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顧忌

就在王靜輝將精力從政治轉到科技上面來的時候,朝廷中的政治對抗已經開始明朗化——王安石的青苗法被所有的保守派所反對,朝局的緊張氣氛一日甚過一日。這些王靜輝都知道,但他決定這次放任自流——以前老是他上前堵槍眼去滅火未必能夠落得好名聲,反而會招來嫉恨,這次他鐵了心要藉着青苗法來將銀行金融工具嫁接到這個時代,並且大規模普及,王安石的對舊有制度的破壞力此時正是他所需要的。

在城東校場中的熱氣球試飛結果已經充分證明了其安全可靠性,同時也積累了大量在各種條件下使用熱氣球的經驗,連實際載人飛行實驗都進行了很多次,所有人都認爲將熱氣球推上前臺的時機到了。

由於此時的汴都開封已經進入深秋,這幾天的風力都很大不適宜熱氣球飛行,所以原定於在皇宮門前的熱氣球公開飛行一再推遲,不過汴都開封的百姓對此熱情不減,每天起牀的頭一件事便是看看天氣如何,若是颳大風的話,那肯定是飛不起來的。雖然樞府也曾抱怨這可能會泄露軍事機密,但幾位大臣在校場看過熱氣球飛行後,覺得這種“新式武器”顯然在使用的時候受到的限制實在是太多了,只有在非常有把握的攻城戰中才可以用到,但宋軍幾十年來都沒有打過像樣的攻城戰了,西夏那邊的城池在領兵將領的眼中也就是個小土城,若不是党項人的騎兵厲害,早就剷平西夏了,所以這纔沒有反對熱氣球公開飛行。

終於在衆人的期盼下,可算碰上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皇宮正門前開闊的場地上早就做好了準備,在環繞皇城地玉帶河上有四座拱橋。其中兩座拱橋上已經拴好了四條粗麻繩用以控制熱氣球的飛行高度,兩個連接熱爐的鼓風機不停地給熱氣球填充熱空氣,氣袋已經高高的聳起。而吊籃周邊掛滿的沙袋則拉住熱氣球整體。皇城周圍的開闊地此時卻顯得非常狹小——這裡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汴都居民,而皇帝趙頊則是率領一衆大臣和各國常駐在汴都地使節在城門上觀看熱氣球的現場起飛表演。

城樓上,沈括前面的桌子上擺着王靜輝專門爲此“發明”測風速地轉儀還有吊在城樓上的專門標定風力的浮擺。沈括看了看兩樣儀器所反應的風速和風力後,朝身後不遠處的王靜輝看了看,見他點點頭。沈括和蘇頌來到皇帝面前請旨准許熱氣球升空,已經迫不及待的皇帝趙頊自然立刻下旨了。

兩名已經乘坐熱氣球飛行多次的禁軍將士在看到城樓上地旗號後,登上熱氣球在同僚地幫助下將沙卸下。儘管汴都的居民前段時間就看到熱氣球頻繁的在城東禁軍軍營中飛起。但這還是頭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觀察這個龐然大物,並且親眼看到有人乘坐熱氣球,在熱氣球緩緩的升空過程中,人羣中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驚歎和歡呼。

地面上負責放繩子的禁軍每放出五丈的繩子便開始舉出一面紅旗來報告現在熱氣球的高度,隨着熱氣球的不斷升高,人們地腦袋已經仰視熱氣球了,原本盤在地上的粗麻繩不斷的被帶到空中。約摸有一刻的時間後。熱氣球終於升到了頂點——高度在八十五丈——這是王靜輝他們早就實驗好的數據,相差不會太多。

熱氣球在空中停留了大約半個時辰後,才緩慢的下降,當兩名成員走出吊籃的時候,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過隨後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景象出現了——皇帝趙頊親自走到吊籃旁,在小王駙馬的陪同下走進吊籃!

