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兒真是好忽悠。
李鳳梧是夜心情大好,倒是爽了耶律彌勒苦了喚兒,又被殺豬拆房聲折磨了一宿。
且不提宗平忽悠了一幫有身手有道德有忠心無腦子的三有四無兄弟去了安豐軍投戎,這日李家小官人正在愜意的爲秋闈做策論練習,老師陸游登門李府,帶來了臨安官家的旨意。
已是七月。
隨着湯思退除右相邸報送達建康的同時,官家宣召李鳳梧入臨安面聖的旨意也一同到達。
這僅是一道旨意,並沒有聖旨和高級太監宣旨神馬的。
當然也不需要李鳳梧焚香沐浴接旨。
這個消息並不算秘密,很快整個大宋都知曉了這件事,因此事也寫入邸報送達全國各地,令全國士子譁然的是,官家趙昚竟給李鳳梧一個偌大的造勢。
邸報大概之言,汝有大宋雛鳳之譽,當棲參天桐木,且速面聖。
官家親口,大宋雛鳳啊……
這簡直就是直達青天的褒獎了,試問整個大宋朝,有誰得到過天子如此謬讚,就是那千古風流人物蘇仙,也不曾獲此讚譽。
大宋雛鳳,一時間鳴聲滿天下。
李鳳梧卻高興不起來,趙昚這尼瑪是要捧殺自己麼,叔公張浚說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把自己捧這樣高,那些眼高於頂的士族會看自己順眼?
到時候到了臨安還不搞死自己。
不過臨安麼……李鳳梧哈哈大笑,很爽快的抗旨不遵。
當初老師和叔公寫的人名是一個人:王安石。史上最出名的抗旨專業戶。
我且抗旨一回又若何!
現在這大宋朝啊,有句說法,不抗旨還敢自稱清史名流?士大夫們可都是以抗旨爲榮的。
且不說抗旨抗了一百多回都抗出癮來了的王安石,每個月不抗個把旨就會渾身不舒坦,就是蘇園故居那位相公蘇頌,也是抗旨抗的飛起。
一句話,抗抗更健康。
劉備請諸葛亮還三顧茅廬呢,你不是說我是雛鳳麼,那我還就喘上了,我就是那雛鳳龐統,不說三顧茅廬神馬的,我李鳳梧好歹也要矜持一點哇。
李鳳梧這一抗旨,可是驚掉了天下士子的下巴。
你李鳳梧竟然還抗旨了?!
這特麼什麼世道,區區一個無名無望無功無官的白衣士子,真把自己當大宋雛鳳了,竟然抗旨?
而且抗旨理由還那麼的……無恥!
竟說什麼肩傷未愈,好吧,這個算是正常理由,你說秋闈在即不宜耽誤學業,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好吧,這也能忍,但特麼你李鳳梧說新納小妾,不宜分離,這特麼是幾個意思?
感情你爲個女人抗旨?
而且你還是個庶民!
這叫天下士子情何以堪。
雖然抗旨確實爽,但尼瑪無功無名的士子,哪個不希望皇帝宣召面聖,到時候多少女人沒有,怕是到了臨安要提前出現金鑾唱名纔會有的搶婿鬧事。
此子可惡至極。
一時之間,全國各地稍有官身的儒才名流紛紛上奏臨安,請求治李鳳梧一個怠慢天家的大不敬之罪,當然,這當中是否有臨安某些大人物指使的貓膩,那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
而這其中,態度最爲堅決,諫言重罰的人尤以禮部一羣人爲甚。
尚書魏杞是帶頭人。
就算沒有人指使,禮部尚書魏杞也對李鳳梧恨之入骨,恨不得當面痛罵這個好色士子一頓,以解心頭之怨,本可以靠耶律彌勒勒索金人獲得他們一點讓步的計劃也泡湯了。
這無關私人恩怨,也並不是說明魏杞就是惡人,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的觀點不一樣而已。
在如山一般指責李鳳梧的奏摺中,建康知府陸游、江淮宣撫使張浚、起居郎周必大的說情奏摺以及一些其他類似的摺子,便有些顯眼了。
而在建康,也掀起了一股浪潮。
滿城只聞李鳳梧之名。
且不說官老爺的公房,富賈們的酒桌,士族們的書房,討論聲最激烈的當屬秦淮河上的畫舫,以及那諸多待字閨女的閨房。
李家小官人之名,儼然便是風流不拘的化身。
女子愛風流,再加上家財萬貫,又奪得蘇園學會魁首的才子才情,且還有一副好皮囊,李鳳梧儼然成了建康女婿,一時間李府大門的門檻都快踏破了。
最後逼得李老三沒法,關上李府大門,宣佈拒絕會客。
李府這纔得到些許安寧。
不過全家老少都有點小人得志,咱老李家真是大出了一把風頭啊。
而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李家小官人,日子可是愜意的緊,大夏天的本就燥熱,加上調教得當,耶律彌勒越發嫵媚,又少了那白日宣淫的荒唐事。
這且不說,建康坊間竟有諸多流言,說那李家小官人自恃官家謬讚大宋雛鳳之名,公然勾引良家婦女,夜色靡靡時跑上了諸多懵懂無知少女的牀幃,簡直就是夜夜春宵留帳日日芙蓉暖。
甚至還引得那些無知懵懂少女爲了他爭風吃醋,非他不嫁要出家爲尼的鬧劇來。
紈絝本色顯露無遺。
這些事情也不知道怎的,就這麼傳了出去,於是又被建康士族寫到奏摺中,傳到臨安,至於這其中有沒有人授意,李家小官人就笑而不語了。
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大宋,忽然間就鬆懈了下來,這讓邊境上和大宋雄師對峙的金國將領們很是詫異,哎喲我去,大宋這是要搞毛啊。
遮莫是又要偷襲於我?
一時間金國反倒緊張了起來。
全國上下,茶餘飯後都是這位抗旨不遵的大宋雛鳳,當然,故事幾經流傳早就變了樣,那李家小官人早從長得好看變做驚死潘安愧死宋玉吊打人樣子的絕世美男,更成了不輸蘇仙的風流大才子。
這是好的一面,壞的一面則是李家小官人強搶民女霸佔人|妻夜夜笙簫,才十七歲就娶了四五個老婆納了十幾房妾室生了七八個小孩的大紈絝了。
總之,李家小官人的風頭一時無兩。
只不過謗譽兩極。
當然,大宋的士子不是傻子,大多知曉很多事情以訛傳訛,李家小官人未必那麼優秀,也未必如傳說中的那般低俗無德。
這也是李鳳梧爲什麼敢自污的原因。
反正這些都有老師陸游和叔公張浚來擦尾巴,到時候自會還自己清譽。
開玩笑呢,我還想進士及第,要真沒了清譽,進士及第也沒甚搞頭,更別談以後去勾搭那些有才有德的美女了。
有才德的美女,可沒幾個會看上無德的男子,哪怕你權傾大宋。
這不,文宅就送來了退婚的書信。
而且還是出自淺墨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