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徵吳新策

徵吳新策

大雨後的洛陽京城,空氣分外清新。這一場夏雨來得金貴,把連續數日炙人肌膚的高溫一掃而空,讓人覺得煞是爽利。

皇宮凌霄閣裡,曹叡在御座龍牀上拿起一札竹簡奏摺,臉上表情顯出一種難得的輕鬆:“昨夜大將軍曹真送來了捷報,他麾下的車騎將軍張郃突發奇兵圍攻了街亭,打敗了賊將馬謖,斷了諸葛亮北進雍涼的咽喉之道,逼得諸葛亮拔師退回漢中去了。”講到這裡,他如釋重負地長長呼出一口氣來,“看來,我大魏邊疆之上,終於可以安靜一段時間了!”

凌霄閣內的兩側長席上,右側坐着曹休、司馬懿、陳羣,左側坐着新任尚書僕射陳矯、豫州牧賈逵、揚州牧滿寵、中書令孫資、中書監劉放等人。他們聽得曹叡這麼說,便一齊伏席同聲山呼道:“吾皇威播四海、天下靖寧!恭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曹叡待他們山呼完畢之後,才雙袖一擺,端然正襟,肅然言道:“列位愛卿,大魏邊境雖安,但我等卻須勿忘古人所言‘居安思危’之銘訓。今日朕特召卿等前來,就是想集思廣益、謀定而動,針對平吳徵蜀之大業醞釀出一套成熟完善的應對方略來。再也不可像先前那般‘東危則援東,西急則救西’,弄得十分被動、疲於奔命!曹大司馬、陳大司空、司馬大都督、陳僕射、賈逵刺史、滿寵將軍、孫愛卿、劉愛卿,請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吧!朕必當洗耳恭聽。”

司馬懿一聽,暗暗稱奇:這個曹叡,在東宮潛居之際絲毫不露圭角,如今大權在手,卻是一躍而起,準備大展宏圖了!就憑他今天這一式“化被動爲主動,未雨而先綢繆”的舉動,足見他可謂一代明君了!哪裡像先帝曹丕在世之時只是盯着東吳孫權作反反覆覆的“拉鋸式”較量?!

但佩服之餘,司馬懿卻並不先急着發言,而是靜靜地坐在那裡,等候着其他大臣們開口。同爲輔政大臣的陳羣也存着“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箴鑑,貌似沉思而內懷觀望。

曹叡將目光掃向了左側長席——那賈逵先自憋不住,出班拱手朗聲而道:“啓奏陛下,我等爪牙之臣,豈有他見?您喊一聲‘打’,老臣便衝在前面死命地打;您喊一聲‘守’,老臣便駐在城中認真地守!包管讓那吳賊鎩羽而歸就是了!”

聽了他這話,曹叡不禁莞爾而笑,也不多說什麼,目光緩緩轉向了右側長席。

這幾日曹休見到司馬懿掃平孟達、曹真逼退諸葛亮,他倆均是立有戰功,而唯獨自己東線這邊寂寂無事,他心頭正一直癢癢得慌呢!此刻看到曹叡正向自己望來,曹休暗一提氣,雙眉一豎,便欲開口發話——恰在這時,中書令孫資已是先行奏道:“啓奏陛下,微臣久在中書省供職,經查閱古今史籍,見到前朝建安年間袁紹逆賊企圖舉兵南來作亂,其謀士田豐進諫道,‘以衆凌寡、以強志弱,亦自有道。上上之策在於執重而臨、以久持之。明公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衆,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爲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側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軍疲於奔命而士庶不得安枕,則我未勞而彼已困矣。不及三年,可坐而克之也!今釋廟勝長久之策,而決成敗於奄忽一戰之際,若不如志,悔之無及也。’這段話是非正誤暫且不論,但於我大魏當今局勢,未嘗不可資爲借鑑……”

司馬懿默默地聽着,雙眸不禁炯然一亮:這孫資好生聰穎!竟能找來這等事例巧妙印證自己的見解——他說什麼田豐這段話“是非正誤暫且不論”,而實際上當年官渡之戰後太祖武皇帝聽到田豐給袁紹所呈上的這篇諫言之時,便以手加額而嘆曰:“幸得蒼天不使袁紹納此言也,否則吾豈能長驅而取

河北平?”

