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東南捷徑

對這個地區的記載,其城市名稱越往前中國味越濃,越往後則越天方化,宋朝以後的地名看起來都像是在外國了。下疏勒位於疏勒西北,是這個地區除了疏勒之外最重要的城鎮,人口約有兩三萬。光看人口似乎不比俱蘭城大多少。

但李臏久在薩圖克麾下,自然知道下疏勒的重要性,若能順利接掌此城,進可以威脅疏勒控制全區,萬一所謀不成,也可以進入死亡之海投奔于闐。

“若到了那裡,那可真是進退皆有餘裕了。”

如果這時候可以和老天爺做買賣,李臏一定會慫恿張邁拿整個怛羅斯地區去換一個小小的下疏勒的。

而現在,阿布勒竟然說明教可以“獻出下疏勒”——這對李臏來說可是一個大的驚喜,一開始他還有些不信,因爲下疏勒的軍政大權並不握在明教手中,但很快他就想起,阿布勒的話很可能並非誇口,因下疏勒貧民衆多,城內七八成的民衆都信明教,雖然城主以及駐軍將領都是回紇人,但底層士兵也多是明教信徒,如果明教有心起事,則勢必已在下疏勒進行多方面的——包括對守城軍隊的滲透掌控。

“看來這些明教教徒的活動實在已遠出薩圖克的意料了。”李臏心想。

其實若只是明教教徒起事反抗回紇,下疏勒也不過是一個邊鄙小城而已,以明教教衆所擁有的各種軟硬實力而言,就算一時間被奪取也影響不了博格拉汗的大局,薩圖克只要回師一壓,登時可以將這起叛亂碾成碎末,但要是再加上唐軍這個因素,事情可就不一樣了。

張邁對那個地區形勢的微妙把握自然不能如李臏這般清楚,這時見李臏微微點頭。眼中閃過興奮的光彩,便知道這次的生意可能大有賺頭,說道:“你說要獻出下疏勒,這話可能代表整個明教?你們教主能同意嗎?”

“教主?”聽了阿布勒的翻譯後,奈爾沙希有些奇怪:“我們摩尼教,沒有教主啊。”

張邁暗中滴下了兩滴冷汗,心想查老先生的武俠書,果然不太可靠,卻聽奈爾沙希道:“老朽不才,卻也是我教在疏勒的五大長老之一,雖然不能說有權決定所有大事,但我清楚教衆的心理,若唐軍能開到葛羅嶺山口,老朽可以用項上人頭保證,我明教教衆一定會奪城響應的!”

奈爾沙希說完了這番豪言之後便離開了,離開之前請張邁儘快決定,“若有心要取下疏勒,我們得先儘早和那邊取得聯繫。”

他和阿布勒父子倆離開以後,張邁把郭洛也叫了過來商量,鄭渭、李臏依照種種形勢判斷,都覺得奈爾沙希的話頗值信任。郭洛聽了也是興奮異常,鄭渭又道:“疏勒那邊,可能會響應我們的,可不止有明教啊,還有另外一支力量,也許更值得信任。”

張邁與郭洛齊聲道:“佛民?”

“不錯!”

——————————————

儘管俱蘭城即將面臨一場大戰,但怛羅斯地區的整體局面卻控制得相對良好。

怛羅斯並非回紇人的老巢,這裡是種族雜處之地,突厥、大唐、突騎施、葛邏祿、薩曼、回紇,幾大勢力在數百年間在這個地區進進出出,居民對大唐的記憶固然已經淡薄,但對回紇也不見得有多忠誠,畢竟薩圖克進入這個地區才幾年的時間,且民生建設又沒怎麼搞,那些對唐軍很不信任的人大多已經逃了,剩下的見唐軍來了,也就當這個地區換了個新主人,正如當初薩曼代替奧古爾恰克、後來薩圖克又代替薩曼一般,依舊過自己的日子。俱蘭城的商戶之所以會逃亡得這麼厲害,與當初唐軍“借錢”借得太兇也是有關係的。

因此楊定國和劉岸從怛羅斯運糧過來,一路平安,進城以後告訴張邁西線平安無事,請俱蘭城方面放心作戰。而他聽說明教教徒願意獻出下疏勒以後也忍不住興奮。

“如果能去疏勒,那自然是好,可是東面的道路被堵住了。卻該怎麼去?”

