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密室藏品(下)

接着張辰又給她們講了這裡剩下的其它唐代瓷器,十三件唐代邢窯白瓷,八件越窯青瓷,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張辰怎麼想都想不明白,這關家老祖宗怎麼淘換來這麼些精品陶瓷器和青銅器景泰藍的,這得下多大功夫啊,當年跟着徐樹錚肯定沒有少幹打砸搶的買賣,徐樹錚是被害死的,說不定這裡邊就有不少是徐樹錚當年的藏品給他了。

張辰拿起一邊的天藍色梅瓶,這隻梅瓶有四十多釐米高,看着這隻梅瓶張辰自言自語的道出一句“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真是釉色甲天下,不愧爲瓷皇啊。”轉頭叫張沐和寧琳琅過來,對她們說道:“這樣的梅瓶僅僅存世這一件,你們要好好看仔細了,這就是傳說中的‘瓷皇’,五代時候的後周柴窯,柴窯無款識,只能從細微處去判斷,這粗黃土足就是其一。這纔是正宗的天青釉,只有用金石做釉,才能燒出這樣的絕世釉色來,等出去之後我們可以在放大鏡下看一看,這種釉還有極其細微的開片,那就是因爲寶石釉而裂變形成的。”

張辰又把其它一樣釉色的六件瓷器和這隻梅瓶擺在一起,說道:“你們知道嗎,如果把這幾件全部擺出去,那麼柴窯瓷器的存世量就會翻一倍還多。歷史上關於柴窯的傳說有很多,但多數沒有真憑實據,我們現在就已經擊碎了一個傳言,那就是‘柴窯無大器’,傳說柴窯因爲使用寶石釉,所以不會燒製大器形,但是我們眼前的這隻雙龍尊和雕刻雲龍紋蓋罐已經超過了三十釐米,是絕對的大器形了,尤其這隻梅瓶,怎麼也超過四十釐米了吧。人家柴榮可是皇帝,會小裡巴氣的在乎那點寶石嗎?開玩笑。”

張沐的嘴巴張到不能再大,盯着那隻梅瓶看了半天,然後問道:“小辰,那這隻梅瓶得多值錢啊?全世界就這麼一隻,天吶!”

“嘿嘿,小沐姐,別說這件大傢伙,你看到這些了嗎,這邊有兩隻荷花碗,一隻盤子和一把執壺,就這四件裡邊隨便拿出一件來,就能換到一間小點的地方博物館,你說它到底有多值錢吧,不過就算真有人拿來和我換,我也不會答應的。”說完張辰還做了一個很臭屁的表情。

張辰接着走到另一排的邊上,把那邊的兩個女人叫過來,不對,又是一個女人一個女孩兒,張沐是如假包換的女孩兒,就是這女孩兒都快三十了。

張辰再次當起了老師,拿起一隻三足筆洗正反看了看,說道:“這個你們應該都見過吧,電視裡邊都好拿這物件說事(呵呵,不好意思啊,這裡也要拿這個物件說事,主要太有名氣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汝窯三足筆洗,乾隆皇帝的至愛之物,當然這只不是,但是這裡有兩隻。這隻筆洗下邊有款,應該是當年奉華殿理擺着的物件,有着有落,又是一件寶貝啊。小沐姐,關於瓷器也有一句話,那就是‘縱有千萬,也不如汝瓷一片。’,知道這玩意兒的價值了吧。汝瓷之所以好,那是因爲它是專供宮廷的御用瓷,差不多就是皇傢俬窯的的意思,燒製是不計成本的,均以瑪瑙入釉。汝窯的開片也是一絕,釉面開片較細密,多爲斜裂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象是一片片銀光閃閃的魚鱗,或者呈蟬翼紋狀,釉中細小沙眼呈魚子紋、芝麻花和蟹爪紋,這樣的細小開片有點像柴窯的那種了,這就是釉料所使用的材質不同所至。”

趁着張沐在此目瞪口呆,張辰拉着寧琳琅把面前的所有瓷器都看了一遍,看完之後張辰都忍不住爆粗口了:“我RI,五大窯一家不落啊,還有一件是天藍色的汝窯水仙盆,太難得了吧。這裡一共四十六件宋代瓷器,就有四十件是五大名窯的,這讓人家怎麼活啊,還搞個屁的收藏啊,好東西全跑你們家了,不過還好,幸虧沒便宜了那個敗家子,我來的太及時了。”

