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

趙禎有些無奈,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別說是蔡伯俙和趙妙元,便是在南門大街上賣餛飩的花娘趙禎也是時常記掛的,爲了她趙禎還特意和北平府的差人打過招呼。

讓他治罪蔡伯俙和趙妙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這事情確實是燈下黑,他們夫婦二人脫不得干係。

“朕說過這是燈下黑,但他蔡石確是你蔡府的人,是他傳遞消息給孫良,罪不容赦,你等二人有不察之罪,蔡伯俙免去文資,去職三司副使一職,改涼州轉運使。”

涼州乃絲綢古道的重鎮,也是大宋現在西北之地的要衝之地,涼州古稱雍州、姑臧、休屠,又稱雍涼之都、天下要衝。

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大涼在此建都,雍涼文化的發源地,曾經是華夏的重要之地,乃西北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

擔任涼州轉運使對於一般的朝臣來說乃是一個肥缺,但對於蔡伯俙這樣的心腹之臣來說算是一次貶斥。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那就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是趙禎想到的最好辦法,蔡伯俙這個小子自查不嚴,導致家中出了這樣嚴重的事情,那他便要付出代價。

趙禎知道蔡伯俙現在最不希望的便是遠竄邊州,而且趙妙元也是捨不得和蔡伯俙分離,這已經是懲治他的最好手段。

“皇兄怎生如此無情?”

趙妙元有些發瘋,蔡伯俙這麼多年來爲大宋爲趙禎東奔西跑,功勞有多大她不說,單單是這一身肥肉都給跑掉了,可見其中勞苦,眼下又要遠赴涼州,這怎能讓她不心疼?

蔡家已經不再需要蔡伯俙親自打拼,多年積攢下來的財富和地位已經讓蔡家在神都城安穩享受便好。

去往涼州對蔡伯俙來說不是一個肥缺,而是一場遙遠和漫長的旅行,涼州乃是大宋的重鎮,而蔡伯俙去了一定要做實事,做出功績來,否則官家是不會調遣他前往的。

趙禎起身便走,揮了揮手道:“你若是想去便隨蔡伯俙一起去!都這麼大了,朕還能管得了你?嗯……朕聽說最近監察御史們可不在意外戚宗室離京……”

趙妙元的眼睛突然就變得晶晶亮,閃爍着興奮的光芒,宗室極少能離開神都城的,同樣被安置在外面的宗室近親也不能隨便回到神都。

這是朝臣們制衡宗室的手段,也是避免宗室對皇權的影響。

趙妙元雖然貴爲大宋的長公主,但她卻極少能有機會離開神都城,就更別說京畿路和北平府了。

一次遠遊對與一般人來說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對於趙妙元來說卻是殊爲不易的機會。

蔡伯俙早先在外奔波,她卻只能苦守神都,若不是能時常進宮,還能參與到碧雅軒的買賣之中,她早就苦悶死了。

興奮的望向蔡伯俙卻見他面露苦澀,頓時不高興的板起臉道:“怎生皇兄許我出京相隨,你倒是不高興了?”

蔡伯俙指了指被師橫押走的蔡石道:“沒想到老石跟了我這麼多年,最後卻是他……官家會隨意讓我出任涼州轉運使?”

蔡伯俙的話讓趙妙元吃了一驚:“你的意思是官家讓你出任涼州轉運使不是貶斥而是重用你?”

“別別別……別說重用二字,爲夫最聽不得的便是重用二字!這麼多年來每次官家重用爲夫都是膽戰心驚的,稍有不慎便會影響官家的整個部署,爲夫做事爲何小心謹慎?一旦大義後果不堪設想!乃至影響官家的大局!”

趙妙元嗤之以鼻道:“妾身瞧你這麼多年做的挺好,你別忘了,你可是頂着神童的稱呼,是皇兄打磨掉你身上的圓滑,否則哪有今天!”

蔡伯俙自嘲的笑了笑:“官家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蔡伯俙能有今天全是拜官家所賜,但你可知爲夫有多少時候千鈞一髮?這幾年在神都待了這麼久,爲夫心中的鬥志也快被消磨掉了,原本打算能有機會向官家主動去職,做一個閒散外戚,可誰知又被官家高高架起!”

趙妙元冷笑道:“你還打算打算高高架起?那是賢兒的事情,便是賢兒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若是旭兒以後要用他,他也要爲蔡家頂上去!否則如何能平安百代,如何能做與國同休的外戚!”

稍稍頓了一下,趙妙元緩和了一下心情,望向蔡伯俙道:“夫君,你別忘了,整個外戚中能有如此地位的也只有蔡家一家,蔡家已經被天家牢牢的綁在了一起,天家興盛則蔡家興盛!”

蔡伯俙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這一點:“官家說東城豪門乃我大宋利益集團,可天家天家何嘗不是?朝中的六部相公,宰執相公那一個不是被捆綁在天家的馬車上?官家這是把朝堂和天家捆綁在一起啊!但唯一的區別便是朝堂之上的相公們接茬換,但東城豪門不會改變。”

端起面前的茶水一飲而盡,蔡伯俙笑道:“也罷!誰讓咱是官家的伴讀,心腹之臣呢!這個外戚妹夫可不好當啊!官家對爲夫的信任,那爲夫便好投桃報李以謝官家隆恩!”

趙妙元起身挽住蔡伯俙的胳膊道:“這是自然!別說是在外戚中,便是在朝臣中,夫君也是頂頂的人!妾身如此也可期望西北,一覽涼州風光!哦,還要爲嫂嫂和侄兒們帶些東西回來嘞!”

蔡伯俙笑了笑,只不過眼中閃過一絲恨意,低聲道:“蔡石揹着我做出這樣的事情,絕不能輕饒,官家今夜只帶走蔡石這是告訴我他的家人我等自行處置!”

趙妙元興奮的臉上頓時陰雲密佈,對於她來說,揹着蔡家做出這般不恥的事情不是最嚴重的,牽連到蔡家纔是他該死的地方。

“這該死的東西,枉我對他家那麼照拂,換來的卻是這般的背叛,他家的人打着蔡府的名號做買賣我也權當沒瞧見,誰知卻是養了一頭狼!”

蔡伯俙笑了笑:“打着蔡府的名號有甚?還有更多的事情你不知曉,只是看在他這麼多年把蔡府打理的井井有條,又忠心耿耿的份上,我沒有計較罷了!”

“夫君的意思是?”

“無需對他的家人有什麼酷烈的手段,只需把他們拿的東西再給拿回來就好,這是對他們家最大的懲罰。”

“就這麼簡單?”

“人性是貪婪的,他們原本是老實的農人,從未享受過這些,現在享受慣了,突然奪取這些比殺了他們還難受。從此以後蔡石一家和蔡府再無關係!他們在神都城中的日子能好過?”

趙妙元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六十一章大拜除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六十一章大拜除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