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氣吞萬里

建武四年,七月初六,徐衛在長安誓師出征。

紫金虎親筆簽發《討北夷復陝西檄》,“關中侵凌久矣,自敵酋婁宿引師寇陝西以降,荼毒生靈數十萬餘,蹂躪州縣一千餘里,所過之境,城池無論大小,人民無分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

“衛所痛者,猶以金人倒行逆施,剃髮易飾,禁民漢服,我中國數千年之禮儀人倫,詩書典則,掃蕩殆盡此非獨大宋之變,實開闢以來未有之辱”

“今衛率堂堂之師,乘戰勝之勇氣,用恢復於舊疆,凡關輔之地,披髮左祍,執兵仗抗王師者,立斬諸軍戮力,還我河山鬼伏神欽,至死不渝”

西軍正軍八萬,秦隴熙河義勇、番兵、鄉壯三萬餘,合計十一萬人馬士氣高昂,從長安出發,鋪天蓋地向東而進與此同時,西軍第一強盾王稟亦率三萬五千精兵由慶陽府出發,進入保安軍,撲向延安從當年完顏婁宿引軍入侵陝西以後,西軍奏響了收復全陝的最強音

楊再興、李成衛,兩員馬軍驍將引騎兵風馳於主力之前,鐵蹄滾滾,震動關中侵入華州的金軍聞風喪膽,未曾一戰,倉皇逃進同州。

七月初七,楊再興於同州以西十餘里處全殲金軍遊騎數百,直抵城外。同州守將關閉城門,作勢堅守。同州州治在馮翊縣,即後世陝西大荔,韓常苦心經營,且派金軍元老婁宿之子完顏活女坐鎮。韓常認爲,西軍大舉來攻,士氣必定如虹,其鋒芒不可掠,倉促與之決戰誠爲不智,遂指示活女,借同州堅城盡力消耗,以待變化。活女也完全貫徹其方針,堅壁清野,決不出戰。

初八,徐衛大軍兵臨城下。步伐未息,營壘未立,即派姚平仲引熙河兵繼續東進,奪取蒲津關浮橋控制權,截斷黃河而自己指揮秦鳳軍、永興軍、兩興軍將同州城團團圍定,多置器械,準備強攻。

西軍歷年征戰,多以防守爲主,最大規模的攻城是發生在當年鄜州之役。姚平仲張俊引熙河兵涇原兵久攻鄜州不下,反被馬五韓常合師擊潰,鑄成西軍未有之敗如今捲土再來,當然是志在必得

同州城外,西軍結成連營十餘里,一望無際旌旗飄揚,遮天蔽日,人聲馬嘶,不絕於耳那城上金軍,自從徵以來,從未見過西軍如此之大的陣仗,士卒驚恐,惶惶不安而淪陷之民,聽聞官軍反攻,無不暗中欣喜,只盼早日破城,結束苦難。

“同州城池廣大堅固,但處於四入之地,一旦被圍,就陷於絕境。觀金軍行跡,是想堅守消耗,待我疲敝之時,再行反撲”徐衛牙帳之內,一身戎裝的吳玠朗聲說道。

張憲聞言接道:“正因如此,同州之戰不能久耗,務必速決”

永興帥楊彥不改勇悍本色,主動請纓道:“宣撫相公,卑職願率本部先期扣城”

徐衛高居於上,面對數十員文武,擺手道:“你們可曾注意同州城防體系的變化?”

張憲是攻守老手,聞聲答道:“卑職留心過,金軍拆除了城上所有敵樓,並削平了所有齒垛,這可能是因爲敵樓和女牆很容易成爲砲車攻擊目標。同州城,變成了一座平頭城。除此之外,同州城的城角,被改造成半圓形,這樣就很不容易被砲彈轟塌。很明顯,韓常借鑑了當年我們在平陽的城防體系。”

“不但借鑑,甚至還有發揮。”徐衛指正道。“在金軍裡,韓常是少見的以攻防著稱的將領,看他同州城防,可知此言不虛。如果本帥所料不差,以砲制砲的戰術他也學了去,這高牆之內,必有砲羣。”

他此言一出,帳內一衆文武心裡都雪亮,同州城不好打。可那又這樣,我們等了十幾年,終於等來收復陝西的這一天,豈能一出門就被困難嚇倒?莫說它就是石頭城,哪怕是金湯澆鑄的,也得給它撞開拔掉關中平原上的這根釘子

