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抗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這幾天有那年輕御史上奏,對皇帝那種亂髮錢的態度不滿。一個皇兄弟一百萬,三千奴隸。一個皇子二百萬,五千奴隸。

有錢也不是這麼亂花的,有這錢,多救濟下天下百姓什麼的多好?

張超看過之後只是呵呵。

他又沒動用國庫的錢,這用的是皇家自己的內庫。皇弟皇子們長大分封,他給他們錢又有什麼毛病。皇家的錢又不是什麼與民爭利來的,也不是什麼搶來的。

對於這種管的太寬的御史,張超的批覆是讓他們到諸侯封國去當個御史。有那盯着朕的工夫,不如替朕多盯盯諸侯們。

這些年輕御史們精力充足,熱情很高,只不過有的時候未免方向錯了。懟皇帝有什麼用,張超能有什麼把柄讓他們捉的。

御史大夫鄭元璹入宮面聖。

這位沛國公是鄭善果的從兄弟,是崔鶯鶯的從舅,隋朝大臣鄭譯之子。打小就相當有才,很小的時候繼承爵位,出任過許多職務,都做的非常不錯,有公認的有能力之人。

尤其是入唐後,數次出使突厥,期間還被突厥人扣留過幾年,但節操不失。

將御史臺這個掌握糾察彈劾的衙門交給他,當然也是對他能力和忠心的信任。鄭元璹對於自己手下的那些愣頭青表示自己工作不到位,回頭就會好好的調整他們。

“這些人勇氣可嘉,御史臺中,就是需要這種敢出風頭的御史。不過勇氣是好事,但方向得對。先讓他們到地方卻磨礪磨礪吧。”

“臣明白。”

鄭元璹向張超稟報了一件事情,御史臺派往各封地的御史們,工作還是比較賣力的。大唐幾千封臣,朝廷往每個封地都派了至少三個御史。小的封地,只有三個監察、監稅、監軍三個御史。一些大的封地,更是直接派出了以三個御史爲主的三個團隊。

御史臺的這些個外派的御史團隊是相當的龐大,足有一萬多人。多數御史,都是那些從國子監、京師大,還有那些有舉人身份的士子。

在經過短期的培訓過後,派往封地。

這些御史確實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一到封地,盯的死死的。

“發現有不少封臣領地有違規之處,偷稅漏稅逃稅,甚至是私自購買軍械,走私等等。甚至發現有抗稅的。”

“抗稅?”

張超眉頭皺了皺,偷稅和抗稅可是兩回事情。

諸侯擁有對封地裡的稅收權,但有三分之一得上繳國庫。

如果只是偷做下賬目,偷逃稅款,情況還不是太嚴重,但直接抗稅不交,那就是對抗朝廷中央了。

誰敢這麼大膽子?

“查出來的有不少,足有十幾家直接抗稅不交,找的各種理由,挪用本應上交的稅款,拒不上繳。”

張超呵呵了一聲。

這膽是真肥啊。

朝廷的稅都敢不交,三分之一的稅上繳中央,這可是國策。也是朝廷長遠能夠控制諸侯們的一個手段,諸侯再發展,也得交三分之一的稅給朝廷,朝廷吸納這些稅收,也得以更強大。

如果今天有人不交稅,朝廷不處置,那以後誰還肯交稅?

都不交稅,那朝廷威信何在?

今天不交稅了,明天是不是要拒不接受朝廷御史的監督。再後天,是不是要拒不執行朝廷的律法?

是不是要脫離朝廷?

對張超來說,分封諸侯的目的是拱衛中央朝廷,而不是讓他們分裂出去的。

現在出現的一點點苗頭,都不能接受。

“御史們掌握了他們抗稅的證據嗎?”

“嗯,證據很充足。”

“很好。”張超冷笑了幾聲,看來有人還真想試試他的刀鋒不鋒利了。張超溫和沒錯,善待前朝貴族官員們也沒錯,但都是有條件的。

唯一的條件就是他們順應新朝。

大華代唐,是場沒有流血的政變,對許多百姓來說,這天下除了換了一位皇帝,似乎其它的都沒有變。

基本上來說,也確實差不多。

就好比當年唐代隋,政治制度以及掌握朝中權力的那些關隴貴族門閥都沒變一樣,隋唐一體。

而大華與唐,其實變化也不大。

唐的那幾千貴族,大華都保留了,甚至連前朝的宗室們都只是降低了爵位而已,公主們的封號都得到保留。

可這並不意味着,這些人就能爲所欲爲。

防微杜漸。

一點苗頭都不能容忍。

“立即召開御前會議,着內閣、翰林院還有御史臺、大理寺以及議會兩院的長官們前來。”

張超對此事高度重視,這是大方向,是政治路線,原則問題,不容輕視。

馬周、房玄齡、魏徵、許敬宗等人匆匆趕來,在殿外侯見,都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道是什麼大事,皇帝突然召開御前會議。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皇帝雖然也會不定時的召開御前會議,可一般都會提前透露下會議的主題,讓大家有個準備。

“諸位,陛下召見。”

一名內侍出來相告。

大家懷着疑惑的心情入殿。

當馬周等看到鄭元璹坐在殿中的時候,更加驚訝。

御史大夫在這裡,那麼這場會議必然與他有關了。

莫非是哪個大臣犯了事?

