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

衆人一溜小跑,總算擺脫了追趕的人,還好這許家的丫頭們都是大腳,跑着也沒那麼吃力。爲了避免人多醒目,楊一讓許三丫帶這妹妹們先回去了,臨走還千萬交代她們不許把遇見大姐的事情說出去,誰問都說不知道,幾個小的看起來還蠻懂事,都點頭答應下來。還好今天所以燈會,這茶坊晚間開業,帶着大丫二丫,楊一找了個茶坊,要了個雅間,讓姐妹兩喘口氣,喝點茶。二丫這才問大丫不是在李家大戶給人幫忙麼,怎麼又被李家的人追趕?大丫當時就哭了,一邊哭,一邊說,楊一這才明白。

原來大丫幹活的李家大戶的夫人,說是幫大丫說個好人家,其實壓根就沒安什麼好心,她孃家有個白癡弟弟,四十好幾了,到現在還沒娶上媳婦,她就打上大丫的主意了。打算趁這燈會的時候,李家其他人不注意,找來孃家幾個親戚,準備偷偷的把大丫綁回她孃家,連夜就要大丫和他弟弟洞房。也該大丫運氣,李家有個護院平時就喜歡大丫,對她也挺好,小夥子人也長的精神,又有一把子力氣,人也機靈,還識字,要不是家道中落也不至於出來給人做護院,兩人在一起時間長了,一來二去的就生出了感情,去年那小夥子提出了要和大丫成親,大丫也願意,打算過完年就向李家辭工,兩人還合計着這過了年就向李家夫人提這事,誰曾想這李家夫人還安着壞心。

今天傍晚吃過晚飯,李家夫人找個藉口讓大丫到他房間了,還好大丫臨去的時候和那小夥子在一起,大丫一進夫人的房間,就被那幾個親戚給綁了,還套進口袋裡,打算晚一點在把她弄出去,再說那小夥子見大丫半天不出來,就想去李家夫人那找她,湊巧隔着門聽到了李家夫人她們在商量大丫的事情,當時就把這小夥子驚出一身冷汗,還好他腦子活絡,趁李家夫人她們不注意,從窗子裡跳進去,放倒了看守大丫 的人,兩人一起逃出來,這出大門的時候,還是讓她們給發現了,劉銘傳讓大丫先跑,自己留下來擋一擋追兵,大丫這才趁亂跑到大街上,還酸幸運,今天燈會,街上人多大丫才得以逃脫,大丫和那小夥子約好了安全後在城隍廟的石頭獅子前碰頭,也不知道那小夥子現在怎麼了?說着這大丫又低聲哭起來。

“說了半天那小夥子叫什麼你還沒說呢。”二丫見大丫就知道哭,急的連忙問清楚。

“他叫劉銘傳。”大丫一邊回答,一邊繼續哭她的。

“什麼?什麼?你說他叫什麼?”楊一一聽就激動起來。劉銘傳啊,這能讓楊一不激動嗎?淮軍悍將,臺灣第一任巡撫啊,眼下楊一其實最頭疼的就是這人才問題,要不大老遠的跑這廬州來做什麼?不就是爲了能見着李鴻章,再想辦法拉攏嗎。

“劉銘傳啊?怎麼了?”大丫見楊一激動,也暫停哭泣。

“太好了。”楊一激動的站起來,在雅間裡來回的走,:“太好了,劉銘傳,哈哈,太好了。”一邊走一邊說。

楊一這裡高興的有點忘乎所以,二丫她不樂意了:“男人都沒良心,我大姐都這樣了,你還在那說好,好什麼?也不幫忙想想該怎麼辦,你還是不是男人?”說着狠狠的賞了楊一一個白眼。

楊一這才冷靜下來,開始思考這件事情,首先這李家夫人是缺了道理的,拿不到人也應該不敢太張揚,事情也應該沒有想象的那麼難辦,當務之急是先找到劉銘傳,然後自己再以向榮手下守備將軍的身份去拜會本地的知府,應該就能辦妥這事,想到這,楊一這才笑着對二丫說:“你彆着急嗎?我看這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這不是提你大姐高興嗎?”

