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迷霧

“遼國太子名叫耶律浚,雖然只有十六歲,但是聽說太子身邊親近人談論的時候,都說耶律浚聰穎多智將來是個有爲的君主”,馬人華說道。

“耶律浚單地有沒有智謀還尚可兩說,畢竟一個十六歲的孩子還能夠玩出什麼花樣,在沉浮宦海幾十年的耶律乙辛面前,連命能不能保住都還很難說!倒是提舉大人有何吩咐?我們這次是站在耶律浚一邊拉他一把,還是乾脆倒想耶律乙辛廢掉太子?!”趙鍾哥笑着說道。

涅心笑了笑說道:“想要廢掉太子對於我們來說實在太困難了,還讓耶律乙辛白揀便宜,恐怕這一次要是我們動手的話,那我們在遼國苦心經營的情報系統不就是廢掉了麼?!這是絕對不符合我大宋的利益的!駙馬給在下的指令便是儘量激化遼國內部的矛盾,使之不能夠有暇南顧,以保證大宋順利的獲得一個比較平穩的發展環境。先生已經說過了,只要我們這次乾的好,成功的挑起遼國的內鬥,那大宋滅遼至少可以加快五年;若是僥倖能把事情鬧大,那這滅遼時間將會大大提高,兩位將會是我大宋的幕後功臣,聖上也不會忘記兩位!”

馬人華淡淡的說道:“馬氏一族隱忍負重,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若是能夠把遼國弄翻做陪葬,那也算死得其所!”

“我趙鍾哥光棍兒一條,沒有什麼好牽掛的,但求死後聖上能夠給在下墳前立塊碑,也讓後人好記得我就足矣了!”趙鍾哥笑着說道。

涅心擺擺手笑着說道:“先生說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契丹想要咱們三人的性命還沒有那麼容易,兩位的退身之路先生早已安排妥當,就算髮生了最糟糕的情況,馬氏族人也會平安退回大宋,在大宋已經準備好了若干產業,足以讓兩位生活無憂!”

“這件事情先生已經稟報聖上,皇上已經下旨給河北地魏國公和陝西的韓國公,他們將會配合我們在遼國的行動!如弘揚兄所問,這次我們只是在暗中挑起紛爭,這紛爭的源頭自然是太子。但總是需要一個引子,我們這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耶律乙辛一個對太子動手的理由,至於盛夏的事情就看耶律乙辛手段夠不夠狠辣啦!”涅心接着說道。

“想必駙馬設此局已經有了通盤想法,我們二人洗耳恭聽!”馬人華淡淡的說道。

“再過一刻時間,來州富豪許榮亭會來赴宴,這纔是今天宴會的主角。他是我們的一個外線。許榮亭在來州是個大富商,也是當地地望族,主要經營的是糧食買賣還有他們家祖業制錢,其實真正能夠讓他發家的是向大宋走私食鹽和銅錢,並且從大宋向遼國走私布匹.食用油。下個月初八是他老孃的八十大壽,許老太平生最是尚佛,所以爲了慶賀壽辰,許榮亭要向你求購一尊三尺高的玻璃佛,並且還要拜託你能夠請到大定府法華寺的智遠大師給許老太太講經作法》”涅心笑着說道。

“這和我們的計劃有什麼關係?!”趙鍾哥疑惑的問道。

“許榮亭可以搞到遼國的鹽,在遼國向大宋走私食鹽也是遼國重要的財政收入。不過是被我大宋的水軍死死的壓制住,這個許榮亭也有個二十艘小船隊,他來走私食鹽十次中會有一次被大宋水軍‘抓住’,其他人是來一次劫一次!馬兄僱下他的船隊,並且還要從他手中弄到二十船私鹽,這次走私是你們來做,和許榮亭一點關係都沒有。到時候這次走私行動十八艘船從幷州出發,而剩下的兩艘船在遼國的蘇州出發。”涅心沒有回答趙鍾哥的問題,而是將計劃慢慢的“擠出來”,這一手倒是和王靜輝學地十足像。只是趙鍾哥心中更是墜入五里迷霧當中,更是理不出一絲頭緒。

馬人華皺了皺眉說道:“許榮亭這個人我聽說過,出手極爲闊綽。不過更令他出名的是他倒買倒賣的功夫,他可是從我手裡弄出不少玻璃器物。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弄到了女真的回跋部.完顏部.甚至更遠的東海女真,從那裡換來各種物產到大定府販賣,着實發了橫財!以這麼一個人的實力,想要搞定來州的遼國水軍和當地的地方官輕而易舉,何必跑到蘇州這麼遠的地方向大宋走私呢?那裡可是流放官員的地方,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一年前耶律官奴因爲得罪耶律乙辛而被貶到蘇州做歸義節度使,這個人可是出了名的剛正,這不是自投羅網麼?!”