又對被他驚醒的張沐說道:“小沐姐,這宋代的瓷器以五大名窯爲最,分別是汝、鈞、官、哥、定這五個窯口,而這五大名窯又以汝窯爲首,不過也有不少人推崇鈞窯爲五大名窯之首,我個人認爲汝瓷要高於鈞瓷一些。不過五大名窯代表了中國單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這一說法我還有些不大認同,最少還有一個柴窯在它們前面,就目前所知的來看,柴窯纔是真正的單色釉最高水準。可惜的是五大名窯存世量太少,基本上都被收藏在少數的博物館,民間基本是一瓷難求,所以現在的古玩市場上都是以明清官窯的瓷器爲主流。”

“小沐姐,這對玉壺春瓶就是鈞窯的精品了,鈞窯瓷器是兩次燒成的,素燒出窯後施釉彩,回爐再燒。鈞瓷的釉色爲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釉色青中帶紅,有如晚霞懸空,有‘夕陽紫翠忽成嵐’的讚譽。這是因爲鈞窯瓷器在釉中加入了銅,以氧化銅爲着色劑,在燒製過程中,釉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是爲中國製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稱爲‘窯變’,而鈞窯的‘銅紅釉’也是瓷器歷史上的一大創舉。”

張辰放下手裡的一對瓶子,又拿起一隻花盆,說道:“鈞窯燒製的最好的不是這些瓶瓶罐罐,而是花盆,當時因爲給花石綱進貢,所以在燒製花盆上面有很深的功底,我手裡這隻就是鈞窯花盆的代表之作了,因爲窯變的原因,鈞瓷沒有任何兩件是完全相同的,早有‘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說法,由於鈞窯瓷是兩次燒製,上釉又特別厚生的原因,釉層在乾燥時或燒成初期會發生乾裂,接着又在高溫階段有粘度較低的釉流入空隙就造成了這種長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這就叫做蚯蚓走泥紋,這也是鈞瓷的一個重要特徵。”

張沐聽的很認真,還不時的會問一些問題,雖然問的很不專業,但是這種學習的態度讓還是張辰認可的,笑道:“鑑於張沐同學的優良學習態度,我決定獎勵你一件……獎勵什麼待會兒再說,我們先看這隻出戟尊。”

這件出戟尊是一件官窯瓷,張辰看了看說道:“所謂官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官府開辦或者指定的窯口,歷朝歷代都有這種窯口;另一種就是特指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東京汴梁城附近設立,專燒宮廷用瓷器的窯場,也就是所謂的北宋官窯。我們常說的五大名窯裡的官窯就是後者,爲了容易區分,我們也把這類瓷器叫做‘官瓷’。官瓷胎體釉層普遍肥厚,釉色多爲淡青色,瑩潤溫雅,也有粉青、大綠等釉色,釉面開片比較大,以素面瓷器、凸凹直棱或弦紋爲裝飾。又因爲選用的瓷土含鐵量特別高,所以胎骨顏色泛黑紫,成品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層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稱‘紫口’,而底足露胎,又叫‘鐵足’,這紫口鐵足也是官瓷的一大特徵。而作爲皇家專用品,必然相當的挑剔,每每出爐時,宮裡的太監便來檢查,只要發現有一點瑕疵的就全部摔碎,剩下的精品纔可呈到皇宮裡,供皇室使用,所以官瓷的存世量也是極少的。”

接下來,張辰陸續給張沐普及了一下哥窯和定窯這兩大名窯的基礎知識,又講了一下宋代比較有名的民窯磁州窯和耀州窯的基礎知識。講完以後,張辰看了下表,已經快要十二點了,就讓張沐和寧琳琅先去吃飯,給他帶回來一點就好了。

兩人走後,張辰對這件密室裡的物品進行了一下清點。整間密室共藏有陶瓷器四百六十件,青銅器七十一件,景泰藍五十五件。這其中包括了夏朝青銅器三件,商朝青銅器十六件,西周青銅器二十三件,春秋戰國青銅器十四件,秦漢時期的青銅器十五件。隋代陶俑四十件,唐三彩四十二件,唐代邢窯白瓷十三件,唐代越窯青瓷八件。五代時期的柴窯瓷器七件,分別是荷花碗兩隻、盤一隻、執壺一把,梅瓶一隻,雙龍尊和雲龍紋蓋罐各一隻。宋代五大名窯汝瓷九件、鈞瓷十件、官瓷九件、哥瓷五件、定瓷七件,宋代磁州窯白底黑花花口瓶一對、黃釉瓜棱瓶一隻,宋代耀州窯龍鳳印花八方碗一對、力士爐一隻。元代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盤一對,青花雲龍紋執壺一把,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一對,青花山水紋梅瓶一隻,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蓋罐一對,最可貴的是有一套四隻的青花大罐,紋飾爲青花纏枝牡丹二十四孝圖,這樣該是存世元青花之最了吧。另外有浮樑瓷局底款爲“樞府”的卵白瓷印花萬五大三小,大盤四隻,葵口盤三隻,梅瓶三隻;太禧款高足碗四隻,高足盤四隻;以及紅釉瓷刻花碗四隻,藍釉瓷繪金鳳穿牡丹紋賞瓶一對,大盤兩隻,釉裡紅留白纏枝蓮紋高足杯兩對。