本來皇帝趙頊乘坐熱氣球是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這使得他非常沮喪,不過王靜輝對此是支持的——好奇心產生動力,只有讓統治者自己先感受到新科技的魅力,才能夠更加有助於新技術的推廣使用。王靜輝站出來表示贊成。支持他的便是一系列的實驗結果——熱氣球自實驗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意外,並且只要不做漂移,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是絕對不會有任何危險的。並且表示他將會陪同皇帝一起乘坐熱氣球以表示自己對熱氣球安全性的信任。

王靜輝和皇帝趙頊在吊籃內有說有笑,不過他的心中卻並沒有這麼輕鬆,雖然在郊外的放飛實驗中,他也乘坐了幾次熱氣球,但是這次可是皇帝在上面,若是真來一陣大風,那可就怪了。皇帝趙頊還是頭一次站在這麼高的地方來欣賞汴都的景色,這可不同於皇宮中的高樓,是在上不着天下着地的空中,站在吊籃中的感受讓他非常刺激,除了一開始的有點不適應後,不斷的催促王靜輝發信讓地面人員繼續放高熱氣球,王靜輝無奈之下只得手中揮舞的綠色信號旗——城樓上有人專門用望遠鏡來觀察吊籃內的狀況,視駙馬手中的信號旗顏色來決定升高還是下降。

半個時辰過後,站在吊籃中的王靜輝感到熱氣球在下降,他的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看來是球體內的熱空氣已經開始冷卻了,再看看旁邊的皇帝趙頊,手中還拿着望遠鏡朝四面掃描呢。

可能是皇帝趙頊也感到熱氣球在下降,便意猶未盡的收起望遠鏡對王靜輝說道:“愛卿,此物可真是神奇,真是不知道愛卿是如何想出來的,可惜不能停留的時間久一點兒!”

王靜輝笑着說道:“聖上,這熱氣球本來就沒有什麼高深的道理,和孔明燈是一個原理,不過是放大了許多而已,至於停留在空中時間問題,也可以依據孔明燈的原理,在吊籃上加上一個火爐不斷的加熱羊皮球中的空氣即可,不過這樣做甚爲危險而已,臣已經差人對此進行改進,相信不久就會有新型的熱氣球生產出來!”

皇帝趙頊聽後點點頭,原理他是不懂事,但是駙馬說可以,多半就是能夠做到,在他的印象中駙馬是從來不開空頭支票的。他高興地說道:“到時候朕一定要坐着熱氣球好好看看!”

“聖上,以臣看來這熱氣球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在軍事上取得非常廣泛的應用了,現階段無非是做個玩物而已,相信君實先生和介甫先生都是這麼看待的,聖上清寒是當以朝廷社稷爲重。不可沉迷於此。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熱氣球就也是一開始能夠給人以新鮮,不會讓人沉迷地。等待天氣好的時候,聖上也可以乘坐熱氣球到空中散散心,看看這廣闊的景色多少能夠疏解心中的鬱悶!”王靜輝笑着說道。

“愛卿不是打算在各地的大城市中設立這種熱氣球觀測地點嗎?朕準了,所得地收入就用來建立免費的萌學,不過這收入恐怕不夠的!”

“呵呵,我大宋天下富人何其多,一次掏上幾貫錢到空中飄上一次是絕對不會吝嗇地!大宋人口過五萬的城市恐怕不下百十座。每個城裡面設立三四處。一天一處接待三四十人,一年下來一兩百萬貫還不是輕而易舉?!每個孩童讀書一年所用的費用不過就是二十貫錢頂天了,也就是說大宋每年將會有至少幾萬孩童因此而受益,這是天大的善舉!”王靜輝笑着說道。

“一兩百萬貫?!”皇帝趙頊聽後非常吃驚的說道,要知道大宋雖然富裕,但是以前的財政狀況糟糕至極,就是現在財政好轉,一兩百萬貫要是擺在戶部、三司那裡也不算是一個小數目,皇帝趙頊真沒有想到這熱氣球會這麼賺錢。

王靜輝笑着說道:“應該差不多吧,這還是個保守的估計。至少在第一年當中以此盈利應該大大超過這個數目,以後隨着人們對此地新鮮勁過去後,收入會慢慢減少,到時候這乘坐熱氣球地費用也會降低,不過不管怎麼樣,依靠熱氣球的費用每年支持個三四萬孩子免費上萌學還是沒有問題的!”

皇帝趙頊聽後腸子都要悔青了,他沒有想到這熱氣球居然會這麼賺錢,否則他就不答應駙馬把這錢用來建立免費萌學了,現在朝廷中用錢的地方多着呢,怎麼看萌學都是次要的。

王靜輝知道皇帝趙頊有些後悔,便笑着說道:“聖上,我大宋自開國以來便是以文治國,崇尚文治,但聖上可知即使是萌學對於一個貧苦的百姓人家來說也是非常高昂的,許多孩子都到了讀書的年齡都是念不起書的,就是進入以後的縣學也是一個大家族選取最有希望地幾個人去繼續上學,別的不說,就是本朝的範相公如此奇才也是劃粥度日堅持讀書的,其他的當世大儒如歐陽永叔、司馬君實等人年輕的時候都很苦,王相公甚至是挖過野菜度日!孩子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更是我大宋的未來,這筆錢花的是非常值得的!況且花出去這筆錢也有另外一個好處!”