不但大軍沒法過去,就是要送個消息出去也難。從滅爾基要往疏勒,還得繼續向東,然後折而往南——那前面可隨時都會遇到回紇的兵馬,要過集勒。要過那輪,要經過七八個像滅爾基這樣的地方。這是一個沒有電子通信的時代,要越過敵人的領地去傳個消息那也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

“要不,我們派人化裝成逃民吧。”劉岸說,但隨即覺得這個辦法簡直就是一場賭博,要想成功變數太大,中途隨時都會被回紇人攔截住,就算能夠順利到達疏勒,取得了聯繫,再要回來又得冒個大險。

“從這裡往疏勒,還有另外一條路的。”就在衆人爲難的時候,李臏說,他轉向鄭渭:“而且這條路,鄭家的人應該走得很熟,對麼?”

——————————————

“報——”俱蘭山脈北麓,薩圖克軍駐地。

“前軍歇邁德迪赫坎逼近俱蘭城,唐寇約千人出城延敵,歇邁德迪赫坎下令進擊,我軍五百,敵軍三百,歇邁德迪赫坎敗績,現在帳前請罪。”

“五百對三百麼?”薩圖克陰沉沉的神色,讓帳內所有將領都暗抽冷氣。他們都想到歇邁德之所以挑戰對方,有測試一下對方戰鬥力的意圖——若是望見城池卻不戰而回,回來後怕也得受到薩圖克的責問,然而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戰敗,那卻更是不可原諒的事情!

“歇邁德死傷多少,唐寇死傷多少?”

“唐寇未見大損,我軍……只剩下一百二十四人回來……”

薩圖克眼睛忽然睜得圓了:“兵力居優竟然還慘敗——把歇邁德給我拖下去,斬!”

帳內鴉雀無聲,竟無一人敢求情,已有親兵出去執刑,不久便聽見外歇邁德的驚呼與求饒。但聲音卻越來越遠。

部將霍蘭結結巴巴叫道:“博格拉……汗!請,許我,出陣!前鋒!”

他話說的不清楚,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薩圖克卻道:“好!霍蘭,這次就讓諸將再看看你的英勇,你的遏丹之恥,也該雪了!全軍立即出,限兩日之內,抵達俱蘭城下,五日之後,我就要重新踏上俱蘭城城頭!”

也就是說,真正的作戰時間他只給了三天!

“兩日?”另外一名老部將蘇賴叫道:“博格拉汗,走得這麼急,只怕輜重會跟不上。”

“跟不上就別跟,這一戰是破釜沉舟!只有前進,沒有後退!”

蘇賴見薩圖克如此氣勢,不敢再勸,待諸將都聽命出帳後,纔來到薩圖克身邊,道:“博格拉汗,是否考慮出動聖戰者襲敵之後?”

薩圖克沉吟半晌,道:“道路隔絕,怎麼調?”薩圖克如今要和庫巴聖戰者取得聯繫,必須先派人前往南,走到疏勒附近,然後折而向西,經過訛跡罕,然後才能抵達庫巴。

這條路迂迴遙遠,那也不用說了,中間更隔了一個由祆教激進派控制的訛跡罕,這些年祆教和天方教對抗得厲害,薩圖克半明半暗地養着天方教中的激進派,祆教激進派便視之爲眼中釘,因而訛跡罕雖然地處怛羅斯、庫巴、疏勒這三個都由薩圖克控制的地區中間,城主麥克利卻偏偏向阿爾斯蘭效忠,攔住了天方教激進派東進的步伐,也讓薩圖克噁心得要命。阿爾斯蘭自然也清楚有這麼一顆釘子安插在這裡對自己的好處,因此動用了相當多的政治資源,牽制得薩圖克對這個城池無可奈何。

蘇賴道:“從這裡往庫巴,軍隊自然過不去,但使者潛行的話,還是有可能的。我知道有一條俱蘭城一帶的走私商人所用的秘密小路,可從葛羅嶺山口偷過訛跡罕,直達俱蘭城或庫巴。”

薩圖克道:“庫巴那邊光憑口傳調不來兵馬,需得有我的親筆書信,瓦爾丹纔會相信,但這東西萬一落到麥克利手中,卻是極大的麻煩。”

蘇賴道:“博格拉汗,唐寇之患,展到現在這個局面已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咱們眼下接連喪師喪地,損兵折將——那也就罷了,士兵死了可以再招,怛羅斯丟了還可以攻回來,但博格拉汗你的威望要是一失,諸部對我們的信任與期待都將動搖,那咱們過去十幾年的苦心經營,就有可能毀於一旦了啊!因此唐寇非滅不可——不滅不足以彌補我們過去幾個月所喪失的威信,此戰之勝負,實關我部生死存亡!須得獅子搏兔用全力了!就算有讓阿爾斯蘭抓住把柄的風險,也得冒一冒!真到關鍵時刻,甚至得考慮再從疏勒那邊調兵過來!”