“正是要自投羅網!不過許榮亭快要到了,它是個外線,當着他的面談論這件事不好,所有關於他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好了,你們在這裡不過是吃頓飯來迷惑外面的人罷了,要不然堂堂大定府的馬老闆在酒神居的頂級雅間里居然沒有宴請賓客,這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在下暫且在酒神居當幾天的小廝,然後馬老闆家裡面爲少公子找個伴讀,在下就要進府詳談了!”涅心笑呵呵的說道。

“犬子若是能夠得先生些許指點,也足夠他這一生受用了!”馬人華笑着說道。

涅心走出酒神居雅間不久,許榮亭便來到了這間雅間,雙方都沒有心思吃飯,只是詳談了一番這比交易之後,就告辭各奔東西了。其實這兩方都感到對方是大宋埋伏在遼國的密探,也都曾出言試探,不過這三個人都是極爲穩重的人,都是加入大宋情報局的早期人物了,雖然汴都那個駙馬沒有給他們規定太多的規矩,但像這樣都是每天提着自己的腦袋幹活,對外的戒心可不是一時半會所能夠消除的,自己能夠多一張底牌便是多一條活路。這頓飯吃地真是令三人非常的不痛快。

其實許榮亭是馬人華同時期加入王靜輝陣營的密諜,在情報局組建之後,他們都是各自引領一個強大的情報網絡。不過和馬人華不同,許榮亭不僅僅要刺探情報,還要賺錢,以前是爲王靜輝服務,後來他則成了樞密院的寶貝,宋遼之間的海上走私中間至少有五分之二都是通過許榮亭的門路來進行的。每年爲大宋貢獻財富不下百萬貫。

許榮亭在來州有自己的船隊,還有一個造船作坊。通過向來州官府行賄獲得了海鹽,然後向大宋販賣私鹽。向大宋販賣私鹽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幹得了的,在大宋沒有對加強海上走私打擊力度之前,這個買賣都是遼國貴族所把持,不過經過大宋水軍的半年奮戰,使得這項買賣的主持着們損失慘重。是以到最後居然無人問津,這就給了許榮亭涉足走私的機會。

如大宋管理食鹽的專賣權一樣,遼國對食鹽生意也嚴加控制,商人在食鹽生意當中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爭取了很少一部分利益而已,若是有逾越的地方,輕則損失些財產,重則是抄家滅族。通過賄賂遼國地方官員,許榮亭終於暗中打通了從收購食鹽到走私的全部環節,爲此還有了造船生意。不過這造船作坊大部分是爲走私買賣服務地只有少部分船供給遼國的市場需求。

許榮亭的買賣一開始只是在大宋樞密院備案,後來逐漸壟斷了遼國來州食鹽走私貿易後,則是由大宋樞密院直接領導走私。爲了能夠保證大宋得到最大的實惠,許榮亭的船隊還是要不時的被大宋水軍所“發現”,每次走私中都要“損失”五六船私鹽,然後十次當中有一次“全軍覆沒”,這些都是樞密院的“純利潤”。遼國方面也是在刨除這筆大宋“純利潤”之後,許榮亭和遼國有關官員分贓,至於被逮捕的水手。許榮亭對遼國方面的許諾是打通了大宋的某個關節,水手可以送回,但是船就沒有了。這樣算來許榮亭在來州地造船作坊也是大宋水軍變相設在遼國的造船分長。

許榮亭進行的雙向走私,他還要從樞密院的手中購買布匹食用油等大宗貨物運送到遼國。這一來一返每次利潤都可以在十幾萬貫之上,大宋除了可以獲得緊缺的食鹽,還可以消化一部分佈匹與食用油的產量。買賣之所以搞得這麼大,遼國方面也只是掙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還是在於許榮亭並不獨佔走私貿易的鉅額利潤,而是聽從了王靜輝的建議,在遼國的貴族和掌握實權者中間選擇合夥人一起來參股幹走私,這樣使得他的買賣在海上橫行無忌,包括大宋在內都賺得盆滿鉢滿。雙方不同的是,遼國方面走私全部進了私人腰包,是在挖遼國的牆角;而大宋的利潤則是進入了國庫成爲趙瑣內庫財源的一部分—這可是趙瑣專門用來發動對外戰爭地金庫!

