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三馬同槽而食

三馬同槽而食

“嗖”的一聲銳響劃過蒼藍的天空,一支羽箭倏地疾射而來,正中那隻像雪團一般在草叢草從間飛滾着的野兔後頸窩。接着又是“嚓”的一響,那羽箭竟貫穿了野兔的頸窩,從它的脖喉處直透而出,一下就將它硬生生地釘在了草地上!

“好精準的箭法!好強勁的腕力!”夏侯尚在駿馬背上遠遠地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失聲讚道,“看不出來——文質彬彬、氣宇雍容的司馬僕射竟是如此精通騎射技擊之術,本將真是佩服!”

一陣塵埃揚而又定,司馬懿的坐騎一溜煙兒似的奔到那隻野兔的身邊駐足下來,他瞧了瞧那被自己一箭釘射在地上正扭着身子掙命的白兔,緩緩放下了手中的那張鑲金玄鐵四尺硬弓,脣角露出一抹微笑:“本座這一箭怕是在夏侯將軍面前獻醜了——說起來,本座練習這騎射技擊之術,也不過是聊以遊獵娛樂罷了,哪裡像夏侯將軍能夠胸藏萬軍、叱吒疆場?”

夏侯尚拍馬上得前來,呵呵笑道:“司馬僕射您太過謙了,您這點兒‘聊以遊獵娛樂’的箭術已是十分了得了。依本將看來,我大魏三軍千百名將領當中,能有您這樣一份身手的人,絕對不會超過十個。”

司馬懿聽了,雙眉暗暗一動,本欲開口要說什麼,想了一想又覺得此時只有保持沉默纔是最好,就淡淡笑着將心底的思潮起伏輕輕一掩而過。少頃,他倆身後一陣“嘚嘚嘚”的馬蹄聲傳了過來:魏國太史令周宣和新任內廷議郎桓範從後面一左一右並轡打馬而至。

“夏侯將軍,你以爲仲達兄單是這箭法了得啊?他的劍術和槍法都精深異常呢!”桓範當年在靈龍谷紫淵學苑求學時那股心直口快、本色自然的脾氣依然沒變,一上來就侃侃道,“仲達兄當年和桓某同窗共學之時,他立下的便是出將入相、文武全才的大志。如今他身任尚書僕射之職,大概只發揮出了他的蕭何之才,他那一份機變如神的‘韓信之能’你們可是沒見識過。對了,羽林軍校尉韓健將軍他是親眼目睹過……”

“桓兄此言過譽了,本座聽來實是汗顏——”司馬懿急忙開口打斷了桓範的誇讚之言,將話題引了開去,哈哈笑着用馬鞭向夏侯尚指了一指,“若說機變如神的‘韓信之能’,恐怕當今天下唯有咱們這位夏侯將軍堪當此譽!且不談別的,桓兄聽說過那‘轅門射戟’的關西驍將呂布吧?咱們夏侯將軍百發百中的箭法比起他來也毫不遜色!”

桓範一聽,頓時好勝心起,將胯下坐騎一夾,持弓在手,眼角朝夏侯尚一橫:“夏侯君,當年咱們在沛郡遊處之時,桓某就知道你身手矯健不凡,很想領教領教——今日在此幸得重又相聚,你不如與桓某再到前邊林苑中射獵一番,切磋一下彼此的騎射之技怎樣?”

夏侯尚與桓範也算是沛郡同鄉了,曉得他的脾氣一向是直來直去,倒也不以爲忤,把自己的馬繮一拽,和桓範一道並肩向前衝了出去:“好!咱倆就放開手腳在前邊林中比試比試——嘿!本將軍豈會怕了桓兄你的挑戰不成?”

司馬懿望着他倆疾馳而去的背影,揚聲呼道:“桓兄、夏侯將軍——本座和周君可就在這裡等着你倆雙雙射上百十隻鳥獸滿載而歸了!”

一直見到他倆沒入前方林蔭深處之後,司馬懿臉上的笑容方纔漸漸斂去。他神色一正,舉目往四下裡一掃,瞧得周圍無人,便放馬走近周宣身旁,低低地問道:“周君,你昨日不是送來口信說有要事與本座緊急面談嗎?此刻正是絕好的機會啊……”

周宣掠眼望了一下四周,拍馬上前與他緊緊並轡靠近,一邊十分警惕地四下張望着,一邊向他低聲答道:“前天深夜,陛下猝然召見了周某進入大內寢宮,要求周某爲他占斷一個怪夢是何徵兆——司馬兄猜得到這是怎樣的一個怪夢嗎?”

“什麼樣的怪夢?”司馬懿其實有些反感周宣這種故弄玄虛的態度,但他臉色仍是裝得一如平常,直

盯着他的眼睛,緩緩而問。

“是‘三馬同槽而食’之異夢!”

