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李克用告狀

黃巢被殺後,他的幾十名妻妾也被俘虜後帶到了唐僖宗的面前。面對這些可憐的女子,唐僖宗沒有一句可憐的話,竟然說“你們都是勳貴子女,世受國恩,爲何從賊?”

這羣可憐的女子在那戰亂的時候根本沒有選擇餘地,唐僖宗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了公憤。一名跪着的女子說道:“草賊兇暴,國家以百萬之衆,尚不能擋住草賊,還逃到了蜀地,陛下今天責怪我們這些女子,你置公卿將帥於何地!”此話一出,唐僖宗沒法回答了。

黃巢起義歷時九年,雖然被鎮壓下去,但此次起義產生的影響極大,它摧毀了唐王朝絕大部分地區的統治機構。

黃巢起義軍轉戰十二省,往返一萬五千裡,瓦解了唐朝統治,使唐王朝名存實亡。此後,各藩鎮爲了自己的財富及統治地位,互相之間展開了更爲慘烈的廝殺。

長安雖然收復了,但唐僖宗以長安宮室焚燬爲由,留在成都不願意回長安。

黃巢被殺後,他的幾十名妻妾也被俘虜後帶到了唐僖宗的面前。面對這些可憐的女子,唐僖宗沒有一句可憐的話,竟然說“你們都是勳貴子女,世受國恩,爲何從賊?”

這羣可憐的女子在那戰亂的時候根本沒有選擇餘地,唐僖宗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了公憤。一名跪着的女子說道:“草賊兇暴,國家以百萬之衆,尚不能擋住草賊,還逃到了蜀地,陛下今天責怪我們這些女子,你置公卿將帥於何地!”此話一出,唐僖宗沒法回答了。但這些人還是都被處死。

黃巢起義歷時九年,雖然被鎮壓下去,但此次起義產生的影響極大,它摧毀了唐王朝絕大部分地區的統治機構。

黃巢起義軍轉戰十二省,往返一萬五千裡,瓦解了唐朝統治,使唐王朝名存實亡。此後,各藩鎮爲了自己的財富及統治地位,互相之間展開了更爲慘烈的廝殺。

長安雖然收復了,但唐僖宗以長安宮室焚燬爲由,暫時留在成都不願意回長安。

再說李克用,他從汴州逃回晉陽後,對朱溫恨之入骨,在晉陽大規模製造武器,派遣養子、鎮守榆次的李承嗣到唐僖宗那裡告狀。

李承嗣奉上李克用的奏章,裡面寫道:“我李克用打敗黃巢,功勞居首,卻中了朱溫的陰謀,差點死去,跟隨的將領和官員一共三百餘人全部被殺死,朝廷授給的官印也丟了。朱溫還多次在東都、陝州、孟州張貼告示,散佈謠言說我已經死亡。朱溫還命令各地攔截我的軍士,軍營中將士都要求找朱溫報仇。我認爲朝廷最公正,要等皇上的詔令後再採取行動,手下的人才被安撫,又回到原來的營地。懇求皇上派人調查此事,發兵討伐朱溫。我派弟弟李克勤帶領一萬騎兵在河中府等候詔令。”

但是,當時朝廷認爲黃巢剛剛被剿滅,朝政應當以寬容爲主,只是派遣宦官前去晉陽褒獎李克用,勸二人和解。

但李克用不同意,先後八次進呈表文。李克用說:“朱溫是陰險狡詐的亂臣,將來一定會成爲國家的禍患。只要皇上削去朱溫的官職和爵位,我就率領本道官兵討伐他,不需要朝廷支付糧食和兵餉。”

唐僖宗又幾次派遣楊復恭等人向李克用傳送諭令,對李克用以安撫爲主,希望他以大局爲重。但李克用一直憤恨朱溫。由於這件事,各藩鎮只要有實力,都敢互相攻打,不再看朝廷的眼色了,因爲知道朝廷也主持不了公道。

884年八月,李克用又奏請割讓麟州歸屬河東鎮管轄,請求他的弟弟李克修擔任昭義節度使,朝廷同意了。

朝廷還加封李克用爲隴西郡王,李克用趁熱打鐵,又奏請廢除雲蔚防禦使,把雲州(大同市)、蔚州(蔚縣)都歸河東節度使管轄。

對於李克用的這些請求,朝廷都批准了,這李克用雖然差點被朱溫殺死,但也藉機造勢,獲得了這麼多的領地,勢力又擴張了。

而朝廷也不敢得罪朱溫,怕引起新的戰爭,在獎勵李克用的同時,還加封朱溫爲同平章事,進行拉攏。

朱溫確實是見風使舵的小人,至少不是君子,當他剛投降朝廷的時候,王鐸還是都統職務,王鐸按照朝廷的詔令爲朱溫封官授職。當朱溫被封爲宣武節度使時,對待王鐸還十分謙恭。

但隨着朱溫人馬漸漸強大,他越來越驕橫傲慢,王鐸就知道朱溫這人靠不住,他向朝廷請求回朝任職。朝廷也同意了,任命王鐸擔任義昌節度使(也稱滄景節度使,治所在河北滄州)。王鐸不再擔任義成軍(滑縣)節度使,這樣離朱溫就比較遠了。

