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秦宗權稱霸

黃巢死後,曾經投降黃巢的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的兵馬實力還不弱,他繼續走反唐朝的道路。但與農民起義軍不同,秦宗權其實就是割據的藩鎮軍閥。

蔡州臨近朱溫的汴州,兩人的觀念不同,爭鬥不可避免。當時,中原一帶的軍閥還有時溥、朱瑄朱瑾兄弟,但這些人並沒有公開反對唐朝廷。而朱溫表面上是服從唐朝廷的管轄,因此,朱溫當時最直接的敵人是反唐的秦宗權。

秦宗權是蔡州上蔡人,早年爲許州牙將。當許州將官周岌在880年趕走忠武軍節度使薛能取而代之時,秦宗權也驅逐蔡州刺史並佔據蔡州。

當黃巢退出關中進入河南後,蔡州的秦宗權被農民起義軍打敗,秦宗權投降了黃巢。而黃巢在山東狼虎谷自殺後,秦宗權野心膨脹,把蔡州作爲老巢,四出侵襲周圍的城鎮。

秦宗權爲人殘酷,所佔州縣都燒殺掠奪,百姓四處逃散,軍隊的後勤補給難以保障。

秦宗權的實力不弱,也沒把朱溫放在眼裡。在884年七月,秦宗權主動攻打宣武節度使朱溫。朱溫此時的勢力不強,就向天平節度使朱瑄求救(治所在鄆州)。

朱瑄派堂弟朱瑾帶兵前去援助,這個朱瑾作戰勇猛,在合鄉擊敗秦宗權的一支軍隊,爲朱溫解圍。朱溫感謝朱瑄,尊他爲兄,“三朱”也結成同姓兄弟。

由於亂世之秋,唐朝能號令的地方只有黃河西、山南、劍南、嶺南數十州,梟雄都在搶佔地盤。

秦宗權派出軍隊搶掠鄰近各道各州,包括河陽、許州、汝州、懷州、鄭州、陝州、虢州,東西南北四處作亂,所到之處燒殺搶掠。

秦宗權要求光州刺史王緒提供賦稅供養軍隊,王緒不能供給,秦宗權就發兵攻打王緒。

王緒沒有實力與秦宗權對抗,就調遣光州、壽州的五千軍士,裹挾着百姓渡過長江,輾轉到江西的江州、洪州、虔州,還攻克了福建的汀州、漳州,最後在福建建立政權。

秦宗權趕走了光州刺史王緒後愈加猖狂,繼續往東攻掠潁州、亳州,但在亳州焦夷縣被朱溫打敗(焦夷縣即夷父縣、城父縣)。

膨脹的秦宗權雖然沒有絕對的實力在中原稱霸,但他還是迫不及待的在蔡州稱帝(885年二月),並設置百官。

朝廷以(徐州)武寧節度使時溥爲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討伐秦宗權。

這年三月,秦宗權派他的弟弟秦宗言攻打荊南,並長期圍困荊南。又派遣部將孫儒攻打東都洛陽,東都留守李罕之與孫儒相持數月,李罕之缺兵少糧,最終棄城向西逃到澠池。

孫儒佔據東都洛陽一個多月時間,大肆搶掠,並焚燒宮殿、官府、民房,洛陽城已經空虛,孫儒隨後率軍揚長而去。

孫儒離開洛陽後,李罕之在澤州召來張全義,收集散失的人馬。李罕之佔據河陽,張全義佔據洛陽,二人投靠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請求李克用援助。

李克用任命部將安金俊擔任澤州刺史,安金俊帶領騎兵前往援助。李克用奏請朝廷任命李罕之爲河陽節度使、張全義爲河南尹。

由於孫儒的殘酷暴行,洛陽留下的是殘垣斷壁。張全義剛到這裡時,百姓很少,無人耕種,到處都是廢墟。

張全義倒是一個好官,他貼出安民告示,召集逃難的流民,鼓勵百姓耕種,並進行獎勵,對破壞生產和治安的人進行懲罰。(幾年後,這裡又逐步熱鬧起來。)

