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廣州府

建州距離福州不遠,878年十二月十三日,黃巢率軍打進福州城,福州觀察使韋岫(xiù)棄城逃走。

在福建期間,黃巢殺貪官污吏,沒收其財產,但對大多數讀書人都給予寬容或優待。

此後,黃巢率軍在浙江、福建、江西一帶轉戰,哪裡官兵少就打哪裡,哪裡安全就去哪裡。朝廷可不能容忍農民軍在南方大肆攻城掠地,長此以往,南方諸道將全部丟失。

高駢離開了荊南後,那裡盜賊猖獗,宰相王鐸也毛遂自薦擔任荊南節度使,出朝督促征討盜賊。王鐸又奏請從山東兗州把李系調到潭州(長沙市)佈防阻截農民軍。

黃巢不知道哪裡可以長期停留,只管打自己的仗,他率軍繼續南下嶺南地區,又進入了廣東。儘管如此,黃巢也與王仙芝一樣,念念不忘做官出人頭地。

這年五月(879年),黃巢請被俘的浙東觀察使崔璆,以及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向朝廷上表,請求任命他擔任天平節度使。天平節度使的治所在鄆州,這說明黃巢還是想回老家做官。

但朝廷接到表章後,根本不答應,因爲那是把定時炸彈安放在中心地帶,誰能睡安穩覺啊。黃巢又請二人上表,請求擔任廣州節度使。

廣州節度使遠離朝廷,比不上天平節度使的重要性。朝廷讓大臣們討論這件事,左僕射於琮(cóng)說:“廣州是舶寶貨所聚,豈可令賊得之!”

於琮意思是說,這廣州是港口貨物吞吐的地方,商業地位更加重要,黃巢也休想得到。最後,在宰相們的建議下,朝廷只同意授給黃巢率府率之職,估計是八品官。

黃巢利用這段等待時間,充分休整,補充兵源,而且麻痹了廣州的官軍。

當然,官軍也不都是吃素的,鎮海節度使高駢就提出了對付黃巢的策略,他提出了四點戰術:“第一,以舒州刺史郎幼復擔任鎮海軍留後,守護浙江西部;第二,調遣都知兵馬使張充率五千軍士守住郴(chēn)州的險要之處;第三,以兵馬留後王重任率八千軍士在潮州、循州(惠州市、河源市一帶)一帶阻擋農民軍;第四,高駢親自率萬人翻過大庾(yǔ)嶺直抵廣州攻擊黃巢。而黃巢得知我前往廣州,必定逃離廣州,可以調遣王鐸帶領所轄的三萬軍士在梧州、桂州、昭州、永州的險要之處駐守。”

要說高駢的這幾條軍事佈防還真高明,等於在黃巢的北、東、西三面都派官軍守住險要之處,黃巢想輕鬆脫身的話,就只有往南了,而往南將有被驅趕進南海的危險。要不然,黃巢只有拼死一搏,衝破官軍的防線,但這樣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但是,高駢的奏摺報到長安後,皇帝唐僖宗經過一番研究,竟然不同意。唐僖宗的腦袋並不是因爲經常打馬球而被馬踢了,而是宰相們另有打算,他們知道黃巢內心深處的想法,還是想招安。

因此,這朝廷還是很講“信用”的,雖然駁回了高駢的圍剿計劃奏摺,但卻給黃巢下發了委任狀。

九月(879年),黃巢就收到了朝廷授予的率府率委任狀。黃巢當場大罵當朝宰相:“這幫欺上瞞下的狗官,你們當我黃某人是要飯花子,我要當節度使,你們卻讓我做這麼個伺候人的鳥官,等我殺上金鑾殿,定將爾等碎屍萬段,方解我心頭之恨!”

黃巢氣憤至極,手撕委任狀,當天發兵急攻廣州。沒想到,這廣州節度使李迢竟然是個菜鳥,根本不經打,當天就被破城,節度使也被活捉。

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黃巢又讓李迢寫表文向朝廷表達他希望擔任廣州節度使的意願,李迢雖然打仗不行,但卻是個忠臣,這次他堅決不爲黃巢寫表文。

李迢說:“我世代蒙受皇恩,親屬都在朝做官,寧願被斬斷手腕,決不爲你寫表文。”黃巢一怒之下將其殺死。

隨後,黃巢自稱“義軍百萬都統兼韶州、廣州觀察處置使”,他又發出檄文,歷數朝臣和宦官的罪惡,歷數窮人的苦難生活。再繼續率軍攻佔了嶺南地區各州縣。

農民軍在東南一帶如火如荼,勢頭很猛,朝廷又坐不住了。既然黃巢的主力離開了浙江,朝廷就準備把鎮海節度使高駢調離浙江。到了十月(879年),朝廷再重用高駢,任命他爲諸道行營兵馬都統,任檢校司徒、同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任淮南節度副大使,掌管節度使事務,並任江淮鹽鐵轉運使、江南行營招討使,晉封爲燕國公。

