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

bookmark

張知白是文臣他當然清楚應該站在什麼地方,眼下務必要站在文臣一邊,而且官家欽點他出班,要的不是別的就是國法的“規矩”!

這時候當然不應該“理性”或是“法理不外乎人情”,而是應該中規中矩的回答,只有這樣纔是在朝堂上和官家面前體現自己的“公正”。

張知白躬身道:“啓奏官家,匿良人於家中者,徒從三年上,刑八十脊杖矣!且…………”

張知白稍稍猶豫,擡眼看了看趙禎,又看了看跪在大殿地板上的趙仲旻有些尷尬的開口道:“且不得以銅贖納其罪!”

趙仲旻抖了抖,擡頭望向趙禎道:“官家,家父年老體弱,如今以入花甲,還請官家容情!”

趙仲旻在父子之情和孝道上是極爲妥帖的,雖然他也有些不好的風評傳出,但爲人以孝,這不是朝臣們和趙禎聽聞的,而是真真切切看到了的。

之前趙宗說坑殺僕女一事便是趙仲旻親自上殿懇求趙禎,以頭搶地甚至血色潺潺,如今還是這般爲父親求情,其心可諒。

大宋的文化和道德基礎是建立在儒學之上的,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樣的孝道在某種程度上佔據了大義,也是讓人感動的。

只不過…………律法豈能因爲孝道而更改?犯法的是趙宗說,不是他趙仲旻,他的孝道不足以彌補他父親的錯。

若是在律法之上,單單靠罪犯兒子的幾個響頭便能免去罪責,因爲罪者的兒子孝順,就要免去罪責?天下還有這樣的事情嗎?那這世上還有什麼公理可言??

趙禎坐在御座上皺眉呵斥道:“來人,把馮翊侯架起來!這是朝堂,朕知曉你的孝順,可以自身之損換取罪責,此不當爲孝!”

“官家,家父養育仲旻,此時自不會愛惜軀體,還望官家降罪仲旻,代父贖罪!”

一時間,朝堂上,聞着落淚不計其數,這樣孝順的兒子可是世間少有的,爲了父親可謂是不惜一切,甚至願意自己代父贖罪。

所有人都望向了趙禎,雖然他們不好開口求情,但事情到了現在多多少少要給宗室一點面子,也要給趙仲旻的孝道一點“嘉獎”。

趙禎本來是打算通過這件事再度出手懲治宗室,尤其是懲治趙宗說的,但眼下給趙仲旻這麼一鬧騰,還真不還下死手。

“如此,便以官身贖納!”

大殿中極爲安靜,所有人都尷尬的望向趙禎,大宗正趙允成出班小聲道:“官家,祁國公的官身道州刺史已經恕納,再無其他。”

趙禎望向趙仲旻道:“如此便以馮翊侯的官身恕納,今日起免去趙仲旻左監門衛大將軍!”

趙仲旻跪地道:“謝官家!”

左右不過一個左監門衛大將軍的虛職而已,這頭銜在宗室手中就是個擺設,最大的作用便是作爲抵消罪責的存在。

父親的官身已經被收走,自己的官身現在也沒了,趙仲旻心中有些不安,還是到了這種地步,其實這些完全都是沒必要遭的罪啊!

作爲大宗正的趙允成出班道:“啓奏官家,宗說之事乃宗室教化不嚴,督導不順,還望官家以《訓誡書》敕下,爲宗室子弟警!”

這時候趙允成的站出來自然是讓人無話可說的,作爲大宗正的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權利,同時也沒人聽他的,他請求趙禎下一份《訓誡書》也沒有什麼不妥。

朝臣們自然是同意的,不光同意,還紛紛上前附議。

趙禎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宗室享樂多年,也該好好學學律法,通曉仁義道德之書!即日起我趙宋宗室必讀《宋刑統》及四書五經,朕不日抽查,若有不合格者,朕必當重罰!”

這對宗室來說其實不算是難事,從小就身在富裕的家庭,讀書認字還是困難的嗎?甚至有不少學識出衆的,本來宗室是打算通過爵位的消除換來科舉的資格,但經過趙宗說這件事鬧得,入科舉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實現。

趙禎看了看朝臣,又看了看地上跪着的趙仲旻,緩緩開口道:“此事便如此而定,馮翊侯速速回府,讓祁國公放出苦女,若再有此事,朕定嚴懲不赦!”

趙仲旻立刻點頭道:“臣遵旨,這便回府讓家父改過自新!”

說完便起身緩緩推出垂拱殿,在出了殿門之後便立刻快步向下馬石走去,那裡是他拴馬的地方。

騎上馬時趙仲旻便有些頭暈目眩,雖然用自己身上的官身免去了父親的懲罰,但畢竟是左監門衛大將軍的頭銜,正三品的環衛官!榮耀無兩的,現在卻被用來打了水漂!

趙仲旻怎麼能不恨?他不是恨趙禎,也不恨父親趙宗說,在他看來幾個平民百姓的良家女又如何?值幾個錢?被玩弄了便是祁國公府看得起她們!

但因爲這幾個女子丟了自己的左監門衛大將軍的職銜,趙仲旻豈能不恨?他發誓要悄悄的報復那些人家,但眼下先要把事情對付過去才行。

在趙仲旻看來,他今天還算是成功,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官身,但卻最少保住了父親的爵位,也保住了祁國公府!

他在入宮之前便以相好,最少要保住祁國公的爵位,最多便是把自己頭上的馮翊侯給拿掉,即便如此也不能拿掉父親頭上的祁國公!

騎上馬之後,趙仲旻便皺眉,宮門的角落裡家僕已經在邊上等候,上前之後趙仲旻便道:“你先一步回府,告訴父親立刻把那些女子放了,若是有傷的務必要醫治好,從夫人那裡取些精美衣物給那些女子換上,也命家中的老媽子給他們打扮一番!”

僕從立刻點頭道:“小的遵命,這就回府,侯爺還是從東華門出去,免得被堵在南薰門。”

趙仲旻瞪了僕從一眼:“本侯也想從東華門出,可身上未有穿宮腰牌,如何去得?你先走一步,本侯要向那些賤民“負荊請罪”嘞!”

瞧見趙仲旻陰冷的眼神,僕從立刻遁走,他知道一旦侯爺露出這樣的眼神,便是兇狠之時,無論他對那些百姓態度多麼真誠,背後只會更加無情的加倍奉還…………

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
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