“宣撫相公,似同州這般堅固,最好還是重點進攻,以便集中力量。”張憲建議道。

哪知,徐九大搖其頭,斷然道:“同州不可攻。”

一語驚滿帳不可攻?我們十一萬人馬剛從京兆府過來,碰上個同州城就不攻了?宣撫相公,誓師之時,你那番豪言壯語,可是聽得將士們熱血沸騰

“從前,我們打過多次防守作戰,沒有哪一次不是憑藉高牆深壕消耗敵軍,尋找戰機。如今攻守易主,我們不吃這個虧。”說着,徐衛起身至地圖架前,招呼道“你們來看。”

“如今,金軍所據陝西之地,無非延安、同州、鄜州三處爲重。延安同州,一北一南,遙相響應,而鄜州居其間,可左右逢源。可以肯定,韓常佈防,也將着重在此…。我軍如果強攻同州,不是三兩天可以攻破的,時間一旦久了,軍心必受影響。此時,鄜州之兵南來,我軍雖不懼,然徒耗光陰,空廢錢糧。”

衆將都不出聲,顯然並無異議。

“此番收陝西,我軍之戰略,不在層層推進,而在於直搗敵巢,完全打亂其佈置”徐衛神色莊重,語氣鏗然沉重揮出的鐵拳顯示出無比的信念

“相公之意,莫非要舍同州,而直趨延安?”吳玠洞察到了主帥的意思。

“不錯正是如此”徐衛輪廓分明的臉上露出笑容。“要打亂韓常的佈置,就要讓延安、鄜州、同州三處無法聯通無法互援空據險要,卻無法施展”

兩興安撫司都統制徐洪,一捋赤髯,笑道:“宣撫相公高見。”

徐衛知道自己這位五哥也是戰術行家,也笑道:“徐都統有何見解,說來研究。”

徐五也不推辭,起身上前,手指地圖道:“今姚帥引熙河軍奪取浮橋,一旦成功,便隔斷河東關中,陝西之敵,便成甕中之勢。此前東征,我軍已復河南,據有虎牢關、潼關諸險。至此,無論河東河南,金軍都無法入援,正所謂犬入窮巷。”

文武要員聽到這裡,無不欣喜。徐都統一席話,令人茅塞頓開這麼說來,我軍在開戰之前,就已經佔據了相當的優勢如此,何愁陝西不復?

“但韓常也非易與之輩,必作困獸之鬥,而金廷也不可能坐視陝西光復,這場仗一旦打久了,必然生變。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金軍出燕雲,經河東來援。如果姚帥控制了浮橋,當然暫時不懼,可要是入了冬,可就不一樣了。”

衆人都明白徐洪所指,黃河在風陵渡這一帶改道,由南北向改爲東西向,所以風陵渡以北這一段黃河,在寒冬之際,常出現流凌,甚至於冰封。一旦河面結冰,蒲津關浮橋就形如虛視,敵軍可履冰過河

“所以,此役不能久耗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如同宣撫相公所講,必須直搗延安集合諸路兵力,拿下這個重鎮,完全控制陝北”

聽到這裡,有些將領還是不太明白,有人高聲問道:“放着同州不攻,而轉兵延安,如此就算姚帥拿下蒲津關浮橋,又豈能穩固?我軍將後背扔給同州之敵,又豈會妥當?若留兵在此圍困,又怎生集合力量?”

徐衛一擊帥案:“問得好”

徐洪輕笑一聲,拱手道:“剩下的,請宣撫相公明示。”

“徐都統胸有成竹,何必謙虛?”徐衛搖頭道。

見他兩兄弟在那裡謙讓,張憲索性接過話頭:“兩位長官都謙虛,那卑職就姑且試言,若說得不對,再請長官指正。”

“宗本不必擔憂,有話但講無妨。”徐衛肯定道。

“姚帥奪蒲津以後,我軍可留下適當兵力,與熙河軍一道,牽制同州。主力立即北上,一路打到延安城下,與涇原軍會師扣城圍點,打援”張憲話不多,但頗得要害。

話音一落,帳中文武多有稱讚者。但徐洪聽後,沉默不語,徐衛也是笑而不答。張憲見狀,心中狐疑,莫非我說得不對?他是坦蕩君子,胸中不藏陰暗,遂道:“請宣撫相公,徐都統指正。”

徐洪仍舊不言,徐九看他一眼,糾正道:“宗本所言,大體可行。然同州之兵幾何,你不知,我也不曉,留兵牽制的話,留得多,分散力量,留得少,又恐敵出城而擊。唯今之計,莫若學金人。”

學金人?不知道金人除了騎兵之外,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的?

