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張居正環視幾人,嘿嘿冷笑:“前幾日,陛下還與老夫說,朝中尚有許多人反對新政,只是礙於我把持着內閣,不好出聲,如今到是應了陛下的話。老夫本以爲考成法推行幾年,朝中已經滌肅一清,卻沒想到,暗地裡還伏着這麼多人,在背後放冷箭!”

屋裡一片寂寂,無人說話,王國光幾次想開口說話,卻被張四維的眼色阻止。在場論揣摩張居正的心思,沒有人再比得過張四維。要說考成法固然卓有成效,可它推翻了原先依靠資歷和關係升遷的官場定律,必然會有許多人不滿,這無關派別問題,純粹是個人利益受損,所以這些人縱然表面上戰戰兢兢,不敢違逆張居正的權威,心裡卻必然埋下不滿,這次匿名廷推,正好成了發泄和投機的大好機會。但是時至今日,考成法作爲張居正新政的根基,也是他日後推行更多治國方略的前提,是絕對不可能停下來的,如果一旦停止,不僅張黨的心血付諸東流,也等於否定了自己的一切努力,所以張四維徑自默然,任由張居正大罵那些左右搖擺的牆頭草。

果不其然,張居正罵完一通,神情漸漸平靜下來,喝了口茶,方纔緩緩道:“眼下,我們的人能不能入閣已是其次,重要的是,趙肅會藉助這次博弈得到什麼好處,並且,他是不是會與老夫唱對臺戲,成爲新政的攔路虎,阻路石!”王國光道:“以趙肅以往來看,他多半是持中立態度,以示自己不偏不倚,再說了,內閣裡說了算的,還是元翁。”張四維卻道:“汝觀所言差矣,我與你的看法截然相反。趙肅先前行事謹慎,是因爲他在內閣裡孤立無援,縱然有葛守禮和陳以勤,也不算是他的人,充其量只能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現在他一口氣拉了三個人入閣,與我們形成分庭抗禮之勢,只怕不會再甘於蟄伏隱忍,日後內閣既要不得安寧了。”王國光道:“不若趁陛下批覆還沒下來,由元翁向陛下進言,由陛下發中旨,剔除趙肅舉薦的人,斬斷他的臂膀。”張四維搖頭:“廷推便是公議,若是由陛下出面,不僅違背了規矩,人心不服,而且趙肅也不會坐以待斃,再說了,……”他語氣驀的一頓,生生停住,沒說下去。張居正冷笑兩聲,幫他接下去:“再說了,陛下也是站在他那一邊的。是也不是?”張四維沉默片刻,輕聲道:“是。”許多人都知道,皇帝對趙肅的感情,猶如當年的先帝對高拱,張居正雖然也是帝師,與皇帝的關係卻不如前者。這也難怪,誰喜歡天天對着一個板着張臉,張口閉口大道理的人,當然會更傾向於幽默風趣,談吐溫和的趙肅,可這話卻不能當着張居正說。張居正擺擺手:“這裡無外人,你們也無須避忌,之前確是老夫小覷了趙肅,如今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這次既然是公議,就按照公議的結果,讓那幾個人入閣也無妨。”張四維一怔,沒想到他竟如此大方,便道:“元翁,那末如此一來,趙黨勢力將會大漲,朝中也會有不少人暗中投靠趙肅,對我等不利。”王國光也道:“等他們站穩腳跟,我們再想反擊,也來不及了,不若趁着他們剛入閣,根基未穩之時,讓御史上幾道摺子,對了,先前宗弘籧不是與趙少雍一道下廣州麼,想必有證據在手,讓他出面,就是證據確鑿了。”王國光幾升幾降,仕途坎坷,張居正於他而言,有知遇識才之恩,所以他對張居正,亦是盡心盡力爲其謀劃,雖然他更擅長的是財政經營。呂調陽話不多,也不太喜歡摻合這種事情,而殷正茂甚爲當事人,不便說什麼,因而兩人坐在一旁,多半是沉默的。張四維搖首:“你道扳道趙少雍如此容易?工部現在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廣州一趟,還爲朝廷籌集了造船和練兵經費,大明官員收受賄賂不在少數,彈劾他小節有虧,頂了天去也就是閉門反省己過,若陛下要保他,指不定還什麼事都沒有,反倒打草驚蛇。”他停了停,續道:“打蛇打七寸,要麼不出手,要麼一舉定勝負,不能拖泥帶水。既然眼下我們已經失了了先機,那就乾脆賣趙黨一個好,讓那幾個人都入閣。要知道以前只有趙肅一個人,現在多了幾個在我們眼皮子底下,人一多,出錯的機會自然就多,到時候只要找準機會,就可以將趙黨一舉拿下。”張居正頷首讚許:“鳳磬說得不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現在暫且偃旗息鼓,坐看趙肅的下一步,與高拱共事的那些年我都忍過來了,也不在乎這多點時日。實不相瞞,我手中還有一個可以對付趙肅的把柄。”張四維訝異:“是什麼把柄?”

