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避實擊虛

王仙芝、黃巢兩軍會師,意氣相投,馬上合成一股,在刺史府擺酒慶功,大家推舉王仙芝任統帥,黃巢任副統帥。

王仙芝說:“黃巢兄弟,我們取得了勝利,但你看這曹州附近都是大平原,易攻難守。我們如果在這裡不走的話,官兵會來吃掉我們的,下一步往哪裡走?我看沂州(臨沂市)這個地方比較好,山多容易隱藏,官軍來了我們也不怕。”

“大哥,我們都聽你的安排,雖然我們不做佔山爲王的山大王,但我們也要以大山做屏障,正好一路上招兵買馬啊。” 黃巢說道。

農民軍一路進軍,附近的州縣也都被攻下來,但農民軍人數還不很多,有些地方雖然被攻下來,獲得給養後,只派少數人駐守,大部隊仍然都開拔走了。

山東這邊打的這麼熱鬧,京城長安早知道了,皇帝唐僖宗雖然年輕不懂事,但懂事的大臣一看這不行啊,這些造反的窮人是衝着朝廷來的。

朝廷馬上發下五道詔書,五百里加急,分別發給山東道與河南道的淮南軍、忠武軍、宣武軍、義成軍、天平軍五個節度使,讓他們聯合出兵。

誰當主帥呢,宰相建議欽點平盧節度使宋威做諸道行營招討使,因爲這平盧的軍力最強,治所就在今山東東平縣境內,離農民起義軍不遠。

876年七月,宋威帶領官軍與王仙芝的起義軍接上火了,第一次大戰就在沂州城下。宋威老奸巨猾,訓練有素,王仙芝、黃巢畢竟沒統領過大軍,作戰經驗還很嫩,而且農民軍確實沒有太強的戰鬥力。

攻打沂州(臨沂市)的這場爭奪戰沒有很快結束,雙方僵持了近三個月,官軍憑藉堅固的城牆固守,農民軍沒佔到優勢,白白的死傷很多人。

時間打的越久,對農民軍越不利,這很簡單,官軍有增援有補給,這些剛出來的農民軍可沒有後援團。果然,城內的官軍和城外的幾路援軍合兵攻擊,起義軍最後就敗了,死傷慘重。王仙芝帶着軍隊趕快撤退,黃巢也率軍且戰且走。

王仙芝的退相有點難看,還讓人假扮他的模樣詐死。宋威得意洋洋,馬上上奏朝廷:“皇恩浩蕩,王仙芝已死,起義軍大敗,請聖上讓諸道軍返回,我自己也回青州”。

皇帝心裡樂開了花,朝廷的旨意很快就到了:准奏。於是,御花園裡重新歌舞昇平,鶯歌燕舞,一切照舊。

但王仙芝命大着呢,他並沒有死,而是負傷逃走了。傷很快養好了,王仙芝、黃巢這段時間也在研究孫子兵法,他們也學聰明瞭,不再和唐軍硬碰硬,三十六計這都還沒發揮作用呢,既然山東的官軍兵力強,那我們先避避風頭。

王仙芝心生一計:“避實擊虛”。馬上整頓人馬,向西開進河南境內,一路上發動宣傳,補充兵源。八月,王仙芝率軍在河南連破8個縣,攻佔了陽翟縣(許昌的禹州市)、郟城縣(郟縣)等地。

這一招還真夠靈光,從這裡向西,離長安其實並不遠。如果照此發展,起義很快就能從汝州到達洛陽了,洛陽可是東都啊。

唐僖宗好鬱悶:“這王仙芝不是死了嗎,咋又冒出來了?你們這幾個節度使一定要堵住,我還要玩鬥雞、擊鞠(馬球)呢,可不能讓這些草賊壞了我的興趣。”宰相馬上草擬詔書,派忠武節度使崔安潛從許昌發兵討伐起義軍,昭義節度使曹翔從長治發兵五千保護東都洛陽,義成軍也從滑縣發兵保東都。

這次,朝廷改派左散騎常侍曾元裕爲招討副使,統領保護東都的兵馬。朝廷還不放心,又增設了第二道防線,派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帶領步騎二千人把守汝州、鄧州的要道。

除了第二道,還有第三道:派邠寧節度使李侃、鳳翔節度使令狐綯把守陝州、潼關的要道。朝廷這次是有些急了,反正就是向西通往洛陽的道路全部堵住。

在洛陽更遠的東邊,宋威率官軍駐守在亳州(安徽亳縣),目的是要守住江淮之地,那裡可是糧倉。

但王仙芝不管這些,876年九月初二這天,王仙芝帶領起義軍自郟城縣出發,沿着汝河,夜裡悄悄到達汝州城東。汝州是洛陽以東的門戶,但此時駐守的官軍並不多,有一部分被抽走防守洛陽了。

農民軍在夜裡用帶長繩子的飛抓扣住城頭,悄悄爬上去,汝州守將董漢勳一面派人在城頭阻截,一面派人到府中保護刺史。

農民軍又架起雲梯,衝上城頭的人越來越多,然後打開城門,放大軍進去。經過一場苦戰,汝州城最終被攻陷了,董漢勳在亂戰中被農民軍殺死,刺史王鐐想跑都沒來得及,直接被俘虜。

有人要殺死刺史祭奠攻城時死去的兄弟,王仙芝不同意,他第一次抓住這麼大的官兒,說不定後面還有大用處呢。其實王仙芝這個時候留了個小心眼,因爲他也想出人頭地,想做官,說不定這個人就是他出人頭地的階梯呢!