徐衛也不賣關子,直言道:“昔年我軍在平陽堅守,金人作‘鎖城法’,使內外交困。再遠一些,王正臣當年守太原,金人亦用此法,鎖城而去。今同州堅壁清野,負隅頑抗,我軍正好用鎖城之法圍困,方纔得以脫身北上。”

鎖城法,衆人並不陌生。《武經總要》有云,城固難以驟拔,則使鎖城法困之。只不過,這些年來,多是金軍在用,反倒讓世人以爲,這是北夷獨創。

張憲聽後,思索片刻,坦承道:“卑職確實沒有想到這一層。”

徐衛撫慰幾句,又與衆將商議細則,確定之後,紫金虎朗聲下令:“鎖城”

西軍總帥這一聲令,直喝得同州城顫抖不已在陝西十一萬步騎兵臨城下之時,同州金軍將士就被這前所未見的聲勢駭得不輕,他們甚至還沒有想明白,我們不是一直壓着宋軍在打麼?怎麼淪落到這個份上了?

放眼城外,密密麻麻全是宋軍的營帳,但金軍知道,宋軍不是來趕集的,很快,一場慘烈的攻防戰不可避免。誰死誰活,只有天知道可到了七月初九,他們等來的不是如林的砲車,也不是高聳的鵝車,想象中怒潮般涌來的大軍根本沒有出現。宋軍開始在城外相當遠的距離鼓搗什麼。

這個異常的情況被迅速報到了完顏活女跟前,當年的女真小將,如今已長成鐵塔一般的壯漢,當他健碩的身軀裹着鐵甲鏗鏘作響搶上城頭時,他看到了讓人膽寒的一幕作爲西路軍的小元老,他實在太清楚城外的宋軍在幹什麼了

“鎖城”活女的語調有些異樣,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鎖城法有一天會用到金軍頭上來。

所謂“鎖城法”,就是在城池堅固,難以快速攻破的情況下,在城外弓弩和砲車射程所不及的地方,構築工事,設置障礙,用矮牆、鹿角、拒馬、陷坑等建起一道防線,隔絕內外交通聯繫,以圖困死。

但是,鎖城法多用在久攻不下之時,如今西軍剛剛抵達,連個屁都沒放,就祭出這等妖法,實在讓活女始料不及。立在城頭之上,活女揣測着徐衛的用意。很快,他就明白了,徐虎兒是要將我困住,好抽身北上,攻延安

此時,活女陷入兩難境地。如果坐視鎖城法形成,他除了堅守待援以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如果此時出擊,又絕沒有取勝的可能,整個同州,包括城裡和蒲津關,只有不到五萬兵力,而且精銳的女真本軍,都是護衛蒲津關的完顏習不手裡。此刻,想來他也不好過。

面對讓人絕望的境地,活女畢竟不凡,他是被金太祖預言“此兒異日必爲名將”的人,面對紫金虎十萬大軍,活女並無懼色,他手捶城牆,厲聲喝道:“讓馬軍從南門出擊”

徐衛,縱使撼不動你,也要殺殺你的銳氣

軍令一下,同州南城城門洞開,吊橋放下,奔騰而出的漢兒鐵騎嘯叫着衝向了正在幹活的西軍將士。銳利的長槍在七月的陽光照耀下,炫出奪目的光芒

頭頂烈日,揮汗如雨的士兵們手裡扛的並不是器械,而是鋤頭鎬耙,他們聽到蹄聲,直身腰來,抹了一把汗,以淡定的目光看着呼嘯而來的敵騎

陡然之間宋軍營中號角聲大作戰鼓警鑼同時敲響幾乎同一時間,巨大的吼聲在同州四面八方升起勢如驚濤,直入雲霄十萬大軍共一吼,便叫黃河水倒流

讓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那從城中殺出數百漢兒騎兵,在震耳欲聾的怒吼聲之下,竟駭得勒停了繮繩,調轉馬頭,倉皇地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楊繼嗣正光着膀子,扛着大戟在肩頭,帶隊巡弋,目睹此種情況,啐了一口:“呸直娘賊,等死罷”

城頭上的完顏活女見狀,一張黑臉漲得通紅,他切齒之聲格格作響,嚇得四周部將無人敢言。突然,他拔出彎刀,扭曲着臉竄下城去那些半途而返的馬軍剛剛進城,還在爲先前的景象而心有餘悸,虎兒軍勢大如此,怎生得了?怎生得了?