“借鑑?這段話可以資爲何等樣的借鑑呢?”曹叡問道。

孫資看來是早有準備而來,當下正了正臉色,款然而道:“由這段話中,微臣略有啓發,但請陛下指正: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而今大魏囊括天下十分之八,居於強勢;吳蜀各據一隅,弱小不堪。故而,大魏制勝之道在於固守險要、屯師邊疆,以逸待勞,伺機而動,可戰則戰,不可戰則守。數年之後,大魏之勢穩若泰山,而吳蜀之寇疲於奔命,必然有隙可乘。屆時長驅直入,所向披靡,大業可成。”

司馬懿聽了孫資這話,更是暗暗頷首:先前中書省居於內廷,其職能僅爲草擬詔稿、用璽發文之類的雜務,而自孫資今日參與御前朝議之起,便標誌着它的勢力即將崛起,與外廷的尚書檯、御史臺等權力機構分庭抗禮!曹叡這是在切切實實用中書省來制衡尚書檯等,藉此樹立自己的天子權威啊!想清楚了這一切,司馬懿更不可能對孫資的這番方略建議提出異見了。

倒是曹休被孫資這樣橫插進來搶去了話頭,又加之孫資竟以一介四品僚吏之身份在他這個大司馬面前洋洋灑灑指手畫腳,似乎有些太過張揚,一時便動了怒氣,勃然變色道:“孫君此計未免消極有餘而進取不足!如君之所言,我大魏卻還要將徵吳滅蜀之大業拖延到何年何月?你們坐在中書省只知道搖一搖筆桿子、動一動嘴皮子,怎經歷過前方將士親冒矢石、浴血奮戰的艱辛?咱們恨不得是一鼓作氣把吳蜀二寇消滅得越快越好,這樣大家便都可像孫君你一樣回得中原家鄉享一享清福了!”

孫資一聽,臉皮頓時漲得一團通紅,暗暗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這曹休分明是拿着他這些話在刻意挑刺嘛!難道孫某不希望儘快拿下吳蜀二虜嗎?可是眼前的現實條件允許嗎?正因如此,孫某這才提出了這樣一條“以逸待勞,伺機而動,穩中求勝”之策!你卻跳起來莫名其妙地衝孫某撒這一通意氣之辭幹什麼?這不是有意陰損人嗎?

司馬懿見雙方氣氛已僵,便打了個哈哈,出來轉圜道:“孫君所言乃是‘穩中求進’的萬全之策,在老臣看來,實是不容忽視。咱們同處廟堂,都是一心爲國嘛!些許微瑕,何足計較?對了,曹大司馬您久鎮東疆,必有一番徵吳心得——懿等在此恭聆了!”

看到司馬懿率先出來圓場,陳羣、陳矯等紛紛也加入勸說之中。滿寵在旁亦呵呵一笑,道:“曹大司馬對吳蜀二虜‘滅此朝食’的決心和信心非常之大的——滿某也是佩服得緊啊!滿某也相信曹大司馬是必有高見在胸的……”

曹休卻毫不理會他們的話,而是深深地在司馬懿臉上刺了一眼,語氣冷冷地道:“據休的經驗閱歷而斷,克敵之要在於臨事制變、隨機輒發,焉可預設耶?不過,司馬大都督您一向智在人先,想必纔是真正的‘自有高見在胸’了!休敬請教誨!”

按照常理,曹休這麼軟中帶硬地一刺之下,別的其他什麼大臣,例如董昭、陳羣等“老滑頭”說不定就望風而避了,免得和他正面衝突。然而司馬懿卻似臉皮極厚,不顧曹休那兩道冰冷而銳利的目光幾乎要將他迎面射穿,他還是從從容容地開口道:“這個……承蒙大司馬謙讓,老臣倒還真有一點兒愚鈍之見,有請陛下和諸君指正。”

曹叡一聽,精神霍地一振:“司馬愛卿有何克敵之策,快快講來!”

“啓奏陛下,依老臣之愚見,眼下若要非攻吳蜀二虜不可,則須以吳虜爲先。而吳虜自恃舟師之利,隔江跳梁,甚是難制。但兵訣有云,‘凡攻敵者,必先扼其喉而搗其心,則事必成。’荊州之夏口、徐州之東關、揚州之皖城,皆爲

吳虜運兵出入之咽喉;三江口外的武昌、鄱陽湖畔的柴桑,而俱系吳虜之心肺。若我大魏先以陸軍步騎直趨東關、皖城,吸引孫權從武昌東下來援,然後再以水師勁旅順漢水而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併火速渡江疾卷武昌,可謂‘神兵自天而降’,破之必矣!”

