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

曹營軍心已亂

華佗、高湛以及一批荊州本地醫士組成的特急醫療隊趕到烏林水寨見過水師當中的疫情之後,立刻向曹操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趕緊將生病的水卒集中到一個營地裡統統隔離起來,周圍要嚴加警戒,不許這些水卒再與其他士卒接觸;二是即刻以丞相手令通告水陸全軍,軍中飲水一律要燒開了再喝,特別是軍中做飯煮菜所用的水也必須事先燒開,否則這瘟疫只怕還會蔓延下去。

曹操立刻毫不猶豫地採納了這兩條建議,以丞相手令形式原文照發給全軍上下切實遵行。

在診治那些患病水卒的同時,一個詭秘而又生動的流言私下裡不脛而走。這些荊州水卒患上這一場疫疾,其實是先前逝世了的荊州牧劉表蠱害蔡瑁、張允和所有水師在陰間降下的詛咒!劉表的在天之靈一定是非常痛恨蔡瑁、張允揹着他帶領荊州水師賣主求榮、獻州投降的,所以給了他們非常可怕的詛咒。要不然爲什麼這場疫疾患者十之八九都是荊州水師降卒呢?

蔡瑁和張允聞得這個謠言,也是疑神疑鬼的十分恐慌。他們突然想起了江陵城武庫密室裡還藏有蒼梧太守吳巨當年從暹羅國(泰國的舊稱)搜刮來的三十壇“朱顏酒”,傳說是能驅瘟防疫的藥酒,於是便向曹操稟告了上去,請他派人前去取來救治這些水師病卒們。

不料夏侯淵、曹純等奉曹操鈞命從江陵武庫密室取來這三十壇“朱顏酒”後,卻只給蔡瑁、張允他們分了三壇,讓他們拿去救治水師營中百夫長以上的將校軍官。而剩下的二十七罈“朱顏酒”則全被留作日後北方步騎防疫治病之用。

蔡瑁、張允等荊州水軍將領一聽大驚。三壇“朱顏酒”?這怎麼夠用?他們慌忙前去諫爭,卻仍是毫無用處。夏侯淵、曹純告訴他們,如今一部分北方青徐勁卒和“虎豹營”騎兵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腹瀉、發燒、肚痛等症狀,那些“朱顏酒”是絕不能再多撥給他們一罈了。

蔡瑁、張允等事先聽聞華佗、高湛和一些荊州本地醫士談起過,其實那些患上腹瀉肚痛的北方陸軍和騎兵都是私自從江中撈捕魚蝦龜鱉烹食解饞而傷了脾胃所致,哪裡是患的什麼“瘟疫”?可是無論他們怎樣爭辯,夏侯淵、曹純就是閉耳不聽。在一次交涉中,夏侯淵和曹純還拍了桌子踢了席子,擱下了一些很難聽的重話。後來,蔡瑁、張允又鼓起最大的勇氣去找曹操,曹操卻總是在該“拍板”的關鍵時刻“走了神”,忽然“顧左右而言他”,讓他倆一直摸不着要領。

本來蔡瑁、張允就覺得自己身爲降將,處處彷彿低人

一等,又見曹操的態度似乎也更傾向於夏侯淵、曹純等本族親信,自己再去費盡脣舌苦爭苦諫,若是一時惹得曹操“聖顏大怒”,哪裡還有什麼好果子吃?於是也就慢慢地斂了激憤之念,不敢出頭再多說什麼。

這一下,水師病卒們一個個都不禁心寒如冰了。看來,先前聽聞曹操“愛兵如子,撫衆如親”的那些讚譽全然是假的,曹操“公正無私,不偏不倚”的那些讚譽也全然是假的,他還是偏袒自己從北方帶來的舊部人馬啊!他是成心要丟下咱們這些荊州水兵不管,要讓咱們一個個病着等死啊!然而,他們心中縱是懷有再大的怨恨,這時也晚了。自己都已經病得是有氣無力的了,便有再大的不滿又能如何?拿起刀槍去奮起反抗,奮起自救嗎?只怕別人派來千百個勁卒,就能把大家這近萬名患病水卒一舉收拾了去!