帶隊的漢謀克翻身下馬,身上早已被冷汗浸透,腳剛沾地,忽見部下們滿面驚恐,張大嘴巴看着他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忽感勁風襲來剛轉過半身,他那顆人頭就已經從脖子上斷裂出去鮮血從頸項處噴出,無頭屍首立時撲倒在地

活女仍保持着劈砍的餘勢,一張而憤怒而扭曲的臉龐猙獰可怖他凌厲的目光掃過一衆漢兒,再次舉起了彎刀。這一下了,慌得尾隨而來的部將們抱的抱,扯的扯,勸的勸。

“都統,他們畏敵退卻,自是有罪,然主腦已伏誅,法不責衆,息怒”

暴跳如雷的活女好不容易纔消停下來,他擦乾血跡,還刀入鞘,冷冷道:“今夜,摸營”

不得不說,活女的腦子還是挺活的,紫金虎大軍剛來,立足未穩,趁此機會摸營偷襲,不失爲良策。可他忘了一點,徐衛就是個經常摸營的傢伙,他摸慣了人家,哪會讓你摸?

是夜,當兩千多金軍悄悄從北城出去,摸向兩興軍營寨時,竟摸到了一處空營再摸第二座,還是空營帶隊的金將穩不住了,心知宋軍有備,趕緊下令回城。而此時,徐洪部將程方率衆殺出,攆得金軍拔腿就跑。程方一路追趕到城下,直到城上守軍亂箭射來方止。

活女徹底死了心,緊閉城門,高懸吊橋,再不作他想。同州城裡,兵力雖然不多,但物資儲備足夠,堅持半年不成問題,耗吧,看誰耗到最後。

金軍閉城不出,宋軍得以安心鎖城。不久,各種工事漸漸崛起,一道嶄新的防線就像給同州城繫了一條新圍脖,只是這條圍脖是鐵石所鑄,早晚,會勒斷你的脖子

不說徐衛在同州鎖城,卻說熙河大帥姚希晏,引三萬熙河軍東進,至同州治下朝邑縣,小太尉使他弟弟姚必隆去招降,說西軍收復陝西來了,不降就死朝邑知縣本是宋官,二話不說,大開城門,請名震關中的小太尉姚大帥進城。

姚平仲纔沒那個閒心,派幾百兵駐守,馬不停蹄地往蒲津關趕。此番出征,徐衛信守東征之前的承諾,讓熙河帥司當先鋒,小太尉一口氣從肚子憋到腦門上,就爲打個開門紅,蒲津關浮橋,他志在必得

第319章 震天雷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140章 小娘子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八百七十八章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64章 官油子第51章 風將第88章 漢奸第122章 冠禮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1章 徐家老九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675章 徐郡王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60章 榮歸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135章 苦果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八百四十七章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46章 死戰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82章 出逃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115章 攀親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133章 川陝第707章 兀朮第四百一十八章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88章 漢奸第八百六十五章第139章 競爭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131章 人氣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16章 太上皇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60章 榮歸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1章 徐家老九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76章 死戰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八百五十九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八百六十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八百五十六章第486章 得意忘形
第319章 震天雷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140章 小娘子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八百七十八章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64章 官油子第51章 風將第88章 漢奸第122章 冠禮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1章 徐家老九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675章 徐郡王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60章 榮歸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135章 苦果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八百四十七章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46章 死戰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82章 出逃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115章 攀親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133章 川陝第707章 兀朮第四百一十八章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88章 漢奸第八百六十五章第139章 競爭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131章 人氣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16章 太上皇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60章 榮歸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1章 徐家老九第716章 歸還東京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76章 死戰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八百五十九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八百六十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八百五十六章第486章 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