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

悲情一生司馬孚

那天,司馬孚在二哥司馬懿的陪同下,到了平原侯府大門外。他獨自一個人下了馬車,徑直往府中走了進去。司馬懿坐在車廂裡,一直目送着三弟的背影漸行漸遠,消失在庭院深深、門戶重重的平原侯府中。

在平原侯曹植平時用以接待各位儒士好友的輔仁堂裡,司馬孚雙眼含淚,走到曹植面前,開門見山地說道:“在下無德無能輔弼君侯,今日特來請辭,懇請君侯恩准。”

曹植大驚,道:“司馬兄何必如此?”司馬孚深深跪下,垂頭道:“在下有負君侯與丁兄相知之恩,實在無顏再待在君侯府中,還是懇請君侯應允。”丁儀站在一旁,卻是不動聲色悠悠說道:“司馬君不必自責。丁某可是服了你二哥。他的手段何等高明,連自己的親弟弟都可以像棋子一樣利用,又有什麼事做不出來的呢?你今日請辭,怕也是他教的吧?”

司馬孚臉色頓時變得通紅,深深埋下頭來,不敢與丁儀正視。曹植勸道:“丁兄此言太過尖刻……”

“哼!真正尖刻的話還在後面呢!也好,今日一別,你我情斷義絕,再也沒機會坐到一塊兒暢言談心了。我就請你帶幾句話給你二哥。他身爲外臣,竟私自交結丞相府王夫人的貼身侍婢,後來又殺人滅口,這一切究竟是何居心?他以爲丁某真的不知道嗎?”丁儀冷冷說道,“他這是在利用王夫人來影響曹丞相在立嗣之事上的態度,就像當年的秦相呂不韋利用華陽夫人來影響秦孝文王立嗣一樣!你二哥的野心真不小啊!他竟想當第二個呂不韋!如果條件允許,他恐怕連王莽、董卓都敢效仿的。可惜,他這一套鬼把戲,是騙不了我的。只要有丁某在,他就休想陰謀得逞!”

丁儀的話字字句句如刀似劍犀利無比,逼得司馬孚跪伏在地,汗流浹背,不敢擡頭仰視。丁儀講到這裡,頓了一頓,深深一嘆,道:“你們司馬家兄弟同心同德,聯手合力將五官中郎將推上了世子之位,卻弄得他們曹家現在是四分五裂,手足相殘。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嘿,你們卻是‘己所不欲,必施於人’!”

司馬孚只是連連叩頭,無言以對。

正在這時,曹植一聲斷喝,勸住了丁儀,道:“我曹家兄弟之事,豈可嗔怪司馬兄?丁兄不必再說了。”說着,走上前來,伸手輕輕扶起了司馬孚,爲他拭去臉龐上的淚水,請他坐了下來。

曹植也坐到司馬孚身邊,淡淡地、純純地笑了,像個天真無邪的嬰兒般笑了。他對司馬孚悠然說道:“別那麼自責,好像本侯沒能當上世子,就該是你多大的罪行似的。如今立嗣之事,塵埃落定。我終於心安了,也終於解脫了。不必再爲什麼世子之位而夜夜輾轉難眠,這讓我很輕鬆很高興——我是不是像那個春秋戰國時代的宋襄公一樣

傻?其實,面對魏宮世子之位這一巨大無比的誘惑,當初我還是和所有凡夫俗子一樣動了心的。丁兄……”他轉過頭來看了看丁儀,語氣一頓,又悠悠說道,“丁兄瞞着我全力投入這場奪嗣之爭中,你以爲我真的都不知道嗎?丁府裡你們一次次的密室謀事,我都知道。我沒有阻止,是因爲我不願阻止。”

曹植說出這番話時,司馬孚與丁儀都怔住了。一向淡泊名利,清逸超脫的曹植心底深處竟也有這般強烈的慾念?這真是應了一千多年後西方哲學家的那句格言:“因爲我是人,所以人所擁有的,我都應擁有。”是的,一般人們都會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理解這段話。因爲我是人,所以人所擁有的一切真善美,我都應擁有。可是,他們也許都忽略了,因爲你是人,所以人所擁有的一切假惡醜,你也會擁有。只不過,仁人君子們將這些假惡醜在萌芽狀態時便壓抑住了,但返躬自省,捫心自問,他們也無法根除這些慾念如同雜草般在心底潛滋暗長,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冒出頭來。曹植雖是仁德兼備,也絲毫不能例外。然而,當他將自己心底這些話說出來時,他卻覺得自己似乎卸下了很重很重的一個包袱,整個身心都變得無比輕鬆了。

曹植繼續坦然說道:“我其實也和大哥一樣,渴望着能登上那個世子之位,去實現自己‘平定天下,濟世安民’的大志。然而,我又知道,我不應該去和大哥爭這個位置,因爲它本來就該屬於大哥的。我猶豫不決,始終不敢正視大哥每一次向我投來的目光。那目光裡帶着那麼多複雜的情感,焦慮、渴望、痛苦、懇求、嫉恨……我知道,有時候我只要鼓起勇氣,坦坦蕩蕩,磊磊落落地對大哥公開說一句:‘大哥,我是絕不會和你爭的。’那麼,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但是,我終究沒能將這句話說出來。也許……也許……在將來,我終究會爲自己沒能說出這句話付出代價的。我終究也是一個凡俗之人啊!”

