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

後花園裡的秘密

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在官渡與袁紹對峙之際,突發奇兵劫燒了袁軍後方最重要的烏巢糧倉,截斷了十餘萬袁軍的生命供養線,頓時一舉扭轉了整個戰局:袁軍在一夕之間散潰無餘,袁紹只得拋棄了所有營壘、輜重、圖簿、軍械,獨與八百殘騎倉皇北逃而去!

自此,曹操以官渡之戰的赫赫全勝真正樹起了他中原霸主的無上威勢與地位!關中的馬騰、荊州的劉表、江東的孫氏、益州的劉璋等割據一方的諸侯們,都不禁對此怵然驚懼,同時也開始爲自己的未來而憂心忡忡——如今曹操兵鋒所指,無人能敵,倘若他瞄準的下一個對象是自己,豈非危如待宰之羔羊?

就在這一年的年底,身爲司空府主簿的司馬朗突然回到了溫縣孝敬裡休假省親。

司馬府的後花園背倚金刀谷南面的伏犀山壁,佔地極廣,有丘有壑,有湖有池,有圃有苑,有亭有榭,一脈清流恍若玉蛟盤繞其間,條條曲廊四通八達,顯得豁朗開闊而又不失清幽深邃。

此刻,盈盈綠茵之上,司馬寅與牛金一前一後擡着一座竹榻跟在司馬朗身後緩緩而行。竹榻之上,正半臥着一身輕裘的司馬懿。

所有的人都看得出來,此番司馬朗回鄉省親,心情甚是不錯,那一副昂首闊步的派頭,彷彿他拾得了什麼珍稀的寶貝一般。這自然是有緣故的:鑑於司馬朗在許都司空府裡將所有內務做得有條不紊、細緻紮實,曹司空從官渡前線回來之後,立刻奏明朝廷,爲他加賞增俸四百石,連升了兩級官秩。而且,曹司空念他這半年多來勤於公務而未得休憩,特別恩准他回家休假省親,賞賜了他一大車的美酒玉帛,並向他的父親司馬防親書一封致以殷切問候之意。面對曹司空這般寵遇,如何不令司馬朗舉動之間難掩欣悅之情?!

“二弟,真沒想到——據地數千裡、擁兵三十萬的一代霸主袁紹居然就這樣敗了。烏巢糧倉的那一把大火,竟會燒得他全軍崩潰!”司馬朗深深一嘆,“曹司空在那樣艱苦卓絕的險境之中竟能扭轉乾坤——實是天縱之雄啊!”

“是啊!糧草爲行軍征戰之本——曹司空將袁紹的這個‘本’一刀連根斬斷,那三十萬養尊處優、倚多爲勝的袁軍,驟然面對無糧可食的窘境,自是‘失節事小,餓死事大’,怎不會紛紛鬥志全無、潰散逃竄?”司馬懿倚在竹榻上,沉沉而道,“歸根到底,袁紹麾下的三十萬兵卒終究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有糧則聚,無糧則散——這也暴露了袁紹治軍‘無道、無法、無紀、無能’的重大缺陷!相比之下,曹司空以四萬之軍硬抗河北不斷集結而來的三十餘萬敵軍,且又乏械缺糧,竟能萬衆一心苦苦撐持達半年之久,直到最後一刻方纔扭轉乾坤。大哥贊他爲‘天縱之雄’實不爲過!”

“唔……其實,曹司空能在缺糧乏械的困境之中苦苦撐持半年之久,直到最後一刻方纔扭轉乾坤——終歸還是多虧了荀令君在後方的供輸無滯與運籌帷幄啊!”司馬朗繼續說道,“大約在官渡對峙到第四個月的時候,曹司空已然險些熬不下去了,便欲退兵以守許都。荀令君得知之後,急忙發書勸諫道:‘今我軍糧草雖缺,但困窘之狀尚不如楚漢爭霸於滎陽、成皋間也!其時,高祖劉邦與西楚項羽俱不肯先退,只因先退者則勢屈也,勢屈則人心散矣,人心散則退必潰矣!而今司空大人以十分居一之衆,劃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四月有餘矣。彼已情懈勢竭,必將有變,此乃用奇制勝之最後關頭,實不可失也!’這樣曹司空才駐兵未退,終於等來了這扭轉乾坤的最後一刻……”

“好計謀!好方略!好決斷!荀令君真可謂千古一聖、曠世偉傑也!他之英明果銳,世人或許尚有望其項背者;他之深沉弘毅,世人則無出其右也!”司馬懿聽到這裡,不禁伸出右掌在竹榻扶手之上重重一拍,話語之間溢出無限的欽佩與歎服來,“得荀令君者,必能得天下!曹司空能得荀令君之佐,這纔是他真正的‘天縱之幸’!—

—唯有獲得這‘天縱之幸’,曹司空才能成爲‘天縱之雄’!”

