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

獨夫的心中之裝着他自己,自己的安危,自己的皇位,自己的一切,但卻與他人毫不沾邊,即便是數萬將士的性命亦是如此,在李元昊的眼中,這些將士只不過是他的工具,工具自然可以損耗與丟棄,對此李元昊毫無愧疚感,只希望自己逃出生天。

雖然有些心疼那數萬可戰之兵,但他也不過是心疼而已,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彷彿是丟掉了庫房中的一個珍貴物件,又或是打碎了一個精美的花瓶一樣,與自己的安危比起來什麼都不值一提。

顯然他毫不猶豫丟棄麾下將士的行爲讓遼人意想不到,這根本就不是帝王所爲。

蕭惠也是被李元昊的果斷與狠厲驚呆了,許久才緩過神來望着突圍成功隆隆而去的西夏鐵騎對太后蕭撻裡喃喃道:“李元昊之果決怕是無人能及,如若再拖延片刻,我軍必能合圍西夏大軍,屆時……”

“合圍又能如何?真要是合圍了,党項人必然拼死反抗,魚死網破之下,怕是還能走脫更多人,如今李元昊中軍脫逃,西夏前後二軍算是完了。命令大軍分割圍剿,我大遼不留降俘!”

蕭惠一驚,看着蕭撻裡冷厲的眼神心頓時明白了蕭撻裡的用意,這是在給大遼立威,也是在爲榆林城的百姓報仇,天下人都看重這場戰事,大遼要向天下人展示它依然是強大的王朝。

別人不知曉,但蕭惠卻明白,大遼這次抵禦李元昊的進攻消耗了多少國力,眼前這位太后在朝堂上力排衆議,把大遼僅剩的家底都拿了出來,爲此不惜配上了當年的嫁妝……

蕭惠相信在這位太后的統御之下,大遼定會再度崛起,亦如當年的蕭太后爲遼朝帶來的中興一般。

一旦大軍被分割包圍,那戰局基本上就沒有逆轉的可能,李元昊率軍逃脫的一幕多少人都瞧見了,中軍主帥的逃脫讓剩餘的西夏人瞬間絕望,他們從未想到皇帝居然會丟棄自己,前軍還有半數在水中,後軍拼死抵抗遼人爲大軍爭取時間,現在看來他們也被拋棄了,心中怎能不絕望?戰意瞬間消沉,甚至出現了潰卒……

兵敗如山倒,一旦出現潰卒,戰場上的局面便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帶動兩個,兩個變成四個,然後便是潰堤般的破陣……

自榆林城被屠城三日之後,遼人心中對党項人充滿了滔天的恨意,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寢其皮,得到不留降俘的命令後,攻勢越發猛烈凌厲,絕不會留下活口。

西夏後軍已經被包圍起來,奮力抵抗的士卒全數被斬殺,而潰卒則死的更慘,因爲他們已經無路可逃,只會被各個擊破死相更慘。

而前軍則是死的憋屈,不少人在河水中被對岸的弩箭射殺,更多的人則是溺死與河中,羅輕衣在上游蓄水,決堤沖水而下,党項人自然倒黴。

前軍後軍加起來約有五萬人,但在遼人的猛烈攻勢下很快潰敗,不留降俘的遼人可不會手下留情,他們把西夏人施加在榆林百姓身上的都還給了西夏人。

雖然也有些許西夏人逃走,但也逃不了多遠,畢竟遼朝的騎兵一路追殺,人生地不熟的西夏潰卒能逃得了多遠?

遼軍大勝西夏軍,西夏皇帝李元昊棄麾下將士,獨率中軍而逃,這樣的告示張貼在遼朝各地,爲的便是打擊西夏,但告示唯獨隱去遼朝不留降俘的事情,但要是消息靈通,還是能知曉一二的。

畢竟如此殘暴的事情不宜在告示中大書特書,遼朝不是党項臉面還是要的。

但消息肯定瞞不住,很快天下人便知曉了事情的始末,或者說在遼太后蕭撻裡的安排下知曉了事情的始末。

先是西夏人侵入前套之地,攻取榆林城,之後西夏皇帝縱兵屠城三日,慘絕人寰,天下當哭!遼兵在太后的帶領下擊退了李元昊的進攻,並以不留降俘爲報復,以四萬五千党項人的性命爲榆林城慘死的百姓償命。

如此一來天下人都覺得西夏人是活該,而同情遼人的遭遇,只有趙禎知曉,這是蕭撻裡精明的公關手段,把自己和遼朝放在了道德的制高點,連他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女人。

不過也是,天下人眼中的遼朝本就是孤兒寡母,大宋奪了燕雲,趙禎自己殺了遼皇,可以說是趙禎和大宋使得遼朝變成這樣。

雖說是國與國之戰,但終究是大宋佔了便宜,失敗者雖然失敗,但卻會獲得別人的同情。即便是趙禎也不能左右人心,現在李元昊率軍欺負這對孤兒寡母,自然讓人不齒。

但更讓人不齒的卻是李元昊的行徑,居然能把出生入死跟隨他的將士丟下,獨自一人帶着中軍逃跑,這那是一國之君所爲簡直是個十足的小人,遼人把這消息傳播天下,這對李元昊甚至是西夏來說都是一種比戰敗還要可恥的事情。

趙禎自然樂見其成,順帶着也般遼朝傳播一下,對於大宋來說,西夏奪取了前套之地纔是不利的,現在看來隔岸觀虎鬥大宋這位觀衆還得了福利。

在趙禎看來,對於大宋來說下一個目標並不是遼朝,畢竟是正統王朝,還是大宋的兄弟之國,趙禎沒有把握一口吃下它,遼朝的疆域實在太大了些,趙禎不能保證能徹底解決遼朝。

但西夏就不同了,趙禎相信現在的大宋有實力拿下西夏,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卻也不小,現在要做的是儘可能的讓大宋的代價降到最低。

羊毛作爲撬動西夏經濟的槓桿正在緩緩發揮作用,趙禎放下皇城司和黑手送來的情報嘴角上揚,他一早便知曉李元昊的無情,在被包圍之下做出捨棄前軍後軍這種事情並沒有讓趙禎覺得意外,這貨纔是寧願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

三才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官家這個樣子定然是在考慮大事,萬萬不可驚擾,但隨即聽到:“可惜了,可惜了,讓李元昊逃出生天,蕭撻裡最終還是棋差一招,沒有把李元昊留下……”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