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新事業

蜀國公主平時就住在皇宮當中,不過當她得知王靜輝回到汴都開封專程來陪她的時候,就早早的搬回到駙馬府,這可把王靜輝給嚇了一跳,他現在最擔心的便是蜀國公主的身體,就是妻子住在宮中他天天入宮去看望,心中也不會有什麼介意的,但讓妻子爲他而變動生活起居,雖然並不是什麼很危險的事情,但也讓他心中着實的擔心了一會兒。

王靜輝剛剛進入駙馬府,從留守駙馬府的管家王祿的口中得知蜀國公主在四天前便搬回到駙馬府了,他便急匆匆的趕到後院,此時蜀國公主正躺在他設計的老爺椅中,旁邊的兩個丫鬟還不時的搖晃着椅子,主僕三人在那裡有說有笑。

這把老爺椅是蜀國公主回到汴都後,王靜輝專門根據後世的安樂椅爲原型畫出圖紙交送到劉賬房那裡讓他依圖製作的,人躺在上面可以輕輕的搖晃顯得優哉遊哉其樂無窮,送給嬌妻正合適,同時他沒有忘記多製作幾把,讓蜀國公主帶進宮中,讓老丈人和曹太后也嚐嚐鮮,還有送給韓琦、歐陽修等重要官員的也沒有少。王靜輝夫婦對迎來送往的事情比較注意,一般有什麼好玩兒的新奇之物,總是非常大方的送給皇族和大臣們,這使得他們夫婦二人在皇室宗族和大臣的圈子裡面口碑極好。

王靜輝輕聲走進一座小花園,蜀國公主正坐在涼亭下的老爺椅中,身前池塘水面反射的陽光照在她的臉上顯得格外寧靜美麗,看到妻子想從椅子中站起來。他快步走上前又把蜀國公主輕輕地放倒在老爺椅中。在一旁像注視着她。

旁邊兩個丫鬟知道此時她們應該是退下去地時候了,駙馬和公主在一起的時候是不願意有他人在身邊地。她們都是曹太后最近賞賜給蜀國公主做丫鬟來照顧公主在汴都生活的,也都知道駙馬對公主的感情和別人有所不同,曾經數次駁了曹太后的面子,心中都有些羨慕公主能夠遇上這麼專心地人。

“娘子現在懷有生孕。怎麼還來回變動住處?在宮中太后身邊也好,那裡有更好的條件利於你休養待產,我也放心些,大不了我天天進宮去見你不就行了?”王靜輝握着蜀國公主的小手有些責備的說道。

蜀國公主雙眼泛着迷離的光澤,用另外一隻手輕拂着王靜輝那棱角分明的臉龐說道:“老是待在娘娘那裡終歸是有些不方便,你知道的,娘娘很少見有官職在身的人。倒是夫君這兩個月瘦了!”

王靜輝笑着說道:“呵呵,這段日子俗務纏身,不過我這不是向聖上請了一個月的假嘛,好好陪陪你。順便身上長點肉!”

蜀國公主也被他逗樂了,笑着說道:“可惜我現在這個樣子不好下廚房,不過娘娘賞下兩個御廚給我,正好便宜你了!”

“娘娘可真是細心,本來照顧你的,結果便宜我了!等明天進宮面聖地時候,我帶上幾件小禮物讓黃門給娘娘送過去,讓她老人家也高興高興!”

現在皇宮中。王靜輝送進來的東西是最受歡迎的,他在日常忙碌之餘便挖空心思把後世的一些小東西的圖樣給畫出來,送到汴都開封讓徐氏來製作,也曾經給徐老打過招呼讓他注意原材料的選擇要貴重精細,畢竟這些小東西都是送進皇宮中的,可萬萬馬虎不得。一來二去。徐老和李管事從這些王靜輝設計的東西中嗅出了商業機會,所以乾脆從製作珠寶首飾地工匠中選出幾個得力的老師傅帶着一些學徒來專門製作,除了送入宮中以外,這些精工細作的小東西都成爲大宋上流社會所追捧的禮物,“徐氏工藝坊”變成了高檔禮品的代名詞。

蜀國公主知道王靜輝這次又作出什麼好玩兒的東西了,好奇地問道:“夫君這次打算送什麼東西進宮?”

