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治療(下)

蘇軾聽後也沉默了半天,王靜輝說得他都明白,畢竟能夠站在金榜題名的金字塔頂端的讀書人很少,一旦科舉之路坎坷,家境好的還好說,那些原本家境就很貧困的讀書人會因此更加困苦。王靜輝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甚至在蘇軾的心中還十分讚賞。

蘇軾說道:“改之胸懷悲天憫人,真是菩薩心腸,我當盡力幫助你把這些孩子培養成才!”

王靜輝笑着說道:“悲天憫人不敢當,我這個人比較懶散,遇到自己看不去的事情總是伸手管管,不過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夠照顧好這些孩子,也算是小小的功德吧?這些孩子能夠在學業上得到你子瞻兄稍加點撥,當可讓他們終身受益無窮,在下先在這裡代這些孩子謝過子瞻兄了!”說完便朝蘇軾深深的鞠了一躬,這樣的舉動是發自他內心的,可不是他做作。

蘇軾連忙把王靜輝扶起,說道:“改之你熱心幫我醫治家父病患,我還沒有感謝你呢,這點兒小忙對於我只是舉手之勞,哪能當的起你的感謝?這樣的話以後休說了!”王靜輝聽後不禁和蘇軾相視一笑,兩人分工給這些孩子解答學業中碰到的問題,一會兒孩子們就滿意的各自散去了。

王靜輝從小就對蘇軾非常崇敬,現在居然和蘇軾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對於他來說更是像做夢一般。他非常清楚蘇軾的生平遭遇,對於這麼一個在號稱人才濟濟的兩宋王朝中還能獨領風騷的大文豪醫生卻是仕途坎坷,他也感到十分惋惜。歷史上的濮議進程已被改變,蘇軾今後的命運對於他來說更是不可琢磨,不過他對眼前這位蘇偶像可是知之甚深。蘇軾的那份關心百姓疾苦的心思固然讓人崇敬,但政治上卻缺乏進退審勢的眼光,以他那“一肚子的不合時宜”的性格,遲早都是被調到哪個地方去釣魚的命運。王靜輝可不像仁宗那樣認爲蘇軾有宰輔之才,他最多是個御史臺老大的命,與韓琦那樣政治上老油條相比,他可差的太多了。

蘇軾可不知道眼前和他正在交談甚歡的王靜輝心中對他的前途還有這麼多想法,只是覺得與王靜輝的交談中,這個比他小了七八歲的年輕人可不簡單,詩詞造詣自是不必說,現在王靜輝都快被人認爲是大宋詩詞第一人了,那經史典籍中的章節句子也是被他捻之即來,端的是博學多問。這使得他一改往日別人對王靜輝的評價:王改之詩詞固然是精妙無人可比,但其文章練達可是差的遠矣!汴都的讀書人都知道王靜輝善於詩詞,但文章策論卻是不見一篇,今天蘇軾在王靜輝的書房看到那篇《兵者說》的策論後,就感到外界傳聞失實,王靜輝的文章只不過是沒有流傳出去罷了,現在和王靜輝交談過程中,他發現王靜輝博學多聞遠勝於他,這樣的人怎會寫不出好文章?

兩個人聊着聊着,話題便從文章學問轉變到對大宋現實狀況的議論,這也是當今知識分子的通病,蘇軾也不能免俗,更何況他的成名作便是《進策》、《進論》這樣的文章,這使得蘇軾現在的口氣比較和王安石的政治立場比較相近。蘇軾這種政治立場對與王靜輝來說並不陌生,畢竟蘇軾的“寒暑論”是在他爲父丁憂後返回汴都的路上看到王安石新政對底層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後纔開始形成的,這個時候他確實有點像王安石的“急進”論調。

對於大宋現在的狀況,兩人都持相同的觀點,這個不用王靜輝多費口舌,蘇軾也能看到這一點,不過蘇軾是急進,而王靜輝此時想對蘇軾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也不急於一次性就把蘇軾說服。

這和王靜輝當初給趙頊說明大宋弊政時的情況完全不同,此時蘇軾的急進雖然也要比王安石的“大變”要柔和的多,但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王靜輝在闡述歷史上原本屬於蘇軾的寒暑論的時候,更加強調了國家在處於變革時代的時候更是應該注意到底下普通老百姓的民生狀況的改善。

“子瞻兄,一種已經運行了幾十年甚至是百年的制度在革新的時候不是上位者在奏章上寫出一個更好的制度所能輕易改變的。這麼說你可能不以爲然,我給你舉個不太準確的例子:現在大宋在北方和西北方分別與遼國和西夏對峙,大批的軍隊駐紮在兩國交界的地方嚴陣以待,這些軍隊每天都會消耗很多的物資,物資又是由後方運送過去的,這當中的過程損耗極爲嚴重,如果朝廷有一天會改革這種運送物資的制度,子瞻兄會以爲如何?”

蘇軾回答道:“若是朝廷行使的是良法,當然要堅決執行了!”

