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暗礁突現_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

司馬家潛伏了二十五年的頂級特務

“很好!很好!有膽識!有志氣!有魄力!果然是君子豹變、霸氣天成——懿兒哪!你今日已然變得這般成熟進取,實在是令爲父深感欣慰啊!”司馬防高興異常的聲音打破了這一片寂靜,迴盪在密室中,“不過,你此次南下荊州,也絕不會是孤軍作戰。其實無論賈詡去與不去,我司馬家早就在荊州佈下了一支‘伏戎於莽而不睹其形’的勁旅,等着你在那裡運用自如、縱橫馳騁吶。無論曹操怎樣用盡了心機、想盡了辦法,企圖在荊州一戰全勝而底定江南,我司馬家都不會讓他稱心如意的……”

講到這裡,司馬防突然伸出手掌在半空中非常響亮地“啪啪啪”拍了三下。隨着他的擊掌之聲,密室左壁一側的一個暗門無聲地開了。一個身着黑色勁裝的蒙面漢子疾步而入,徑自站到了司馬防的方几之前,向他深深躬身一禮。

在司馬朗兄弟有些驚詫莫名的目光中,司馬防撫着垂胸飄拂的花白鬚髯,走上跟前,向那蒙面漢子徐徐含笑而道:“牛恆,你且見過兩位公子罷。”

一聽“牛恆”二字,司馬朗、司馬懿兩兄弟俱是暗吃一驚:牛恆就是牛金的大哥啊!自建安元年起,他便從司馬府中突然消失、影蹤全無,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現在他出現在這密室之中,令司馬朗兄弟不由得震駭莫名。

果然,只見那蒙面漢子轉過了身,慢慢取下罩在臉上的黑巾,露出一張熟悉之中又帶着一絲陌生的面容來。他的眉目之際仍與其弟牛金相仿,只是額門的皺紋多了幾分,髯角亦已有些灰白,臉頰間風霜之色清晰可見。

“牛大哥!”司馬懿不禁失聲而呼,喉頭忽地又被哽住了,眼眶裡一陣潮溼,“這麼多年您到哪裡去了?”

“二公子……您也終於長大了,成熟了!今天見到您,牛某可真是高興!”牛恆的雙眼也微微紅了,話語間仍然還是那麼的恭敬親和,“大公子,這麼多年您也更爲富態了!”

司馬朗亦是雙目含淚地看着他,默然頷首不語。

“牛恆,二老爺尚還安好否?”司馬防忽然面色一斂,向牛恆問道,“唉,二十五年了,老夫與他已經分別二十五年了。雖然每年都有書信來往,但卻從來沒有親睹他一面,老夫也對他想念得緊啊……”說到後來,他語氣裡已掩不住帶出了一絲愴然。

“稟報大老爺,二老爺一切安好,他在荊州隨時恭迎大老爺您南下相見。”牛恆復又躬身答道。

“二老爺?”司馬朗與司馬懿相視而愕。怎麼?父親大人居然還有一個弟弟遠居荊州嗎?怎麼從來沒見父親大人提起過這個二叔呢?他在荊州幹什麼?……司馬防聽得牛恆答罷,嘆了一口長氣:“唉……老夫只怕是不能親赴荊州與他相會了。懿兒,你這一次隨同曹操南下,一定會見到他的,你就代爲父向他問好吧……”

“父親大人,這位二叔,孩兒可是從來不曾見過啊。”司馬懿不禁詫異地答道。

“你曾經見過他的。”司馬防的目光在他臉上一定,聲音倏地一沉,“你不是曾在紫淵學苑向他求學問道過嗎?還記得那位從荊州而來的青雲山莊莊主水鏡先生嗎?”

“水鏡先生?”司馬懿大吃一驚,“他……他就是孩兒的二叔?”對“水鏡先生”這樣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隱士高人,他一直都記得清清楚楚,自己當年正是從他口中得知,南陽有個和自己幾乎同齡的青年俊傑——諸葛亮。

“不錯。水鏡先生的真實姓名就是司馬徽,他就是你們的二叔。”

司馬防滿面沉肅,極爲鄭重地注視着他們兄弟倆,緩緩而道:“他是我河內司馬家一位百年難遇的隱世奇才!當年你們的祖父司馬俊高瞻遠矚,見到桓、靈二帝失政失道,黨錮之禍大興而天下將亂,遂命爲父‘大隱隱於朝’,交結朝廷官場中各具潛力的名士英傑,引爲日後攀援互助之資;又命你二叔司馬徽‘小隱隱於野’,廣交潛伏在江湖草莽之間的奇才異士,以求互通聲氣、隨時備用。你們現在可明白了我司馬家