“就先擬信,讓瓦爾丹出兵吧。至於疏勒那邊……且再緩緩。若這次能一鼓作氣攻下俱蘭城,就不用做這麼冒險的事情了。”

————————————

“從俱蘭城往疏勒,確實有條小路可以偷過訛跡罕的,”鄭渭道:“這條小路的一頭在訛跡罕城東北四十里,另一頭在訛跡罕東五十里,中間山林阻隔,這條小路,人少了走不得——怕中途遇着強盜,人多也走不得,若是上千人的軍隊,再怎麼掩藏蹤跡,走到訛跡罕之外數十里想要不被現,那絕無可能!但有時候若是要運一些小件要緊的貨物,走這條路確實可以的。”

張邁總結了一下他的情報,道:“若是這樣,那我們就派出一隊精銳,護送我們的使者還有阿布勒前往疏勒。”

鄭渭道:“使者卻派誰前去的好?”

劉岸道:“我去吧。”

張邁點了點頭,正要答應,楊定國忽道:“鄭世侄,你說大昭寺的主持,是魯家的後人?”

鄭渭沒想到他忽然提起這個話題,雖一時不知他爲什麼提起這個,仍然點頭稱是。

楊定國道:“那這魯家後人,對我們其他三家可還有些香火之情?”

鄭渭長嘆道:“有,不但有,而且很深。不知爲何,與怛羅斯這邊的唐民過得越久對大唐就越淡漠不同,疏勒那邊的唐民,越過得久,對大唐的想念就越深,尤其是魯家,雖然山河阻隔,卻還總是設法輾轉送來書信,只是我祖父、父親還在俱蘭城時,這邊屬薩曼,那邊屬回紇,通信極其不易,大昭寺的主持傳來消息,要麼是借商人輾轉傳書,要麼是派來行腳僧侶傳口信——我小時候曾幾次在家裡見過和尚,然而那時候我年紀還小,這些事情祖父、父親也就沒和我說很多。只是偶爾從他們口裡的閒談中提起,說魯家好像對當年之事也後悔了,在我們決定遷居的前兩年,魯家的主持法如大師還曾派弟子前來,邀我們搬往疏勒。”

張邁自然知道鄭家最後沒去疏勒,便問:“那你們爲何不去?就算單從利益上考慮,身處數萬同胞之中,兩家相互扶持,對做生意應該也是有利的吧?”

“當時的形勢,可不是這樣的。”鄭渭搖了搖頭,說道:“那時候怛羅斯地區還在薩曼手中,薩曼雖然也是胡人,但相比於回紇,文治教化還是好得多了,去薩曼而入回紇,那是去文昌而入闇昧了。再說,疏勒那地方也不好做生意,比不上撒馬爾罕——嗯,也就是康居。”

張邁想起之前鄭渭、李臏等的介紹,問道:“疏勒的商業,不是足以與撒馬爾罕媲美。”

李臏在旁解釋道:“特使,康居與疏勒,本來是不相上下,但疏勒之繁榮,十有靠的是絲綢之路的支撐,絲路斷絕以後,位於河中地區中心地帶的康居仍然可以維持一定的繁華,只是繁榮程度有所削弱而已,但疏勒受到的打擊可就大了——除非絲路重新開啓,否則疏勒是沒法和康居相比的。”

“對,就是這樣。”鄭渭繼續道:“後來薩圖克佔據了這一帶,我和父兄的聯繫斷了,但和疏勒那邊卻變得容易了,只是那時候我一心只想着怎麼保住家業,也就沒顧及到這事,但去年大昭寺那邊似乎從哪裡聽到了我這邊的情況,還是主動派人給我帶來了口信,邀我前往相見,我因被薩圖克暗中派人盯着,行動其實很不方便,所以就只是派了豪叔藉着做生意的由頭代我前往,事後我聽豪叔叔說起,法如大師款待得相當周到,顯然他們對我們的香火之情還是很深的。”