大宋之所以自己也幹走私,主要還是因爲大宋的食鹽產量還無法滿足國內的需要,尤其是北方這個缺口更是大,要不人以前遼國的走私買賣是一塊肥肉了。按照王靜輝對大宋統治高層的分析,國家走私應該是國家貿易中的一項重要補充,只要是大宋所缺少的,都可以進行走私,既可以滿足國內的需要,又可以挖敵國的牆角,尤其是對遼國的食鹽走私,許榮亭模式是目前對大宋最爲有利的走私方式,應該變成一個典型在大宋尤其是在北方加以推廣!

許榮亭納入王靜輝的情報網絡,其級別是低於類似馬氏家族這樣有一定“信仰”的情報網絡的,更多的是經濟層面上的合作,雙方是互惠互利的,在這個意義上,兩着之間對自己風險控制都很在意——許榮亭一直享受着王靜輝所提供的便利,但王靜輝卻一直沒有給他任務去做,就是想在危機時刻許榮亭一旦暴光不至於給自己的情報網絡造成過大的損失。這次行動許榮亭雖然意識到馬人華是大宋的間諜,但這都是生意上的事情,金錢來往之下出了問題他也好把自己摘乾淨,他的保護網會保護他不受到牽連。他所要做地事情閉上自己的嘴巴不暴露馬人華,於他本人是有驚無險。

許榮亭在大定府做了該做的事情之後,便拜訪各路神仙,聯絡感情以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畢竟他也感覺大宋那個年輕人似乎想要在遼國玩次大的,他非常有必要對自己的保護網進行加強。這次來大定府,他在剩餘幾天的逗留時間內一下子撒出去二十多萬貫錢——他對自己家族的安全可是做地非常到位了。

在返回來州的官道上,許榮亭坐在馬車中看者旁邊那尊三尺有餘鑲嵌着百十來塊紅藍寶石地玻璃佛像,心中真是感慨不已——自從接觸上那個年輕人後,他就對大宋的變化非常在意。他是個商人,又是來州許氏一族的族長,考慮的事情不僅僅是在生意上,還要會“觀風向”——遼國國內的政治風向關係到他的家族幾十年內地繁榮,但現在還要觀察南邊大宋的風向——他有着越來越強烈的感覺,那裡關係到許豕能否成爲百年望族的關鍵,大宋的勢力在這幾年當中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膨脹。政治上的事他也許看不明白,但他是個非常老到的商人,以他的眼光來冷靜的觀察着大宋對外商業政策地變化,他發現大宋不僅僅是在這些顯得非常開放的商業政策中得利,更重要的是這些商業政策有着非常強烈的……進攻性!也許那裡的內部還有種種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毫無疑問遼國和大宋不可能永遠像這樣保持百年並立,他們當中必然有一個會踏上另外一個的屍體登上王朝的顛峰!

“父親,你在想什麼?”旁邊一個不到二十的年輕人看着他的父親在皺着眉頭思考什麼事情,便關心地問道。這個年輕人便是許榮亭的長子許道衝,字悠遠,現年十九歲,正是年輕氣盛想要有番作爲的年齡。他也是許榮亭的驕傲,是家族中重點培養的對象,許家最大地機密——和宋朝合作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也參與其中,並且還在一年前乘船出海輾轉前往汴都開封見王靜輝。現在許榮亭已經富足到極限,有什麼能夠打動他的事情呢?無意能夠打動他的只有看着許道衝一天天的成熟幹練起來!

“南朝真的有希望麼?他們……“許榮亭似乎是在自言自語,眼中只是看着玻璃觀音像。”

“未來的希望是屬於大宋的!他們也不會只滿足燕雲!大宋的未來就是我們許家的未來!”許道衝用非常肯定的聲音對他的父親說道。

許榮亭轉過頭雙眼閃爍着精光看着自己的兒子,自從兒子去過汴都見過那個年輕人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對大宋抱有絕對的信心,與他這個尚處搖擺在大宋和遼國的老爹不同,兒子幾乎是毫無保留的倒向大宋。他了解自己的兒子。兒子雖然年輕,但從十六開始便已經幫助他打理家族事務了。多年以來已經非常穩重,相比其同齡人已經成熟的太多,就是在商場上的老手也都對兒子贊部絕口。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兒子變化如此之大?難道那個年輕人就這麼有手段?!”許榮亭在心中暗暗的想到。那個年輕的駙馬他也見國,確實是人中龍鳳世間少有的一等一的人才。他是漢人,心中雖然希望大宋能夠取勝,但他已經不是二十多歲的熱血青年,他有很多遷絆使他不能不小心翼翼,家族的重任壓在他的肩頭,他不可能像兒子一般冒險——他已經慢慢的老了!

