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檄黃巢書》

淮南節度使高駢接到唐僖宗要求出兵的詔令後,四處徵集兵馬,收羅到七萬多人。

高駢還虛張聲勢,讓他的幕僚崔致遠作《檄黃巢書》,昭告天下。但這個檄書發出後,他仍然屯兵留在廣陵的東塘,駐紮一百多天也不發兵。

這個崔致遠其實是高麗人,他的一生還很輝煌,是朝鮮國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個人文集的大學者、詩人,被朝鮮和韓國學術界尊奉爲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被稱爲“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

崔致遠12歲來到大唐,在長安求學,在中國生活了十六年時間。他先是在長安、洛陽學習,後又在溧水、淮南爲官。28歲時,崔致遠回到新羅,在新羅王朝繼續擔任要職。

高駢委託崔致遠發出的檄文是這樣昭告黃巢的:

“天下之人都要恪守正道,遵守綱常倫理,只有不遵從天命、逆天而行的人失敗,因爲他們是愚蠢之人……。我代表朝廷的王師,是征討叛賊,不是與你們以戰爭的禮儀交戰。我們將很快收復京師長安,擁護我大唐皇帝,誅滅亂臣賊子。

自古犯上作亂之人都被誅滅,遠的有西晉的匈奴族首領劉曜、晉朝權臣王敦;近的有一百多年前的安祿山、朱泚,這些人或手握重兵或朝廷重臣,平時叱吒風雲,但最終都被殲滅。

你黃巢不過是一介草民,出自閭閻之末,起於壟畝之間,竟敢顛覆朝廷,侵擾各地,破壞宮廷禮儀。你沒聽到《道德經》雲:“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你難道也沒聽到《春秋傳》曰:“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兇惡而降之罰?”

希望爾等棄暗投明,歸順我朝,我將爲汝向皇上求情,爾等將不失封侯,恩澤後代。如若不然,將四散分飛,爾身將爲齊斧之膏,爾骨將作戎車之粉,妻兒被殺,宗族見誅。爾等須慎重思考再作進退,與其叛而滅亡,不如順而榮貴。”

高駢這檄文說了一堆大道理,總歸就是你黃巢不能犯上作亂,要投降朝廷才能享受榮華富貴。但黃巢根本不理他。

但高駢虛張聲勢做的很排場,場面也很大,可沒有下文啦。他屯兵在廣陵的東塘,就是不出發。不僅如此,他還兩次上表奏請唐僖宗巡幸江淮,這被朝廷質疑他想學習田令孜,挾天子以令諸侯。

唐僖宗屢次下詔書催促他率兵援救,高駢又向唐僖宗上表:“非臣不願往,只是擔憂鎮海節度使周寶、浙東觀察使劉漢宏奪我的廣陵,後患不除,難以啓程。”

高駢此時非常迷信,因爲有人告訴他,他有遭受災難的雙兆頭,他認爲這個災難就是鎮海節度使周寶、浙東觀察使劉漢宏帶來的。因此,高駢一直防備着這兩個人,但實際上,高駢還是想保存自己軍事實力,不想被黃巢的軍隊打水漂了。

881年十二月,宰相王鐸奏請說:“高駢雖擔任諸道軍隊都統,卻無心討伐黃賊,請皇上剝奪其兵權,臣身爲大唐宰相,願爲唐盡忠,願意統兵討伐草賊,收復長安。”

由於王鐸多次奏請,言詞懇切,有時還淚流滿面,唐僖宗也難辨其忠心的真假,似乎也忘記了王鐸此前在江陵棄城逃走的不光彩歷史了,最後答應了王鐸的請求。

882年正月,朝廷對高駢已失去信任。正月初八,唐僖宗任命王鐸兼中書令,充任諸道行營都統,暫代義成軍節度使,任命太子少師崔安潛爲副都統。

隨後,朝廷又任命楊復光爲南面行營都監使,王處存擔任京城東面都統,李孝章擔任北面都統,拓拔思恭擔任南面都統。

唐僖宗又任命周岌、王重榮分別爲都統左右司馬,任命諸葛爽、宣武節度使康實分別爲左右先鋒使。

任命徐州的時溥擔任催遣綱運租賦防遏使,右神策軍觀軍容使西門思恭爲諸道行營都監。

由於王鐸接替了高駢的職務,高駢被朝廷罷免了諸道行營都統職務。到了這年的五月,高駢又被解除了鹽鐵轉運使的官職,以韋昭度擔任鹽鐵轉運使。當然,朝廷爲了籠絡高駢,又加封他侍中的虛銜職務,並增實戶一百,封渤海郡王。

高駢既喪失江南地區的兵權,又被解除了財權,大罵道:“王鐸在江陵戰役中是個敗將,崔安潛在四川貪婪輕狂,這兩個儒士怎能統管大軍?”

但罵歸罵,你高駢不聽從調遣,此時只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認命吧!