明清瓷器的數量最大,明代瓷器除六件明末民窯精品外,剩餘一百零二件全部爲官窯重器,其中還有十一件空白期的精品,涵蓋了瓶、碗、杯、盤、洗、壺、罐、缸、賞等器形,釉色也包括青花、鬥彩、五彩、單色釉、釉上彩、釉下彩;一百三十五件清代瓷器全部爲官窯精品,其中的十七件是大雅齋的慈禧專用粉彩瓷器,所涵括的釉色在明代的基礎上又多了粉彩和琺琅彩兩種。這超過兩百件的瓷器,幾乎囊括了明清所有官窯瓷器的釉色表現,真個算得上是琳琅滿目了。

其餘的五十五件景泰藍也全是元晚期到清晚期的精品,還有一點讓張辰吃驚的是,這五十五件景泰藍全部爲皇家器物,甚至還有不少是金胎金絲和銀胎銀絲的上品,有些還鑲嵌有各種寶石。從早期的帶有明顯西亞阿拉伯風格和蒙古族風格的器形和紋飾,到晚期的典型中華文明有吉祥寓意的五福捧壽、三羊開泰、龍鳳呈祥等圖案和造型。

最大的是一件景泰藍屏風,銀胎銀絲鑲嵌珠寶的,近兩米高,展開有四米多寬,單靠張辰的力量抱起這扇屏風已經很吃力了;還有一件景泰藍龍鳳雙耳瓶有一米多高,是金胎金絲鑲嵌寶石的,張辰抱了一下,差不多快有兩千斤了,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弄近這密室裡邊的。這些東西從密室出去是不能被人發現的,而這些景泰藍又這麼重,有幾件已經超過一噸重,是張辰自己都搬不動的,張辰只好先收進戒子裡邊,幸虧沒有先帶張沐來看這些景泰藍,否則這事還真就不好辦了。即使是這樣,張辰搬動那幾件近千斤的景泰藍時,也讓張沐對他的力氣大跌眼鏡,真的是太有勁了。

這些景泰藍是現代的工藝完全不能比的,現代的工藝品選材上偷工減料不說,製作上也是能簡則簡,粗製濫造,多爲糊弄遊客的東西,極少有精品。但是這些幾百年前的景泰藍卻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水準,不說那些給皇宮裡幹活的工匠都是提着腦袋去討生活的,即使是普通的民間匠人也是很負責的。例如一件工藝品爲上下兩部分需要連接在一起的,古代的工匠都會通過鉚接或使用插件的工藝來完成,而現代的工人則是直接使用焊接的方式,甚至還有使用螺絲來銜接的,這樣做下來雖然簡單方便,但是卻大大的影響了器物的美觀和結實耐用的程度,這不得不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當中的遺憾。

等張沐和寧琳琅吃飯回來後,張辰簡單吃了一點,就接着給張沐普及古玩知識,一直到下午四點多才結束。張沐也是收穫頗豐,不但在短時間內通過實物教學的方式把從唐代到清末的瓷器基礎知識和青銅器、景泰藍基礎知識吸收了個差不多,也見識了這樣一批平時在博物館都難以見全的稀世珍品,最後張辰還給了她一隻汝窯的梅瓶,高興的她都合不攏嘴了。

