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

襲吳還是擊蜀?

“還有,朕今日在長樂殿上提出的‘騰出當陽,撤守襄陽’之策,真的有誤?”曹丕眼神一凜,微微沉吟着向他們又看了過來。

曹休這一次不再保持靜觀沉默了,接口便答:“陛下!當陽縣城與孫氏所據的江陵城相距不及三百里,倘若時勢有變,天朝王師足可朝發而夕至,策應於一瞬!而您受到那孫權的蠱惑,竟答允將當陽之駐兵撤去,退回到襄陽城中——這樣一來,天朝王師便被甩出在江陵城六七百里開外,若逢可乘之機,須得馬不停蹄地疾馳三日兩夜方能趕到,只怕屆時已失之於緩,難得其機了……”

曹丕一聽,細細思量之下,雙眉頓時皺成了一團,不由得又將詢問的目光投向了賈詡。

賈詡在他的注視之下,也唯有輕輕撫着自己頷下的花白鬍須,微微搖頭,沉沉一嘆。

“哦?看來朕今日這話真是講錯了?”曹丕暗一咬牙,冷聲說道,“乾脆朕也來個‘王顧左右而言他’,在話頭言語上穩住他孫權,暗地裡卻讓曹仁不必‘騰出當陽、回兵北撤’!”

“啓奏陛下:依微臣之見,您既已當衆允諾‘騰出當陽、回兵北撤’在先,此刻倒不妨將計就計,另闢蹊徑而乘隙圖之。”這時,司馬懿終於開口奏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大魏此番‘騰出當陽、撤回襄陽’之舉,已經獲得了孫權的信任和放心,孫權必不再以我大魏爲敵——當此之際,請陛下立刻發下一道密詔,令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疾率銳師自合肥、皖城伺隙狙擊江東!”

“這個……陛下既已下恩詔向孫權示之以和,而又發兵偷襲江東於後,只怕會損了泱泱天朝的氣度,會有礙於四荒八合的臣民觀瞻啊!”陳羣因與司馬懿關係較熟,也知道他不會計較自己什麼,就在一旁直言提出。

“是啊!江東孫權既已歸降,而且他又給我大魏庶民送來了五十萬石糧食,倘若朕要急着對他暗施狙擊,豈不會在天下士民面前落得個‘不仁不義’之惡名?”曹丕也皺着雙眉愕然道。

只見司馬懿慨然道:“陛下!正是這孫權向我大魏不惜進貢五十萬石糧食以沽名釣譽、收買人心,這才顯出了此賊的陰狡刁猾之處!而且,他獻出這五十萬石糧食贈我大魏庶民,骨子裡其實是在暗暗向外示威:表明他江東自有餘糧、餘力以敵劉備!此人詭計多端、捭闔多變,實爲大魏之勁敵,不得不防、不得不除!

“陛下屆時便可讓張遼、臧霸等將軍外託興兵渡江幫助孫氏共抗劉備爲名而臨之:他若不拒,則我天朝王師正好可以趁機渡江深入其境而控之;他若拒之,則便以不從王命之理由而伐之!”

曹丕聽了司馬懿這番話,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而賈詡在一旁聽罷,有些渾濁的雙眸深處卻是倏地燃起了兩點灼然的焰

光,筆直盯向了司馬懿,若有所悟,望着他頷首微笑。

司馬懿見曹丕還在猶豫之間,進一步言道:“陛下,您千萬不要被孫權的花言巧語給矇蔽了!依微臣看來,此番孫權無故遣使前來示好,實因其大有內急也!孫權自前年奉先皇之命襲殺關羽、奪取荊州江陵,已經激怒了僞蜀劉備,惹得他此番興師問罪來伐。而今孫權外有強寇逼近,舉境上下不安,又恐我大魏伺其隙而討之,所以才卑躬屈膝、謙詞進貢,一則以此搪塞大魏東征之雄師,二則假託大魏爲自身之外援,以炫示其下而威懾其敵。孫權這一‘鐵樹開花’‘借屍還魂’之計果然厲害!陛下既是洞燭其奸,則萬萬不可令他得逞!”

“啓奏陛下:仲達之言深合兵機,請陛下慎思之。”賈詡這時也開口爲司馬懿的進言叫好了。

“孫權的這番用意,朕自然也是清楚的。”曹丕仍是滿腹狐疑,“不過,江東孫氏盤踞吳越數十年,先皇多次南征而未果,真能如此輕易地就被我大魏在這次機遇中拿下?司馬愛卿,你未免太過貪功冒進了罷……”

司馬懿只得又向他細細分析道:“陛下,識時務者方爲俊傑,該大膽進取之時,就務必大膽進取!依微臣之見,如今天下三分,大魏已是十有其八。僞蜀、江東各保一隅,阻山依水,本應聯手自保、有急相救,這纔是他們的最佳之策。眼下劉備、孫權二賊卻不知輕重、不辨本末,互相交攻,實乃天亡之隙也!陛下須當緊緊抓住這一良機,在劉備進攻夷陵之際,調遣張遼、臧霸等將軍,渡江而襲其心腹之地。屆時,僞蜀在西則攻取江東之咽喉,而我大魏在東則奪佔江東之心腹,而江東之亡必不出旬月之期也!江東一亡,則僞蜀勢單力薄矣!我大魏而從漢中、襄陽、柴桑三路發兵狙擊僞蜀——僞蜀進退失據,首尾難以兼顧,則必亡無疑!”

