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盤算濮議

王靜輝想起自己要培養人才後,也不僅感到有些頭痛:原來在二十一世紀看那些架空小說的主人公培養人才簡直跟玩似的,偏偏到了自己這裡居然連這點兒時間都抽不出來。不過好在現在這些孩子還需要打基礎,雖然自己對人才非常渴求,但這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解決的。他不需要那些目不識丁的人才,在自己所收養的孤兒當中還很少有像李慎這樣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都生於貧困之家,平時連飯都吃不飽那還有餘錢讓他們接受教育?他們當中也就有少數這麼十幾個還認字,王靜輝打算把現在所收養的孤兒當中學習優良的孩子集中到平民醫館來,放到自己的身邊進行更細緻的培養:如果有人對四書五經做學問感興趣,那就把他們和李慎放在一起,這些孩子的發展方向便是學者或者是步入仕途;如果有人對醫藥、機械等科學感興趣,那就把他們培養成沈括類型的大科學家。

王靜輝現在是肚子裡面有貨,他雖然在另外一個時空是學醫學的,但最基本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的知識他還是懂的,放在這個時代雖然不敢說能在這些方面稱老大,但像他這樣的水平估計找不出幾個。再加上他那變態的腦袋,來到這個時空後,爲了掩飾自己在詩詞方面的“才華”,他硬硬的惡補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正統“國學”,自問到科舉考場上就算拿不到那個光宗耀祖的狀元頭銜,拿個進士頭銜還是蠻有把握的。他之所以惡補那些四書五經也是爲了迎合這個時代讀書人,因爲今後要經常的和這些“只讀聖賢書”的歐陽修、司馬光、蘇軾之流交往,肚子裡面沒有點墨水怎麼能行?哪豈不是被他們給瞧扁了嗎!

王靜輝培養這些人才也不是自私的想爲我所用,在他的設想中這些孩子就是一顆顆希望的種子,他這個培育者會一天天老下去,終歸有一天會死去,但這些樹苗就是他的希望,他們會繼承自己的思想,繼續從各個方面推動社會的發展,直到歷史有一個全新的選擇。至於這些孩子長大後從政的時候持有什麼樣的政治觀點他並不擔心,最多也不過是點撥一下,他只希望以自己半生不熟的“經驗”來影響他們,藉着他們的手來給這個可愛的朝代帶來一些新的想法,給這個朝代一條全新的選擇。

正好這段時間王靜輝還算是有空,因爲自從他和孫氏兄弟一起修訂了《素問》交給校正醫書局審議後,來自那些名醫的不同意見便如潮水般涌來,光是做解釋便忙得他們不亦樂乎,開始的時候審議人員提出的問題還都比較有價值,王靜輝不僅對此一一記錄在案,並且還引經據典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但後來就有些變味道了,焦點開始轉移到某句話出自哪裡哪裡,這樣就沒有意思了。王靜輝昨天晚上想了想在校正醫書局的工作,便覺得自己不能深陷在這樣一個泥潭裡,他想以後自己乾脆把修訂後的書直接拿出來讓孫氏兄弟來負責收集有價值的意見來參考。

王靜輝回想自己在修訂《素問》的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裡,自己忙得幾乎除了修訂醫書以外什麼事情都沒有去做,他也有點懊悔自己過於心急了:想那歷史上的校正醫書局這麼多名醫經過幾十年的奮鬥也不過公開出版了十幾本醫書,自己不到半個月便把《素問》給拿出來了,自己確實有點過於着急了點。在看看現在校正醫書局裡面正鬧成一鍋粥的場面,王靜輝就想到:這個《素問》修訂版本只是在你們歷史成果上修改了一小部分而已,其實和你們的原作相差也不過就這麼幾十句話就鬧成這樣,真是不知道這些名醫當年是怎麼最終敲定最後的版本的。

王靜輝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心思來管《素問》最後結局是什麼樣子了,因爲他發現自己一進校正醫書局的藏書樓便如同着了魔一樣忘記時間,雖然這樣有助於自己醫書的提高,但這時間消耗是他不能承受的,因爲他發現汴都的天氣已經越來越熱了!