“二弟一向自負奇才、傲視當世、目無餘子,如今竟也懂得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之理了?”司馬朗轉過頭來深深瞧了司馬懿一眼,笑道,“眼下曹司空挾官渡全勝之威,勢傾中原,力壓羣雄,天下名士已是趨之若鶩——二弟可有意出山入仕乎?那個陳羣現在在司空府裡順風順水一路高升,已經做到東曹屬的職位了,曹司空接下來便要外放他去當潁川太守了!二弟你才識出衆,如今乘勢出山,只怕在仕途上的成就必然遠超他陳羣……”

聽了大哥這番話,司馬懿卻只是含笑聽着,將身子朝後一仰,靠在竹榻上,悠然而道:“大哥的這番提醒,小弟已然領會。只不過,依目前這般形勢來看,小弟暫時還不宜入仕。其一,曹司空剛破袁紹大軍,小弟便覥顏而出,如此趨炎附勢之舉,只怕會引來曹司空與荀令君的不屑;其二,曹司空、荀令君而今雖已擊潰袁紹,但僅憑官渡一戰之勝豈可保終持久?畢竟袁紹在河北經營日久,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想徹底佔領河北四州全境,曹司空、荀令君還有幾番硬仗須打。所以,小弟此刻只能繼續養病不出、靜觀全局、委時順變!”

“這個……二弟啊!你所言雖是不錯,但曹司空已向爲兄多次提及對你的賞識,只怕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必定會對你隱居不仕的舉動有所窺探的。你既已決定暫不出仕,便須得多加掩飾,免得被他探出了破綻……”司馬朗猶豫了一會兒,欲待勸說,見二弟心意已定,也只得隨他去了,“不過,你願意留在孝敬裡也好!父親大人近年來身子骨有些不大好使了,你正好可以藉着在家裡養病隱居之機多爲他分擔一些我司馬家的要務。”

“大哥指教得是,小弟謹記了。”聽得司馬朗此語,司馬懿臉色一肅,連忙恭然答道。

他倆正說之際,忽然聽得前面遠遠傳來了一片悅耳動聽的笙歌瑟舞之聲,在綠坪上空飄揚縈繞。司馬懿臉色微微一變,原來他倆竟已走近了司馬府後花園裡的禁地——逍遙閣了。這座逍遙閣極爲神秘,而且戒備森嚴,非經父親司馬防允許,任何人不得靠近半步。就連司馬懿在家居住這一兩年間,一次也沒探足進去過。

不知怎的,司馬朗遙遙望見那掩映在幽幽綠蔭之際的逍遙閣的飛檐壁角時,卻似心旌搖盪,神情大異——眼眶裡竟然溢出了一層淚花!

“大哥,你……”司馬懿暗暗驚訝,不禁失聲呼道。

司馬朗卻是久久不應,隔了半晌才凝定心神,緩聲問道:“二弟,你近來與春華弟妹還好罷?”

“這……”司馬懿喉頭一哽,靜了一會兒,哀嘆道,“這是父親大人爲小弟精心擇配的金玉良緣……大哥,小弟自然是無話可說的了。”他咬了咬嘴脣,終於還是加上了一句:“其實,春華妹待小弟亦是無可挑剔的了……”

“二弟,爲兄也知道,以春華弟妹的資質和粟邑張家的門戶與你相配,確有幾分差強人意。”司馬朗悠悠地說道,“爲了咱們司馬家的宏圖大業,也真是有些苦了你了。”言到此處,他的聲音忽地顫了一下,目光凝注在那綠蔭掩映的逍遙閣上,“其實,爲了咱們司馬家這百年望族的昌隆榮盛,身爲你們的大哥,我又何嘗不是犧牲了許多許多……”

“大哥……”司馬懿望着司馬朗臉上深深的悲痛,卻無從勸起。

終於,司馬朗伸手拭去眼角淚痕,面容一正,向逍遙閣遙遙一指道:“二弟,現在這個秘密可以告訴你了:那個逍遙閣正是我司馬府用來訓練樂女與歌婢的禁地……”

“訓練樂女與歌婢?”司馬懿不禁微微一怔。

司馬朗已是在向前邁步而去,只丟下了一句話:“你且隨爲兄進去看一看罷!”

輕輕推開逍遙閣的院門,卻見一條深得看不到盡頭的凌空遊廊迎面而至,那廊下是碧綠如玉的湖池,滿塘的青青荷葉,廊側是彎彎曲曲的白石欄

杆,每一處回檐頂上都懸着蓮花狀的銅枝燈——牛金和司馬寅擡着司馬懿臥坐的竹榻跟着司馬朗進了這裡,只覺眼前豁然一亮,處處都有一種身處瑤池仙境、超然出塵飛昇的驚豔之感!