=============================================

感謝wh1995028同學的打賞,四千字上傳。

第161章 再臨緬甸(四)第487章 初至美利堅第689章 影響力(三)第266章 不利的開局第464章 求救電話第110章 公民的責任第546章 衣錦還鄉之捧恩師(九)第310章 起錨第178章 原來如此第125章 龍涎香第683章 滾蛋(一)第334章 撿漏聯盟第240章 談判的基礎第459章 公平競爭(下)第425章 報應第34章 騰衝交易會(四)第647章 沒懷上第707章 圈地運動第177章 重大發現第384章 六朝四大家(下)第183章 人才(下)第390章 佩服第168章 做一個愉兒第36章 藏寶第382章 六朝四大家(上)第500章 拍賣會恩怨(四)第323章 割肉喂鷹第439章 克孜爾孔雀(中)四六二這樣的漢奸更可惡上第57章 兔子表哥第658章 事態複雜第67章 銀元第442章 九龍影壁第140章 鬥寶大會第415章 啓程回京第508章 拍賣會恩怨(十二)第545章 衣錦還鄉(八)第459章 衣錦還鄉之那又如何(上)第186章 大響動第603章 事機敗露第173章 中國古董第486章 早餐鬧劇第605章 別人海嘯我發財第252章 徹查第297章 寶石釉(下)第431章 富可敵國第633章 婚宴開始第四四三四四四章 至尊皇權的象徵和萬人追捧的臭腳一二第218章 交接第252章 徹查第457章 外來的攪屎棍第324章 一致對外(三千八)第736章 女大帝第232章 二三三章 鐵證第244章 波瀾再起第685章 滾蛋(三)第566章 吐珠第255章 定下基調第596章 女神歌聲的傳說第229章 打秋風(六)第725章 歪打正着第447章 老媽也撿漏了第667章 意外發現第478張 梅開二度第516章 緋聞男主角第123章 清點統計(下)第189章 你可以給她幸福第345章 震撼第238章 教會參與第509章 拍賣會恩怨(十三)第353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160章 再臨緬甸(三)第670章 確定消息第185章 終然相逢亦不識第573章 日軍倉庫第162章 再臨緬甸(五)第40章 驚天寶藏(四)第511章 拍賣會恩怨(十五)第602章 定策第六六五章第641章 比試比試第167章 非洲木第241章 靈光一計第598章 突來的消息第236章 輪到咱們顯擺了第725章 歪打正着第70章 密室藏品(上)第625章 婚前最後一夜第567章 千金良友第118章 飛鷹大盜的寶藏第285章 專家團解散第80章 歸來第113章 古船七零八你到底是不是專家上第604章 破局第293章 不懂歷史(二)第371章 佈局(上)第508章 拍賣會恩怨(十二)第600章 真正的低調第583章 遠房來客
第161章 再臨緬甸(四)第487章 初至美利堅第689章 影響力(三)第266章 不利的開局第464章 求救電話第110章 公民的責任第546章 衣錦還鄉之捧恩師(九)第310章 起錨第178章 原來如此第125章 龍涎香第683章 滾蛋(一)第334章 撿漏聯盟第240章 談判的基礎第459章 公平競爭(下)第425章 報應第34章 騰衝交易會(四)第647章 沒懷上第707章 圈地運動第177章 重大發現第384章 六朝四大家(下)第183章 人才(下)第390章 佩服第168章 做一個愉兒第36章 藏寶第382章 六朝四大家(上)第500章 拍賣會恩怨(四)第323章 割肉喂鷹第439章 克孜爾孔雀(中)四六二這樣的漢奸更可惡上第57章 兔子表哥第658章 事態複雜第67章 銀元第442章 九龍影壁第140章 鬥寶大會第415章 啓程回京第508章 拍賣會恩怨(十二)第545章 衣錦還鄉(八)第459章 衣錦還鄉之那又如何(上)第186章 大響動第603章 事機敗露第173章 中國古董第486章 早餐鬧劇第605章 別人海嘯我發財第252章 徹查第297章 寶石釉(下)第431章 富可敵國第633章 婚宴開始第四四三四四四章 至尊皇權的象徵和萬人追捧的臭腳一二第218章 交接第252章 徹查第457章 外來的攪屎棍第324章 一致對外(三千八)第736章 女大帝第232章 二三三章 鐵證第244章 波瀾再起第685章 滾蛋(三)第566章 吐珠第255章 定下基調第596章 女神歌聲的傳說第229章 打秋風(六)第725章 歪打正着第447章 老媽也撿漏了第667章 意外發現第478張 梅開二度第516章 緋聞男主角第123章 清點統計(下)第189章 你可以給她幸福第345章 震撼第238章 教會參與第509章 拍賣會恩怨(十三)第353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160章 再臨緬甸(三)第670章 確定消息第185章 終然相逢亦不識第573章 日軍倉庫第162章 再臨緬甸(五)第40章 驚天寶藏(四)第511章 拍賣會恩怨(十五)第602章 定策第六六五章第641章 比試比試第167章 非洲木第241章 靈光一計第598章 突來的消息第236章 輪到咱們顯擺了第725章 歪打正着第70章 密室藏品(上)第625章 婚前最後一夜第567章 千金良友第118章 飛鷹大盜的寶藏第285章 專家團解散第80章 歸來第113章 古船七零八你到底是不是專家上第604章 破局第293章 不懂歷史(二)第371章 佈局(上)第508章 拍賣會恩怨(十二)第600章 真正的低調第583章 遠房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