“該死!怎麼把八月的那場大雨給忘了!”王靜輝有些懊惱的想到。說句實在話,這場即將到來的雨澇災害在王靜輝所知道的宋朝自然災害當中算是“小菜兒”級別的了,只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這場災害甚至不會有人員死亡。但到目前爲止,王靜輝也只能把這個消息爛在自己肚子裡面不敢說出去,畢竟“妖言惑衆”這項罪名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他也只有靠自己的個人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期待事情不會變得很糟糕。

汴都開封自宋朝立國百年來作爲首都,其城市化發展非常快,單就說汴都的面積就要比百年錢要擴大一倍以上,王靜輝也曾沉浸在這座世上最繁華的都市中。不過當王靜輝想到今年八月的那場大於即將到來後,他也發現這座城市並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完美,汴都之所以被大雨灌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它的城市排水系統還是沒有跟上整個城市的發展。再加上宋朝人的小資情節非常嚴重,只要稍微有點實力的人便在自家的宅院中挖池引入活水造景觀,這些遍佈城市各處的水池若是在平常雨水不大的年份中還能起到蓄水的作用,但要是碰到了超級大雨,那引入活水的源頭河水水位暴漲順流倒灌,反而到成了災害。

“官私廬舍,毀壞不可勝計,人多溺死。”在這次雨澇災害中損失最爲嚴重的恐怕還是富戶居多,因爲修建園林引入活水使他居住的地區肯定會低於汴都平均海拔高度,雖然這點兒高度差平時看不出來,但一遇上大雨就顯得非常突出了,這使得園林中的水池反而成了泄洪區,怪不得連皇帝老兒的皇宮也被淹的一塌糊塗。不過還是苦了這城中居住的平民百姓,他們的居住環境可不是很妙,富戶受災後還有自救能力,但這些貧民也只有聽天由命,尤其是災後瘟疫興起的時候,他們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

整個汴都的排水系統王靜輝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他也不是學城市規劃出身,對於這樣的問題他是一點也不懂,但他是個醫生,對怎樣預防瘟疫流行卻是很在行。王靜輝抽出一張稿紙用鵝毛筆在上面斷斷續續的寫划着:糧食、藥材儲備……

王靜輝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怎麼救災的事情都落到自己的頭上了?他自己的本事再大、財產更多,但他可供使用的人卻很少!他現在開始惦記着借力了,這件事顯然不是徐氏那點兒力量可以解決的了,王靜輝把目光投向了那個喜歡空談的朝廷。

現在朝廷中最火的話題便是宰相韓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議請求有關部門討論英宗生父的名分問題。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韓琦等提出這一議題,英宗出詔將議案送至太常禮院,交兩制以上官員討論,由此引發了一場持續18個月的論戰,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議”。

“濮議”在北宋歷史上太有名了,王靜輝當然知道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也很清楚要想成就英宗趙曙對自己親生父親的小心關鍵就在慈壽宮裡安享晚年老太太手裡,如果沒有她的點頭,英宗趙曙和韓琦一班大臣可要在這個問題上碰個頭破血流了。不過相對於八月份的那場雨澇,王靜輝並不關心這個,他之所以想起朝堂上正在進行的“濮議”角力,是想借這個機會來爭取國家的支持,藉助國家的力量來建立他心中所想的國家防疫體系,甚至是國家醫療體系。一旦防疫體系構建完畢,像八月份的那場大雨將不會給大宋帶來多少傷害,因爲災後最讓人頭痛的瘟疫流行問題一旦被遏制,那救災工作就變得不值一提了。

現在擺在王靜輝面前的有兩股力量可以供自己借用,第一條當然是潁王趙頊那裡了,這傢伙是將來的皇帝,雖然自己每次都有點讓他失面子,但自己也沒有過分的刺激他。王靜輝原本只想能夠進校正醫書局來借閱醫書就行了,根本沒想當這個七品編修,就是由於趙頊提出來讓他當官,自己才當了這個編修的職務;第二條便是韓琦和司馬光,韓琦他不熟悉,除了在第一天到校正醫書局報道的時候見了一面後就再也沒有其他接觸了。而他和司馬光的聯繫相比韓琦就要密切多了,至少司馬光對自己免費出版《雪梅》月刊很有好感,而且他知道司馬光就是在濮議較量中嶄露頭角的。

