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

趙禎對東城豪門出手,毀滅他們的同時也相當於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畢竟這些人都是當初開國功臣的後代,無論哪一家都是建立在當初榮耀無雙的功勳之上。

曹家自不用說,楊家,石家等等家族也都是不可小覷的存在,若是把這些家族連根拔起,無情無義不說,便是在百姓心中都是對太祖太宗甚至是先帝的否定。

不光打了這些開國功臣家族的臉,更是打了天家自己的臉面!

但在大是大非之下,趙禎又沒有太多的選擇,這些家族說是東城豪門,但事實上便是大宋的權貴之家,他們雖然不直接參與政治,但卻對大宋的政治或多或少有着影響。

每年從東城書院中培養出來的子弟有多少進入朝堂?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絕不能掌握在東城豪門的手中,但他們並沒有作弊,而是採用精英教育。

東城書院最大的不同不是在於身份和地位,相反這個最重視出身地方開設的書院卻是最爲公平的。

東城書院面相整個大宋招生,和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一樣,通過面試筆試招生。

無論貧富,只要有真才實學就會被錄取,在這裡富貴甚至被看作是一種累贅的負值,所以世家子弟想要進入東城書院還要更加刻苦一些。

這是東城豪門求生存,謀發展的另一種手段,光明正大的培養人才,這是誰都無法說出不是來了的。

而儒家的尊師重道更是這個時代的精神,無論是那一個學派,都在遵守孔聖人的“聖人之言”。

在這一點上趙禎是佩服他們的,理智的東西散發出來的魅力極爲強大,東城豪門並非是一羣只知道利用手中特權逐利的一羣人和家族,相反他們擁有龐大且精密的安排和手段。

即便是趙禎在摸清楚他們的規模和手段後都要佩服他們,不光是在商賈之道上傾盡全力,在別的地方他們依舊做的盡善盡美。

在大宋各處做慈善開辦福田院,養濟院,育孤院等等,捐助地方的基礎建設,架橋修路,和州府之間的大商會來往密切,再加上培養人才,這使得東城豪門擁有極佳的名聲。

而這些名聲在他們手中積少成多變得有利起來,再加上一些老儒的吹捧,如今大宋東城豪門中的各家幾乎都是擁有不錯的百姓基礎。

這也是東城豪門和以往權貴的不同,他們更加在乎自己的名聲,更加註重名節,家中對子孫的教育要比宗室更加成功。

無論何時,東城豪門的子嗣出門,總是給人以謙謙公子的形象,從不動怒,更會使用自家的“特權”,煙花柳巷之地也有他們的身影,但總是給人留下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感覺,從未有過荒淫或是豔俗之感。

後世常說三代出貴族,可大宋的貴族何止延續了三代人?有些人家早已是延續了五代六代人,這其中的底蘊和家教一般的官宦之家是遙遙不及的。

趙禎對東城豪門的這股力量,又嫉妒,又擔心,又憤怒,又恐懼。

從情感上來說,東城豪門相當不錯,都是曾經和大宋天家拼殺下出來的利益聯盟,所以太祖才用了歷史上最爲“溫柔”的手段解決麻煩,杯酒釋兵權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用榮華富貴把他們養起來,這是太祖早早便定下的策略,到了太宗的手中更是被髮揚光大,真宗皇帝作爲繼任者責無旁貸,而到了趙禎繼位,更是在初期便用商業換農業的方式,給了東城豪門以發展的機會。

說到底,趙禎站的位置並不是“上風口”,而是出於道德和輿論的“下風”,當然東城豪門也有可惡之處。

他們爲了利益煽動邊軍和外族摩擦,妄圖挑起戰爭以此發財;爲了利益煽動邊軍叛逃吐蕃,這些罪責便是株連九族都不過分。

但可惜的是,這些事情死無對證,趙禎手中倒是有一份孫良的供詞,但是查到了蔡伯俙的府上,查到了蔡石便終止了。

根本就沒有一項鐵證能夠證明東城豪門和此事有關,即便是以黑手,皇城司甚至是死騎的手段也難以繼續下去,這就是東城豪門的謹慎之處。

趙禎從一開始便告訴了師橫不要想着用完整的“證據鏈”來打敗東城豪門,這是非常明確的一點,東城豪門有無數的手段能夠堵住這個“缺口”,別人知道這是他們的要害,他們自己也更爲清楚。

最好的辦法就是如同眼下這般,擺開陣勢的“兩軍攻伐”,聊到了東城豪門,蔡伯俙也就自然而然的清醒起來,事關重大有不得他迷迷糊糊。

趙禎自然明白蔡伯俙爲何這麼謹慎,當他得知蔡石被人利用之後,心中的恐懼可想而知,蔡石是爲了駙馬府不假,但終究是在無形中上了“賊船”。

這也是蔡伯俙這麼急於對東城豪門下手的原因,當然他也是不打算再讓子孫走仕途了,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其中。

趙禎貶斥他去涼州,看似是懲罰,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只不過是把他從旋窩之中抽出來而已,趙禎自然是不希望讓東城豪門看到自己和蔡伯俙反目。

“接下來便是一場持久之戰了,所有官營買賣和利國監要逐一逐段展開進攻,如此才能讓東城豪門越陷越深,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不光用在治國用兵上,商場上也是如此。”

蔡伯俙點了點頭:“臣也已經部署好了,只要東城豪門倒下,便會有更多的商賈填補他們的位置,這些商賈都是黑手培養出來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官營買賣……”

趙禎翻了個白眼:“你這般的護短黑手,皇城司便沒有反應?三才那裡豈能善罷甘休?”

蔡伯俙笑了笑:“皇城司終究是不能與黑手相比的,他們是官家的密諜,即便是見了光也不能越界,但黑手和蔡記卻是相當緊密的,其中互有轉換,蔡記纔是大宋最大的官營買賣,而黑手的人終究是要得到保障…………”

趙禎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他的話:“如此便讓蔡記等待吧!”

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
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