這個職務可夠多的,說簡單點:一是各道的兵馬都受他管轄;二是宰相職級;三是掌管淮南事務,坐鎮廣陵,也就是揚州,江南的討賊事務都聽他的;四是掌管江淮的財政稅賦。

朝廷的目的,就是希望高駢能擔起剿滅農民軍的重任。此時的高駢既有兵權又有財權。

(高駢離開後,鎮海節度使由涇原節度使周寶擔任,而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劉巨容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湖北、江蘇一帶的官軍力量有所加強。)

歷經這一年半的時間,黃巢率領農民以快速流動作戰方式,由中原向江南,足跡達到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他攻奪州縣,劫富濟貧,農民隊伍也不斷壯大。

而黃巢的農民起義軍在嶺南地區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隊伍發展壯大了,但北方的軍士不習慣南方潮溼天氣,語言也不通,因瘴疫死去的軍士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心裡打了退堂鼓,看不到希望,更不願意把骨頭仍在遙遠的南方,大家勸黃巢還是返回北方圖謀大事。

黃巢面對眼前的現狀,也擔心軍心不穩,如果將士們不願在這裡駐紮,他縱有回天之力也成不了大事。思索良久,黃巢也決定迂迴到熟悉的北方發展。

但怎麼返回北方?黃巢一路打來,最清楚官軍的佈局和心態,實際上,在從北往南的路上,朝廷已經在各重要的州縣部署了重兵阻截,從原路返回將是九死一生。

13. 黃巢當皇帝8. 陳兵江南9. 廣州府16. 沙陀軍來了12.潼關大決戰30. 官軍的長安17. 空長安26. 李克用告狀4. 南下之旅5. 意見不和9. 廣州府13. 黃巢當皇帝12.潼關大決戰5. 意見不和11. 衝破險境5. 意見不和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31.秦宗權稱霸21. 鳳翔內亂6. 二士爭功4. 南下之旅3. 避實擊虛23. 宰相王鐸23. 宰相王鐸27. 河中鎮之亂4. 南下之旅24. 長安易手20. 《檄黃巢書》17. 空長安23. 宰相王鐸1. 後宮干政的大唐17. 空長安20. 《檄黃巢書》5. 意見不和28. 倒黴的皇帝9. 廣州府5. 意見不和28. 倒黴的皇帝9. 廣州府6. 二士爭功18. 戰長安17. 空長安11. 衝破險境6. 二士爭功27. 河中鎮之亂24. 長安易手23. 宰相王鐸28. 倒黴的皇帝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25. 戰陳州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19. 橫行西川17. 空長安8. 陳兵江南24. 長安易手22. 朱溫投降24. 長安易手3. 避實擊虛15. 龍尾陂6. 二士爭功18. 戰長安23. 宰相王鐸6. 二士爭功13. 黃巢當皇帝22. 朱溫投降11. 衝破險境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30. 官軍的長安28. 倒黴的皇帝15. 龍尾陂10. 戰襄陽12.潼關大決戰4. 南下之旅11. 衝破險境13. 黃巢當皇帝29.兩個皇帝22. 朱溫投降15. 龍尾陂23. 宰相王鐸3. 避實擊虛19. 橫行西川26. 李克用告狀4. 南下之旅25. 戰陳州7. 永遠的王仙芝18. 戰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
13. 黃巢當皇帝8. 陳兵江南9. 廣州府16. 沙陀軍來了12.潼關大決戰30. 官軍的長安17. 空長安26. 李克用告狀4. 南下之旅5. 意見不和9. 廣州府13. 黃巢當皇帝12.潼關大決戰5. 意見不和11. 衝破險境5. 意見不和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31.秦宗權稱霸21. 鳳翔內亂6. 二士爭功4. 南下之旅3. 避實擊虛23. 宰相王鐸23. 宰相王鐸27. 河中鎮之亂4. 南下之旅24. 長安易手20. 《檄黃巢書》17. 空長安23. 宰相王鐸1. 後宮干政的大唐17. 空長安20. 《檄黃巢書》5. 意見不和28. 倒黴的皇帝9. 廣州府5. 意見不和28. 倒黴的皇帝9. 廣州府6. 二士爭功18. 戰長安17. 空長安11. 衝破險境6. 二士爭功27. 河中鎮之亂24. 長安易手23. 宰相王鐸28. 倒黴的皇帝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25. 戰陳州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19. 橫行西川17. 空長安8. 陳兵江南24. 長安易手22. 朱溫投降24. 長安易手3. 避實擊虛15. 龍尾陂6. 二士爭功18. 戰長安23. 宰相王鐸6. 二士爭功13. 黃巢當皇帝22. 朱溫投降11. 衝破險境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30. 官軍的長安28. 倒黴的皇帝15. 龍尾陂10. 戰襄陽12.潼關大決戰4. 南下之旅11. 衝破險境13. 黃巢當皇帝29.兩個皇帝22. 朱溫投降15. 龍尾陂23. 宰相王鐸3. 避實擊虛19. 橫行西川26. 李克用告狀4. 南下之旅25. 戰陳州7. 永遠的王仙芝18. 戰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