在秦宗權軍隊的大肆進攻下,臨近蔡州的二十多個州縣都被攻佔。只有距離蔡州一百餘里的陳州沒有攻下來。

陳州刺史還是那個趙犨,雖然兵力弱,但據城堅守始終不投降,就像兩年前抵抗黃巢的軍隊一樣。他與朱溫聯姻,也得到了朱溫的援助。

唐僖宗獎賞陳州刺史趙犨的忠勇能幹,任命趙犨遙領蔡州節度使。

這年十月,秦宗權在八角鎮打敗了朱溫的軍隊。

到了第二年五月(886年),秦宗權的部將秦賢又侵擾宋州、汴州,但被朱溫的軍隊在尉氏南部將其打敗。

七月,秦宗權又率軍攻打許州,武軍節度使鹿晏弘到此地沒多久,但在抵抗秦宗權的戰鬥中被打敗了,鹿晏弘也被殺死。秦宗權佔據了許州(許昌市)。

886年十二月,因(滑州)義成節度使安師儒管理不力,把軍政事務放權給部將夏侯晏、杜標,引起了其他將領的不滿。

部將張驍率兩千軍士造反,攻打義成軍的官署滑州,安師儒被迫殺死夏侯晏、杜標,平息衆怒。

而(鄆州)天平節度使朱瑄企圖控制義成軍,派他的堂兄弟、濮州刺史朱裕誘殺了張驍。

但沒想到的是,朱溫搶先派部將朱珍、李唐賓在雪夜突襲義成軍,架起一百多個雲梯攻克了滑州城,俘獲了安師儒。朱溫就此接管義成軍,上奏請求以牙將胡真爲留後。

而秦宗權的弟弟秦宗言圍攻荊南長達兩年,守將張環在荊南頑強固守,糧食、武器都用完了,死屍到處都是。但秦宗言最後還是未能攻克荊南城,只好撤兵離去。

秦宗權的兵力數倍於朱溫,兩個軍閥經常開戰,各有勝負,朱溫不斷集小勝爲大勝,消耗對方兵力,但秦宗權因不能打敗朱溫而感到恥辱。

887年二月,秦宗權想集中兵力攻打汴州。朱溫擔心自己的兵馬太少,派朱珍擔任淄州刺史,讓他招募一批軍隊回來,朱珍很快應募一萬多人。

四月,朱珍帶領招募的軍士回到汴州,朱溫很高興。此時,秦宗權集中兵力進攻汴州,部將張晊(zhì)率數萬人駐紮在汴州北郊,秦賢率數萬人駐紮屯板橋,蔡州軍排列三十六個營寨,相互連接二十餘里,軍勢強盛。

朱溫對諸位將領說:“秦宗權估計我們兵力少,又不知道朱珍已經帶兵來到,以爲我們害怕。我們要出其不意,先發制人。”

