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考成法,說白了,其實就類似於現代公司裡頭的績效考覈,年初官員們把今年各自需要做的事情羅列在摺子裡呈到京城,就是工作計劃,京城會有專門的人員將這些工作計劃記錄在冊。

比如你說去年縣裡洪水氾濫,今年要修築堤壩,等到年底檢查,好,堤壩沒修,處分。處分程度也因你的完成程度而不同,如果大部分完成了,可能就是降職,如果完成率很低,那就是革職了。

大明雖然有針對官員考覈的京察和外察,可除非是像太祖皇帝那樣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才能震懾百官,否則這些考覈只是流於形式,甚至成爲排除異己的工具,隆慶六年曾經利用京察清楚高拱餘黨的張居正當然再明白不過,所以“工作考覈”的實施就成了當務之急,只有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淘汰掉,提拔一批會做事的人上來,他後面那些改革才能實現。

這是張居正的得意之作,在他之前,幾乎從來沒有人明確提出這樣一個辦法,而且對於那些只會埋頭做事,卻不會討好上司的人來說,考成法無異於一件好事。——當然,這種人還是比較少的,所以就算張居正身爲首輔,也壓不住許多怨聲載道的聲音。

趙肅也贊同考成法,只不過他旁觀者清,卻也看到一些其中的不足之處。

首先這裡頭對官員的工作計劃規範並不足夠明確,趙肅建議把每一個部門具體的職責分情況羅列出來,再根據各個事項制定具體的獎罰制度。

譬如說一個知府,他今年需要巡視轄下所有縣的百姓,再將每個縣的情況上報,要主持府試,要徵收賦稅,要審理若干案件,那麼如果他全部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就能得到豐厚的獎勵,包括銀兩和全國性通報褒獎,其中銀兩的獎勵,則是從其它革職官員的俸祿里扣除,不需要朝廷再出一分錢。

其次,考成法還容易出現一個弊端,那就是由上級下,工作計劃的層層積壓。如朝廷要求某地今年需要徵收多少的稅收,巡撫或按察使當然不可能親自去收,這個任務就交給了下頭的人,知府又分派給知縣。

以前的稅收,沒有明確的強制性要求,朝廷擔心老百姓負擔過重,把賦稅一降再降,低得不能再低,但即便這樣,也有很多大戶中戶拖稅漏稅,官府也樂得清閒,收多收少沒所謂,反正自己吃的是公糧,損失的是國家,但是現在不行了,稅收得少了,今年“工作計劃”沒完成,大家都別想好過,所以知縣感到壓力很大,就把這種壓力轉嫁給地主們,而地主們當然轉嫁給佃戶。其結果就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考成法反倒可能失去它原來的優勢,成爲老百姓的沉重負擔。

在幾十年後,一個叫黃宗羲的人,曾經總結過一條規律,說歷朝歷代的所謂賦稅改革,每改革一次,老百姓的負擔反而要相應地增加。這裡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涉及到考成法的弊端,那就是考成法並沒有按照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徵稅標準。無論是顆粒無收還是五穀豐登,全國只有一個統一的徵稅標準,這就容易造成災荒之年,下面拿不出一粒糧食,但官員爲了保住烏紗帽,還要強迫老百姓交出糧食。

這就是爲什麼歷史上在張居正死後,朝廷廢除了考成法的重要原因,像王安石一樣,張居正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卻忽略了很多實際情況,而其他人只看到壞的一面,不由分說就把這個東西徹底廢除。

針對這個情況,趙肅又向內閣和皇帝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考成法所制定的徵稅標準要按照地區和收成不同來區分,有些地方今年豐收,那就按照實際情況多收一點,有些地方今年洪水淹沒了農田,那不僅要降低稅收,還得撥款賑災。