司馬孚已聽得泣不成聲,哽咽道:“平原侯心清如水,可鑑日月,司馬孚愧不能及啊!”

曹植一下講了那麼多話,似乎也有些疲憊了,慢慢說道:“司馬兄,站在同爲人弟的角度,本侯理解你爲了你二哥所做的一切。本侯絕不會責怪你的。只希望你今日辭別侯府之後,還要多多與本侯來往切磋詩文……本侯真的不願意失去你這樣一個忠厚篤實的摯友……”

司馬孚緩緩起身,雙手下垂,埋着頭,掩着淚,默默無語,倒退着走出了輔仁堂,倒退着走出了這個曾記載着他和曹植唱詩和文、情趣盎然的美好地方。從這一天走出去,直到五十餘年後,司馬孚已年逾九旬,被封爲晉朝最爲尊榮的安平獻王時,纔在滿堂兒孫的扶持下回到了這個地方。然而,那時曹植早已逝世多年了。那一天,年邁的司馬孚屏退了其他所有的人,獨自待

在了輔仁堂裡一宿不歸。第二天回府,他留下一道令晉室君臣讀了都十分尷尬的遺書後,便溘然長逝了。這道遺書是這麼寫的:

今有魏國忠臣河內郡司馬孚,做不到伊尹那般開國建業,也做不到周公那般輔佐明君;做不到伯夷那般不食周粟,也做不到柳下惠那般潔身引退。無功於國,無德於友,無恩於民,當棄身於荒野黃土,如一介布衣儒士而葬。

既是總結了自己的一生,也算是對九泉之下的曹植與丁儀作了一個發自內心深處最真誠的交代。

等在府門外的司馬懿終於看到三弟埋頭掩淚走了出來,心頭這才踏實了。卻見三弟一上馬車便坐而不言,淚如泉涌,無聲地抽泣起來。他越是壓抑自己的悲痛,抽泣得就越是厲害。他彷彿在用自己一生的淚水來祭奠自己和平原侯曹植的真摯友誼。

馬車往前奔馳了約摸一盞茶的工夫,終於,司馬孚噙着淚光抽泣着向司馬懿問道:“二……二哥,您既有如此之才,而三公子又有如此之賢,您爲何卻不輔助他成爲世子呢?其實,三公子也可以成爲我……我們的選擇啊!”

司馬懿只是靜靜地瞧着他,沒有答話。輔助曹丕、打壓曹植,是我司馬家“異軍突起,扭轉乾坤”的關鍵一環,是父親司馬防、大哥司馬朗等與爲兄當初共同密謀決定的一個重要步驟。我們只能依照這樣的規劃不可更改地逐步實施,哪裡還能有其他選擇的餘地呢?如果真的是要輔助曹植爲嗣,那我司馬家數十年來幾代人的苦心經營就完全成了一個莫大的笑話了。

看到司馬懿一副無動於衷的表情,司馬孚彷彿明白了什麼,又掩着臉頰,“嗚嗚嗚”地哭泣了起來。

一向善於雄辯的司馬懿沒有勸他,只是舉目遙望車窗之外飛馳而過的景物,悵然若失。我們都在不停地趕路,卻不知將多少真情遺失在來時的路上;我們都在不停地奮鬥,卻不知將多少純真拋棄在一身鎧甲之下……剛纔看着司馬孚辭別曹植含淚而悲的情形,司馬懿其實亦已暗暗溼了眼眶。而此刻,慢慢恢復了岩石般冷峻表情的司馬懿已在心頭自問:剛纔爲何我竟如此脆弱,甚至幾乎掉下廉價的眼淚?或許是眼睜睜看着三弟被自己親手扼殺了友誼,或許是自己對公認的賢德無雙的平原侯的傷害的一種愧疚,又或許是自己本來就應該爲這場立嗣之爭哭泣一場?然而,這樣的白白流淚於我百無一利。我何曾需要流淚。流淚是庸人的標誌,流淚是示弱的表現,流淚是無能的姿態。要記住,真正的強者,胸襟之大,足以包容一切情緒;意志之強,足以支配一切情緒;思維之清,卻又絕不會爲任何一種情緒所擾亂。而三弟今日的流淚,又何嘗不是他擺脫過去,走向成熟的必修課?想到這裡,司馬懿慢慢閉上了雙眼養起神來,任由司馬孚低低的抽泣被吹散在風裡。

(本章完)

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司馬懿吃三國2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神秘的“觀風巡檢”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
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周宣占卦司馬懿吃三國2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再無敵手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一字未改,壯士斷腕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神秘的“觀風巡檢”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