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天仙又如何

當下李師師輕移蓮步走到天井客位,緩緩地坐到另外一張香楠木雕花玲瓏小牀上。

盧俊義起身先拜了李媽媽四拜,後拜李師師兩拜,言道:“今日得見仙容,三生有幸。”李師師謙讓道:“免禮。蒲柳之姿,難以受拜。”

盧俊義料想這李師師在容貌上定然聽過太多溢美之詞,也不差自己一個,便沒有回話,讓期待着狂熱讚美的李師師不由得心中大大地失望了一把。

盧俊義看了看李師師那張美麗而又陌生的臉,突然覺得有些遙遠。他看得出來,李師師那職業性的微笑中,已經在刻意地拉遠彼此的距離。其實他並不知道這都是李師師面對陌生人所可以表示出的矜持。

盧俊義是一個對自己的情商(專指愛情上的智商,粗俗地說就是泡妞的手段)非常沒有底氣的男人,看到李師師那張淡漠的臉容,突然有些泄氣,不過轉瞬間,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情緒衝上腦海,管她呢,自己盡力表現,她不在意的話,是她沒眼力。

想到這裡,盧俊義刻意地讓自己的眼睛不放在李師師的身上,因爲他知道自己這樣一個情場菜鳥如果一旦把自己的目光放在這個天仙尤物身上,就會馬上被她誘惑住,然後情不自禁地做一些傻事。

盧俊義的外在表現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糟糕,李師師和旁邊的李嬤嬤驚異地看着,面前這玉樹臨風、英武挺拔、出手闊綽的男子,他的眼神在這妓院裡掃視着,彷彿是在挑剔,彷彿是在鄙視,彷彿有些厭倦。這青樓裡還從來沒有這麼奇特的男子來過。

盧俊義不知道怎麼繼續下去,但看冷淡在這天井也不是一回事,瞧見裡面每個小閣兒都很是精美雅緻,遂問道:“爲何不請小閒前去師師姑娘的房間?”

李媽媽爲難道:“我們這裡有個規矩,能出得了十貫錢財的才能在那中門待上一陣子;能出得了百貫的方能和師師姑娘在這客位敘上一敘。如若想進師師姑娘的閨房,則須要吟出一首好詞,得師師姑娘讚賞方能進入。不知小官人能否吟出一首詞呢?”不是吧,三千塊(人民幣)才能進一下青樓,三萬塊才肯陪聊一下,這李師師的身價還真是夠高的。

盧俊義知道自己原來胡謅的身份只是一個暴發戶,這老鴇和李師師可以以此擋他出來,那原來花的不就是冤枉錢了嗎?誰說暴發戶就不能做文學青年了,盧俊義前世可是背了不少宋詞和後世的詞。盧俊義心道,陸放翁,對不起你了,只能再次藉助你的力量了,誰讓這個時代沒有版權意識呢。

遂深情的吟出: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李師師本來對面前這英武非凡的男子沒有什麼指望,誰知道那人竟帶來了如此悽美的詞調。李師師聽罷後,有感於身世,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只是轉過身軀,輕輕地拭去了淚水。然後對李媽媽點了點頭。李媽媽便笑逐顏開道:“貴客,師師姑娘有請。”盧俊義見這詠梅詞果然打動了李師師,心中十分感謝陸游這個還沒有出世的小寶寶,你可幫我幾番大忙了。

隨後李媽媽便安排丫鬟,在李師師的房間裡擺好茶水果品,李師師這番收起原先的矜持冷漠,開始殷勤招待起盧俊義這個橫空出世的盜版大詞人。

看着李師師臉上雙頰顯現出醉人的酒窩,盧俊義反倒變得比原先的李師師更爲矜持。下面的談話是一邊倒的一問一答。

寒暄過幾句客套話後,李師師抑制不住好奇心,問道:“官人,你從哪裡來?”

盧俊義敷衍道:“從來處來。”

李師師不禁笑道:“官人,休要打這機鋒,師師三歲就會這個了。”

盧俊義不知道自己這番能否泡成,就順着之前跟李媽媽所言,回道:“本是東京人氏,只是前些年來往西洋貿易,前些日子剛剛返回。”由於河北大名和河南汴梁距離並不算遙遠,口音並無太大差別,李師師一時之間也信以爲真。

李師師便興致勃勃地問起了一些西洋的風光,盧俊義便胡亂杜撰了一些中世紀歐洲的風土人情,唬得李師師一驚一乍的,也難怪,歐洲的中世紀哀鴻遍野,迥然不同於東土大宋的富饒平安。

北宋末年的東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儼然是國際大都市,許多金髮碧眼的色目人來此做生意,李師師見過一些,盧俊義的胡言亂語也是有基本事實根基,所以李師師對盧俊義所說的經歷感到驚奇的同時也深以爲然。

李師師看到盧俊義拘束不安的模樣,就知道這人很可能是第一次涉足青樓,便嬌笑道:“官人,今日師師聽你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長了不少見識。官人你風塵僕僕辛苦的很,到了我這裡請開懷暢飲,放開心些。”盧俊義卻不了李師師的勸慰,遂開始飲起酒來。

盧俊義這人不能沾酒,一旦沾了酒,那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回去了,除了一些刻意隱瞞的穿越造反之類的話,其他的心中所存之想法,便高談闊論開來。尤其是面前坐着一個絕色佳人手託着香腮,美目流盼地聽你指點江山,那種感覺是越吹越來勁。盧俊義原本學識就很廣博,熟知三道九流、旁門左道,更兼多了九百年的認知,說出來的話語自然就極其的與衆不同,旁徵博引之下高屋建瓴,將諸多社會經濟問題分析得深刻剔透。

煞那間,李師師都有些被面前這人給震住了,太迥然不同於李師師以前遇到的那些酸文假醋和附庸風雅的人物,那些人物整日要不醉心於風花雪月,要不就沉溺在勾心鬥角,那有一個人能有這等不凡見識。

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三十章 洪七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九章 除心患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九章 除心患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
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五章 趙佶昏招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三十章 洪七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六十九章 初定六部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九章 除心患第九十八章 兵陷東平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四十九章 所謂地主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九十七章 趙佶動怒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七十九章 誅穆氏雙熊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四十章 股權激勵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七十三章 六賊伏誅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九章 除心患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十五章 跟周侗林沖切磋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十四章 見到師父和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