二是爲了防止各地官員中飽私囊,出現向下橫徵暴斂,向上瞞報的情況,定期從朝廷派人到各地暗訪抽查,如有發現這種情況的,嚴懲不貸,以震懾餘者。

世上沒有一個完美的制度,考成法也一樣,但它所涉及的層面,又如此龐大,如果能夠很好地推行,不僅吏治卓有成效,國庫收入也將大大增加,因此趙肅不希望它的效果只能維持幾年,更不希望它被徹底否決。

所以,他竭盡所能在給張居正拾漏補缺,讓它起碼在這幾十年內能夠適用,至於幾十年後,他也並不擔心,到時候文化的開放早已達到一定程度,在他的推波助瀾之下,西方科學將會衝擊這個古老帝國,屆時自然會有有識之士,提出與時俱進的辦法。

從這幾條建議,都能看出趙肅的用心良苦,朱翊鈞那邊自然沒有異議,張居正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內閣由此進入幾十年來難得一見的和諧時期。張居正剛當上首輔,性格里霸道的一面還不太顯露,他又急於在考成法上得到內閣其他人的認可,所以大家縱然在小事上各有異議,大方向上卻很有默契地達成一致。

另一方面,朱翊鈞也開始從軍隊下手。

自從戚繼光那本《練兵紀要》刊印出來,發放全國軍隊將領之後,他自己也仔仔細細讀了好幾遍,直到能把書倒背如流爲止,並且要求駐邊將領將自己在帶兵過程中的心得也寫成條陳,上呈御前。

每個武將帶兵的經驗都不一樣,但這裡頭也不乏對軍事一竅不通,純粹是紙上談兵的人,東西寫上來,是龍是蟲,是抄兵書的還是自己體會的,皇帝對照着看,又找來久經沙場的兵部尚書楊博一起研究,也能挖出不少渾水摸魚的蛀蟲。

熟悉軍事,瞭解軍事,是爲了在戰爭一起的時候,作爲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不至於被人欺瞞,兩眼一抹黑,很容易鬧出笑話,而且身爲皇帝,也是軍隊最高統帥,理應擁有武將的擁戴,但如果你沒有本事,就算因爲地位的緣故而不得不讓人屈服,也終究達不到打動人心,讓人心服口服的效果。

從小受趙肅薰陶的朱翊鈞很明白這一點,而且身體力行,每天起碼要花上兩個時辰親自參與京營禁軍的操練,有時甚至親自下場與將士一起訓練比劃。爲此內閣不少人,包括張居正都強烈反對,認爲天子不該和士兵廝混在一起,有失身份,但趙肅獨排衆議,與兵部尚書楊博一起,支持皇帝這樣的行爲。

實際上,效果是顯著的,由於朱翊鈞不怕吃苦和一視同仁,得到了京營中不少將士的擁護,而皇帝通過這樣的親身實踐,也想出了不少辦法,用來提拔有才能的人,淘汰在軍隊裡混日子的。

爲了讓皇帝能夠更加熟悉地形地貌和戰場上的情況,趙肅讓工部又做了薊州和宣大兩地的沙盤,而這個時期,在戚繼光手下當兵的賀子重,也會經常與朱翊鈞書信往來,跟他描述一些實際情況。

當然,要指望賀子重的書法和文筆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皇帝經常會在信中看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別字和病句。

這就又讓朱翊鈞發現一件可以做的事情:提高軍隊士兵的文化水平。

在明朝當武將有幾種途徑,一是進士出身的文官外放,像譚綸。二是世襲武職,像戚繼光。三是通過武舉授職,一步步升上去,像毛文龍。四是雖然沒什麼文化水平,但是跟着老大打天下,後來老大成了皇帝,下面的人自然也就雞犬升天了。

如今第四種情況幾乎沒有可能,所以明朝武將一般都要識字的,但是對士兵就沒有那麼多的要求。在這個時代,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明朝士兵的地位極其低下,加上國庫空虛,常常拿不出軍餉發放,一支連吃都吃不飽,也沒有任何信仰的軍隊,怎麼能指望他們打贏戰?

