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

方公子

這一日清晨,踏着一路的青石,披滿雙肩的綠影,點着滿地碎金似的絢爛晨暉,司馬懿揹負雙手,瀟瀟然往靈龍谷山頂樹林直登而上。牛金則揹着一副書笈,在他身後不緊不慢地跟着。

待得登上山林之巔,司馬懿站到一方巨巖之上,舉目四顧,只見紅日當空、雲霞輝映,四方草木新綠、山川秀麗,頓覺心境一片明淨,竟有一股言之不盡的歡暢活潑之意盪滌於自己胸肺之際。他情不自禁,仰天一聲長嘯,宛若龍吟九霄,清越凌雲,一縷縷餘音順風遙遙傳送出去,縈繞於林泉山水之間,久久方絕。

清吟方罷,他豪興大發,忽然拔出腰間三尺青鋒,縱身一躍,凌空起舞!但見劍光如虹,在半空中夭矯靈動,散開猶如花雨繽紛令人目眩神迷,聚攏來又似鳳翔九天令人歎爲觀止。鏘然一聲清鳴,劍光瀉地,一凝而定——司馬懿撫劍而立,站在巖上玉樹臨風,煞是瀟逸不凡。

“公子好劍法!”牛金在一側看得分明,雖然他自己身懷武學絕技,此刻亦不禁爲司馬懿的矯健身手而脫口大讚一聲,“公子不愧爲文武雙全的奇才!牛金在此佩服得很吶!”

司馬懿還劍入鞘,調息片刻,方纔轉過身來,對牛金淡淡言道:“我司馬家本來便是將門出身,前有高祖司馬卬以武功而創立殷國,後有先祖司馬鈞以將才威震西羌,終不能像那迂士腐儒一味重文才而忽武藝,只做一介四體不勤、禦寇無力的文弱書生!家父曾言:‘體不健,則不足以負重;志不強,則不足以致遠。唯有體健志強者,方能負重而致遠。’你大哥牛恆在我們府中也是經常看到的:家父每日早晨起來便會鍛鍊半個時辰的劍法武藝,數十年來一直堅持不懈。不瞞你說,在持之以恆這一點上,本公子而今還遠遠不及家父吶!”

牛金聽得連連點頭,喟然嘆道:“公子有幸生在這等文武兼重的高門世家,所以自幼便得到了種種高明而嚴謹的鍛鍊與教導,將來必會成爲一代偉器,哪像牛某這輩子只能做個舞刀弄棍、看門護院的下人?牛金實在是太羨慕您了!”

“牛賢弟此言差矣!古語有云:‘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你切切不可把自己看輕了。”司馬懿對他那番話很不以爲然,微微搖頭說道,“你一身過人的武藝,豈是我司馬仲達所能比的?本公子每日舞劍晨練,只求強身健體。而牛賢弟武藝超羣,將來若逢明主,必能成爲一名勇冠三軍的熊羆之將!你切切不可把自己看輕了。”

牛金聽了,只是嘿嘿一笑,隨口答道:“謝謝公子您擡舉牛某了。牛某要能成爲一名勇冠三軍的大將,除非是您當了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他一邊說着,一邊打開書笈,取出一本典籍呈到司馬懿手中——他知道,司馬懿通常在舞劍晨練完畢之後,接下來便是吟誦典籍了。

司馬懿接過那冊典籍,一看是本《莊子》,當下也不去翻開來瞧,脫口便背誦起來:“北溟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他的聲音慷慨激昂、氣韻沉實,字字句句如石擊水,在山岩之上遠遠傳響開去,似與天地萬物同聲共鳴一般。而司馬懿自己也陶醉在這吟哦之音中久久不能自已。

吟誦完畢,司馬懿胸中激情終於宣泄淨盡,他這才慢慢轉過身來,向牛金微一示意,準備下山岩尋覓一處幽靜之處攻讀兵策經書。

正在此

時,一個清婉動聽的聲音忽然傳來:“靈龍谷內,棲鳳巖上,司馬君劍舞長空,一嘯穿雲,清吟裂石,剛健沉雄之氣溢於言表——小弟這廂聽得心折不已!”