他此話一出,連曹休都目露讚賞之色,也拱手向曹丕勸道:“陛下,司馬僕射所言甚是,請您嘉納!”

曹丕卻依然猶豫着不肯採納,沉吟而道:“江東孫氏豈是這麼輕易就能被朕收拾得了的?朕只怕會弄巧成拙啊!況且,遠人稱臣來降而朕又違義伐之,必會沮傷天下四方懷柔諸士的歸順之心,定將壞了朕成爲漢文帝一流‘無爲而成、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英武聖明之譽!朕不如且先受江東之降而伺機自襄陽發兵尾襲蜀賊之後乎?”

“陛下,僞蜀遠而江東近,所以我大軍攻僞蜀較難而取江東較易!只因劉備若是聞得大魏興兵欲伐,必會時時刻刻護住其歸師之路——我軍一動,則彼已縮回巫山三峽棧道之中,豈能尾襲其後耶?而今劉備已發怒興師,若是曉得大魏將討江東,揣知江東必亡,一定會見利而喜,樂顛顛地與我大魏爭割江東之地,遠赴鄂城而東下。到了那個時候,您再派曹仁大將軍從襄陽發兵順漢水尾襲其後,

方可致其死命!”

曹丕久久地沉吟着,終於拋出了他心底最隱秘的一個想法:“朕最擔心的是:張遼、臧霸二人率領青徐狂卒一旦渡江成功,說不定會成爲第二個‘孫權’之輩的逆徒啊!”

“這……”司馬懿臉上表情不禁一滯。原來前年曹操去世之時,那些他從“黃巾軍”中收編過來的青徐舊卒以爲“樑柱已摧、大廈將傾”,竟然人心渙散,從許都外營鼓譟擅去,紛紛投回了徐州刺史張遼、青州刺史臧霸等宿將麾下待命。而身爲儲君的曹丕在這些青徐舊卒中間居然威信不立、號令不行,這給了他極大的刺激。後來,張遼、臧霸慌忙收拾好了亂卒,一齊單身赴京請罪,方纔稍稍減緩了曹丕的疑忌之心。但從那時起,曹丕就對張遼、臧霸等強臣宿將不再真正信任,只是苦於沒有機會剝奪他們的兵權罷了。

“陛下,您不應該猜疑張遼、臧霸等將軍啊!想當初建安五年深冬之季,先皇與袁紹相峙於官渡,臧霸將軍在東面阻截袁氏援軍不遺餘力,其功甚大;而張遼將軍在行陣之間,爲魏室基業披堅執銳、出生入死,身負累累傷痕,白狼山一役威服華夷,更是勞苦功高!這一切,都是微臣和陛下親眼所見的呀!”司馬懿苦口婆心地諫道,“微臣敢以頂上峨冠爲張遼、臧霸兩位將軍的忠於大魏而擔保。陛下若有疑慮,不妨任命微臣爲東征持節監軍大臣,由微臣親去監控他們的東征之師!”

“這……”曹丕似是心有所動,面現躊躇之色。

“陛下!臣等也覺得司馬僕射所言有理有據,值得一試。”這一次,夏侯尚、陳羣也都異口同聲地極力贊成。

曹休更是眉飛色舞地說道:“陛下——其實不必有勞司馬僕射親自出馬,微臣甘願擔任那東征持節監軍大臣之職,不斬孫權人頭決不覥顏歸見陛下!”

曹丕俯頭沉思良久,最後卻仍是大袖一拂,面色僵硬如鐵:“朕主意已定:且先受江東孫氏之求和示好,聽其言而觀其行;待到吳蜀交爭、兩敗俱傷之際,朕再坐收漁翁之利,豈不愈加穩妥?”

聽到曹丕直至此刻還是這般表態,司馬懿、賈詡、陳羣、夏侯尚、曹休等都頗爲意外,但也不好再上前奏言勸諫什麼了。

曹丕在龍牀上伸了伸懶腰,打了一個呵欠,臉上頓時現出了淡淡的疲倦之色。

司馬懿卻又忽地想起了什麼,急忙拱袖奏道:“陛下,微臣還有兩件要事須奏:一是微臣與王肅侍郎奉詔到豫州河東、野林、曲陽等郡巡察蝗災的情形;二是關於陛下今日在朝會大典上所提到的從幽、冀二州遷徙十三萬軍戶到洛陽京畿安頓之事……”

曹丕懶懶地倚倒在龍牀榻背之上,兩眼微微眯了起來,語氣亦是有些懶懶的:“罷了……朕今日實在是有些乏了,你這兩件‘要事’,還是改日再與朕細談吧。”

(本章完)

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司馬懿吃三國1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
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操一錯再錯,還會錯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九章 吳蜀聯盟_兩翼受敵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五章 暗礁突現_火浣布衫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交易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晉封魏國公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司馬懿吃三國1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四面下注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