戚繼光之所以百戰百勝,就是因爲他給了士兵足糧足餉,而且定下嚴格軍紀,這纔有了名震天下的戚家軍。朱翊鈞想改革軍隊這種惡性循環的現狀,就要先從清點軍隊人數,和發放足額軍餉開始。

清點全國軍隊人數,是爲了防止剋扣軍餉,吃空餉的情況,發放足額軍餉,則是讓士兵吃飽飯,纔有力氣打仗。

再然後,就是對五品以上武將進行定期考覈,考覈內容包括軍事知識,對防地的瞭解,每月的操練規定,並派人實地驗收等,以免這些人時日一久,不思進取,敵人一來連打都不用打,就直接逃跑了。

最後則是對普通士兵文化水平的普及,朱翊鈞原先的想法是讓武將直接給士兵授課,但趙肅又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那些在考成法中不幸落馬的革職官員去教士兵識字,戴罪立功,一年之後考覈士兵,如果全部考覈通過了,說明這些人教得好,可以考慮讓他們重新爲官,如果士兵考覈沒通過,那不好意思,再派個人來,反正朝廷裡每年因爲工作考覈不合格而被罷官的人不知凡幾,永遠不必擔心沒有人選。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一步步來的,光是清點軍隊人數這件事情,就進行了大半年,一直到萬曆二年春天才基本完成,其中還包括淘汰一些老弱病殘,或者根本不存在,卻在軍隊裡佔空餉的名額。

這段時間內,人人忙得腳不沾地,內閣閣老們一天十二個時辰,幾乎有十個時辰是在內閣裡度過的,有時候困了就直接倒在內閣裡間的小屋子裡歇會。

爲了提高效率,皇帝也索性把辦公場所暫時搬到內閣,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每天待在這裡,才發現內閣的環境是多麼簡陋,一想到趙肅,哦不,是所有閣老每天就在這種環境下辦公,朱翊鈞二話不說,下令擴充內閣,重新整修。

作者有話要說:對於系統的抽風我已經不想說啥了,大家發評留言都很辛苦,下午我把能夠送分的留言全送了一遍,聊表對大家的安慰……

這章都是正事,不知道會不會覺得枯燥?很多辦法都是結合當時的情況想出來的,肯定不是毫無漏洞,請勿較真哈。下一更是26號晚11點左右,週末我會盡量寫多點。

謝謝阿爾法多、zr33835950、11、天宇之綾童鞋的地雷。

如果系統又抽風,大家無法留評,又有想法想和我交流的話,可以到微薄上給我留言:

第118章第67章第65章第7章第91章第2章第135章第134章第119章第11章第38章第79章第96章第101章第135章第27章第112章第43章第72章第104章第133章第77章第123章第1章第5章第100章第3章第61章第154章第10章第121章第55章第23章第91章第91章第149章第124章第34章第45章第69章第103章第76章第105章第15章第78章第72章第31章第48章第154章第141章第131章第24章第153章第32章第99章第134章第20章第25章第97章第111章第113章第2章第10章第36章第108章第10章第51章第71章第107章第21章第23章第1章第16章第3章第29章第16章第91章第64章第67章第77章第25章第12章第8章第91章第45章第38章第134章第121章第124章第100章第28章第154章第33章第26章第153章第62章第34章第105章第83章
第118章第67章第65章第7章第91章第2章第135章第134章第119章第11章第38章第79章第96章第101章第135章第27章第112章第43章第72章第104章第133章第77章第123章第1章第5章第100章第3章第61章第154章第10章第121章第55章第23章第91章第91章第149章第124章第34章第45章第69章第103章第76章第105章第15章第78章第72章第31章第48章第154章第141章第131章第24章第153章第32章第99章第134章第20章第25章第97章第111章第113章第2章第10章第36章第108章第10章第51章第71章第107章第21章第23章第1章第16章第3章第29章第16章第91章第64章第67章第77章第25章第12章第8章第91章第45章第38章第134章第121章第124章第100章第28章第154章第33章第26章第153章第62章第34章第105章第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