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

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

曹操在岸上直瞧得兩眼冒火,拍鞍長嘆,恨恨而道:“這個劉玄德……端的是猾如狡兔……唉!他卻又要逃往何處去?”

侍立一旁的荊州降將文聘聞言,急忙接話答道:“丞相大人,他們的船艦是順流南下而去的,必定是想要逃往劉琦所鎮守的夏口城……”

“劉琦小兒的夏口城?”曹操眉頭擰成了一團,喃喃自語道,“劉琦這區區孺子,本相倒不曾放在眼裡。本相此刻猶豫不定的,卻是繼續沿江追擊他劉玄德還是掉頭直取江陵城啊?”

熟悉曹操脾性的人都知道,他這樣的自語自問,實際上是把問題留給身邊的智士謀臣去思考和破解。與此同時,曹操自己在頭腦中也展開了積極的、迅捷的忖慮。論起來,江陵城實乃荊州水軍總寨,兵器、甲械、糧草堆積如山,又是大江咽喉——控制了江陵,便可俯瞰江南,零陵、桂陽等郡皆能傳檄而定。不過,這個劉玄德,實乃本相平生第一勁敵,此番若是讓他逃脫,恐怕後患無窮啊……

“賈某以爲丞相大人目光如炬,一眼便覷準了當前荊州局勢的關鍵所在,此番南征,若能取得劉備此賊的性命,便是取得了最大的戰果。所以,如今荊州這盤戰局的核心要點,已不在江陵城,而在夏口城!”賈詡面色肅然,顯得十分緊張,再也沒了先前在許都時的雍容諷喻之風,而是挺身站出侃侃言道,“劉玄德確是丞相大人的心腹大患!今日他這一番聲東逃西、金蟬脫殼的詭計已然顯出了他的可怕之處,所以,對他是務必全力追剿,勿縱勿懈!

“丞相大人,請您即刻以蔡瑁、文聘將軍爲嚮導,以麾下這七千虎豹騎爲先鋒,同時飛馬回去傳令駐守襄陽的十萬大軍沿漢水尾隨南下,直抄近路,一鼓作氣,先行攻取夏口城!這樣,就能火速搶佔劉琦控制的大江下游航道,切斷江東孫氏與荊州之間的聯繫,迫使劉備在江夏郡一帶再無立錐之地。否則,我軍若是放過這個機會,劉備就極有可能東竄夏口城與劉琦合兵,得以死灰復燃。而最爲可慮的是,江夏一郡毗鄰江東的鄂城、柴桑城,這又給了劉備將江東孫氏牽引西進、勾結作亂的契機和空間……唉!那便是後患無窮啊!”

“文和。恕荀某直言,如今倘若讓劉磐、黃忠等自長沙郡駕舟溯流來襲江陵城得手,這才真的是後患無窮吶!”荀攸在一旁聽着賈詡的進諫,臉上的神色不禁變得越來越難看,忍不住出聲打斷道,“據攸等所知,江陵城所在的荊州南郡下轄十八縣,人丁近三十萬戶,多年來未經戰亂攘擾,一直被劉景升當做襄陽牧府的大後方經營,實系田土肥沃、士族聚居之地;而夏口所在的江夏一郡自江東孫氏興起之後,一直是孫、劉兩家兵爭之所,人口不知被孫家

擄掠去了多少,如今全郡之地是否擁有四五萬戶尚乃未定之數,且不言土地荒蕪、糧草稀少,便是加上劉備與劉琦二賊合併的兵力也不過一萬餘名士卒,比起江陵城的固若金湯、甲械如山來,江夏全郡在我天朝大軍的赫赫神威之前只怕連兩三個回合也招架不住!此刻文和卻要丞相近舍江陵而遠取夏口,這是中智之士都不屑一爲的愚舉啊!文和向來料事如神、運計如鬼,今日爲何卻做出如此乖謬的論斷?”

賈詡一聽,不由得在心頭暗自苦笑:你荀公達乃是何等聰穎明智的策謀之士,爲何一時竟連當今荊州全局的關鍵要點也洞之不明?劉備此番聲東逃西、金蟬脫殼的陰狡之計是明明擺在那裡一望而可知曉的啊……今日若是再不將他一舉成擒,還不知道等他緩過氣後會攪起多大的風浪來吶!於是,賈詡只得耐住性子向荀攸解釋道:“公達莫非你仍沒看出來?這劉玄德玩的就是一出聲東逃西、金蟬脫殼的詭計啊!以公達的明慧聰達,應該不難看出,夏口城纔是他劉玄德此番南逃的真正目的地啊!只有先端了夏口城,纔算得上真正斷了劉玄德的後路。只要他在近期內與江東孫氏勾結合流的可能性被扼殺,咱們便可從從容容施行關門打狗之妙計,這樣他的所有實力便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天軍征討中逐漸消耗殆盡,畢竟,如今荊州已降,夏口若封,他劉玄德周旋輾轉的空間已經越來越窄……”

“文和這是捨本逐末、疲於奔命!”荀攸的態度顯得異常固執,毫不客氣地劈面向他反駁道,“你只怕劉玄德和孫權聯手作亂,就不怕劉磐和黃忠佔了江陵後與益州的同宗劉璋勾結?你此番直沿漢水南下窮追猛打,就一定能將劉玄德他們徹底戮滅於一役?倘若他們也趁機迂迴遁到江陵城去,劉磐、劉璋、劉備三個同宗一氣連枝,共抗天軍,你又當如何?”