順着長廊徐步前行,也不知走了幾個迴環,卻見廊尾深處是一座緋紅色的蟬翼紗屏風,恍若一抹淡淡的煙霞,裡面還有婀娜多姿的翩翩秀影映了出來,只看得讓人眼迷神悵!而到了此刻,那一派清婉動人的歌吟之音,亦是愈加清晰,就彷彿近在耳畔一般!

司馬朗走在前面倒是顯得熟門熟路的——他徑自行到那緋紅屏風前邊停下腳步,輕咳了一下,向裡面揚聲而道:“王姑娘……司馬朗攜二弟司馬懿特來拜謁!”

王姑娘?什麼王姑娘?司馬懿心頭一震:想不到自家府中後花園的逍遙閣裡就在自己眼皮底下一直隱藏着這麼一個神秘女子!自己居然連她的一切來歷、底細都毫不知曉!

閣中的笙歌之聲戛然而止。那緋紅屏風左邊嫋嫋然轉出來一位少女,淡施粉黛輕步迎出,赫然正是那婢女青芙!她走到司馬朗等人跟前,款款施禮蹲下身去,道:“諸位公子,王姑娘有請!”

正在司馬懿暗暗思索之際,他已經在竹榻上被牛金、司馬寅擡進了閣堂當中——只見左右兩排歌女婷婷而立,前面琴案之後,一位面罩紫紗、身着鵝黃輕衫的窈窕女子正倚榻而坐。

司馬懿擡眼看去,只見那兩排歌婢都是妙鬢蛾眉的少女,小的十四五歲,大的十八九歲,都穿着一色梨花粉紗緊袖衫,腰圍碧帶下垂於膝,一個個豔若桃李、迎風生香、姿態飄曳。他目光往前一掠,卻見那扶案撫琴的黃衫女子非但風姿絕俗、舉止秀逸,顧盼之間流溢而出的那一派端麗典雅之氣,更是讓他怦然心跳,並驀然生出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愛慕之感!

“司馬公子,你今天又準備帶走幾個歌婢?”黃衫女子也不擡頭迎視司馬朗,只顧伏在案上輕輕調弄着那具瑤琴的絲絃,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司馬朗的嘴脣分明在微微顫抖着——他從懷裡掏出一隻黃絹小包來,拿在手上伸了出去,緩緩道:“這是西域伊吾國進貢來的沉香八寶珠釧,佩帶它能讓人身有奇香而經久不逝。我記得以前你在司徒府裡談起過自己很想得到這件寶貝。”

那黃衫女子正自調弄琴絃的纖纖玉手驀地一下僵住了,大顆大顆的淚珠兒沿着面頰閃亮地滾落下來,濺得那瑤琴面上閃起星星晶芒!

過了許久,她才慢慢說道:“司徒府……真是難爲司馬公子您了……還有心記得當年司徒府裡的事情……”

司馬懿在一旁聽得暗自納罕:這黃衫女子的聲音聽起來好生耳熟啊!可自己就是回想不起她是何人了。接着,她的聲音慢慢平靜下來:“那沉香八寶珠釧,司馬公子您自己好生留着吧!日後還是送給您心儀的女子,小女子如今再也不是司徒府的千金,再也不配佩帶這樣的奇珍異寶了。司馬公子也不必爲小女子再多費這些無謂的心思了……”

“貂蟬小姐?”司馬懿的身軀一下從竹榻上挺直了起來,“原來你是貂蟬小姐!”

“二公子……”黃衫少女悽然一笑,身子似遭針刺般一顫,“可惜,如今貂蟬在亂兵之中容顏盡毀、雙腿被廢,再也不能向你這位救命恩人施禮相迎了,失禮之處還望見諒。貂蟬剛纔本以爲二公子你已經忘記貂蟬了……”

司馬懿在竹榻之上坐起,凝望着倚伏在琴案之上哀哀而泣的貂蟬,淚水頓時矇矓了他的眼簾。他輕輕吟道:“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玉閣三重階。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爲此曲,慷慨有餘哀!亂世損璧潔,聞者盡心酸……”

“別念了!”司馬朗一聲暴喝,兩眼通紅,猛地止住了司馬懿。他的胸膛激烈地起伏着,過了許久也沒有平靜下來,終於從齒縫間澀澀地擠出了這樣一段話:“請王姑娘爲朗挑選好十名出色的歌婢……三日之後,朗自會讓人前來領取……”

(本章完)

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荀彧的告民血書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司馬懿吃三國3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神秘的“觀風巡檢”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司馬懿吃三國4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
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荀彧的告民血書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司馬懿吃三國3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丁儀功虧一簣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神秘的“觀風巡檢”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飛鳥未盡,良弓不可藏司馬懿吃三國4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賈詡投桃報李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今日何日兮,得遇君子共一舟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