王靜輝搖搖頭說道:“子瞻兄,你可以想想靠着這條運輸線吃飯的人到底有多少,其實路上的損耗真的有這麼多嗎?當然不會,物資在運送過程中,一路上官員的手該擡多高,這都是有定例的!這些官員的背後又有朝堂上的大臣在後面倚爲靠山,各種利益結合摻雜其中。即便是良法也要謹慎而行,否則你會遭遇想象不到的困難,我大宋現在就猶如這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樣,猛藥對症的話固然會使國力在短時間內有所提高,但必不長久就會陷入困境,以後的情況就又是很難說了;如果不變革,那就是慢慢等死;唯一善法便是溫和的改變,如和風細雨般的慢慢改變大宋現在的境地。”

看着蘇軾聽後陷入了沉思當中,王靜輝鬆了口氣:“畢竟蘇偶像是歷史上寒暑派的代表人物,他幾年後的政治主張改到現在讓他來接受,應該是比較容易吧?”

正當王靜輝和蘇軾還想繼續談論下去的時候,管家王福匆匆走進來手中拿着一張拜貼躬身呈送給王靜輝,“東家,這是潁王府的人剛剛送過來的,潁王府送貼子的人送到後便立刻離開了!”說完見王靜輝沒有什麼表示便退了下去。

王靜輝打開拜貼,上面的內容也很簡單:希望王靜輝能夠到潁王府赴潁王趙頊的晚宴。拜貼上就這麼寥寥數字,後面跟着一個潁王趙頊的簽名,王靜輝根本沒有辦法以此來判斷潁王趙頊在唱的哪齣戲。

蘇軾看到王靜輝翻開拜貼後就在一旁沉默不語,看到他正在思考問題,所以也就沒有再停留,向王靜輝告辭後便回到父親蘇洵養病的院落中去了。

吃過午飯後,王靜輝也沒有什麼事情着急去做,便獨自一人關到書房中面對這張突如其來的貼子發起呆來:趙頊請自己赴宴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趙頊的貼子讓他想起英宗趙曙是怎麼知道他給潁王趙頊出主意的內容的,這段時間他一直都沒有搞清楚這件事的來由。

當時在場的只有王靜輝和趙頊兄妹,王靜輝當然不會懷疑宋朝有什麼無孔不入的情報特務組夠織在他身邊,中國軍事上對情報很重視,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宋朝歷史上有過什麼特務組織,更何況自己在人們眼中不過是個才子加富商而已,有什麼可監視的價值嗎?能讓英宗知曉此事的人肯定是趙頊兄妹了。

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102章 安石第41章 點撥第202章 攻守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161章 先手第319章 天變第393章 扯動第279章 矛盾第300章 反對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170章 預示第319章 天變第279章 矛盾第384章 公益第186章 漂白第43章 轉機第119章 體檢第48章 治療(下)第95章 徵兆第351章 佈局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80章 參謀第29章 文化產業第396章 變局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185章 教訓第46章 收官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350章 釋疑第114章 大師第115章 苦惱第391章 突襲第162章 首富第243章 測度第400章 女直第220章 三封信第32章 求助第104章 議事第112章 王韶第212章 正名第143章 言弊第125章 煩心第14章 策論第86章 赴任第85章 外放第209章 轉變第291章 蛻變第74章 心事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57章 變而變第88章 天價第272章 威懾第430章 相聚第267章 緩行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291章 蛻變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120章 志向第234章 去職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414章 做戲第121章 開誠佈公第257章 變而變第318章 藉口第225章 舌戰第4章 鑑寶第14章 策論第270章 推薦第93章 病危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77章 兩難第212章 正名第120章 志向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95章 徵兆第227章 狀元第398章 脅迫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138章 新事業第97章 捷報第41章 點撥第185章 教訓第42章 得失之間第241章 持平第332章 送行第6章 贈杯第390章 摩擦第14章 策論第89章 貪污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303章 縱橫
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102章 安石第41章 點撥第202章 攻守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161章 先手第319章 天變第393章 扯動第279章 矛盾第300章 反對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170章 預示第319章 天變第279章 矛盾第384章 公益第186章 漂白第43章 轉機第119章 體檢第48章 治療(下)第95章 徵兆第351章 佈局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80章 參謀第29章 文化產業第396章 變局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185章 教訓第46章 收官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350章 釋疑第114章 大師第115章 苦惱第391章 突襲第162章 首富第243章 測度第400章 女直第220章 三封信第32章 求助第104章 議事第112章 王韶第212章 正名第143章 言弊第125章 煩心第14章 策論第86章 赴任第85章 外放第209章 轉變第291章 蛻變第74章 心事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57章 變而變第88章 天價第272章 威懾第430章 相聚第267章 緩行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291章 蛻變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120章 志向第234章 去職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414章 做戲第121章 開誠佈公第257章 變而變第318章 藉口第225章 舌戰第4章 鑑寶第14章 策論第270章 推薦第93章 病危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77章 兩難第212章 正名第120章 志向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95章 徵兆第227章 狀元第398章 脅迫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138章 新事業第97章 捷報第41章 點撥第185章 教訓第42章 得失之間第241章 持平第332章 送行第6章 贈杯第390章 摩擦第14章 策論第89章 貪污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303章 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