“花錢還有什麼好處?!”

“天下讀書人的出路莫不是科舉奪魁,以便進身爲朝廷服務,不過現在大宋官職混亂,官員多的用不了,所以日後朝廷在錄取進士的數量上勢必要減少,就算汪減少,天下學子何其多,朝廷該如何安排他們,他們的生活又該怎麼辦?廣泛建立萌學的一個好處便是將這些讀書人分流出去,就如同裁減廂軍一般給他們找個飯碗,也好消彌其中的隱患!”

皇帝趙頊聽後點點頭笑着說道:“難得駙馬有如此胸懷,下面的人常說駙馬富甲天下,但日子過得卻是非常節儉,不過卻對辦學從來不吝嗇,那華英書院中免費就讀學子的費用從來是不曾少給過一分一毫,皇室用度中也是愛卿的那份最少,真是虧待愛卿了,難得還有如此心思!”

王靜輝躬身說道:“不敢!那都是別人的謠傳罷了,臣哪裡會虧待自己?別的不敢說,至少臣敢保證臣在朝中吃的便是最好的!”

皇帝趙頊知道自己這個妹夫嘴饞,聽到這話後也不禁莞爾。君臣兩人說着,熱氣球慢慢在地面禁軍的拖曳下穩穩的着陸了。當皇帝趙頊和王靜輝走出吊籃的時候,皇帝趙頊當衆宣佈了將會在各地廣設熱氣球遊覽點,並且一切收入用來在各地建免費萌學所用,經過遍佈全場地禁軍傳達後,全場看熱鬧的汴都居民都三呼萬歲!

今天的熱氣球升空表演在王靜輝地眼中堪稱完美——不僅把皇帝趙頊給哄高興了,還免費作了一次公告——這個公告同樣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親自做公告,有什麼還能夠比這更牛叉的嗎?!

不過並不是在場所有人都是高興的,至少皇城城樓上有個錦衣中年男子的臉色並不好看——他正是策劃刺殺王靜輝地遼國使節,不用多想,他也知道熱氣球是和小王駙馬有着很深的關係,而以此做生意這種點子在大宋朝廷中除了小王駙馬之外不會有第二個人能夠想得出來,看着對手在大宋這一個防範外戚非常嚴重的環境中還能夠如魚得水,如此自在,他心中就非常地難受,他越來越感受到遠處那個年輕的駙馬將會是大遼國的心腹之患,若是不除掉此人。恐怕會有難以想像的後果。

“大人,南朝蠻子腦子當中竟是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不過這個什麼‘熱氣球’在打仗的時候用來窺探敵人城內的動靜卻是最方便不過地了!”中年人身後地一名邊國武將靠前說道。

“這東西對大宋來說用處不大,但對我遼國來說卻很重要!”中年人輕聲說道。

“嘿嘿!南朝蠻子只會龜縮在城池裡面不出來,要是我大遼若是能夠造出此物,那攻城倒是方便了!”武將蔑視的笑道。

“不錯,不過宋人守城都有弓弩。普通弓箭想必奈何不了這個熱氣球。但是要是用牀弩的話還是可以對付的,要是距離遠了,恐怕就是有熱氣球也是無用!”中年人一口道破熱氣球在軍事上應用的困難之處,這也正是王靜輝給樞密院的解釋。

“熱氣球看樣子倒是不難造,關鍵便是望遠鏡!這東西宋人看得緊,並且製造的也少,上面全部都有編號,況且只有少數高級宋軍軍官纔有,盜取不易,要命的是這東西也是小王駙馬用玻璃所制,一件普通的玻璃茶具在大邊居然可以賣出一千貫還不夠搶的,想必大宋要是裝備望遠鏡也是因此而受限!”旁邊一個幕僚模樣地年輕人在旁藉着中年人的話往下解釋道。

中年人點點頭,皺着眉頭說道:“小王駙馬擅長奇技淫巧,幸好除了軍事武器其他都並非是宋人看重的,但是以他的地位不斷的推廣,不僅他自己在短短的數年之間成爲大宋首屈一指的富豪,連帶着我大遼都要受到牽連——現在國內銅錢已經非常緊張了,宋人除了要金銀結算運回大宋國內之外,居然還大肆走私銅錢回國,如此下去必將有奇禍!”

