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鳳翔內亂

唐朝的將官在亂世時都想割據一方,逆襲上位的將官很多,誰都想擁兵自重。此前就有徐州的節度使支詳被部將時溥逼迫讓出職位。

當昭義節度使高潯響應號召,前往長安征討黃巢失敗後,返回潞州(長治上黨)的途中,也被手下的牙將成麟殺死,成麟率兵回來佔據潞州,自稱留後。

但成麟別高興的太早,他的椅子還沒捂熱,就有人找上門來啦。

山西晉城市境內有個地方叫天井關,亦稱雄定關,在太行山的最南部,也是晉豫邊境雄關,史稱“太行八徑之一”。此時的天井關防禦使叫孟方立,他也野心勃勃,得知成麟逆襲上位,也準備趁火打劫。

孟方立主動起兵攻打成麟,成麟的兵少,潞州很快就被攻破,成麟也被殺死。孟方立佔據潞州,自任昭義軍留後。

再看看鳳翔,鳳翔本鎮的軍隊實際是由行軍司馬李昌言率領。881年十月的時候,他正帶本部軍隊屯駐在興平縣,討伐黃巢。

因當時鳳翔倉庫的東西很少,給軍士的犒賞也少,李昌言故意以糧餉減少爲由激怒其部下軍士。隨後,李昌言率領本部軍隊回鳳翔鎮襲擊軍府,發動軍士譁變,要求擔任留後。

節度使鄭畋登城,向城外喊話,城外的軍士都下拜行禮說:“鄭相公確實沒有辜負我等。”

但面對李昌言的強勢,鄭畋不希望內部自相殘殺,就說:“李司馬如果真能愛護軍士,爲國滅賊,就算奪我節度使的旌旗,我也可以答應他。”

當天,鄭畋就把權力移交給李昌言,出城向西奔成都而去。李昌言擔任鳳翔留後,自此,鳳翔鎮被李家長期把持,以後又生出了無窮的禍患。後話暫且不說。

當鄭畋走到鳳州(陝西鳳縣)時,多次上書給唐僖宗,請求免除自己的官職。唐僖宗就下詔,改任鄭畋爲太子少傅、分司,這實際上是一個閒職。

唐僖宗也是欺軟怕硬,這給了文人鄭畋一個閒職,但接下來的神操作就讓人難以釋懷了。

朝廷詔令:李昌言擔任鳳翔行營招討使、徐州感化軍留後時溥擔任感化節度使。

這二人都是靠兵變逆襲上位,因爲擁有實際的兵權,結果就得到了朝廷認可。真應了那句話:有槍就是草頭王。

也正因爲鄭畋的辭任官職,纔有了王鐸的毛遂自薦,擔任諸道行營都統這一齣戲,也順便擠壓了淮南節度使高駢。

過了三個月,唐僖宗又想起了鄭畋,覺得他還有價值。於是就任命鄭畋擔任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把他從鳳州召到成都來,遇到軍事上的事情,就諮詢鄭畋。讓諸道行營都統王鐸也兼管戶部事務,執掌了財政大權。

鄭畋很忠心朝廷,但他命運也多不順。

鄭畋的爺爺、父親都是進士出身。他的父親鄭亞曾經作爲宰相李德裕的親信幕僚,官至給事中。鄭畋十八歲時進士及第,擔任宣武軍節度推官。

他22歲時(846年)又參加吏部選拔,被授爲渭南縣尉。當時,宰相李德裕逐漸失勢,其父鄭亞先後被貶到桂州(桂林)、循州(廣東梅州),鄭畋任期滿後也南下跟隨父親。此後近十年間的令狐綯等宰相因爲與前宰相李德裕不和,鄭家作爲李德裕的餘黨,鄭畋也一直沒有再得到重用。

860年時,宰相令狐綯被罷去相位,擔任河中節度使。當時,鄭畋在河東軍府擔任從事,又被召入朝中擔任尚書省虞部員外郎。但尚書右丞相鄭薰與令狐綯屬於同黨,反對鄭畋入職尚書省,鄭畋最終再回河東擔任從事,直到四年後才入朝,擔任刑部員外郎,不久又升任長安萬年縣縣令。

鄭畋在868年得到宰相劉瞻的舉薦,先後擔任戶部郎中、翰林學士、中書舍人。不久,因起草詔書,升爲戶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

870年,宰相劉瞻因禍被貶爲荊南節度使,唐懿宗認爲鄭畋依附於劉瞻,把鄭畋貶爲梧州刺史。唐僖宗繼位後,此前被貶逐的官員都被召回,鄭畋因此回朝,擔任左散騎常侍。

到了874年時,鄭畋擔任兵部侍郎,並與盧攜一起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宰相級別的官員。