“東西還在徐氏那裡放着呢!不過是面鏡子,瘦的人被照出胖子,高的人變成矮子,送給娘娘他們那裡解解悶而已!”王靜輝把後世出現的哈哈鏡大致的效果給蜀國公主說了一遍,弄得她也十分好奇,好在王靜輝說道哈哈鏡製作的有五六面,等明天留下一面放在後院讓她也高興一下。

晚上等到先把蜀國公主給哄着了後,王靜輝來到後花廳,在老丈人的強力介入下,現在除了有數人員可以進入他的書房外,以後王靜輝會客的地點只有換地改成後花廳。等他走進後花廳的時候,徐老、李管事、劉賬房、曾掌櫃等和他名下產業有很深關聯的人都坐在那裡等候他了。

自從王靜輝成爲駙馬被外放後,他就沒有怎麼花費精力在自己產業發展上面了,這還要多虧了他的盟友徐氏大力照拂才得以正常運轉,否則這麼大的家業如果靠他一個人來主持,非要把他累死不可,就更不用說花費精力放在朝政上面了。

“各位久等!真是讓在下心中難安!”王靜輝一步入花廳便抱拳道歉。

衆人寒暄了一陣,現在任誰都能夠看出王靜輝是正午的太陽潛力巨大,以前徐氏也不是沒有經營過一些官場人物,但當時的徐氏實力微薄哪裡能夠見到高品階的官員?倒是當初徐氏義助王靜輝意外的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不能不讓這些人有些感嘆不已。

王靜輝這次把他們召集起來是爲了開展自己新一輪的計劃,自從他外放成爲地方官後,所做的都是官方性質的福利事業,這很容易落人口實,況且自己要爲發行報紙做準備,朝廷財政這麼緊張,執政和三司使肯定不願意出這麼多的錢來投資文化事業。這件事也只好改由自己來辦。

要想使手中的活字印刷術變成真正的傳媒利器。就必須要有廣泛地普及教育,使能夠讀懂報紙地人多起來。有一個穩定的讀者羣才能形成氣侯。宋朝崇尚文治,估計是中國歷史各個朝代中文盲率最低地朝代,《梅雪》現在的國內發行總量在一萬五千冊左右,這樣的發行成績已經極大的刺激了王靜輝地神經。他希望能夠早日把這把劍給磨得更鋒利些,有了輿論的監督,朝廷上無論是誰能夠得勢,所施政的方針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督,憑藉這樣利器,他就算在家中也能夠掌控朝局的發展動向,從而彌補自己外戚身份的限制。

王靜輝不願意在王安石隱居的時候幹掉他,一來自己的手槍太顯眼了,絕對是天下獨一份,很容易使自己敗露;另外便是王安石縱然千錯萬錯。他畢竟是一個非常有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只不過性子太過倔強不會變通罷了,殺害這麼一個人,王靜輝會內疚一輩子,就是真的幹掉王安石,保守派執掌朝局,那大宋也唯有慢慢地糜爛安樂死,遲早是覆滅的結局。

王靜輝相信自己憑藉着後世千年的見識。能夠把王安石的破壞力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現在王安石的官職雖然已經到了權知開封府,但在王靜輝的心中還是不算什麼的,英宗趙曙和神宗趙頊對待王安石地態度上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況且就算是趙頊上臺當皇帝,現在大宋財政開支已經比兩年前要好的太多,不用逼着神宗趙頊像漢武帝學習刮地皮的技術了。再給王靜輝幾年的時間來推廣報紙。等報紙成熟後,有自己來做後盾,加上宋朝皇室祖制“善待士大夫,不以言事殺士大夫”,可以很好的限制執政地權力。

歷史上王安石上臺後便是迅速清理了御史臺完成一言堂,加上皇帝的絕對支持纔可以讓他勉強啓動變法。現在是王靜輝在幕後做大宋的“莊家”,也同樣有大小兩代皇帝的信任,如果加上報紙這一傳媒利器,他相信完全可以控制住王安石的破壞力,對此進行修正。這次回汴都開封,他除了要陪陪蜀國公主外,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做好準備工作,爲發行報紙掃清障礙。

花廳中主客衆人都坐下後,王靜輝說道:“這一次把大家召集來,可真是不好意思,因爲在下現在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做一件事,比較讓我爲難,所以把大家都找來,讓各位前輩都幫忙參詳一下看看能不能做!”