‘異軍突起、後發制人、扭轉乾坤’的雄圖偉略並非一時一事的權宜之計,而是我司馬家代代相傳一脈承繼而來的。這其間,有多少先輩爲我們司馬家這一‘化家爲國’的大略而默默耕耘了多少年,你叔祖父司馬直是這樣的人,你祖父司馬俊是這樣的人,你叔父司馬徽也是這樣的人。現在,到了這南征荊州之際,他是應該現身出來幫助懿兒你完成大計的了……”

司馬懿和司馬朗聽罷,都不禁面面相覷、駭然失色。原來我們河內司馬家爲實現“異軍突起、後發制人、化家爲國”的大略竟已謀劃得如此之深、蟄伏得如此之久、準備得如此之足,實在是匪夷所思。原來,我司馬家今天的一切成就背後居然都有無數先輩的無數心血與汗水。爲了世世代代一脈傳承的那個雄圖偉略,我司馬家的每一代精英都宛若獻祭一般的默默付出了太多太多啊……

司馬防的目光緩緩擡起,向牛恆看了過來:“牛恆,你且將二老爺要帶給我們的那些話講出來聽一聽罷。”

牛恆肅然點了點頭,恭敬異常地說道:“二老爺讓牛某轉告大老爺,他在荊州沉潛二十餘年,創立青雲山莊,與豫州牧劉備、荊楚碩儒龐德公相交,門下收徒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一時俊才,蓄養部曲死士一千二百人。倘若大老爺有意南下,此資尚可一供區區之助。”

司馬懿此刻已全然從驚駭之中回覆到現實的冷靜中來,他凝神片刻,禁不住便向牛恆問道:“牛大哥,你且向小弟細細告知一下劉備、諸葛亮如今的情形,如何?”

司馬防一聽,暗暗頷首:懿兒果然是慧眼獨具,一開口便徑直問到了關鍵之處——曹操南征荊州,面臨的第一大敵自是劉備。欲使曹操南征失利,我司馬家亦非得藉助劉備之手加以抵禦不可。所以,阻礙曹操南征全勝的第一步妙棋,就是摸清劉備、諸葛亮的實力底細,並乘機和他們暗通聲氣甚至可聯手以削弱曹操。

“好的。劉備自建安六年左右投奔到劉表府下,經過這六七年間的休養調息,手下終於攢得兵已滿二萬、馬已足千匹,前段時間劉表爲了對付曹操又任他爲樊城守將,漸漸有了一些規模。但是,憑他目前這點兒實力根本還不可能與曹操對峙。”牛恆緩緩稟道,“不過,就是他眼下攢得的這點兒實力,大多也是靠了諸葛亮從旁運作而來的。畢竟,在荊州牧劉表的眼裡,他劉備一直是屬於‘用而兼防、又用又防’兩手因應的對象。劉備寄居劉表之籬下,也一直不敢怎麼放手擴充軍力的。”

司馬懿聽得十分認真,又立刻問了上來:“諸葛亮此人在荊州的根基背景如何?他是什麼時候投靠了劉備的?據二叔和牛大哥看來,他有何過人之長?”

“諸葛亮字孔明,系山東琅琊郡人,其祖上諸葛豐曾官至司隸校尉,爲一代能吏。其叔父豫章太守諸葛玄與劉表有故舊之交,其岳父爲荊州名士黃承彥,其妻家表姨爲劉表繼室蔡夫人,其妻家舅父爲蔡瑁。自建安初年,諸葛亮與胞弟諸葛鈞遷居荊州立足,俱拜二老爺爲師,一直半耕半讀,沉潛不仕。劉表多次徵召他入府爲掾,他都婉言謝絕了。”牛恆的記憶力甚是驚人,而且也似與諸葛亮關係頗熟,一提起諸葛亮來,簡直是流水一般汩汩而出,“不過此人表面上寧靜淡泊,而實是深懷韜略的奇才,連二老爺都多次公開在荊州士林中讚揚他爲‘臥龍’大賢。大概是去年底左右,劉備將軍三顧茅廬,才終於將他請出山來……諸葛亮初出茅廬,便憑着自己在荊州牧府上下的人脈關係,爲劉備暗暗積攢了不少錢糧、軍械,甚至還爲劉備牽線搭橋,聯絡上了劉表的大公子劉琦爲內援……”

“聯絡劉琦爲內援?”司馬懿一怔。

“這個……爲兄可以爲二弟解說一下。”司馬朗也有自己派出的眼線佈置在荊州城內,所以對荊州牧府內部情形還是比司馬懿瞭解得要多一些,“其實,劉表府中一直存在着嫡庶奪嗣之爭,劉府大公子劉琦是他前妻所生的長子,劉府二公子劉琮是他繼室蔡夫人所生的次子。蔡夫人、蔡瑁、蒯越、韓嵩他們這一派自然是想擁立劉

琮爲嗣子。劉琦在這場立嗣之爭中勢單力薄——沒想到他卻找到了劉備、諸葛亮作爲自己的助力以與劉琮抗衡。唉!荊州即將大難臨頭,而牧府內部卻還如此內訌重重。所以,劉表亦是心力交瘁,這才病倒了的。”