偏偏高駢不認命,他捋起袖子破口大罵,並屢次上書爲自己辯解。他說:“是陛下您不用微臣,而不是微臣有負陛下。”

高駢激動之時,還提到了“秦王子嬰繫頸於軹道、漢更始帝俯首刮席”的典故,意思是說唐僖宗已是“亡國之君”了,朝廷對他的這種傲慢無禮嚴加駁斥。

你說這高駢倒黴不?他關鍵時候不出力,到處說王鐸的壞話和無能,可等到王鐸真調度各軍收復了長安,高駢得知後又十分後悔。

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19. 橫行西川30. 官軍的長安20. 《檄黃巢書》29.兩個皇帝17. 空長安27. 河中鎮之亂9. 廣州府9. 廣州府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0. 《檄黃巢書》31.秦宗權稱霸19. 橫行西川21. 鳳翔內亂29.兩個皇帝24. 長安易手13. 黃巢當皇帝17. 空長安19. 橫行西川22. 朱溫投降10. 戰襄陽6. 二士爭功26. 李克用告狀11. 衝破險境25. 戰陳州28. 倒黴的皇帝23. 宰相王鐸1. 後宮干政的大唐21. 鳳翔內亂10. 戰襄陽30. 官軍的長安9. 廣州府3. 避實擊虛6. 二士爭功22. 朱溫投降4. 南下之旅22. 朱溫投降13. 黃巢當皇帝24. 長安易手24. 長安易手30. 官軍的長安18. 戰長安31.秦宗權稱霸31.秦宗權稱霸6. 二士爭功1. 後宮干政的大唐24. 長安易手10. 戰襄陽19. 橫行西川26. 李克用告狀19. 橫行西川23. 宰相王鐸3. 避實擊虛20. 《檄黃巢書》24. 長安易手4. 南下之旅6. 二士爭功12.潼關大決戰9. 廣州府18. 戰長安8. 陳兵江南25. 戰陳州10. 戰襄陽25. 戰陳州28. 倒黴的皇帝9. 廣州府8. 陳兵江南10. 戰襄陽16. 沙陀軍來了5. 意見不和22. 朱溫投降21. 鳳翔內亂23. 宰相王鐸14. 反攻倒算21. 鳳翔內亂12.潼關大決戰15. 龍尾陂26. 李克用告狀5. 意見不和13. 黃巢當皇帝3. 避實擊虛10. 戰襄陽8. 陳兵江南15. 龍尾陂29.兩個皇帝23. 宰相王鐸27. 河中鎮之亂22. 朱溫投降23. 宰相王鐸27. 河中鎮之亂10. 戰襄陽25. 戰陳州28. 倒黴的皇帝5. 意見不和3. 避實擊虛
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19. 橫行西川30. 官軍的長安20. 《檄黃巢書》29.兩個皇帝17. 空長安27. 河中鎮之亂9. 廣州府9. 廣州府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0. 《檄黃巢書》31.秦宗權稱霸19. 橫行西川21. 鳳翔內亂29.兩個皇帝24. 長安易手13. 黃巢當皇帝17. 空長安19. 橫行西川22. 朱溫投降10. 戰襄陽6. 二士爭功26. 李克用告狀11. 衝破險境25. 戰陳州28. 倒黴的皇帝23. 宰相王鐸1. 後宮干政的大唐21. 鳳翔內亂10. 戰襄陽30. 官軍的長安9. 廣州府3. 避實擊虛6. 二士爭功22. 朱溫投降4. 南下之旅22. 朱溫投降13. 黃巢當皇帝24. 長安易手24. 長安易手30. 官軍的長安18. 戰長安31.秦宗權稱霸31.秦宗權稱霸6. 二士爭功1. 後宮干政的大唐24. 長安易手10. 戰襄陽19. 橫行西川26. 李克用告狀19. 橫行西川23. 宰相王鐸3. 避實擊虛20. 《檄黃巢書》24. 長安易手4. 南下之旅6. 二士爭功12.潼關大決戰9. 廣州府18. 戰長安8. 陳兵江南25. 戰陳州10. 戰襄陽25. 戰陳州28. 倒黴的皇帝9. 廣州府8. 陳兵江南10. 戰襄陽16. 沙陀軍來了5. 意見不和22. 朱溫投降21. 鳳翔內亂23. 宰相王鐸14. 反攻倒算21. 鳳翔內亂12.潼關大決戰15. 龍尾陂26. 李克用告狀5. 意見不和13. 黃巢當皇帝3. 避實擊虛10. 戰襄陽8. 陳兵江南15. 龍尾陂29.兩個皇帝23. 宰相王鐸27. 河中鎮之亂22. 朱溫投降23. 宰相王鐸27. 河中鎮之亂10. 戰襄陽25. 戰陳州28. 倒黴的皇帝5. 意見不和3. 避實擊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