深深地讚道:“父親大人聰聞萬里、明察秋毫,真是高明之至!孩兒欽佩之極。”他心想:父親真的是太厲害了——連魏種太守的侍妾聽來的枕邊之語都被他蒐集得毫無疏漏,當真是了得!

“唯有聰聞萬里、明察秋毫,方能算無遺策、謀而必中。”司馬防接過了他的話頭,徐徐引申而道,“這纔是身爲奇傑大賢的成功要訣,懿兒你切要牢記,不可忽視啊!”

“是。孩兒一定銘記在心。”司馬懿精神一振,用力地點了點頭。過了片刻,他忽又微一皺眉,躊躇着開口問道:“不過,父親大人!孩兒還是存有一絲擔憂。萬一那杜傳和袁氏兄弟發現這幅絹圖被盜,會不會在百般猜度之下懷疑到咱們司馬家的頭上來呢?”

聽了他這犀利一問,司馬防不以爲忤,反而微微一笑,用右掌撫了撫胸前的銀亮長髯,淡淡而道:“爲父是讓人跟蹤那個袁家信使一直進了冀州境內才下手盜取了那幅絹圖的。就算杜傳和袁氏兄弟想破了腦袋,也猜不出是何方神聖所爲,更何況你近來毫無異狀,他們怎會生疑吶?即便他們一心硬要往我司馬家頭上扯,也不會想象得到我司馬家竟有這等潛伏勢力。懿兒哪,你不要太過敏感,一切照舊任之自然、行於坦然,免得自己暴露了自己!”

“是。孩兒知道了。”聽了司馬防這麼一說,司馬懿不由得深深佩服起父親的思慮精密、沉謀明斷來。他暗暗嘆道:父親宦海浮游數十年,當真是修爲不凡吶!看來,自己日後也須得在謀略之術上向他老人家多多請教纔是……

“懿兒,據爲父設在杜府的內線得到密報:你身爲我河內司馬家族中人的秘密已經泄漏。”司馬防的目光忽又亮亮地一閃,深深地盯向了司馬懿,“如何巧妙消釋與化解杜傳他們對你的疑忌,這是一道難題啊!這道難題,還須得你自己去見機行事、順利破解!”

(本章完)

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東宮四友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司馬懿吃三國4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司馬懿吃三國4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
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東宮四友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司馬懿吃三國4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司馬懿吃三國4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