“沒有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王靜輝是來自千年以後的人,他雖然沒有辦過報紙,但他知道辦報紙不僅會得到政治上的助力,而且在商業上運作得當也是一大新財源,不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固然光榮,其中蘊藏的經濟風險也是巨大的,所以他召集的幫手也是最親近的人。這個時候也只有徐氏能夠鼎力幫助他,如果動用楚州商會的力量,報紙在楚州發行也沒有多大效用,況且那裡的潛在用戶也遠遠比不上汴都的基礎。

在座的衆人和王靜輝都是老相識了,他們都知道王靜輝有樂善好施的習慣,不過最佩服的便是這個傢伙就是在往外撒錢的時候居然還能夠光明正大的藉此機會掙回更多的錢,當然還有令人羨慕的美名。

劉賬房等屬於王靜輝“嫡系”屬下已經一年多沒有接受到幕後大老闆新開拓的產業了,以前每次駙馬爺想出新東西的時候,那是他們賺錢最快的時候。王靜輝對待屬下一向極爲大方,像劉賬房和曾掌櫃這些“老臣”早就身價數十萬貫,以前在汴都開封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擁有一座像樣的宅院對於他們簡直是做夢,但現在早就“圓夢”了。雖然王靜輝在楚州的時候發起的液壓榨油、棉紡織作坊也同樣讓他們狠賺了一筆,但那是和楚州本地商家共享,這是遠遠不能與“吃獨食”的感覺相提並論的。

徐老是他們當中最有發言權的,他也好奇的問道:“改之,你要做什麼事情?資金不是問題,現在憑你我兩家要拿出個二三百萬貫也不是什麼難事,有什麼我們能夠做到的。我們自然鼎力支持你!”

徐氏產業緊緊跟隨王靜輝的腳步。又有他地特別照顧,隨着王靜輝地發家史逐漸爲世人所發掘。很多人都知道徐氏當初對王靜輝有恩,不僅官場中的人沒有人來打徐氏地主意,反而有許多汴都很多有名氣的大商家在幕後老闆的授意下來結交徐氏。徐老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不過王靜輝也特別交代過他們。不能做有違道德的事情,否則自己也保不了他們,就這樣徐氏中規中矩地以王靜輝鐵桿盟友的身份在這幾年當中不斷的順利擴張,成爲大宋頂級商家之一。今天王靜輝既然需要徐氏的幫助,徐老自然不能推辭,二三百萬貫對於一般的富豪來說也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但以他們兩家聯合的實力,這確實也算不得什麼。

王靜輝笑着說道:“這次我們要做的事情暫時看不到什麼效果,但幾年之後,我可以保證你們會看到比以往我們所做的買賣都大!”

李管事見他還在吊大家的胃口。笑着說道:“改之做地買賣哪次有小買賣啊?還是趕快說出來吧!”

“曾掌櫃,現在《梅雪》上面的運轉怎麼樣?我很長時間沒有顧得上了,都靠你來親自打理,真是麻煩你了!”

曾掌櫃有些不明白怎麼新買賣牽扯到自己的頭上了,但他還是照實回答了王靜輝的問題:“東家,現在《梅雪》已經每個月能夠賣出一萬四千冊,不過在江浙一帶的書商一拿到我們新刊印的《梅雪》後,便快馬送到杭州排版印刷。所以在長江以南我們商務印書館的《梅雪》是賣不出多少的!不過好在党項文和契丹文地《梅雪》都是我們來壟斷的,賣往西夏和遼國的《梅雪》卻能夠每月賣出近四千冊。現在刨除各項成本外,所有作者按照評委會給文章的定級來發放稿酬,每月發放的稿酬都在一千二百貫左右!”

王靜輝聽後略微沉思了一會兒:其實《梅雪》的銷售他沒有操過一點兒心,今天這樣地成果已經在他預期之外了,最令他感到有意思的便是盜版者的出現——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盜版者了吧!他笑着說道:“曾掌櫃很好。真是辛苦你了!”

曾掌櫃說道:“東家是不是想再辦一本這樣的月刊?這《梅雪》雖然賺錢不多,但那些評委會的成員可都不是朝廷高官就是士林領袖,那歐陽修更是當今的參知政事,就是讀書人見了我們商務印書館的人也是敬佩的很,同行都刊印販賣了一輩子書也沒有得到他們的讚許!”

王靜輝笑着說道:“曾掌櫃說的好!當初我決定刊印發行《梅雪》的時候根本就是做了虧本兒的準備,就是爲了贏得讀書人的尊敬!有了士林的支持,別的人看咱們的買賣眼紅也不敢貿然動手,尤其是那些評委會的人都是當世最受天下人尊敬的人,大宋又是倡導文治,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是皇親國戚也要掂量一下!現在我打算做的生意倒是和《梅雪》有些相似,不過這次一方面要加大公益事業的投入,順便給自己賺些資金!”