當黃巢在山東起義,轉戰江淮、湖北、浙東、福建等地,鄭畋等多數朝臣都傾向於招撫,以官職將其穩住,待日後時機成熟再剿滅。但盧攜倚重淮南節度使高駢,因而極力主張武力進剿,唐僖宗採納了盧攜的建議。

後來,黃巢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皇帝出逃,此時的鄭畋已被皇帝放逐到鳳翔擔任節度使。在那個艱難的環境下,他堅定武力剿滅農民軍,因而才得以有機會掛帥統兵,向天下發布檄文,號召各藩鎮共討黃巢。

直至被李昌言以下犯上,奪走了鳳翔節度使的兵權,鄭畋功敗垂成。此後,竟然還繼續受李昌言的壓制……

15. 龍尾陂3. 避實擊虛19. 橫行西川9. 廣州府27. 河中鎮之亂27. 河中鎮之亂20. 《檄黃巢書》3. 避實擊虛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18. 戰長安16. 沙陀軍來了7. 永遠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12.潼關大決戰6. 二士爭功14. 反攻倒算12.潼關大決戰12.潼關大決戰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11. 衝破險境8. 陳兵江南31.秦宗權稱霸24. 長安易手6. 二士爭功23. 宰相王鐸29.兩個皇帝9. 廣州府13. 黃巢當皇帝25. 戰陳州11. 衝破險境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3. 避實擊虛23. 宰相王鐸12.潼關大決戰8. 陳兵江南30. 官軍的長安23. 宰相王鐸24. 長安易手12.潼關大決戰12.潼關大決戰30. 官軍的長安24. 長安易手16. 沙陀軍來了13. 黃巢當皇帝24. 長安易手28. 倒黴的皇帝4. 南下之旅22. 朱溫投降6. 二士爭功19. 橫行西川30. 官軍的長安13. 黃巢當皇帝8. 陳兵江南21. 鳳翔內亂7. 永遠的王仙芝10. 戰襄陽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10. 戰襄陽19. 橫行西川11. 衝破險境28. 倒黴的皇帝27. 河中鎮之亂11. 衝破險境14. 反攻倒算16. 沙陀軍來了9. 廣州府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1. 後宮干政的大唐22. 朱溫投降3. 避實擊虛10. 戰襄陽13. 黃巢當皇帝10. 戰襄陽15. 龍尾陂8. 陳兵江南17. 空長安8. 陳兵江南14. 反攻倒算12.潼關大決戰31.秦宗權稱霸19. 橫行西川8. 陳兵江南22. 朱溫投降20. 《檄黃巢書》26. 李克用告狀13. 黃巢當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10. 戰襄陽13. 黃巢當皇帝
15. 龍尾陂3. 避實擊虛19. 橫行西川9. 廣州府27. 河中鎮之亂27. 河中鎮之亂20. 《檄黃巢書》3. 避實擊虛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18. 戰長安16. 沙陀軍來了7. 永遠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12.潼關大決戰6. 二士爭功14. 反攻倒算12.潼關大決戰12.潼關大決戰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11. 衝破險境8. 陳兵江南31.秦宗權稱霸24. 長安易手6. 二士爭功23. 宰相王鐸29.兩個皇帝9. 廣州府13. 黃巢當皇帝25. 戰陳州11. 衝破險境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3. 避實擊虛23. 宰相王鐸12.潼關大決戰8. 陳兵江南30. 官軍的長安23. 宰相王鐸24. 長安易手12.潼關大決戰12.潼關大決戰30. 官軍的長安24. 長安易手16. 沙陀軍來了13. 黃巢當皇帝24. 長安易手28. 倒黴的皇帝4. 南下之旅22. 朱溫投降6. 二士爭功19. 橫行西川30. 官軍的長安13. 黃巢當皇帝8. 陳兵江南21. 鳳翔內亂7. 永遠的王仙芝10. 戰襄陽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10. 戰襄陽19. 橫行西川11. 衝破險境28. 倒黴的皇帝27. 河中鎮之亂11. 衝破險境14. 反攻倒算16. 沙陀軍來了9. 廣州府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 後宮干政的大唐1. 後宮干政的大唐22. 朱溫投降3. 避實擊虛10. 戰襄陽13. 黃巢當皇帝10. 戰襄陽15. 龍尾陂8. 陳兵江南17. 空長安8. 陳兵江南14. 反攻倒算12.潼關大決戰31.秦宗權稱霸19. 橫行西川8. 陳兵江南22. 朱溫投降20. 《檄黃巢書》26. 李克用告狀13. 黃巢當皇帝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10. 戰襄陽13. 黃巢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