“你有辦法?”二丫雖然不太信,但眼下還是隻能寄希望於楊一,她哪曉得,楊一心中正盤算着怎麼把劉銘傳拉到手下。

“這事我包了。”看到事情沒什麼,楊一也開始大包大攬。

“走吧,我們去城隍廟,找劉銘傳。”

楊一結了帳三人走出茶坊,奔城隍廟趕去。

不多一會,三人就到了,這城隍廟是這次燈會的中心地帶,裡頭外頭的人山人海,還是大丫眼尖,老遠就看見城隍廟門口的石獅子邊站着個人,高興的指着那人叫起來:“在那呢,他就是劉銘傳。”

順着大丫手指的方向,楊一看見自己在歷史教科書上看到的人物淮軍的猛將---劉銘傳。

劉銘傳,安徽肥西人,字省三,號大潛山人,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生人。楊一默唸這歷史課本上短短的介紹。眼前的劉銘傳看起來很年輕,個子也還算高,人也壯實,還有幾分書生氣,單看外表還真看不出來這是淮軍日後的一員虎將。按歷史課本上說的來看,也就十六七歲,比大丫還小,想不到這小子這麼小就知道勾引人家姑娘,還拐帶出逃,不過現在的劉銘傳看起來不實際年齡要大些。

“哪呢?哪呢?”二丫還在那東張西望的找。大丫已經衝到劉銘傳跟前,然後突然停住,兩個人就這麼呆呆的對看了好一會,然後還是大丫主動,一個*就 撲向劉銘傳,也不管這大街上人潮人海,兩人抱做一團。一邊看着的二丫急了,趕緊上前就拉開她們:“要親熱也找沒人的地方啊,別人看着笑話。”這時周圍已經圍上一堆人了,那是,中國人向來喜歡看熱鬧,這花燈雖然也好看,但哪有這現場真人秀表演親熱好看是不是?楊一也趕緊的上去,也顧不上說什麼:“走吧,先回家再說吧。”說完帶頭擠出人羣。二丫帶路,幾個人專找些人少的小巷子走,走到一個僻靜處,楊一突然站住回頭,對着後面的一個來人冷冷的道:

“朋友,一直跟着我們你也不累的慌。天不早了,要不要我送你回去?”說着楊一就要動手。

“別,別誤會,我是省三的朋友。”那人急忙解釋。

“這位大哥別誤會,他是我的朋友聶士成,剛纔光顧着高興,都忘了介紹了。”劉銘傳也趕緊的解釋。“都怪我,功亭,一高興把你給忘了。”

天啊,楊一覺得自己要瘋了,是高興瘋了,剛弄到個劉銘傳,又跑來個聶士成,今天實在是個好日子,這好事這麼就不斷啊。想不到幫個劉銘傳還買一送一,還搭個聶士成,發了,這下發大了。

“既然大家是朋友,今天晚上我做東,走,去弄點酒菜,咱們去好好喝一回。”楊一想啊,反正你劉銘傳和聶士成讓我撞見了就別想跑,先把你們的嘴先喂喂好,再想辦法把你們弄到到手,HOHO。心裡想的美,嘴上還露出點卑鄙的笑,二丫看不下去了:“你還是別笑了,趕緊走吧,笑的怪滲人的。”說着還打了楊一一下,看得大丫也納悶,這二丫頭這動作也真快,上回家去還沒聽說有這麼一個人,這回到好,這大姐上打情罵俏了,還好意思說我,心裡想可嘴上沒說出來。

找地方買了酒,又買點花生什麼的下酒菜,衆人回到樂來客棧,這許老闆看起來酒還沒醒,開門關門的這麼大動靜也沒見他起來看看。王家兄弟也早就回來啦,一直在等楊一他們,看楊一安全回來這纔算放心。楊一讓他們也坐下,拉上劉銘傳和聶士成,擺上酒菜,這就開始喝。