司馬懿聽出這聲音乃是那新同學方瑩的,急忙回首一瞧,果然見到他身着一襲華衫,正與他那個被喚作“林巧兒”的書童在遠處樹蔭下面望着這邊含笑而立。

“哎呀!愚兄剛纔在此狂嘯亂吟,讓方賢弟見笑了。”司馬懿一見方瑩,不知怎的竟是一陣莫名的心跳,臉上羞意暗生,匆匆走下棲鳳巖,向着方瑩二人迎了上去,“方賢弟也有雅興登上此山觀景吟詩?愚兄願洗耳恭聽。”方瑩只是望着他,雙頰淺淺露笑,眸光如流水般一漾,在他身上稍一流轉便移了開去,也不答話。他身旁的那小書童林巧兒卻淡淡笑道:“我家公子生性溫雅恬靜,素來不喜吟哦嘯揚。不過,他的琴倒是彈奏得極好的。”

“巧兒!你胡說什麼?”方瑩如玉柳隨風般一回身,嬌嗔了林巧兒一句。林巧兒嘻嘻一笑,吐了吐舌頭,退到一邊去了。

“原來方賢弟是精於琴瑟之藝的高手啊!”司馬懿聽得分明,不禁面露喜色,微笑着說道,“既是如此,且請方賢弟垂意彈奏一曲,滌一滌愚兄的塵襟——如何?”

方瑩推辭不得,嬌嗔了林巧兒一番,沒奈何,只得應允了。他一拂衣帶,便在樹蔭下那一片潔淨無塵的草地之上款款坐了下來。林巧兒嘻嘻笑着,將背上負着的那具皮革長囊放下,緩緩打開,只見一方晶瑩玲瓏的綠玉古琴赫然在目。細看之下,卻見那琴雕飾精緻,松紋銀弦,綠光瑩然,實是非同凡品。

“好琴!”司馬懿目光一瞥,投在那綠玉古琴上面,觀看片刻,不禁訝然一嘆,“倘若愚兄沒有辨錯的話,它大概便是周朝流傳下來的綠鬆瑤琴了。”

“司馬公子好眼光!”林巧兒聽了,抿嘴笑道,“這綠鬆瑤琴可是我家老爺花了三百萬銖錢從別人手中買來的吶。”

這時,卻見方瑩不言不語,凝眸沉思了一下,似在考慮彈奏何曲,最後秀眉一揚,若有所悟,將綠鬆瑤琴放置於自己雙膝之上,用手在琴絃上輕輕一撥。但聽啵的一響,宛若石破水鳴,清亮激越,悅耳動聽。司馬懿又不由得脫口讚了一聲:“好音質!”他話音剛落,方瑩已是雙手一撫,纖纖十指撥動琴絃,一縷清清亮亮的琴音款款流瀉而出:初時平平緩緩,猶如清溪潺潺;到後來,便若水滴珠落,若斷若續,一聲聲便似敲叩在司馬懿那隨着琴聲歸於寧靜祥和的心境之上,自自然然蕩起了一片天籟之音,漾起了一縷縷空靈飄逸之感。

最後,但聞錚的一響,萬音俱息,全場寂然。司馬懿如醉如癡,彷彿涵泳在這曼妙絕倫的琴韻之中,久久回味,樂不思返。方瑩卻仍是按琴而坐,擡眼斜斜望着他,含笑不語。

“妙哉妙哉!絕哉絕哉!”過了半晌,司馬懿終於從浸潤尋味之中回過神來,輕撫雙掌,慨嘆不已,“瑩弟所奏琴曲,堪稱天籟奇音,令人心清神爽,回味無窮!”

方瑩聽了,淺淺一笑,將綠鬆瑤琴用手輕輕一託,深深瞅了司馬懿一眼,柔聲而道:“方某久聞司馬君出身詩書禮樂世家,想必也是精於琴瑟之藝的了。還請司馬君也奏上一曲,讓方某一飽耳福罷……”

司馬懿臉上淡淡一紅,急忙擺了擺手,羞澀地推謝道:“說來讓瑩弟見笑了:愚兄於絲竹韻律之學實爲不精,豈敢在你面前獻醜?”

“司馬公子

這話可有些假了,你連綠鬆瑤琴這樣的珍品古物都辨認得來——卻還說什麼‘於絲竹韻律之學實爲不精’?”林巧兒在一旁聽了,撲哧一聲笑了,“你編的這個託詞可糊弄不了人啊!”