司馬懿一聽,頓時心頭暗暗一緊:又是這個“三馬同槽而食”之怪夢?當年曹操也曾經做過這個怪夢啊……

周宣向司馬懿臉上瞟了一眼,看到他面色微變,就繼續低低而道:“當時陛下就給周某講:這樣的怪夢,不僅他自登基以來接連做了三四次,而且先帝以前也曾告訴他做過此夢。聽陛下說,那時先帝以爲是馬騰、馬超、馬鐵父子三人構亂魏室之凶兆,便以霹靂手段將馬氏一族屠滅殆盡。然而,時隔多年,陛下現在又做起了‘三馬同槽而食’之怪夢,他便問周某這又是何吉凶?”

司馬懿慢慢轉動着那柄握在手中的九節馬鞭,瞧也不瞧周宣湊近過來的面龐,雙眼盯着地下,只是淡淡而問:“周師兄你是如何爲陛下解析這個怪夢的呢?”

周宣聽到司馬懿將先前的“周君”改口稱呼成了“周師兄”,便在脣邊微微漾出幾分喜色來,振了振自己的衣襟,正容而道:“周某那天夜裡是給陛下這麼析釋的:‘陛下,所夢見的那三匹駿馬,實非凡駒,乃是祿馬之吉兆也。“天、地、人”三才之祿馬盡歸於曹,則魏室之隆必將蒸蒸日上矣,微臣在此恭賀陛下洪福齊天!’——陛下這才轉憂爲喜、連連稱好,還給周某賞了一箱金餅。”

“哦?‘天、地、人’三才之祿馬盡歸於曹?”司馬懿眉宇間終於鬆了開來,“周師兄,這番話解釋得確實高妙!待會兒,懿會讓寅管家裝好十箱金餅送到您府上去。”

“不必,不必,司馬師弟您太客氣了。”周宣擡眼看着司馬懿,雙眸之中亮光隱隱流動,“不過,倘若單是向陛下析釋這‘三馬同槽共食’之夢,周某也就用不着讓人捎來口信緊急約見司馬師弟面談了……那天夜裡,在周某正欲向陛下拜辭出宮之際,陛下突然問了周某一句:‘依卿之見,司馬僕射的福祿之量如何?他可謂人臣之傑乎?’”

司馬懿聽到這裡,心倏地一下便提到了自己的嗓子眼上:沒想到曹丕在心底對自己的猜忌竟是如此之深!看來,當日在東宮他向自己賜鴆未遂一事的餘波至今猶在啊。帝王之心,果然是薄情寡義!——曹操待人是這樣,曹丕待人亦是如此……只有大權在握、威福由己,這纔是最可靠的!雖然司馬懿在心頭暗生激憤之情,但他卻覺得自己整個意識從內到外爲之一鬆:畢竟還是曹丕先行有負於他了,從此他在對付曹丕之際再也不必揹負什麼“道德包袱”了!心念平定之後,他仍是向周宣平靜地問道:“那麼,周師兄你這時是怎麼回答的?”

周宣沒料到司馬懿在這樣的危險關頭竟依然如此平靜自持,他心底甚是欽佩,便肅容而答:“周某當時是這樣回答的:‘依微臣之見,司馬僕射不過爲一介“青蠅附驥尾,有幸臻千里”的廊廟之材罷了。至於“人臣之傑”此譽,恐未足當也!他能夠官居臺座、身享侯爵,全系陛下隆恩所加與司馬氏祖蔭福澤所致,其榮祿之量至此盡矣!’”

“很好,周師兄您講得很好。”司馬懿雙眉一挑,目光一亮,沉吟着問道:“陛下聽了這話的反應又是如何?”

“陛下當時的反應有些模棱兩可。他聽罷之後,只是沉沉一嘆,然後揮了揮手,便讓周某退下了。”

司馬懿微微皺了皺眉,低頭暗思了片刻,在馬背上向周宣欠身一禮:“懿在此多謝周師兄的巧妙迴護之功。看來,陛下已對懿的赤誠隱隱生疑了,從此之後,你我交往之際切記更要隱秘一些纔是……”

周宣也還禮答道:“司馬師弟這是說哪裡的話?你但有用得着周某之處,周某萬死不辭!”

司馬懿雙眼一擡,幽幽地將目光投向了皇宮所在的那個方向:“這個……懿暫時還沒有什麼事情勞煩周師兄的。不過,近日甄皇后與方師妹在後宮中深爲郭貴嬪那姦婦所陷,恐有不測之憂——望你從旁暗助一把!”