濮議較量的結局在歷史的記述中充滿了一種詭異的感覺,因爲這場貫穿英宗趙曙政治生涯的重要庭議居然持續了十八個月之久,估計這是發起者韓琦現在也想象不到的,最終的結局便是慈壽宮的曹太后的一紙詔書便輕而易舉的便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王靜輝看過的歷史書中關於這張詔書的來源可是大有問題,都是猜測韓琦、歐陽修結交曹太后身邊的宦官趁其酒醉鑽了空子。王靜輝的解決方案也是這樣,不過他要是把這個方法告訴司馬光這個以正直方正著稱的史學家,那可以想象其後果是什麼,所以他只剩下唯一的一條路:把解決方案交給潁王趙頊以此來換取趙頊對構建國家防疫體系的支持。

正當他在思考如何去運作這件事的時候,書房的門被打開了,一個身穿僕役裝束的孩童端着一壺茶水走了進來,王靜輝一看不是往常給他端茶的孩子,而是李管事的兒子李慎!這讓王靜輝感到十分驚訝說道:“慎兒,怎麼是你來幹這些粗活?管家吶?你把他叫來!”

李慎說道:“先生你不用找管家了,這是我應該做的!父親說過讓我過來跟着你!”

王靜輝望着李慎那張還充滿童趣的臉龐走到他的身旁笑着說道:“慎兒你還小,需要抓緊時間學習,這樣將來長大了才能更好的幫助你爸爸和我!”話一說出口,他就自己都覺得好笑,好像二十一世紀的家長教育孩子那樣的口吻,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等過幾天就會有一批和你一樣大的小朋友來和你做伴一起學習,到時候叔叔會請一個老師專門教你們讀書。”

李慎卻說道:“父親說過了,讓我跟在你身邊看着你做事!我讀過書不用和他們在一起讓老師教了。”

王靜輝聽後一愣神問道:“那好,你說給叔叔聽聽你到底讀過哪些書?”

李慎說道:“《論語》、《春秋》、《尚書》、《孟子》、《大學》……”

“老天!這還是孩子麼?這麼小就讀過這麼多的書,恐怕這是神童一級的人物了!”王靜輝聽李慎的回答後在心中哀嘆着,他問道:“慎兒讀得書可真多!不過書上面的意思你的都明白嗎?書讀過之後都記得住嗎?”

李慎的臉龐上露出了笑容說道:“都是家裡父親請的夫子教的,夫子誇我就是記性好,書多讀兩遍我就記住了!”

“暈死!還是人麼?感情比我的‘過目不忘’也差不到哪裡去啊!”王靜輝心中在腹誹眼前這個孩子,這也讓他想到了遠在金陵的王安石,據說歷史上那個著名的神童蔡卞正在他手底下讀書吧?只是不知道他的哥哥,那個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蔡京在哪裡窩着呢?

王靜輝把管家王福叫過來特意囑咐一下關於李慎飲食起居的安排,還順便讓他通知孤兒院那邊教書的夫子們一聲,讓他們這兩天對所有孤兒的功課考察一下,選送其中二十個最優秀的孤兒來這裡,王靜輝打算親自出馬來教導這些孩子了。這些孩子便是他的希望,當這些從小就受到他的影響並且繼承了他頭腦中知識孩子長大後,或是步入仕途,或是成爲商人、醫學家、科學家將會給這個時代帶來怎樣的改變?

王靜輝並不可以預知這些孩子對歷史所產生的蝴蝶效應有多大,他現在最關心的便是朝堂之上的“濮議”,這場爭論將會關係這他想象中的防疫體系的建立。他知道英宗趙曙一天沒有結束濮議並在這場鬥爭中取得勝利,他便一天不會罷休,所以纔會使濮議持續了十八個月之久,再加上趙曙的身體本來就不好,經過濮議這樣的角鬥後,他的生命也快要走到盡頭了。

王靜輝不知道如果他把歷史上韓琦等人收買曹太后身邊宦官的計策呈送給英宗,如果順利執行快速的結束這場濮議,那對於北宋的歷史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不過從歷史上看英宗皇帝雖然執政時間比較短,而且其大部分的時間還都集中在濮議這場爭論上,但王靜輝從中看到了一樣熟悉的東西:英宗趙曙和他兒子神宗趙頊身上都有一種非常相似的品質——執著,不過可惜的是英宗短命,經過濮議後就沒有什麼作爲了。

現在他最關心的便只有兩件事情了:一是要知道濮議進行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步了;二是趕快把自己心目中的防疫體系以文字的形式寫成奏章,到時候好趁着與潁王趙頊打太極的時候扔出去,要不然時間上就有些來不及了。王靜輝的奏章也不指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防疫體系建立起來,那樣實在是不現實,他的目標就是建立城市一級的防疫體系,好對付即將到來的雨澇災害。