許榮亭嘆了口氣說道:“那個人畢竟不是大宋的重臣,如果大宋真的有可能完成滅遼的壯舉,但那也只是可能而已,大宋的內部會如他心裡所想的那般麼?!如果他是王安石,爹爹就是豁出性命站在大宋一邊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他是個外戚,大宋從來沒有讓外戚當權的時候!”

“先生自治平二年開始就從來沒有進入政事堂,官職最高不過是龍圖閣學士,最近三年更是身無任何官職,但爹爹可曾見大宋有何改變?!只要他還活着,對大宋的影響便一天天持續下去,直到有一天任何人也無法阻止大宋前進一般;反觀遼國奸相當道酷吏橫行,民生是一天不如一天,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宋遼兩國每對立一天,兩國之間的差距就一天天擴大,直到有一天大宋滅遼,這是誰也無法阻擋的!爹爹以爲那人會在十年內病故麼?!”許道衝兩眼毫不避開父親的目光,許榮亭感到自己都已經被兒子的目光灼傷了,慢慢的陷入沉思當中……

第54章 上邪第204章 激將第411章 功成第49章 彌合第261章 答辯第204章 激將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48章 治療(下)第105章 銀行第103章 準備第54章 上邪第180章 默契第307章 投身第14章 策論第136章 科舉第273章 奠基第275章 誘惑第37章 修書第397章 外交第76章 裝備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427章 廉政第280章 毒藥第161章 先手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84章 思想準備第240章 禁忌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36章 上崗第191章 風滿樓第225章 舌戰第116章 伏筆第284章 野心第78章 制舉第10章 孤寂第85章 外放第327章 埋伏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63章 遇襲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44章 目的第241章 持平第250章 堅持第235章 教誨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100章 成果第227章 狀元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115章 苦惱第432章 劫船第241章 持平第392章 謎底第22章 想法第432章 劫船第362章 分裂第255章 發現第370章 誘導第270章 推薦第227章 狀元第296章 反間第281章 西北第164章 推託第425章 正名第194章 冰封第161章 先手第201章 追殺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25章 舌戰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4章 鑑寶第264章 勘查第126章 長相守第89章 貪污第386章 疑惑第310章 衝突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278章 顧忌第292章 西征第410章 鐵與血第192章 難耐第276章 事故第52章 心意第423章 抽血第197章 搶劫第31章 安排第139章 關節第45章 試探第72章 妙用第315章 完勝第227章 狀元第270章 推薦第174章 質疑第168章 傳警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32章 求助第97章 捷報
第54章 上邪第204章 激將第411章 功成第49章 彌合第261章 答辯第204章 激將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48章 治療(下)第105章 銀行第103章 準備第54章 上邪第180章 默契第307章 投身第14章 策論第136章 科舉第273章 奠基第275章 誘惑第37章 修書第397章 外交第76章 裝備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427章 廉政第280章 毒藥第161章 先手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84章 思想準備第240章 禁忌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36章 上崗第191章 風滿樓第225章 舌戰第116章 伏筆第284章 野心第78章 制舉第10章 孤寂第85章 外放第327章 埋伏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63章 遇襲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44章 目的第241章 持平第250章 堅持第235章 教誨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100章 成果第227章 狀元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115章 苦惱第432章 劫船第241章 持平第392章 謎底第22章 想法第432章 劫船第362章 分裂第255章 發現第370章 誘導第270章 推薦第227章 狀元第296章 反間第281章 西北第164章 推託第425章 正名第194章 冰封第161章 先手第201章 追殺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25章 舌戰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4章 鑑寶第264章 勘查第126章 長相守第89章 貪污第386章 疑惑第310章 衝突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278章 顧忌第292章 西征第410章 鐵與血第192章 難耐第276章 事故第52章 心意第423章 抽血第197章 搶劫第31章 安排第139章 關節第45章 試探第72章 妙用第315章 完勝第227章 狀元第270章 推薦第174章 質疑第168章 傳警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32章 求助第97章 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