青年幕僚皺着眉頭說道:“國內缺少銅來鑄錢,一直以來都是使用大宋所鑄的銅錢更多些,但是國中富貴多是崇尚佛教,這幾年佛寺驟然多了許多,雙有權貴支持大肆造佛像,所耗費的銅不可計算,若是大宋暗中指使商人大肆走私銅錢,那將會引起交易混亂,國家稅收也會要受到很大的影響!”

中年人狠狠的說道:“若無宋朝朝廷在背後指使,那些宋朝商人又如何肯冒着殺頭的危險賄賂邊關守將走私銅錢,說不定出這個主意的人正是小王駙馬!”

武將靠的更近了一點輕聲說道:“大人,不若在下再去找人……”說着用手做了一個向下切的手勢。

“阿斯憐,不可輕舉妄動!小王駙馬身邊護衛可是今非昔比,行蹤根本就是在有限的幾個地方工業,伏擊他倒是不難,但是他身邊的護衛都是出自宋庭大內直班護衛,這些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人數也比以前多了幾乎一倍,要知道這些人以前可都是護衛宋朝皇帝安全的親隨!”青年幕僚急着小聲說道,要不是怕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他早就叫出來了。

中年人點點頭,說道;“此事應從長計議,現在不是時機,不過這個小王駙馬是一定要剷除的,不然有他在,宋朝蠻子至少不用爲錢而擔憂了!”

那名武將還要想說些什麼,但中年人一擺手制止了他繼續說話——旁邊的閒雜人員實在是太多了,在這麼一個場合實在不是說話的地方,上次刺殺王靜輝就是冒用了党項人的名頭,現在要是讓宋朝人知道自己在刺殺王靜輝,這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第203章 決絕第74章 心事第131章 新時代第230章 施壓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285章 退卻第101章 來信第54章 上邪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35章 演戲第410章 鐵與血第133章 莫測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02章 安石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100章 成果第248章 迴歸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204章 激將第330章 壓力第103章 準備第430章 相聚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4章 赴宴第168章 傳警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383章 取捨第23章 請帖第44章 目的第231章 誘惑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424章 留學生第428章 安內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323章 倒計時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245章 訟師第409章 草原第364章 伏兵第332章 送行第6章 贈杯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50章 釋疑第102章 安石第225章 舌戰第410章 鐵與血第71章 奇思第407章 補給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139章 關節第251章 乘風第54章 上邪第120章 志向第119章 體檢第329章 削藩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渴望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384章 公益第351章 佈局第285章 退卻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90章 前奏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154章 軍火第296章 反間第349章 道義第103章 準備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409章 草原第99章 包公第71章 奇思第369章 奴隸第218章 狼外婆第30章 經濟侵略第270章 推薦第64章 懇求第126章 長相守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117章 見面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329章 削藩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154章 軍火第113章 推銷第406章 錦州第101章 來信第161章 先手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63章 遇襲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349章 道義第2章 觀光第134章 王靂第362章 分裂
第203章 決絕第74章 心事第131章 新時代第230章 施壓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285章 退卻第101章 來信第54章 上邪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35章 演戲第410章 鐵與血第133章 莫測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02章 安石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100章 成果第248章 迴歸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204章 激將第330章 壓力第103章 準備第430章 相聚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4章 赴宴第168章 傳警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383章 取捨第23章 請帖第44章 目的第231章 誘惑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424章 留學生第428章 安內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323章 倒計時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245章 訟師第409章 草原第364章 伏兵第332章 送行第6章 贈杯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50章 釋疑第102章 安石第225章 舌戰第410章 鐵與血第71章 奇思第407章 補給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139章 關節第251章 乘風第54章 上邪第120章 志向第119章 體檢第329章 削藩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渴望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384章 公益第351章 佈局第285章 退卻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90章 前奏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154章 軍火第296章 反間第349章 道義第103章 準備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409章 草原第99章 包公第71章 奇思第369章 奴隸第218章 狼外婆第30章 經濟侵略第270章 推薦第64章 懇求第126章 長相守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117章 見面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329章 削藩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154章 軍火第113章 推銷第406章 錦州第101章 來信第161章 先手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63章 遇襲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349章 道義第2章 觀光第134章 王靂第362章 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