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

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

“且慢!”司馬懿一聲勁叱,雙臂一振,將兩個撲上前來的差役甩退了數尺——他目光灼然如電,緊緊盯着楊俊,冷聲問道,“楊先生——您這等舉動卻是意欲何爲?”

“意欲何爲?司馬仲達,難道你自己還不明白嗎?”楊俊繼續在那幅《千里屯田嘉禾圖》上運筆如飛,連眼皮也沒擡一下,“你若真有杜傳所講的移花接木、冒功領賞之事,那便是欺君罔上——本座須得逮你直赴許都問罪!”

他話音一落,場中立刻靜了下來。司馬懿突然面色一動,雙脣一張,一串哈哈大笑之聲脫口而出:“不錯!不錯!誠如楊先生所言,我司馬懿是在移花接木,可我卻不是爲了冒功領賞而移花接木,而是在爲大漢社稷長治久安而移花接木!——我就是要把杜傳他們這幫猾吏勾結袁雄、袁渾等豪強大戶,巧取豪奪、坑蒙拐騙的數千頃官田、近千家客戶從他們一味遮掩的陰晦之處,移到青天白日之下,讓您巡檢使大人當場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楊俊這時已放慢了繪畫節奏,俯身握筆在《千里屯田嘉禾圖》上緩緩點抹着,臉色也漸漸開始鬆動:“口說無憑,拿證據來!——他杜傳可是向本座出具了你移花接木的字據了的……”

司馬懿一聽,暗想:這杜傳果是“蛇咬一口入骨三分”!還搞來了那張自己向袁氏兄弟借用私田佃戶的字據來誣陷自己,出手這般毒辣!他心頭微微一凜,緩緩從胸襟處取出厚厚一疊寫滿了字跡、摁滿了指印的黃草紙來,往楊俊案頭上一放,鎮定自若地說道:“這些便是袁府數百名佃戶、奴僕關於袁氏兄弟,如何與杜傳他們一夥貪官污吏上下其手,盜竊官田、官牛、官物以及強行騙佔四方流民客戶爲私家佃戶的證詞與訴狀,堪稱罪證昭昭,一切請您明察!”

“好!好!好!”到了此時,楊俊還是沒有擡起頭來看他,手中狼毫細筆一提,終於離開了那幅《千里屯田嘉禾圖》的紙面,緩緩放回了筆架上擱着。他一邊用口輕輕地吹着那絹圖上尚未乾凝的墨跡,一邊慢慢悠悠地說道,“哎呀……真是累煞老夫了!這幅《千里屯田嘉禾圖》,老夫終於完成了……”

然後,他慢慢站直了身子,用拳頭輕輕地捶打着自己的腰背,右手舉起向外一擺,那四五個差役見狀會意,齊齊斂眉垂手退了出去。

司馬懿有些驚訝地瞧着楊俊緩步走近了自己面前,忍不住又用手指着放在他案頭上的那疊黃草紙,喃喃地說道:“這……這些證詞訴狀,您……您不看一看嗎?”

楊俊這時才擡起雙目正視着他,臉上浮起一絲朦朧的笑意:“看什麼看?這些東西,三四年來我們還看少了呀?”他一邊這麼毫無所謂地說着,一邊在司馬懿驚疑交加的目光中慢慢走上前來,微微笑道:“司空府、尚書檯對下邊的情況也清楚得很啊:哪些貪官現在該殺,哪些貪官現在不能殺,那都是有一柄無形的尺子在度量着的,只不過你們不知道罷了。”

司馬懿站在那裡聽着,心底暗暗想道:還是父親大人洞明世事,這一切真被他一語中的了!朝廷這幾年對底下各郡屯田安民事務當中的貪墨舞弊之跡,看來是非常瞭解的,但因形格勢禁果然是一直按兵不動……唉!只是苦了這些百姓了!他拿眼盯着那疊黃草紙,想起了劉寅、張二叔、田五伯他們在袁府做牛做馬、爲奴爲婢的苦難來,不知怎的心頭一堵,眼淚在眼眶裡只打轉兒。他左袖一展,張了開來,右手探進去慢慢摸出一卷絹圖和幾張紙箋,託在掌上,不緩不急地說道:“楊先生是天下聞名的丹青妙手,在畫作和筆跡的鑑別能力上自然是迥異常人的。這是一幅河內郡最爲機密的全郡軍事形勝要塞地圖、一封落款署名爲‘杜傳’的寫給袁大將軍的密函,還有就是小生從郡府官署裡找到的杜郡丞的文牘手書……請楊先生幫小生鑑別一下,它們是不是都出自同一個人的手中?”