——一股混雜着絕望、怨恨、激憤、失悔、敵視等各種情緒的滾滾暗潮正在荊州水師的各個軍營中醞釀着,積蓄着,涌動着……

在遙遠的許都後方,曹軍水師於長江回龍灣處遭到重挫的消息,在朝廷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自建安六年官渡一役大勝以來,曹操的“神武蓋世,天下無敵”幾乎已經成了一個誰也打不破的“神話”,然而在今天,這個“神話”卻被江東區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將軍周瑜一舉擊破了!這個消息,很快使曹操在衆人心目中的巍峨形象崩開了一道細縫,而且這道裂縫還在暗暗擴大。

尚書令荀彧府中的育賢堂上,門窗洞開,裡邊卻僅有荀彧與楊彪二人靠着一張方几對面而坐,正津津有味地討論着典籍義理。

“令君大人,您認爲《論語》中可有專門教人談吐言論之訣乎?”

楊彪臉朝荀彧揚聲問道,兩眼與他筆直對視着——他的右手中指卻從方几上的茶盞中蘸了茶水後在桌面上飛快地寫下了一行字跡:“曹軍水師遇挫,您對此有何高見?”

荀彧的眼光只向那排字跡略略一掃,就立刻擡起來看着楊彪,口中朗聲答道:“有啊,《論語》中講,‘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這便是絕妙的教人談吐言論之訣啊!”同時,他也用右手中指蘸了茶水在面前的桌面上迅速寫道:“曹軍水師遇挫,雙方戰勢暫會膠着,正是雙方臨機制變之際,誰若妄動,失之於躁;誰若僵守,失之於滯!”

楊彪看得分明,微微點頭,一伸衣袖籠了上去,暗暗拂拭去了桌面上那些水寫的字跡,仍向荀彧迎面而問:“令君大人此言甚是。不過,依彪之見,《論語》

之中還有一處談論言論之妙訣,其內容爲,‘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您以爲然否?”

與此同時,他又用右手中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繼續寫道:“丞相大軍前方陷入膠着,可是馬騰將軍父子內外呼應,拱衛帝室之機乎?”

荀彧疾速看罷那些水寫字跡之後,口中仍是高聲答道:“不錯。楊太尉觀書閱經可謂用心入神也!彧差點兒也記漏了這一句。彧在此將孔聖在《論語》中教人談吐言論的妙訣之義總結如下:言而能中時,言則能中理,言而能中節,言則能中意,如此方可謂之‘能言’也。還請楊太尉指教。”

他同時又用右手中指蘸了茶水快速寫道:“不知馬騰將軍近來可有機會能與其子遙相呼應乎?”

楊彪看完之後,微一沉吟,又呵呵笑道:“令君大人之總結精妙簡當,彪受教了。彪今日有一問,《論語》之中教人立身處世之要訣須當如何總結?懇請令君大人開示。”

說話之間,他又用右手中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寫道:“近日曹丕、曹洪對馬府之監控似有鬆懈之跡,馬騰將軍有隙可乘矣。”

Wшw ●Tтká n ●¢ O

荀彧看罷,心頭暗暗一陣驚訝:曹丕、曹洪怎麼會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對馬府放鬆監控呢?莫非這其中有詐?但他轉念一想,如今機會難得,情勢緊急,可謂稍縱即逝,縱是曹丕、曹洪圖謀有詐,馬騰父子也都應當硬着頭皮努力試上一試了!他心念頓定,開口便道:“楊太尉,依彧之見,‘訥於言而敏於行,勤于思而慎於斷,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這便是《論語》中教人立身處世之要訣的全部總結。您以爲然否?”

他一邊說着,一邊又用手指蘸了茶水暗暗在桌面上寫道:“既是如此,可以一試。抓住時機,內外呼應,使其首尾難以兼顧!”

楊彪看罷這些水寫字跡,哈哈一笑,仰臉平視着荀彧,揚聲讚道:“令君大人對《論語》中教人立身處世之訣竅的這番總結堪稱‘言簡意豐,不繁不冗’。老夫實在是佩服之至。”

讚歎之間,他已用手指蘸了茶水暗暗在桌面上寫下了今日密談的最後一句話:“關西兵變乍起之時,便是曹操倉皇北顧之日。”

他倆正熱烈討論義理之訣的時候,“育賢堂”外走廊上,一個正埋頭慢慢掃着地板的僕人鬼鬼祟祟地側眼向窗戶裡面偷偷打望了一下。唉,今天這楊太尉和荀令君又和往常一樣是在這大堂之上公開談經論道,今晚回去向曹洪將軍稟報,只怕又要遭他當頭一頓臭罵了……

(本章完)

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三馬同槽而食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
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出師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難做的官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育賢堂“受罰”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二章 退吳之戰_算無遺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釣的不是魚,是曹操的“南征大敗”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戰在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從這裡,給曹操南征埋下禍根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狼牙毒箭除周瑜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三馬同槽而食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