“甄

皇后與方師妹待我等恩重如山,周某自當不顧一切鼎力相助。”周宣一聽,聳然動色,“關於郭貴嬪近來在後宮囂張一時之事,周某亦有耳聞。周某也很是爲甄皇后、方師妹深深擔憂啊。司馬師弟,你的計謀多、手腕高,你且建議周某該當如何暗助她們?”

“今日涼州刺史張恭送來了一份急函,聲稱當地出現了一起‘青虹貫日’之異象……你可藉此傳出占斷之言,就說‘青虹貫日,世間恐有貴女子蒙讒之殃’。這樣一來,陛下在對甄皇后、方師妹薄情以待之時,至少也會瞧在天象示警的份兒上稍稍顧忌三分。”

“這個辦法甚是使得。”周宣聽得司馬懿說罷,立刻便連連點頭,“好的。周某回到太史署之後,立即就會依你所教,將這一占斷之言散播出去……”

司馬懿這時方纔神情一鬆,望着前邊林蔭深處,轉開了話題:“咦……時間過去這麼久了,桓兄和夏侯將軍之間的切磋比試還沒有結束嗎?”

“桓兄和夏侯將軍的騎射之術在伯仲之間——他倆若要分出個勝負來,至少也該在一個時辰左右吧?”周宣眯縫着雙眼,朝前盯看了半晌,忽地又想起了什麼似的,轉頭向司馬懿說道:“對了,司馬僕射,周某有一個消息告訴你:你還記得周某曾經給你提起過的那個益州巴郡同鄉好友譙周嗎?他也是星相占卜世家出身,現在已在僞蜀擔任了太史丞之職。半個月前,譙周派人送來密信,談到劉備此番討伐江東之役,僞蜀丞相諸葛亮是極力反對的。看來,劉備這一次興師而侵江東,其內部的意見分歧實在是頗爲不小啊……”

“諸葛亮?呵呵呵……讓本座來猜一猜他反對劉備東征的理由吧。”司馬懿聽到“諸葛亮”這三個字時,臉上立刻盪開了一片莫名的深沉笑意,彷彿聽到了一位久違了的至交好友的消息一般,顯得頗是欣然,“他一定是主張先行北伐我大魏而後東征孫權。而且,在他的心中,我大魏方爲他們蜀漢首要之勁敵,而江東孫權則不過是自守門戶的‘老滑頭’而已。只要先將我大魏掃滅,則江東自可不戰而勝!”

“啊呀!司馬僕射真是目光如炬、燭照萬里啊!不過,聽譙周講,諸葛亮勸諫劉備的原話,可是比您方纔所言講得更爲精闢細緻一些——他是這麼對劉備說的:‘臣謹以輕重大小之事爲陛下論之:陛下乃炎漢皇叔,今漢帝已被曹氏篡奪,陛下不思先行剿除,卻爲關將軍而屈駕東征。家國宗廟之仇與手足骨肉之情孰大孰小?旁人一見而明之,而陛下仍是興兵東去,是舍大義而就小義也!中原乃是海內樞地;兩都乃祖陵所在,陛下不顧而遠爭荊楚,是棄重而取輕也!中原百姓目睹漢室被竊,無不引領西望陛下發兵而拯——怎料陛下竟置魏室於不聞不問,反欲乘怒伐吳,大興意氣之爭,實令四方誌士扼腕長嘆不已!’結果,任他說得口乾舌燥,劉備依然一意孤行,對此勸諫充耳不聞,還讓他留守成都,而自己徑自率兵東出巫峽而來……”

司馬懿微微含笑而道:“看來,還是諸葛亮謀算決斷之際輕重得宜、緩急得當,不似劉備這般意氣用事、本末倒置。劉備此番東征,若是不能得到諸葛亮的同心襄助,前景只怕有些可慮……”

他講到這裡,目光倏又擡起,往周宣臉上盯來,款款道:“西蜀與我大魏有不共戴天之仇,最應深加提防。咱們往他們那邊佈置的‘眼線’應該是愈多愈好。周兄,你那個同鄉譙周爲人如何?他可有嚮往傾慕我煌煌大魏之心乎?他若真是通識時務、辨知大勢的明智之士,你就替本座將他暗暗悉心結納下來——日後,我大魏西征僞蜀之際,必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一聽司馬懿此言,周宣不禁爲他這般“胸懷四海,放眼天下,手攬全局,綱目無遺”的聖臣氣象暗暗折服,當下便點頭答道:“司馬僕射爲我大魏社稷竟是如此深謀遠慮、算無遺策!周某欽佩之至。您的這些吩咐,周某都記得了——下去之後,定會細細落實的。”

(本章完)

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司馬懿吃三國5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司馬懿吃三國1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
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司馬懿吃三國5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曾經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真正的韜晦之術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司馬懿吃三國1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