於是,朱溫親自領兵進攻秦賢的營寨,秦賢果然沒有防備,四座營寨接連被攻克,一萬多人被殺死。朱溫又派牙將郭言在河陽、陝州、虢州一帶募兵一萬多人歸來。

蔡州軍的將領盧瑭駐紮在中牟縣的萬勝鎮,他在汴水兩側安置軍營,以便斷絕汴州城的水路運輸。

朱溫挑選精兵前去偷襲,當時正好有大霧,朱溫的部隊悄悄到達盧瑭的軍營,一陣掩殺過後,盧瑭的軍士猝不及防,落入水中而死的人非常多,盧瑭也投河自盡。

蔡州軍隊都轉移到張晊設立在北郊赤岡的營寨,朱溫再次率軍前去攻打,又斬殺二萬餘人。朱溫獲勝後暫回到汴州城內,休養整頓軍隊。

887年五月初三,朱溫再次出兵與張晊的軍隊短兵相接,朱溫的手下聚集了葛從周等農民軍投降過來的猛將,從清晨打到中午,蔡州軍又大敗。

秦宗權對失敗很氣憤,從鄭州前來與張晊的軍隊會合。朱溫見決戰在即,就向兗州、鄆州再次請求救援,朱瑄、朱瑾都帶領人馬前往,(滑州)義成軍也趕來參戰。

五月初八,朱溫指揮四個鎮的軍隊在汴州北郊邊孝村與秦宗權的軍隊決戰,蔡州軍因多次戰敗已沒有太強的戰鬥力,被朱溫的軍隊斬殺兩萬餘人,秦宗權也趁夜間逃走。

汴州軍繳獲數不清的牛馬、輜重物品、武器鎧甲和俘虜,朱溫非常感激朱氏兄弟的幫助,把他們當作親兄弟對待。

秦宗權兵敗如山倒,守護洛陽、河陽、許州、汝州、懷州、鄭州、陝州、虢州的蔡州軍士,得知秦宗權失敗後都紛紛逃走。

秦宗權、張晊敗退至鄭州時,屠殺城內的百姓泄憤,然後逃走。

朝廷任命扈駕都頭楊守宗接管許州,朱溫也奏請讓部將孫從益接管鄭州事務。

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27. 河中鎮之亂20. 《檄黃巢書》19. 橫行西川24. 長安易手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8. 倒黴的皇帝19. 橫行西川13. 黃巢當皇帝10. 戰襄陽10. 戰襄陽30. 官軍的長安8. 陳兵江南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23. 宰相王鐸26. 李克用告狀6. 二士爭功29.兩個皇帝24. 長安易手1. 後宮干政的大唐16. 沙陀軍來了5. 意見不和19. 橫行西川15. 龍尾陂25. 戰陳州3. 避實擊虛13. 黃巢當皇帝9. 廣州府30. 官軍的長安1. 後宮干政的大唐13. 黃巢當皇帝24. 長安易手25. 戰陳州18. 戰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17. 空長安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4. 長安易手11. 衝破險境17. 空長安19. 橫行西川3. 避實擊虛5. 意見不和29.兩個皇帝16. 沙陀軍來了29.兩個皇帝19. 橫行西川6. 二士爭功17. 空長安12.潼關大決戰4. 南下之旅23. 宰相王鐸19. 橫行西川24. 長安易手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17. 空長安10. 戰襄陽25. 戰陳州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7. 河中鎮之亂1. 後宮干政的大唐14. 反攻倒算13. 黃巢當皇帝19. 橫行西川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17. 空長安31.秦宗權稱霸29.兩個皇帝4. 南下之旅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23. 宰相王鐸31.秦宗權稱霸18. 戰長安22. 朱溫投降13. 黃巢當皇帝26. 李克用告狀12.潼關大決戰19. 橫行西川19. 橫行西川18. 戰長安22. 朱溫投降29.兩個皇帝5. 意見不和28. 倒黴的皇帝1. 後宮干政的大唐19. 橫行西川7. 永遠的王仙芝24. 長安易手13. 黃巢當皇帝12.潼關大決戰14. 反攻倒算7. 永遠的王仙芝
24. 長安易手27. 河中鎮之亂27. 河中鎮之亂20. 《檄黃巢書》19. 橫行西川24. 長安易手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8. 倒黴的皇帝19. 橫行西川13. 黃巢當皇帝10. 戰襄陽10. 戰襄陽30. 官軍的長安8. 陳兵江南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23. 宰相王鐸26. 李克用告狀6. 二士爭功29.兩個皇帝24. 長安易手1. 後宮干政的大唐16. 沙陀軍來了5. 意見不和19. 橫行西川15. 龍尾陂25. 戰陳州3. 避實擊虛13. 黃巢當皇帝9. 廣州府30. 官軍的長安1. 後宮干政的大唐13. 黃巢當皇帝24. 長安易手25. 戰陳州18. 戰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17. 空長安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4. 長安易手11. 衝破險境17. 空長安19. 橫行西川3. 避實擊虛5. 意見不和29.兩個皇帝16. 沙陀軍來了29.兩個皇帝19. 橫行西川6. 二士爭功17. 空長安12.潼關大決戰4. 南下之旅23. 宰相王鐸19. 橫行西川24. 長安易手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17. 空長安10. 戰襄陽25. 戰陳州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7. 河中鎮之亂1. 後宮干政的大唐14. 反攻倒算13. 黃巢當皇帝19. 橫行西川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17. 空長安31.秦宗權稱霸29.兩個皇帝4. 南下之旅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23. 宰相王鐸31.秦宗權稱霸18. 戰長安22. 朱溫投降13. 黃巢當皇帝26. 李克用告狀12.潼關大決戰19. 橫行西川19. 橫行西川18. 戰長安22. 朱溫投降29.兩個皇帝5. 意見不和28. 倒黴的皇帝1. 後宮干政的大唐19. 橫行西川7. 永遠的王仙芝24. 長安易手13. 黃巢當皇帝12.潼關大決戰14. 反攻倒算7. 永遠的王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