他這麼長的一番話,也只是爲了回答楊定國剛纔的那個問題,衆人一提到大唐後裔的話題,不知不覺間便說了開去,說話人聽話人心裡都感受到了一絲溫情,一點也不嫌鄭渭將話題扯遠了。

這時楊定國將言歸正傳,道:“要是疏勒唐民還心繫大唐、魯家對咱們三家還有香火之情,那麼這次的使者人選,就得重新斟酌了。”轉身對張邁道:“特使,我建議讓鄭豪老兄弟帶路,以阿洛爲正使,帶上楊涿、鄭漢兩個少年,一起去疏勒走一遭。”

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五十五章 空谷熾焰第一七二章 鏖戰第一章 拆城第八十七章 高昌攻防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一九三章 強者之戰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九十五章 落荒東逃第六十六章 明教教徒第五十八章 三封信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三十三章 棋勢連環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八十三章 車陣的威力第六十七章 河西漢民第八十三章 庫巴來的客人第二二四章 鷹鳴破夢之二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二三三章 毀家爭勝第一七一章 班師疏勒第一一八章 變通第三十二章 陌刀之下無仁慈第一五六章 槍王出動!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十三章 犒軍禮單第十三章 真命雄主第三零九章 蟄伏者的涌動第六十三章 張邁的道理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一百章 威震中原第一五六章 水攻大捷第四十一章 立信立城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一五五章 決壩第六十三章 卷終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一一八章 隱戶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皮室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一四零章 鍊金術之二第三十九章 國士之怒第八十九章 後方第四十二章 東守西攻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零四章 戰後外交之二第九十七章 唐軍假扮唐寇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一零九章 回紇公主第二九六章 迴歸第四十章 揭羅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一百章 冥河易帥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蕩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一零四章 火燎天原之一第二零零章 染血的高地之一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四十九章 羣龍再動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九十章 党項人的去向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之一第三一九章 遼國西侵第一六零章 貨殖府後人第五十六章 攻佔怛羅斯之二第十六章 鐵門關之會第二六八章 上京會戰之三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七章 龍驤鐵鎧營第五十五章 空谷熾焰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二三一章 大遼立國之一第十章 借錢宴第三十一章 唐蹄之下,何敵不克!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十三章 藩鎮的外援第三十一章 唐蹄之下,何敵不克!第六十六章 明教教徒第一四零章 鍊金術之二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二十七章 收取焉耆第三十六章 後顧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十一章 城外伏擊之一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四十四章 又得千金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
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五十五章 空谷熾焰第一七二章 鏖戰第一章 拆城第八十七章 高昌攻防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一九三章 強者之戰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九十五章 落荒東逃第六十六章 明教教徒第五十八章 三封信第一零七章 窮寇必殲!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三十三章 棋勢連環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八十三章 車陣的威力第六十七章 河西漢民第八十三章 庫巴來的客人第二二四章 鷹鳴破夢之二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二三三章 毀家爭勝第一七一章 班師疏勒第一一八章 變通第三十二章 陌刀之下無仁慈第一五六章 槍王出動!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十三章 犒軍禮單第十三章 真命雄主第三零九章 蟄伏者的涌動第六十三章 張邁的道理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一百章 威震中原第一五六章 水攻大捷第四十一章 立信立城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一五五章 決壩第六十三章 卷終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一一八章 隱戶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皮室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一四零章 鍊金術之二第三十九章 國士之怒第八十九章 後方第四十二章 東守西攻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零四章 戰後外交之二第九十七章 唐軍假扮唐寇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一零九章 回紇公主第二九六章 迴歸第四十章 揭羅第五十五章 借刀第一百章 冥河易帥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蕩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一零四章 火燎天原之一第二零零章 染血的高地之一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四十九章 羣龍再動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二五章 東方的消息第九十章 党項人的去向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之一第三一九章 遼國西侵第一六零章 貨殖府後人第五十六章 攻佔怛羅斯之二第十六章 鐵門關之會第二六八章 上京會戰之三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七章 龍驤鐵鎧營第五十五章 空谷熾焰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二三一章 大遼立國之一第十章 借錢宴第三十一章 唐蹄之下,何敵不克!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十三章 藩鎮的外援第三十一章 唐蹄之下,何敵不克!第六十六章 明教教徒第一四零章 鍊金術之二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二十七章 收取焉耆第三十六章 後顧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十一章 城外伏擊之一第一九二章 野守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四十四章 又得千金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