回到家的大丫先把幾個小的安頓好,讓她們去睡覺,二丫到廚房把楊一他們晚上沒吃完的菜熱了熱端上來,然後拉着大丫在一邊說悄悄話。(男人的毛病,在漂亮姑娘面前都喜歡擺闊,所以菜就沒少買。)

“省三,你的字是叫省三吧?”幾杯酒下去,楊一開始說話了:

“是,這位大哥,還沒請教你怎麼稱呼。”劉銘傳對眼前氣度不凡的楊一還是一付恭敬的表情。

“呵呵,他們都叫我楊先生,你們願意這麼叫吧也行,要是看得起我,叫聲大哥我更高興。”楊一這個你們當然也把聶士成給包括進去了。

“嘿嘿。”劉銘傳笑着撓撓頭:“那就叫大哥吧,今天多謝大哥了,要不是您,我和大丫還不知道怎麼樣呢。我還打算帶着大丫跑路呢。”

“沒出息,你們跑了,大丫家裡怎麼辦?”楊一笑着罵。

“哎!!!如今這世道,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啦。”旁邊的聶士成插了一句:

“就是,本來以你我兄弟之才,考個功名應該不在話下,可這科場,哎!!實在是太黑暗了。”劉銘傳也和道。

這劉銘傳本也是讀書人出身,可在科舉這條道路上是屢次碰壁,不免心灰意懶,家中有生了變故,劉銘傳把家鄉的一個地主給砍了,這才跑出來給人當了護院,這聶士成本是武童出身,也算有點功名,但如今這官場腐敗,想再進一步實在難。

“今後你們都有些什麼打算啊?”楊一問

“先生,你也不是外人,這世道沒辦法活了,如今天下大亂,到處是起事造反的,我和功亭打算拉桿子,自己立塊山頭,也不造反,只是弄塊地盤,弄口飯吃,等今後有了實力,再找機會爲朝廷出力,弄個一官半職的也就算好的了。”聶士成到先把心裡的打算說出來了。

“呵呵,這拉桿子,立山頭有什麼意思?弄的好朝廷招安還有前途,弄不好大軍圍剿你們就是叛逆,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着我幹?我保你們以後有好日子過。”楊一這就開始拉攏了。

“怎麼?先生你那需要人麼,您這是在哪高就啊?”劉銘傳聽楊一這麼說也來了興趣,反正眼下也沒什麼地方好混。身上還揹着案底,有人願意收留自己也高興壞了。

“你呢?”楊一看看聶士成。

“我和省三是兄弟,我們一條心,他上哪我去哪。”聶士成這就算答應了。

“好,我這纔來廬州就是來招兵買馬的,你們我都要了。”說着楊一摸出向榮給自己寫的手諭,亮明白自己的身份。

“大哥原來就是朝廷的人啊,那感情好,我們跟着大哥幹,錯不了。”這聶士成一看楊一的身份也高興了。

“你們對這朝廷也別太指望了,凡事還的多靠自己。”楊一看着他們眨了眨眼,鬼魅的笑了一笑。

“對,大哥說的對,這朝廷我看着也讓人心寒,還是得靠自己兄弟抱成一團好好幹纔有活路。總之我是跟定大哥你了。”劉銘傳對楊一的說法看起來很贊同。其實他還有一層私心,這二丫看起來和這楊一走的很近,要想娶到大丫,他可不能得罪,回頭又想想,不對啊,這楊一眼下是大哥,今後自己和大丫成了親,楊一也娶了二丫,這是叫妹夫好呢,還是叫大哥好?劉銘傳有點糊塗了。旁邊的聶士成哪知道他還有這樣的想法。