汝州離東都洛陽不太遠,汝州丟失後,洛陽的官民都震驚了,當官的把家眷送往陝西,有的當官的直接就跑了,老百姓也不知道起義軍會幹啥,也一批一批的逃離洛陽城。

當時臨近重陽節,幾百個長壽老人正等着在長安吃朝廷的重陽宴呢,這個節目已經上演好多年了。唐僖宗說;“今年就別吃了吧,草賊就快到洛陽啦,離我們還有多遠啊?這想吃也吃不下了啊,趕快取消。”

宰相們也急了;“皇上,趕快招安吧,別打了,再打長安就難保啦。給這些草賊當個官兒,他們也許就不跟朝廷作對了。” 唐僖宗覺得有理,立馬下詔赦免王仙芝、黃巢、尚君長等人的罪過,只要歸順朝廷,全部授官。

不知這是朝廷的真心還是假意,也或是真不想這樣鬧下去了,也或是敷衍一下,反正這買賣看起來好像還挺合算。

23. 宰相王鐸9. 廣州府4. 南下之旅10. 戰襄陽29.兩個皇帝19. 橫行西川16. 沙陀軍來了20. 《檄黃巢書》30. 官軍的長安3. 避實擊虛4. 南下之旅30. 官軍的長安31.秦宗權稱霸20. 《檄黃巢書》13. 黃巢當皇帝6. 二士爭功27. 河中鎮之亂7. 永遠的王仙芝3. 避實擊虛13. 黃巢當皇帝3. 避實擊虛17. 空長安21. 鳳翔內亂31.秦宗權稱霸10. 戰襄陽9. 廣州府9. 廣州府17. 空長安11. 衝破險境20. 《檄黃巢書》17. 空長安26. 李克用告狀18. 戰長安26. 李克用告狀11. 衝破險境17. 空長安12.潼關大決戰11. 衝破險境31.秦宗權稱霸25. 戰陳州16. 沙陀軍來了24. 長安易手7. 永遠的王仙芝31.秦宗權稱霸21. 鳳翔內亂22. 朱溫投降7. 永遠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27. 河中鎮之亂29.兩個皇帝15. 龍尾陂12.潼關大決戰5. 意見不和12.潼關大決戰27. 河中鎮之亂1. 後宮干政的大唐14. 反攻倒算4. 南下之旅6. 二士爭功13. 黃巢當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9. 廣州府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1. 後宮干政的大唐7. 永遠的王仙芝26. 李克用告狀11. 衝破險境25. 戰陳州27. 河中鎮之亂28. 倒黴的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3. 宰相王鐸29.兩個皇帝6. 二士爭功30. 官軍的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7. 永遠的王仙芝25. 戰陳州8. 陳兵江南9. 廣州府8. 陳兵江南31.秦宗權稱霸28. 倒黴的皇帝27. 河中鎮之亂6. 二士爭功7. 永遠的王仙芝6. 二士爭功8. 陳兵江南12.潼關大決戰26. 李克用告狀25. 戰陳州10. 戰襄陽11. 衝破險境10. 戰襄陽31.秦宗權稱霸
23. 宰相王鐸9. 廣州府4. 南下之旅10. 戰襄陽29.兩個皇帝19. 橫行西川16. 沙陀軍來了20. 《檄黃巢書》30. 官軍的長安3. 避實擊虛4. 南下之旅30. 官軍的長安31.秦宗權稱霸20. 《檄黃巢書》13. 黃巢當皇帝6. 二士爭功27. 河中鎮之亂7. 永遠的王仙芝3. 避實擊虛13. 黃巢當皇帝3. 避實擊虛17. 空長安21. 鳳翔內亂31.秦宗權稱霸10. 戰襄陽9. 廣州府9. 廣州府17. 空長安11. 衝破險境20. 《檄黃巢書》17. 空長安26. 李克用告狀18. 戰長安26. 李克用告狀11. 衝破險境17. 空長安12.潼關大決戰11. 衝破險境31.秦宗權稱霸25. 戰陳州16. 沙陀軍來了24. 長安易手7. 永遠的王仙芝31.秦宗權稱霸21. 鳳翔內亂22. 朱溫投降7. 永遠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27. 河中鎮之亂29.兩個皇帝15. 龍尾陂12.潼關大決戰5. 意見不和12.潼關大決戰27. 河中鎮之亂1. 後宮干政的大唐14. 反攻倒算4. 南下之旅6. 二士爭功13. 黃巢當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9. 廣州府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1. 後宮干政的大唐7. 永遠的王仙芝26. 李克用告狀11. 衝破險境25. 戰陳州27. 河中鎮之亂28. 倒黴的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3. 宰相王鐸29.兩個皇帝6. 二士爭功30. 官軍的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7. 永遠的王仙芝25. 戰陳州8. 陳兵江南9. 廣州府8. 陳兵江南31.秦宗權稱霸28. 倒黴的皇帝27. 河中鎮之亂6. 二士爭功7. 永遠的王仙芝6. 二士爭功8. 陳兵江南12.潼關大決戰26. 李克用告狀25. 戰陳州10. 戰襄陽11. 衝破險境10. 戰襄陽31.秦宗權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