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得駙馬府,也是快三更時分了。
待問清趙福金去趕靈護廟前的廟會祈福未歸之後,黃傑便也自回了書房就寢。倒也不是黃傑有早睡的習慣,而是自從做了這駙馬都尉之後,上朝也就成了日常工作,大朝必到,常朝也跑不了。
雖然也就是個點卯的活兒,而且也不用五更就去待漏院候着,可以待到五更末刻禁門開的時候直入禁中,但這等表面功夫還是不要落人口實才好。
此外,駙馬府的日常生活倒也單調,每日出門早朝之後,不管宮中留不留午(午飯),這下朝之後到晚飯前都屬於黃傑的自由活動時間,這期間黃傑可以去蘇廿孃的郡主府也可以自行安排行事。除非趙福金特別交代她有應酬或是諸如回宮探望趙官家或弟妹,叫黃傑不用回駙馬府用晚膳,否則黃傑必要回駙馬府侍膳,除此之外還有夫妻之事,自打黃傑與那煩人的乳孃使了個小小的幻術後,便也沒了什麼諸如要看黃道吉日纔可“行禮”的規矩,但黃傑也是個極有節制之人,自然不會旦旦而伐,只是趙福金的肚子如今都還未見氣色,不過黃傑也知道這事倒也急不來。
還有一事卻是有些惱人,便是封宜奴的肚子至今還沒準信兒,黃傑算來這都已經過了足足十月,甚至都超過了四十二週,可依舊沒有出現將要生產的跡象。以至於這些日子黃傑每日必定都要去郡主府裡探望,甚至害怕封宜奴肚中的孩兒個頭太大,都已經開始強制要封宜奴節食,每日用少量的參雞湯和菜蔬羹吊着,並且至少要她步行一個時辰以上。
而且,因爲他上次昏迷的事情,趙官家也是死活再也不許他出城去救災了,所以這每日只能上朝下朝,陪陪妻女和公主,救災的事情只能是寫了條呈上疏做些建議了。
還有,如今御車軍建軍的事情,大致上算是停頓了下來,整個東京地區的人力物力全都投入到了救災和恢復生產上。這次的大水災造成的損失,依照王黼領着有司算出的數目,至少達到了上千萬貫的損失,尤其人口損失巨大,初步估計罹難和失蹤的人口數目約在十五萬上下。但由於此時的戶籍制度和統計數據的差失,這個數目也只能是粗略的估算。
因爲這次的洪災屬於來勢洶涌,去勢也是急促,洪流一路向東甚至衝到了二百多裡外的考城(今河南民權縣),而沿途各地水退之後,打撈起屍首都是第一時間就地火化,再說這等大災的死傷數據朝廷也沒有主動公開的道理,所以能有一個粗略的數字就已經不錯了。
不過趙官家也還算是個仁君,除了各項安撫和救災措施之外,他也駁回了太子趙恆想要給他背黑鍋的想法,再次下了一道罪己詔,把洪災這事自己扛下來。而這趙官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接連下了兩道罪己詔的事情也算是破了紀錄,這也就使得朝中開始有了建議趙官家明年再改一個年號的動議。
對此,黃傑也有些擔心,但他知道這樣的擔心沒用,最終會不會改新的年號,又會用什麼新年號,這完全是根據趙官家心情來看了。
當然了,趙官家既然再次下了罪己詔扛了黑鍋,但這並不表示水災的事情就這麼算了。在七月初洪災發生後的幾天,他便將東京都水監和河陰都水監的一百多都水使下了刑部大牢,七月中又抓了一千餘河工司的相關吏員和工匠。到了七月末,又把曾經都監黃河堤防,早已經致仕的幾個前工部侍郎和員外郎以及家眷也召回東京下獄調查。
還好,這期間未名子的《探幽記》連續發佈更新,待到“汴河龍王被斬凌霄殿,靈護廟前斥退衆水族”一章更新出來之後,大理寺卿也才上疏趙官家,一口氣放出了大半的人來,最終判秋後處斬三十六人,流徙百餘人,纔算是結了此案。
若非如此,以趙官家的尿性和宋廷的甩鍋手段,只怕這裡外裡兩千多人都要難逃干係,到時死的怕也不止三十六人了。
這期間,唯一的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就是韓進寶部如期回到了東京,然後自然是全都送去了牛頭山大營,只是如今他們在建設大營的同時還要兼顧着重建朱仙鎮。畢竟御車軍的大營建成後,還要指望着朱仙鎮來承擔糧草轉運和菜蔬供應的工作,這次朱仙鎮受災的情況比起其他地方來說還不算太重,水退之後隨着不少僥倖得脫的百姓陸續轉回,最後統計得出整個朱仙鎮五百七十多戶人家,完全滅門的只有不足三十戶,人口損失也只有三成而已,最大的損失就是房屋被毀,農地被淹沒而已,所以御車軍如今的主要工作便是幫助朱仙鎮復耕和建設過冬房。
還有就是洪水發生時,這金遼、西夏三國的使者都沒走遠,也都迅速回頭略作了慰問。而後宋軍也就探知,遼國方面一口氣就將宋遼邊境枕戈待旦的遼軍抽掉了超過八成直往臨潢府去了,而金國使者也等不及宋廷承諾的兵器、軍械和糧草發運,火速渡海返回了金國,看樣子他們都認爲大宋突然遭此天災對他們兩國而言實乃天賜良機,這麼急急忙忙的跑回去肯定是要直接開戰。
至於西夏的使者,回頭看了一眼確認了情況之後,便也快馬加鞭的跑回了西夏,便是童貫一連派了三潑禁軍去追都給追丟了。
對此,大宋倒也樂見其成,不過童貫還是嚴令西北諸軍加強戒備,防止西夏人趁機搞事,而宋遼邊界的駐軍也全力回縮防守,既然金遼要決一死戰,大夥兒只管坐山觀虎鬥就是了。
但說黃傑睡下不久,便也叫黃福壽給叫醒了,說是封宜奴的肚子終於有了動靜,黃傑也來不及更衣,便穿着一身睡衣火燒屁股一般的騎了青花驄便從公主府裡衝了出去。
待他策馬狂奔穿過小半個東京城,剛進得郡主府的大門時,就聽見一聲異常洪亮的哭聲直衝天際,然後就聽滿府的人都是高喊:“萬幸!萬幸!果真是個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