“不錯。大公子講得一點兒也沒錯。”牛恆有些驚訝地看着司馬朗說道。

“原來如此,怪不得韓嵩、蔡瑁他們要一意投誠曹操了!這些世家豪門早就把劉表治下的荊州榨得沒剩幾滴油了,而今又想把荊州‘奇貨可居’賣給曹操以換取高官厚祿了。他們也知道無論是劉琦還是劉備,接掌荊州後都不會給他們好果子吃,所以便處心積慮地排擠劉琦、壓制劉備。”司馬懿何等聰明之人,一聽之下便明白了過來,“唉,劉表他們既有這等心腹之患,看來荊州之亡是在劫難逃了,劉備、諸葛亮、劉琦他們只怕也未必阻擋得了曹操的大軍吞併荊州……”

他心念一動。雖然在荊州內部單靠劉備、劉琦、諸葛亮等人的力量難以對付曹操,那麼我司馬家爲何不跳出荊州這個圈子,放眼江東,把孫權一派的力量也借引過來阻撓曹操南征全勝呢?只可惜,在江東一域,我司馬家似乎沒有可與之暗通聲氣的內線啊。

“二公子剛纔所言差矣。”牛恆雙眼一擡,平平地正視着他,“二老爺常說,擁有臥龍諸葛亮爲輔臣的劉備,已不再是當日東奔西走而無一地之安的那個‘流難之雄’了。他如今是如虎添翼,曹操此來,若是稍有不慎,只怕還會栽個跟頭在他和諸葛亮的聯手合力之下!”

“那麼,諸葛亮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可以讓劉備不再成爲當日那個東奔西走而無一地之安的‘流難之雄’?”司馬懿盯着他的雙眼,猝然目光一凝,反問了一句。

“二老爺說了,就憑當日諸葛亮在南陽廬中對劉備上門恭請出山之際所講的那一番雄圖大略,他已堪稱一代人傑,足以傲視當世羣雄!”牛恆仍是不緊不慢地答道。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雄圖大略?”司馬懿沉沉一問。

“這個……牛某才疏學淺,卻是背它不出。二老爺已經將它寫在這張帛書裡了。”牛恆從袍袖之中取出一卷帛書遞給了司馬懿,“請二公子過目。”

司馬懿一把接過那捲帛書,匆匆展了開來,埋頭而閱。看着看着,他的眉頭不禁漸漸舒展,雙目炯炯放光,到了後來竟是右拳“砰”地一下擂在地板上,失聲喊了道:“高見!高見!果然是胸懷王者之志的雄圖大略!‘東和孫權,北抗曹操,佔據荊州,進取益州,三分天下,伺機一統’——他爲劉備進獻的這個方略實在是高明之極。難怪劉備不惜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實是當得起這‘三顧茅廬’的聘賢大禮。”

激動了片刻之後,司馬懿突然神色一定,轉過身來,向司馬防深施一禮恭然而道:“父親大人,請您及時發函給二叔,讓他先與諸葛亮暗通聲氣,就說他已找到一位忠於漢室的幕後高人,將在曹營之中巧妙策應迴護,促成劉備、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抗曹操’這一戰略徹底實現,並最終一定會使曹操南征無功而返。”

司馬防撫着胸前的花白垂髯,點了點頭。懿兒去當這個“幕後高人”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就打着漢室忠臣的牌子,以幫助漢室皇叔劉備爲名,再通過司馬徽的引見與搭橋,周旋於諸葛亮的面前,誰也不會懷疑到其他什麼地方上去的。

司馬朗坐在司馬懿的對面瞧了他半晌,臉色也漸漸變了,終於徐徐拍掌而道:“父親大人,到了這時,孩兒才真正弄懂了那天那個‘革’卦的最後一爻的爻辭的全部蘊意了——‘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徵兇。居貞:吉。’——‘君子豹變’,自然指的是二弟雄才天縱、出奇應變、奄忽若神;‘小人革面’,指的就是賈詡嘛!賈詡這個小人不是改頭換面,竟從爲儒林所不齒的‘五姓家奴’變成了‘志節高峻、德服於人’的‘太中大夫’了嗎?‘徵兇’,就是指曹操此番南征必會失利;居貞:‘吉’,則是上天在啓示我司馬家須當居靜密備而伺機應之,定能一帆風順、大功告成!”

(本章完)

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司馬懿吃三國4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司馬家族的未雨綢繆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嫁禍天子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
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第五章 暗礁突現_借力採力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七章 搶奪夏口_常山趙子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小人物往往掌握着第一手信息司馬懿吃三國4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後花園裡的秘密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奪民心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周宣解夢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逼死陸遜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突然“癱瘓”又新婚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司馬家族的未雨綢繆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嫁禍天子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七章 搶奪夏口_金蟬脫殼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劍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