聽到司馬懿這番話,楊俊臉上的笑意不禁漸漸消退,表情也隨之漸漸凝重起來——他一把拿過司馬懿掌上託着的那幅絹圖和幾張紙箋,湊近燈燭下細細辨認起來。

過了許久,他纔將視線從絹圖和紙箋上緩緩移開,森森然說道:“司馬君此舉堪稱爲朝廷立了一記大功!《易經》有云:‘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杜某人居然勾結袁氏通敵賣國,實乃罪不可赦!”

聞得此言,司馬懿心頭的那塊大石這才放了下來:杜傳這一次纔算是徹底被自己扳倒了……自己在忍受了他那百般的玩弄、折辱、欺詐、算計之後,終於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他雖然大獲全勝了,卻根本沒有太多的本該屬於意料之中的喜悅——他的感覺就像自己原本是準備了一柄最犀利、最值得炫耀的寶劍去斬殺敵人,末了那寶劍根本沒用上,反倒是用另外一柄自己先前並不怎麼看上眼的匕首,一下刺穿了敵人的咽喉。勝是勝了,卻似乎有那麼一點兒莫名的遺憾,畢竟,自己最得意的那一記奇招根本不是這

樣的呀……

楊俊絲毫沒有注意也絲毫沒有顧及他此刻的表情和內心的感受,而是揹負雙手又踱了回去,彷彿自言自語般說道:“前些年,曹司空、荀令君忙於剿討呂布、袁術、董卓餘黨等逆賊,一直難以抽身應付冀州袁氏的明欺暗算,如今,到了朝廷痛下決心靖平河北的重大關頭了。”

司馬懿心中暗想:看來司空府、尚書檯施政行事,也並不是全憑一個“理”字就能橫行天下啊!他們也還是得掂量着“勢”的分量來縱橫捭闔的。

“司馬君,你可真是一個敢於碰硬、較真的奇人啊!杜傳這麼狡詐,居然都被你一把抓住了他的死穴!不簡單!不簡單吶!”楊俊忽地轉過身來看着他,微眯着雙眼,目光中的意味極深極深,“不過,如今天下大亂、綱紀無存、禮法墮地,哪處郡縣沒有貪官猾吏與豪強大戶的非法之跡?楊某聽說潁川郡裡也頗有些貪瀆之事……你瞧在那裡當過上計掾的陳羣,他可是和你差不多大的年紀啊!這個陳羣,就愣是‘兩耳不聞窗外聲,一心只做本分事’,也不去招惹什麼貪官猾吏、豪強大戶,就做個八面玲瓏的和事佬兒。一兩年下來,他的名氣也混大了,自身家世又好,郡裡面是一迭連聲地向尚書檯舉薦。這不,他就那麼輕輕巧巧、皆大歡喜地升官進了許都!楊某尋思着你司馬仲達和他一樣是儒林名門出身,也定會像他那樣晉升上去——朝廷裡大概也早有清貴榮華之職虛位以待!而你卻選擇了留在這裡以肅貪除奸而立功揚名!這可真讓楊某有些難以理解啊,普通的清流名士好像是做不來這樣的事兒的,你可真是有些與衆不同。”

司馬懿聽了楊俊這番話,卻並沒有馬上回答。他沉默了半晌,才緩聲說道:“本來呢,像陳羣這樣優哉遊哉地混個一年半載的資歷,再和左右同僚活絡活絡一下關係,然後順理成章地拔擢而上——小生也不是做不到。是出仕之前,小生便一心抱了個宗旨‘上不負朝廷,中不負所學,下不負百姓’,就那麼硬邦邦地做下來了。現在想起來,還算小生三生有幸,終於遇到了楊先生您這樣一位大清官出手相助,才成全了小生以肅貪除奸而立功揚名的理想……小生在此深深謝過!”