“對了,大哥,我在家鄉和廬州都有一幫子兄弟,本打算拉桿子也把他們叫上,您這現在要人,我看把他們也帶上吧,左右是自己兄弟,也好有個照應。”劉銘傳請示楊一。

“呵呵,好,你的兄弟我都要了,你再讓他們多找些人來,記住,要年輕力壯的抽大煙的一個不要,讀書的我也要。明天我就去知會這裡的知府,我要張榜公開招募兵勇。”

幾個人聊了一會,直到三更這才歇息,反正這樂來客棧大過年的也沒什麼生意,空房間多的是,收拾一下就能住人,當然了,這劉銘傳和聶士成現在是楊一的人,他們住店的錢楊一還是要給許老闆的,已經佔了人家姑娘的便宜了,再在這個問題上佔他的便宜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第二天這天一亮,劉銘傳和聶士成就分頭去招自己的那幫子兄弟,楊一也收拾一下,這就要去拜訪廬州知府。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5章 中外合資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0章 苦戰(8)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2章 歸途第3章 前奏第7章 演習?第10章 苦戰(6)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12章 國事家事第1章 風雨飄搖第35章 鬼子六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20章 大義第12章 國事家事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9章 上任(3)第8章 和談(下)第37章 京華風雲第22章 各懷鬼胎第40章 圍城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2章 挖牆角第6章 發展(2)第6章 變數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10章 滬上名妓(1)第3章 逃婚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17章 名士第17章 名士第32章 南下第21章 經濟危機第5章 離別第6章 浙南沈家(1)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40章 圍城第7章 演習?第8章 和談(中)第22章 海疆萬里第3章 婚姻大事(2)第2章 歸來第9章 上任(1)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3章 前奏第3章 逃婚第35章 鬼子六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22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特區第16章 亞洲戰略第18章 印度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1章 幕後第10章 苦戰(3)第5章 軍火買賣(2)第8章 和談(中)第2章 家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8章 和談(中)第38章 戰爭陰雲第10章 苦戰(2)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13章 成立政黨第14章 用間第14章 用間第10章 苦戰(3)第8章 和談(上)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39章 誰主沉浮第4章 練兵第6章 浙南沈家(2)第6章 浙南沈家(1)第3章 前奏第23章 挺進北非第37章 京華風雲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1章 風雨飄搖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二 部第意外第11章 幕後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5章 軍火買賣(1)第29章 外患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17章 復國者第6章 烽煙四起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7章 小刀會第10章 血腥的夜第23章 時間第3章 前奏第25章 征服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兩江總督
第5章 中外合資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0章 苦戰(8)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2章 歸途第3章 前奏第7章 演習?第10章 苦戰(6)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12章 國事家事第1章 風雨飄搖第35章 鬼子六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20章 大義第12章 國事家事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9章 上任(3)第8章 和談(下)第37章 京華風雲第22章 各懷鬼胎第40章 圍城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2章 挖牆角第6章 發展(2)第6章 變數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10章 滬上名妓(1)第3章 逃婚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17章 名士第17章 名士第32章 南下第21章 經濟危機第5章 離別第6章 浙南沈家(1)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40章 圍城第7章 演習?第8章 和談(中)第22章 海疆萬里第3章 婚姻大事(2)第2章 歸來第9章 上任(1)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3章 前奏第3章 逃婚第35章 鬼子六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22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特區第16章 亞洲戰略第18章 印度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1章 幕後第10章 苦戰(3)第5章 軍火買賣(2)第8章 和談(中)第2章 家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8章 和談(中)第38章 戰爭陰雲第10章 苦戰(2)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13章 成立政黨第14章 用間第14章 用間第10章 苦戰(3)第8章 和談(上)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39章 誰主沉浮第4章 練兵第6章 浙南沈家(2)第6章 浙南沈家(1)第3章 前奏第23章 挺進北非第37章 京華風雲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1章 風雨飄搖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二 部第意外第11章 幕後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5章 軍火買賣(1)第29章 外患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17章 復國者第6章 烽煙四起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7章 小刀會第10章 血腥的夜第23章 時間第3章 前奏第25章 征服第12章 挖牆角第18章 兩江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