他此語一出,滿座震動!司馬懿的這“天降神兵,東西交擊,水陸並進”之策,與以往的對吳戰略大不相同,呈現出了三個嶄新的亮點:一是魏吳交兵二十餘年,魏國主攻方向都選在長江下游的淮南,功效不大;而司馬懿建議將主攻方向改在長江中游的夏口,可以收到出其不意之奇效,堪稱“主攻方向新”。二是以往魏國攻吳一直都使用大兵壓境之方式,以十數萬大軍強攻淮南,而像司馬懿所言的“聲東擊西,虛實互用”之法尚未使用過,堪稱“進攻戰法新”。三是以往魏國主攻之兵種一直爲陸軍,而司馬懿採用陸軍佯攻、水軍實攻之術,堪稱“進攻兵種新”!這三大嶄新亮點,讓司馬懿這套徵吳方略更是顯得熠熠生輝、粲然奪目!饒是曹休對他大有成見,聽罷此計亦無話可說。不過,雖然表面上無話可說,他心底裡卻仍是暗暗有些不爽:你司馬懿才執掌兵權多久?不過一年多的工夫!憑什麼就看起來擺出一副老成宿將的派頭壓得人無可辯駁?你的這套徵吳方略分明是向朝廷上下暗示,平吳滅寇的希望應該寄託在你主政掌兵的漢南一帶,而不是我曹休多年坐鎮的淮南一翼!你這話裡是又把我曹休這個徵東大將軍往哪個地方擱呢?難不成你心底裡還想把鎮南大都督、徵東大將軍兩個方面要職自己“一肩挑”了?!

他在那裡雜七雜八地亂想着,而曹叡這邊聽了司馬懿此計,卻是暗暗歎服!他遠遠望着司馬懿,看到他身坐如鐘巋然不動、口若懸河縱論天下,一舉手一投足之際流露出來的那一派凝肅森嚴、恢宏遠大之氣度,實是令人心折不已!他聯想起自己父皇曹丕因浮慕瀟逸通脫之習氣而變得一副鬆鬆弛弛、散散漫漫的模樣,不禁在心底裡深深嘆了一口長氣:司馬大都督這般的言談舉止才真真正正是我大魏撐天撐地的棟樑之材的儼然氣象!

一念至此,曹叡展顏而道:“司馬愛卿所言高明之極——卻不知卿等還有什麼拾遺補缺之言乎?”

聞得曹叡這話,曹休微微張了張口。他其實此番進京面聖之前,就收到了吳國鄱陽太守周舫送來的一封絕密求降信。周舫在那信中聲稱自己這兩三個月來辛辛苦苦爲孫權一舉蕩定了郡內大姓長老彭綺聚衆興兵之叛亂,然而孫權非但不給他加官晉爵以示褒獎,反而還當衆將他貶斥了一頓!受此侮辱之下,周舫便認爲孫權斷事不公、賞罰不明、有失英明,憤憤不平之中就截髮爲誓,意欲舉郡來投曹休。曹休讓人暗中一查,周舫所言事實倒是不假,只是動機真僞卻難以斷定,所以就沒拿到明面上來與衆臣商討。但他也隱隱覺得若是將這周舫求降之事此刻當衆和盤托出,應該對司馬懿這條“天降神兵、東西交擊、水陸並進”之計是一個絕妙的補充!然而,他又轉念一想:司馬懿如今肅清荊楚、剿滅孟達,剛纔又欲染指淮南軍務,實在是來勢洶洶!其風頭之旺,幾乎蓋過了曹真和自己!自己此時再給他“錦上添花”,豈非作繭自縛?倒不如先將周舫求降之事暗暗揣在懷裡,說不定下來之後自己還能派上大用場!於是,他便緊緊閉住了口,不再多講什麼了。

曹叡見閣中衆卿均無異議,就正容而道:“既然卿等俱無異言,那麼朕特此下詔——司馬愛卿與曹大司馬共爲此計的總領負責之臣,揚州牧滿寵、豫州牧賈逵、荊州牧裴潛等皆爲其副。卿等一齊會師於許昌陪都,謀定備足之後擇日施行此計,力求此番平吳大業能畢其功於一役!”

(本章完)

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司馬懿吃三國4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司馬懿吃三國4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東宮四友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司馬懿吃三國3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殺兄之仇,孫權報是不報?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司馬懿吃三國5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
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寡情的曹丕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司馬懿吃三國4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周瑜的戰船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四章 火燒連營_東風乍起,火燒赤壁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四章 火燒連營_閱兵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司馬氏暗植勢力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司馬懿吃三國4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司馬懿的高帽子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東宮四友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攻心之計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司馬懿吃三國3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丕算命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天下歸心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殺兄之仇,孫權報是不報?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眼線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七章 蜀魏之爭_後方的蜀魏司馬懿吃三國5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酷刑逼供,招出“幕後黑手”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曹丕這顆棋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