楊俊聽着他這般說來,不由得連連頷首,心底暗想:這司馬懿心思圓融,奉承別人的手段也煞是了得,他若要做陳羣那般左右逢源的琉璃球兒,自然也是做得到的,這一點,他倒並沒有亂說。

但見司馬懿面色一凜:“只是,在下素來認爲,一郡不安,何以安天下?有奸不鋤,何以濟亂世?肅貪除奸,實乃濟世安民、撥亂反正之要務!當今天下鼎沸,固然與先前朝廷輔相無能、宦官亂政、權臣興兵有關,但各地蜂起的黃巾之亂纔是禍亂之本!試問黃巾之亂因何釀成?實乃各地貪官猾吏與豪強大戶們狼狽爲奸、強佔民田、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纔將那些無辜庶民逼成了反賊的!倘若天下律正綱立、政清吏廉,四方戰亂之禍又從何而生?所以,小生就是要學曹司空當年任濟南相時的壯舉——剛以鋤奸、仁以撫民、清以倡廉,爲摶聚(集聚)天地之正氣而略盡綿薄之力!”

楊俊聽到此處,微一頷首,轉身回到案几之旁,拿起那疊摁滿了老百姓指印、寫滿了老百姓訴詞的黃草紙,在手掌裡掂了數掂,覺得它們沉甸甸的甚是壓手,心中不禁暗暗思忖:此子年紀雖輕,竟有這等恢宏的志氣和卓異的才識,又有這等剛毅的手段,而且又體恤民情、如此以民爲本,實在是太難得!河內司馬家有此麟兒,實可深羨也!他深深一笑,沉吟了片刻,又向司馬懿問道:“司馬君——如今杜傳等與袁氏兄弟貪穢納賄、竊占官物、欺壓百姓、通敵賣國的種種罪行已被查實,接下來我等又當如何處置呢?”

“楊先生,《管子》曾雲:克敵之道在於‘徑乎其所不知,發乎其所不意。徑乎其所不知,故莫之能御;發乎其所不意,故莫之能應’。眼下杜傳與袁氏兄弟以爲暗施毒計已將小生糾困於移花接木一事之中,又一時摸不清楊先生您的虛實底細,故而尚在觀望遊移狀態之中——這正是我等雷霆出擊將他們一網打盡的絕妙時機!”司馬懿對此顯然已是深思熟慮過,隨口便款款道來,“您可速速調來郡尉樑廣麾下的精兵銳卒乘夜狙擊——樑廣與杜傳素來不和,他手下的郡兵亦有大部分還未被杜傳和袁氏兄弟拉攏過去……只要此兵一發,杜傳與袁氏兄弟必會束手就擒!”

“唔……杜傳等一干郡府污吏自然是要抓的。”楊俊點了點頭,忽又眉頭一皺,有些遲疑地沉吟起來,“袁雄、袁渾兩兄弟也要抓嗎?”

司馬懿見楊俊如此情形,心中暗一轉念,便明白了他心底的顧慮:袁氏兄弟二人其實就是袁紹布在河內的暗探啊!倘若動了他倆,袁紹會不會藉此口實而興兵來犯?司馬懿沉吟了一會兒,還是依着自己先前想好的思路,向楊俊緩緩進言道:

“這個問題,小生也忖度許久了。袁雄、袁渾二人是必須要擒住查辦的!倘若

我等只抓杜傳等一干內奸,不除袁雄、袁渾等一干外敵,終是爲自己將來留下了隱患——袁氏兄弟事後藉機蟄伏起來,反倒更是不易剷除!

“當然,對袁氏兄弟的懲處,與處置杜傳等人應有不同。您如今只能將他倆先行活捉,然後關在獄中,再把他倆的罪行上報給朝廷。小生相信,以曹司空與荀令君之英明睿智,必能給予他倆一個恰到好處的處置,也必能給予袁紹近來咄咄逼人的擴張一個不軟不硬的回擊——讓他日後有所收斂……”

“嗯……但本座最爲擔憂的是袁紹會不會藉着袁雄、袁渾被扣的口實而猝然興兵來犯?倘若因此事而激成冀州袁紹與朝廷公開對決,那就太麻煩了——朝廷也並未做好與袁紹全面決戰的準備啊!這樣的責任,豈是你我擔當得起的?”楊俊此刻已然將司馬懿當成了最可信任、最可倚重的心腹智囊,不由得把自己心底的疑慮與擔憂向他全盤托出。