這裡面最高興的便是曾掌櫃了,既然東家發話這次生意又是和商務印書館有關,他正愁怎麼消化那幾臺經過改進後的水利活字印刷機的工作量。自從王靜輝設計製造出這水利印刷機後,對於這幾臺效率驚人的大傢伙的改進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尤其是“神火”煤火行的趙老闆加入王靜輝的實業團體後,他帶來的打鐵技術也被用在了這上面,以前最容易損壞的幾個部件現在全部被替換成爲鐵製品,這使得原先一個月需要更換一次主要部件的時間也給省了。由於又裝備了幾臺印刷機,商務印書館的產能已經開始有些過剩了,所以王靜輝有打算用到印刷機的地方,自然讓尋找出路的曾掌櫃喜笑顏開。

王靜輝從旁邊拿過一疊手稿,遞給坐在下首的徐老,說道:“這一次要做的買賣是發行類似《梅雪》的刊物,不過它將會以每天一次的速度來發行,我把他叫做‘報紙’!有《梅雪》的刊印發行經驗,我想這並非是什麼難事!報紙的內容要遠遠比《梅雪》更小,而且內容也不一樣,這是我寫的一些條陳摘要,諸位替我參詳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徐老幾人在茶几上傳閱着王靜輝寫的那份關於創辦報紙的重要條陳,前半部分是具體步驟,後面是如何開拓報紙的讀者羣,除了傳統的低價發行外,還要大力發展教育,在積累好名聲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報紙生存的土壤。

第358章 挑撥第261章 答辯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281章 西北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6章 贈杯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9章 文化產業第191章 風滿樓第266章 有別第348章 試刀第217章 試製第191章 風滿樓第23章 請帖第39章 盤算濮議第34章 波瀾第420章 馬屁第247章 水利第63章 路難第291章 蛻變第116章 伏筆第106章 賞賜第226章 改變第104章 議事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74章 心事第61章 雨至第240章 禁忌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103章 準備第119章 體檢第230章 施壓第263章 遇襲第104章 議事第258章 統計局第210章 獵人第357章 迷霧第348章 試刀第100章 成果第416章 勒索第336章 鐵與血第238章 宴請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89章 貪污第263章 遇襲第335章 定西軍第107章 無謂第98章 俘虜第152章 歸來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72章 威懾第351章 佈局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105章 銀行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13章 推銷第300章 反對第92章 郵政第83章 思慮第411章 功成第113章 推銷第48章 治療(下)第219章 許諾第325章 內應第90章 前奏第315章 完勝第270章 推薦第282章 定策第417章 格局第201章 追殺第195章 放火第21章 出書第163章 雙刃劍第249章 陣地第256章 神壇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92章 郵政第66章 互援第304章 交換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9章 文化產業第13章 理由第4章 鑑寶第236章 人情第83章 思慮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51章 難眠第143章 言弊第326章 談判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25章 技驚四座第180章 默契第188章 實力第278章 顧忌第15章 印刷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25章 舌戰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26章 漣漪
第358章 挑撥第261章 答辯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281章 西北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6章 贈杯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9章 文化產業第191章 風滿樓第266章 有別第348章 試刀第217章 試製第191章 風滿樓第23章 請帖第39章 盤算濮議第34章 波瀾第420章 馬屁第247章 水利第63章 路難第291章 蛻變第116章 伏筆第106章 賞賜第226章 改變第104章 議事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74章 心事第61章 雨至第240章 禁忌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103章 準備第119章 體檢第230章 施壓第263章 遇襲第104章 議事第258章 統計局第210章 獵人第357章 迷霧第348章 試刀第100章 成果第416章 勒索第336章 鐵與血第238章 宴請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89章 貪污第263章 遇襲第335章 定西軍第107章 無謂第98章 俘虜第152章 歸來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72章 威懾第351章 佈局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105章 銀行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13章 推銷第300章 反對第92章 郵政第83章 思慮第411章 功成第113章 推銷第48章 治療(下)第219章 許諾第325章 內應第90章 前奏第315章 完勝第270章 推薦第282章 定策第417章 格局第201章 追殺第195章 放火第21章 出書第163章 雙刃劍第249章 陣地第256章 神壇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92章 郵政第66章 互援第304章 交換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9章 文化產業第13章 理由第4章 鑑寶第236章 人情第83章 思慮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51章 難眠第143章 言弊第326章 談判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25章 技驚四座第180章 默契第188章 實力第278章 顧忌第15章 印刷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25章 舌戰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26章 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