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安鐵路項目部正式成立,除了幾個技術顧問之外,大多數工程人員都不在其中掛職。
整個部門還比較精簡,也沒有對外宣傳漢安鐵路項目的意思,實際上即便在忠義社內部,知道蒸汽機車正式進入實用化的人也不多。
“殿下,漢陽鐵路諸事不止錢財開銷,爲鐵路將來計,武漢必要興辦專修學堂,以備不時之需。”
從漢安鐵路項目部略微瞭解了一下情況,權萬紀這個精於“算計”的老江湖,差不離就能摸出點未來變化。
按照現在的條件,武漢想要運作幾條鐵路是不可能的,但只要鐵路上線,又怎麼可能只有一條漢安鐵路?
別的地方不知道,安陸也是有礦山軌道的,這時吳王府的一個進項,然而只是礦山軌道,尚且需要專業的工匠不時維護,還要培訓專人掌握軌道管理的技能。權萬紀就算不了解蒸汽機車的威力,但以小見大,照着三百多裡軌道來計算,那也是成千上萬的專業崗位。
“萬紀之意,是除了投資漢安線之外,在安州也興辦學堂?”
“正是。”
權萬紀點點頭,吳王的智力是上佳水準,可惜出身差了點,否則權萬紀也不會像現在這麼老實。
不過眼見着皇帝身材走形,越來越跟魏王李泰一樣,權萬紀還是有點慶幸,沒有貿貿然就通過吳王府爲跳板進入中央。
一旁柳範聽了權萬紀的分析,也在暗自琢磨,心中暗道:若是武漢真要興辦鐵路專科,還真要好好地幫一把柳奭。
原本柳範並沒有多上心,柳奭想要在湖北或者江西做教育廳的大佬,光靠送女還差點意思。
不過現在,要是吳王府也挺身而出,那跑去江西做教育廳大佬可能還有難度,但在湖北,卻是成算大大增加。
“若如此,適逢柳奭在武漢,殿下若是屬意鐵路專科之教育,不若扶持柳奭就官於湖北。”
都是自己人,柳範講話就相當的直白。
李恪一聽,倒是眼睛一亮,只是片刻又有些猶豫:“鄒國公爲湖北總督,怕是不好說項。”
“不!”
忽地,權萬紀擡手正色道,“時人皆知張公謹之總督位子,乃是爲張德所留,殿下以爲樑豐縣子同鄒國公,兩者哪個難以應付?”
“自是張德。”
想也沒想,李恪脫口而出,說完之後,自己反應過來,點點頭道,“不錯,此時插手鐵路專科學堂之事,卻爲最好時機。”
要是張德上位,成爲湖北總督,他李恪嗓門大不起來。
“時下武漢既然秘而不宣,自是不想知道的人太多,張德能來知會殿下,可見也是願意和殿下交好。這光景早早辦妥了柳奭的事情,還能在晉王殿下那裡賣個情面。”
人在京城,很多事情雖說不明朗,但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好。李治雖說是個病秧子,但到底是皇帝嫡子,說話分量很不一樣。
而柳奭又是晉王妃的孃舅,之前是求過晉王幫忙的,晉王不中用,要說李治內心沒點愧疚沒想要補償,那還混什麼?貞觀大帝再怎麼暴力上臺,可還是鼓吹“孝道”,孃舅又沒有被開除出長輩範疇,李治這點人品,那是必須要攢的。
“那……當如何同鄒國公及張操之溝通?”
吳王有些猶豫,他和張公謹打交道其實壓力有點大,因爲張公謹坐在那裡,總讓人覺得親切舒服,自然而然地,很多不方便的話,根本說不出口。求尉遲恭辦事都沒有這麼彆扭糾結。
“鄒國公那裡,殿下不必前往。”權萬紀神色自信地對李恪道,“殿下去尋琅琊公主,定當事半功倍。”
至於送什麼禮物……一個舞刀弄槍馬槊生風的猛女,肯定就是往這個方向上去套就是。哪怕現在李蔻懷孕,不送刀槍棍棒斧鉞勾叉,送一杆望遠鏡也是好的。
再者,見了李蔻,吳王只要舔着臉把姑姑喊得熱情些,琅琊公主還能轟他出門?
“那……張操之那裡呢?”
“眼下武漢隱瞞蒸汽機車諸事,但料想這個工程定然是金山銀海一般的規模,殿下不若聯絡幾家親善豪族,牽線搭橋,給武漢送錢過去。”
李恪若有所思,跟他關係密切的地方豪門,其實他真的不怎麼願意搭理,而中央的那些巨宦,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親近的。
前隋遺留下來的豪門,早些年碰一碰就要出事,也就是貞觀朝迅速進入盛世,這纔沒了太大的風險。
權萬紀跟李恪認真地分析了一下武漢的現狀,要說資金雄厚,武漢也的確是雄厚。但現在讓武漢一次性掏出多少錢來,也是麻煩,不是沒有,而是要挪用。
而鐵路這個事情,相當的敏感,所有權必然要確認下來。當年京洛板軌本是華潤號的“私產”,但是很快就被李皇帝贖買回去,更成了聯通兩京的重要渠道,也使得關洛地區,成了一個巨大的版塊。
有鑑於此,不出意外朝廷早晚還是要收回去的,這個皇帝不成,那就下個皇帝,早晚的事情。
倘使皇帝收不成,總有名臣跳出來完成這個事業。
略作分析,權萬紀就料定只要蒸汽機車實用化的消息傳遍京城,那麼朝廷咬牙舉債也要硬上,把所有權拿在手裡。
當然了,運營權可能會出讓出去,畢竟掌握一應技術的地方,只有武漢。
那末可以想象,不管怎麼操作,朝廷和武漢,都會想辦法舉債或者融資,而且相當的歡迎。
李恪這時候拉一筆很大的資金過去武漢,就算張德嘴上不說,心裡肯定要記下這份人情。
這時候,別說區區一個教育廳的二三把手,就算是一把手,又算得了什麼呢?
“那……孤就去見見蕭氏諸支吧。”
吳王李恪一咬牙,顯然是下定了決心,只要安安穩穩,不但能收穫一個教育廳的廳長,還能跟一個親王交好,至於給人帶路融資,反而成了不算太出彩的額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