“楊先生勿憂。依小生看來,其實袁雄、袁渾兩兄弟已經多次催促過袁紹起兵奪取河內郡了,然而袁紹卻一直遲遲不肯動手——這是爲何?並不是他沒有奪取河內郡的野心,而是他存在着這樣的幻想:他一直想等到一個足有十成把握的機會再猝然發難!”司馬懿彷彿對這一切時勢、人心的變化了然於胸,侃侃談道,“可惜,這世上哪有十成把握贏利的機會給你去抓住?能有六七成的把握贏利,這個機會就已是莫大的‘天賜之幸’了!前些年張繡作亂、曹司空失利之際,本是袁紹一生中的難得機會,結果他傻乎乎地上了一封奏書,要求陛下以軍事失利之故罷免曹司空而邀請他前來許都執政。呵呵呵,這天下大勢,豈是他一書簡便可蟾宮折桂的?後來,他也沒乘勢驟然擁軍南下兵諫,反倒因了此事給自己惹來了一身的罵名。

“那麼好的一個機會都被袁紹自己白白浪費了——又何況眼下曹司空已掃平袁術、呂布並且收服了張繡?天下時勢,已然今非昔比了。袁紹此刻揣來測去,也自知只有五六成的把握敢與朝廷抗衡。所以,以他過於持重的性格,是絕不會冒着這樣的風險藉着袁雄兄弟被扣的口實而興兵來犯的。”

楊俊沒料到司馬懿身居下僚,卻是胸懷天下、放眼四海,一口氣就把各方諸侯爭戰的形勢剖析得如此明晰深刻,不禁盯着他看了許久許久,方纔深深嘆道:“想不到司馬君年紀輕輕,已然胸藏大韜略、大權謀、大智慧,實在令楊某自愧不如啊!楊某此番到河內郡巡檢屯田,沒料到卻爲朝廷覓得了一位多謀善斷、才識卓異的匡世濟時之奇才!楊某真是歡喜無限啊!”

“楊先生過譽了。”司馬懿聽得楊俊此言,面頰上不禁飛出了一片紅雲,低了身子向楊俊作揖謝道,“小生才疏學淺,今日在您面前班門弄斧了!實在是慚愧慚愧!”

楊俊呵呵一笑,從衣袖中緩緩取出一塊青銅虎符,向司馬懿遞了過來,面色凝重地說道:“這樣罷!事不宜遲,你立刻帶上我這塊由司空府、尚書檯秘鑄的調兵虎符去見樑廣,讓他發兵助你一舉擒下杜傳、袁氏兄弟等一干貪穢逆賊!”

“這……這個……”司馬懿伸手接過那塊青銅虎符,握在掌中細細看了一番,禁不住有些猶豫地問道,“您……您不和小生一道前去召見樑廣?小生有些擔心自己年輕位卑,只怕有些不好調遣他的兵馬……”

“無妨!無妨!樑廣其實是朝廷在河內郡裡最可靠的人了。你自己不也發現他和杜傳叔侄一直是貌合神離嗎?那正是因爲他是曹司空、荀令君放在河內郡裡的最後一道守護屏障!”楊俊擺了擺左手,目光炯炯地直視着司馬懿,“本座去不去親自召見他也沒什麼關係。他只要見了你手上拿的這塊青銅虎符,自然會懂得你是什麼身份,也一定會全力協助你去肅貪除奸的。本座年歲已高,這些征戰殺伐的重任就該由你這樣有志有爲的後進青年去擔起了。”

司馬懿聽了他這一席肺腑之言,不禁感動得雙眸淚光瑩然:“小生多謝楊先生的信任和親重了!楊先生既發此語,小生便恭敬不如從命!”說罷,他小心翼翼地將青銅虎符收進袖中放好,便欲轉身而去。

這時,楊俊卻將目光深深地投注在那張《千里屯田嘉禾圖》上,緩緩地說道:“司馬君啊!不管這幅《千里屯田嘉禾圖》還有什麼瑕疵,本座今夜還是要把它再渲染一番,完成了這最後一道工序後,本座便要把它呈給陛下、曹司空、荀令君和列位大臣們共同欣賞。”

“楊先生,您這是……”司馬懿若有所思。

“這畫上的農夫們,不管他們先前是袁家的佃戶還是杜家的佃戶,本座只知道,從今夜起,在陛下的眼裡、在曹司空的眼裡、在荀令君的眼裡、在本座的眼裡,還有在列位大臣的眼裡,他們可都是咱們朝廷民屯裡的客戶了。”

司馬懿聽罷,向他深深一躬道:“楊先生且在此放心安坐。小生現在就去樑廣處,助您完成這幅《千里屯田嘉禾圖》的最後一道工序。”

(本章完)

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司馬懿吃三國2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司馬懿吃三國4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
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司馬懿吃三國2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司馬懿吃三國4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蠍毒蟄手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