這王鐸家世顯赫,都是貴族,去滄州赴任時衣服華麗,車馬隨行,浩浩蕩蕩,家人姬妾僕人達三百多人,非常招人眼。

果然,當王鐸一行經過河北魏州,走到河北故城縣時,被魏博節度使樂彥禎(或樂行達)的兒子樂從訓知道了。他貪圖王鐸的財物,在幕僚李山甫的唆使下,率軍埋伏在高雞泊,趁機進行劫掠。

樂從訓還殺人滅口,把王鐸與家屬幕僚三百餘人全部殺死,這王鐸有經世之才,天下人得知他的死訊無不痛惜。

魏博節度使樂彥禎袒護兒子,上報朝廷說王鐸是被盜賊所殺,皇帝雖然派人調查,但皇家的威嚴早已不在,最終不了了之,王鐸就此冤死。

22. 朱溫投降16. 沙陀軍來了6. 二士爭功12.潼關大決戰22. 朱溫投降1. 後宮干政的大唐25. 戰陳州15. 龍尾陂16. 沙陀軍來了29.兩個皇帝27. 河中鎮之亂21. 鳳翔內亂29.兩個皇帝28. 倒黴的皇帝11. 衝破險境5. 意見不和5. 意見不和1. 後宮干政的大唐31.秦宗權稱霸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16. 沙陀軍來了31.秦宗權稱霸16. 沙陀軍來了24. 長安易手29.兩個皇帝21. 鳳翔內亂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14. 反攻倒算7. 永遠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4. 南下之旅23. 宰相王鐸19. 橫行西川7. 永遠的王仙芝4. 南下之旅24. 長安易手17. 空長安19. 橫行西川9. 廣州府1. 後宮干政的大唐21. 鳳翔內亂3. 避實擊虛20. 《檄黃巢書》19. 橫行西川28. 倒黴的皇帝20. 《檄黃巢書》23. 宰相王鐸10. 戰襄陽23. 宰相王鐸24. 長安易手26. 李克用告狀22. 朱溫投降14. 反攻倒算10. 戰襄陽13. 黃巢當皇帝23. 宰相王鐸21. 鳳翔內亂6. 二士爭功26. 李克用告狀8. 陳兵江南1. 後宮干政的大唐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18. 戰長安20. 《檄黃巢書》16. 沙陀軍來了18. 戰長安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17. 空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30. 官軍的長安18. 戰長安31.秦宗權稱霸20. 《檄黃巢書》3. 避實擊虛24. 長安易手26. 李克用告狀4. 南下之旅16. 沙陀軍來了14. 反攻倒算14. 反攻倒算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0. 《檄黃巢書》10. 戰襄陽24. 長安易手29.兩個皇帝30. 官軍的長安30. 官軍的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14. 反攻倒算
22. 朱溫投降16. 沙陀軍來了6. 二士爭功12.潼關大決戰22. 朱溫投降1. 後宮干政的大唐25. 戰陳州15. 龍尾陂16. 沙陀軍來了29.兩個皇帝27. 河中鎮之亂21. 鳳翔內亂29.兩個皇帝28. 倒黴的皇帝11. 衝破險境5. 意見不和5. 意見不和1. 後宮干政的大唐31.秦宗權稱霸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16. 沙陀軍來了31.秦宗權稱霸16. 沙陀軍來了24. 長安易手29.兩個皇帝21. 鳳翔內亂11. 衝破險境7. 永遠的王仙芝14. 反攻倒算7. 永遠的王仙芝19. 橫行西川4. 南下之旅23. 宰相王鐸19. 橫行西川7. 永遠的王仙芝4. 南下之旅24. 長安易手17. 空長安19. 橫行西川9. 廣州府1. 後宮干政的大唐21. 鳳翔內亂3. 避實擊虛20. 《檄黃巢書》19. 橫行西川28. 倒黴的皇帝20. 《檄黃巢書》23. 宰相王鐸10. 戰襄陽23. 宰相王鐸24. 長安易手26. 李克用告狀22. 朱溫投降14. 反攻倒算10. 戰襄陽13. 黃巢當皇帝23. 宰相王鐸21. 鳳翔內亂6. 二士爭功26. 李克用告狀8. 陳兵江南1. 後宮干政的大唐16. 沙陀軍來了25. 戰陳州18. 戰長安20. 《檄黃巢書》16. 沙陀軍來了18. 戰長安13. 黃巢當皇帝11. 衝破險境17. 空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7. 永遠的王仙芝22. 朱溫投降30. 官軍的長安18. 戰長安31.秦宗權稱霸20. 《檄黃巢書》3. 避實擊虛24. 長安易手26. 李克用告狀4. 南下之旅16. 沙陀軍來了14. 反攻倒算14. 反攻倒算2. 橫空出世的王仙芝20. 《檄黃巢書》10. 戰襄陽24. 長安易手29.兩個皇帝30. 官軍的長安30. 官軍的長安7. 永遠的王仙芝14. 反攻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