“劉璋、劉磐俱是庸才也,豈能與江東孫氏相比?且不言那孫權一向陰狡叵測,便是他據地千餘里、擁衆近十萬,已是堪爲勁敵!”賈詡沒料到荀攸會這麼針鋒相對地硬頂上來,不禁反脣相譏,“公達一味避實就虛、毫不變通,這纔是捨本逐末、疲於奔命……”

“可是那日在牧府議事廳上蒯越也說了,劉磐手下的老將黃忠甚有廉頗之勇,只怕駐守江陵的張允將軍也未必是他敵手吶……文和,你豈不知輕敵自負實乃行軍用兵之大忌……”

“公達若真是擔心江陵有危,不如先讓蔡瑁將軍與曹純或夏侯淵等將軍共領一支虎豹騎分兵前去馳援江陵城……”

“你說得倒是輕鬆——文和,那你準備如何分兵?須知分多則虛,分寡則弱……一切全憑臆度忖慮,焉能成事?”

……

兩位核心謀士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得激烈異常,曹操在一旁卻仍不

能釋惑。賈詡講的和他的看法有些吻合,但荀攸所言也是有理有據——況且他一向被自己倚爲心腹,出謀劃策素來縝密嚴謹,決不會因附和自己的意見而改變立場。相比之下,賈詡初入幕府,心頭難免存有立功心切之念,或許他的話裡落不得實、靠不住的成分要多一些。

唉,文若(荀彧字文若)……你若是能和從前一樣,發來一函諄諄相教,那該有多好啊……曹操的心底,禁不住泛起了苦澀的滋味。

他一回眸,看到那個兵曹從事中郎司馬懿正在自己身邊恭然而立,只見他一會兒擡眼瞅瞅賈詡,一會兒又轉眼瞧瞧荀攸,神色似有所悟。於是,他便有些隨意地向司馬懿問了一句:“仲達,你此刻意下如何?”

“下官愚昧,本是不敢妄議此等軍國大事。”在曹操的面前,司馬懿的臉上彷彿永遠都是掛着那麼一副謙卑自持的表情——他深深一躬又道,“誠蒙丞相大人垂詢,下官亦只有斗膽一抒愚見了。依下官看來,劉磐、劉備等逆賊既然都那麼在意江陵,而且劉備也是在長阪坡被我天朝大軍追趕上後才徹底死了那份搶奪江陵之心的——如此一觀,則江陵城必是大有可取之處。兵訣有云:‘敵之所力爭,即是我之所必得。’丞相大人此刻須當棋先一着,勿爲他人所乘。”

他講到這裡,又轉臉看了看滿面沉鬱之色的賈詡,仍是彬彬然而道:“當然,賈大夫所言亦頗爲雄奇特達,實乃破格進取之良策,所以也不可不多加着意。丞相大人自可在佔領江陵這一咽喉要地之後,再徵發舟軍乘隙從漢水、長江等兩路順流而取夏口城。如此南北夾擊,則長沙郡可奪,桂陽郡可下,江夏郡西無屏障,指日可破。江東孫氏若敢貿然前來攖鋒,丞相大人正可以堂堂漢廷王師之天威一舉而殄之。”

他正講之際,覷見賈詡眉尖一挑似乎又欲諫言,便徐徐帶笑言道:“下官再無多話叨擾丞相大人之運籌謀斷,只是還有一點須得提醒大人注意,我天軍的虎豹騎勁旅而今先是不眠不休,一日一夜疾趕三百餘里,後來又在長阪坡、長阪橋、煙幕陣中激戰了數場,若是再要沿着漢水追襲而下,即便諸位將士始終是士氣高昂,能夠屢戰屢奮,但這些坐騎卻畢竟不是鐵打的,只怕有些頗爲可慮。”

司馬懿的話說到此處,曹仁、曹純、夏侯淵、張郃等那些與張飛、趙雲交過手、吃過苦頭的曹軍將領都不禁頗有同感,一個個在旁微微頷首,覺得這個司馬仲達的進言真是入情入理、曲婉切實,彷彿每一句話都講到他們的心坎裡去了。

“唔!仲達講得好——條分縷析、嚴謹縝密、滴水不漏!”曹操一面用手輕撫鬚髯,一面有些驚喜地瞧向他來,重重地點了點頭,“‘敵之所力爭,即是我之所必得。’——吾意定矣!”

(本章完)

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司馬懿吃三國3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
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司馬懿吃三國3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地牢中的美人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