一連幾天王靜輝難得的出現在城中一些茶館酒肆當中,自從他來到汴都開封后還沒有這麼悠閒過,不過這幾天來茶館是爲了探聽消息,看看外界對朝堂之上正在進行的“濮議”有什麼反應,以此來判斷現在朝堂上衆位大臣爭吵的激烈程度。雖然這着是王靜輝根據武俠小說中學來的,不過確實很好使,也許是跟皇帝做鄰居的緣故吧,汴都百姓平常最多的話題便是哪位大臣如何如何,皇帝老兒的反映如何如何,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再加上幾個讀書人在一旁高談闊論一番,這茶館中的政治氣氛別說還真濃厚!

當然王靜輝蹲在茶館中也不是爲了聽那些雜七雜八荒誕不經的故事,不過他從茶客的議論激烈的程度上判斷朝堂上關於英宗趙曙追授濮王封號的問題上爭論還是非常激烈的,自韓琦上書和英宗皇帝出詔書交給太常禮院去討論後,這個朝廷的官員就完全圍繞這件事展開了大討論,王靜輝聽了茶客們的議論後苦笑的搖了搖頭,心想:“史書中評論宋朝的官員‘專喜迂論,與晉代之清淡,幾乎相同’的評價果然不是空穴來風,爲了一個死去的濮王追封號竟能把其它國家大事擱置,日後亡國也不是沒有原因。”

第173章 拒受第192章 難耐第188章 實力第285章 退卻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72章 威懾第50章 進策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24章 赴宴第251章 乘風第9章 揚名第138章 新事業第40章 釣魚第391章 突襲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240章 禁忌第3章 壯麗第383章 取捨第322章 期待第267章 緩行第162章 首富第242章 地產第308章 暗流第347章 賀壽第74章 心事第397章 外交第26章 漣漪第130章 一人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39章 關節第33章 拜訪第301章 設套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320章 強弱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71章 奇思第38章 收徒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335章 定西軍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183章 情報第432章 劫船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167章 種子第38章 收徒第359章 責問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32章 武策第104章 議事第374章 創意第333章 緩兵第95章 徵兆第420章 馬屁第325章 內應第14章 策論第52章 心意第101章 來信第182章 殺心第381章 硫球第31章 安排第298章 憂心第103章 準備第267章 緩行第423章 抽血第121章 開誠佈公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139章 關節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28章 渴望第389章 貿易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423章 抽血第183章 情報第70章 漸變第206章 兵敗第271章 重建第111章 巧合第318章 藉口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203章 決絕第318章 藉口第248章 迴歸第359章 責問第191章 風滿樓第8章 起步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210章 獵人第146章 傳位第158章 芥蒂第218章 狼外婆第98章 俘虜第398章 脅迫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124章 財源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101章 來信
第173章 拒受第192章 難耐第188章 實力第285章 退卻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72章 威懾第50章 進策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24章 赴宴第251章 乘風第9章 揚名第138章 新事業第40章 釣魚第391章 突襲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240章 禁忌第3章 壯麗第383章 取捨第322章 期待第267章 緩行第162章 首富第242章 地產第308章 暗流第347章 賀壽第74章 心事第397章 外交第26章 漣漪第130章 一人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39章 關節第33章 拜訪第301章 設套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320章 強弱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71章 奇思第38章 收徒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335章 定西軍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183章 情報第432章 劫船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167章 種子第38章 收徒第359章 責問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32章 武策第104章 議事第374章 創意第333章 緩兵第95章 徵兆第420章 馬屁第325章 內應第14章 策論第52章 心意第101章 來信第182章 殺心第381章 硫球第31章 安排第298章 憂心第103章 準備第267章 緩行第423章 抽血第121章 開誠佈公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139章 關節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28章 渴望第389章 貿易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423章 抽血第183章 情報第70章 漸變第206章 兵敗第271章 重建第111章 巧合第318章 藉口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203章 決絕第318章 藉口第248章 迴歸第359章 責問第191章 風滿樓第8章 起步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210章 獵人第146章 傳位第158章 芥蒂第218章 狼外婆第98章 俘虜第398章 脅迫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124章 財源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101章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