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

所謂的倭國使團其實就是良子內親王以及尊仁親王,親仁親王的隊伍,倭國的子嗣稱呼很簡單,內親王爲公主,親王便是皇子。

他們的到訪既在意料之中也出於意外,趙禎沒想到他們會來的這麼快,以至於大宋還沒有準備好,不過只要有大軍在,有劉德召和楊爍在,海東都護府會很快的組建,只需派遣文臣便可。

通過楊休之口,趙禎認識到大宋的都護府要有別於漢唐,不光要以武力威懾,也要用文道教化,如此方可使倭國臣服於大宋,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派遣文官,並且要以大量的私塾先生前往倭國授課。

這是一種文化侵略,相當於便向的洗腦,可這條“毒計”並非是趙禎想出來的,而是朝中文官討論後的產物,當歐陽修提出這一觀點後,幾乎滿朝文武統統支持。

若是倭國百姓從孩子開始便學習大宋的思想,學習漢家文化,日久天長之下,忠君思想,尊中原正統之思想必會深入他們的骨子裡。

而且龐籍和夏竦兩人甚至提出可以從倭國取仕,雖然不會有很多,但只要是才學出衆的倭人,也可以前來大宋參加科舉,也可以和大宋百姓一樣入朝爲官!

趙禎發現,即便是自己什麼也不做,這幫野心勃勃的朝臣已經快要變成張牙舞爪的殖民者,這不禁讓趙禎聯想到當年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

可以說現在大宋的海東都護府就如同東印度公司一樣,不禁對倭國的經濟採取了壟斷政策,並且在政治上也要敢於,這些還不算晚,文化上的入侵,人才的遴選掠奪,種種的一切都在向某個地方靠攏。

趙禎忽然對着天空聳了聳肩,在三才驚訝的眼神中莫名的開口道:“我真的什麼都沒做哦!”

三才緩緩的低下了頭,顯然,官家是和看不見的神靈在交談,這不是自己能干涉的…………其實趙禎只不過是向天空說話,若是真的有所謂的老天爺,那很好,自己確實什麼都沒做,若是沒有……那就把這句話留給空氣。

原本冗長的拖延的文臣在都護府一事上行動迅速,可以說他們其實早就準備好了一切,只是沒想到倭國使團的速度會這麼快。

大宋的朝堂就是這樣,當所有人都爲一件事向同一個方向使勁的時候,那將展示出驚人的辦事效率。

挑選文人,任命官員,派遣護軍,編隊組織前往碼頭,這一切只不過只用了短短三天時間。

三天後當趙禎在文德殿召見倭國使團的時候,大宋海東都護府的文官和教員已經離開了北京城向前往倭國的第一站登州港出發。

大宋,不,華夏曆史上還從來沒有把軍隊和官員派遣到倭國,也從未把戰火燒到倭國的土地上,如今不同了,大宋不光是戰勝了倭國,甚至在倭國建立都護府,如此便是強過盛唐的。

對於唐朝,大宋有着一種近乎狂熱的崇拜,這個盛世的中原王朝曾經給華夏百姓帶來極大的驕傲,所以宋人喜歡把大宋與盛唐相比。

而趙禎自然會被拿來和李世民相比,相比之下,越來越多的人看好趙禎,最少他在禮法上是高於李世民,並非兄弟相殘奪取的皇位。

雖然對待宗室子弟過於苛刻,但並沒有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再說,爲尊者諱,誰會提起這些?

倭國使團是第一次前來北京城,也是第一次看到大宋的新皇宮,高大巍峨,宏偉壯闊之相讓他們冷氣吸得牙疼,相比大宋,倭國的皇居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帶有精美雕刻的御階便讓他們瞪大眼睛看了許久,帶隊的使臣藤井雙商雖然極力的剋制自己左顧右盼的衝動,可身體還是誠實的出賣了自己。

即便是已經到了弱冠之年的皇子親仁親王也在東瞧西看,更別說剛剛年滿十八歲的良子內親王和剛剛總角之齡的尊仁親王了。

藤井雙商努力的剋制着自己的衝動,轉頭小聲道:“初來上國,三位殿下要好生注意禮儀,切不可忘卻丟了倭國的臉面。”

三人連連點頭,眼前的場景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剛剛路過仿若是鯤鵬一般龐大的宮殿讓他們覺得自己在顫抖,那宮殿彷彿是從地上蓋到了天空,遮蔽了日光和天上的雲,在它的面前任何人都感覺自己是那麼渺小的存在。

還好大宋皇帝不是在那宮殿之中召見自己,若真是那樣,他們都不知自己能否走進那座宮殿之中…………

和乾宇殿一樣,文德殿的地基已久很高,總共分爲三層,每一層遞減式的向上延伸,給人以端莊厚重的感覺,在上御階的時候,幾人稍稍有些不自在,或說是惶恐纔是。

兩邊是手持儀仗的御前班直,那碩大的金瓜高高的舉起,彷彿雖是會落下砸在自己的腦門上!

先聲奪人是大宋的習慣,還未等藤井雙商開口,三才在瞧見他們後便高聲叫道:“大宋皇帝召倭國使團覲見!”

這讓原本準備說話的藤井雙商身體微微一僵,再看看身後的皇嗣,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按照往常的規矩,應當是使者最先自報家門,以顯示國家的地位和麪子之後,再由皇帝召見。

進入大宋的宮殿,便瞧見原本喜歡穿着燕居服的大宋皇帝身穿華麗的大袞冕正襟危坐於上,再看看身邊,三位皇嗣已經被大宋皇帝的樣貌和服飾所震驚。

更讓藤井雙商尷尬的是,他自己還沒跪下,身邊的皇嗣便已經開始行禮了…………

“下邊那個人,你的膝蓋不會打彎嗎?”

趙禎揶揄的望着藤井雙商,只讓他臊的滿臉通紅:“臣倭國遣宋使藤井雙商參見大宋皇帝陛下!”“倭國內親王良子參見大宋皇帝陛下!”“倭國親王親仁,尊仁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擡起寬大的廣袖,趙禎微微點頭道:“平身!”

還不等他們起身,趙禎又道:“爾等前來要好生學習中原文化,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兩位皇子當留於京中學習,待學成則可歸故國,朕定然“善待”之,而朕聽聞倭國女子可爲王,如今便好生學習牧民之道,留于禁中!”

趙禎說完便走,沒有給予任何人說話的機會,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倭國皇嗣以及面色灰白的藤井雙商喃喃自語:“完了,一切都完了…………”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