“巧兒休得妄言。”方瑩向林巧兒嬌叱一聲,轉過臉來看着司馬懿,微一蹙眉,面色倏變而復常,笑容淡淡的,“司馬君,你的意思方某懂得了。你出身名門世家,素來看重的是文德武功——文則經天緯地,辭令典策;武則掌鉞執旌,威揚四方。你所用心的,乃是濟世之鴻略。至於撫琴吹簫、和聲度曲,只怕是被司馬君視爲伶官之所務而不屑習此罷?”

“哪裡,哪裡……”司馬懿臉上的紅雲彷彿更濃了幾分,口裡囁嚅地說道,“瑩弟這話說得過了。《荀子》裡講:‘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瑩弟奏清正之音,立仁和之樂,本就是大雅君子之所爲。愚兄願在閱典悟道之餘,向瑩弟學習音律之技!”

聽了司馬懿這番滿是真摯之情的話,方瑩不禁沉吟了片刻。他輕輕放下綠鬆瑤琴,站起身來,緩緩行過司馬懿身畔,望向棲鳳巖下的層層松濤,悠然而道:“司馬君,方某剛纔言誤了,還請你見諒。唉……當今天下,戰亂將興,兵禍將起,已非歌舞昇平之治世。方某雖有琴瑟音韻之絕學,只怕在這風雨飄搖之亂世也不過是徒具虛儀而已。倒是司馬君胸懷天下,念念不忘以濟世安民爲本,這纔是奇男子、偉丈夫之所爲!就憑這一點,方某其實對你很是敬重。沒有你和其他兄長的勵精圖治、戮力王道,又哪來我等禮樂清流之士怡然翔舞於太平盛世?”

司馬懿在他身邊將這話聽得分明,心底亦是感慨萬千:平日裡這方瑩神情舉止都似冰人一般,看起來透着一股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峻,在明道堂裡讀書也是獨坐一席、目不旁視,和同學們交往甚少,顯得清高寡合——卻沒想到他胸中竟蘊有這般深沉而滾燙的幽幽之情,實在是不可小覷!一念及此,他心裡對方瑩的親近愛慕之意頓時又深了幾分,便徐徐說道:“瑩弟待人面冷心熱,愚兄以往若是有輕慢之處,還望瑩弟不必在意。”

方瑩聽了他這話,倏地轉過眼來,瑩瑩然如一泓秋水,靜靜盯了他半晌,方纔掩口一笑:“司馬兄言行之際這般小心謹慎,倒是有些太放不開了!你何曾有過些許輕慢我處?只怕以前倒是我方某有些孤傲,讓你見笑了。”他也不待司馬懿再說什麼,便從腰間取下一支羊脂美玉雕琢而成的二尺長簫,遞向司馬懿,款款言道:“人生難得一知音。司馬兄亦可謂方某的一位知音了。也罷,你既有學習琴簫奏樂技藝之心,方某就把這支白玉簫贈送於你,待得閒暇之時,你我且交流切磋罷。”

司馬懿接過那支白玉簫,不知怎的,竟隱隱有些興奮,就像得到了什麼極品寶貝一般,一迭聲只向方瑩道謝不已。

在一旁一直冷眼瞧着這一幕的牛金,心裡卻冒起了幾分納罕。他知道,其實司馬懿的琴瑟簫笛之藝一向是家中衆兄弟裡最好的——他回孝敬裡在祭祖廟會上彈過幾回古琴,也吹過幾回長簫,讓鄉鄰們都聽得如醉如癡的!可是今天見了方瑩,他怎麼一味藏拙、自謙,居然末了還要向方瑩學吹簫?

正當他百思不解之際,一擡眼看到司馬懿和方瑩已是並肩向前談笑風生而去,那份兒如膠似漆的熱情勁兒可從沒見過——他這才心念一動,恍然大悟:原來公子哪裡是向方瑩學什麼吹簫啊!分明是變着法子和那位方公子親密交往吶!

(本章完)

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司馬懿吃三國2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司馬懿吃三國3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假話要真說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司馬懿吃三國5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
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司馬懿吃三國2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一切鬥爭的目的都是爲了取勝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司馬懿吃三國3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假話要真說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司馬懿吃三國5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