“德昭,你跟大家講下情況。”

鄭元璹於是向諸位朝中大佬們講了現在諸侯裡出現的一些不好苗頭。

什麼亂攤亂派,加徵苛捐雜稅。

什麼亂徵用百姓給他們免費服役。

還有諸如走私軍火,偷稅。

甚至是抗稅。

鄭元璹在說攤派、走私這些的時候,馬周等大佬還不是很在意,這種事情肯定會有,朝廷也一直在針對的治理。

若只是這麼點小事,也不值得皇帝如此興師動衆。

可是當說到抗稅的時候,大佬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連房玄齡都在想,哪個這麼大的膽。

抗稅?這跟造反有什麼區別。

“是誰?”

“明目張膽找各種理由拒不繳稅的有十幾家封侯,其中爵位最高的是潁川縣公韓瑗。”

“韓瑗?”

一說韓瑗,在座的倒都知道。

蓋因爲這位縣公來頭也不算小,貞觀中還擔任過一段時間兵部侍郎之職。韓瑗也是個二代,他是南陽韓氏出身,他父親韓仲良,曾是隋朝官員。入唐後爲大理少卿、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

南陽韓氏,也算是一流豪門之列,雖不是頂級,但聲望實力不小。

韓仲良病逝後,其子襲爵,並很快做到了兵部侍郎之職。

“韓瑗妻子長孫氏,長孫無忌堂兄長孫詮之女。”房玄齡道。

以前韓瑗能做到兵部侍郎,也與長孫無忌關係很大的,妻子長孫氏出身,不得不說借力很多。

可張超就奇怪了,長孫氏都被連根拔起了,這韓家不更應當珍惜眼前,低調做人嗎?

“證據充足嗎?”馬周問鄭元璹。

“很充足。”

馬周點點頭,既然如此,那還講什麼客氣。

“陛下,臣以爲,韓瑗既然要做仗馬之鳴,那朝廷就越發不能縱容,此事必須防微杜漸,殺一儆百。”

“看來是朕對他們太好了。”張超的話裡也充滿着殺氣。

“着御史臺、大理寺、刑部組成三法司會審調查組,着議會貴族院參與調查並監督,若查明屬實抗稅,則將韓瑗交與議會貴族院貴族審判庭審理宣判!”

“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張超一句話,爲這樁案子定了型,也同時掀開一場大風暴。

太過仁慈,都讓諸侯們忘記了,他張超是一位開國之君。

哪怕有約法有憲法,可有些事情他們依然觸碰不得。

敢伸手,就得被砍。

“要殺嗎?”

魏徵問。

“殺!”

張超毫不猶豫,他過去能夠讓貴族們保存下來,那是爲了穩定。只要大家轉而忠於新朝,那你好我好大家好,以後大家都在新朝制度下,做一個快樂的大華貴族多好。

可既然有些人捧起碗吃飯,放下碗就罵娘這種行爲,張超是不能忍的。

房玄齡、馬周這些人既是新朝貴族,也是朝廷重臣,不論從朝廷角度,還是從貴族階層的角度來考慮,他們也都還是支持張超的。

韓瑗等人的這種做法非常危險。

他們開了一個極壞的頭。

三分之一稅收上繳朝廷,這個是基本國策,不容改變。

誰敢挑戰,誰就得死。

馬周他們對於現在這種局面很滿意,並不想跟朝廷爭太多。

過去一個爵位,只能拿到點俸祿。

而現在有封地,還有治民之權,三分之二的稅收還歸自己。

在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封國裡,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讓家族有了延續發展的本錢,這麼好的分封制度,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真要變成獨立的王國?

這是不現實的,朝廷不可能允許,而且就算真的變成了獨立的國,估計日子反而會難過。

一個小小的國家,如何跟龐大的帝國對抗?

韓瑗這種掀桌子的行爲,簡直是太愚蠢了。

“立即派兵過去!”許敬宗道。

“不。”張超擺手。

“一切自有規章制度,大華依法治國,走法律程序。先調查審理,然後傳喚韓瑗入京出庭受審。”

:。:

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1465章 黑工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1299章 削藩第1572章 紙老虎第498章 天子鏡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1527章 二營長第581章 護犢子第166章 下馬威第1577章 二皇子第262章 版權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241章 探監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1324章 密謀第1508章 朕要的更多第1369章 出手第753章 掌心雷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1331章 帝王心第728章 家祭第562章 賜婚第1263章 張若華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471章 剪羊毛第825章 小女王第754章 李靖第1030章 廢帝第388章 真是胡鬧!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1296章 擅權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95章 負債累累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714章 富戶大逃離第1514章 保守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556章 眼淚都下來了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1006章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549章 新聞發言人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694章 等一下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1031章 王對王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1013章 李世民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847章 復國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1594章 金鳳凰第1438章 徐惠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74章 鑽空子第870章 王牌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576章 母女花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358章 慫了第1007章 淮軍第1036章 霸王卸甲
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1465章 黑工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1299章 削藩第1572章 紙老虎第498章 天子鏡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1527章 二營長第581章 護犢子第166章 下馬威第1577章 二皇子第262章 版權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241章 探監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1324章 密謀第1508章 朕要的更多第1369章 出手第753章 掌心雷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1331章 帝王心第728章 家祭第562章 賜婚第1263章 張若華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471章 剪羊毛第825章 小女王第754章 李靖第1030章 廢帝第388章 真是胡鬧!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1296章 擅權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95章 負債累累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714章 富戶大逃離第1514章 保守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556章 眼淚都下來了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1006章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549章 新聞發言人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694章 等一下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1031章 王對王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1013章 李世民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847章 復國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1594章 金鳳凰第1438章 徐惠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74章 鑽空子第870章 王牌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576章 母女花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571章 武氏垂簾聽政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358章 慫了第1007章 淮軍第1036章 霸王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