“時機未到,不說也罷。”張居正笑了笑,面色一肅,提起另一個話題:“不管誰入閣,都不能阻止我推行新政的腳步,考成法幾年有餘,也是時候做別的事情了。汝觀,就由你來說說罷。”“是。”王國光從袖子抽出一份條陳,遞給旁邊的張四維。“這是我根據元翁的想法,草擬出來的一個方案,名爲條編。”張四維粗略看完,又遞給殷正茂,過了會兒,待衆人都對條陳之事有了一個粗略的瞭解,王國光纔開口問道:“如何?”張四維看了張居正一眼,沉吟片刻:“恕我直言,此策要推行,只怕比考成法還要艱難。”王國光反問:“難在何處?”張四維手指點點其中一處:“先不說清丈土地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但是將田賦由實物折算成現銀,就難以推行。

一來,只怕沒有那麼多的現銀,二來,江南富庶地區倒也罷了,一些貧瘠之地,必然還是我行我素。”王國光道:“現銀自然不是足銀,而是色銀,另外我還從前往東洋經商的人那裡打聽過了,倭國盛產白銀,所以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至於徵收,千百年來,無論官府還是百姓,都習慣了實物納糧,不僅要加上中途運送的費用,而且實物無法存放太久,一經風吹雨打,就容易發黴浪費。對老百姓來說,實物好壞,都有經手的小吏說了算,這其中難免有些小人奸吏,以好作次,剋扣百姓,若是一律換成色銀,則往後這種情況,要大大減少。”張居正道:“不錯,自古變法新政,都是先難後易,一旦上了軌道,形成秩序,任誰也無法讓它停下來。以一比十,當然是前者更好,至於推行難度,大可在一兩個州府先試行,一兩年之後,待瓜熟蒂落,再推行全國。”他的目光掃過幾人,語調漸漸變得激昂:“自古以來,以實物徵稅,延續千百年,未嘗有人思而改之,聽聞當年孝宗也欲改革,卻因擔心朝野阻力而無從下手,而今老夫願一馬當先,做一做這件棘手的事情!”呂調陽起身拱手:“既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我等自當追隨元翁,更無二話,有何需要下官做的,但請元翁吩咐一聲!”“但請元翁吩咐!”其餘幾人也起身道。“好!”張居正哈哈一笑,示意他們都坐下。“只是老夫總覺得條編此名不夠響亮,還請諸位想一個更爲貼切的名頭,也好讓人眼前一亮。”“類編法如何?”王國光提議。“明編法也可。”殷正茂道。“總編法?”張四維出主意。衆人七嘴八舌,惟有呂調陽手捻長鬚,默然不語。張居正道:“豫所有何提議?”呂調陽慢吞吞道:“此法既是將諸多役法糅合成一條,照統一標準執行,不如就叫一條編法如何?”張居正沉吟:“我改一字,編改作鞭,長鞭的鞭。鞭者,兵也,亦有震懾之意,表示朝廷威嚴,不可侵犯,就叫一條鞭法。”此時此刻,有生以來第一次走入皇宮,將要晉見中國皇帝的範禮安,正緊張得不停拭汗,腦子裡翻來覆去背誦着自己將要說的臺詞,以免失禮。因爲他知道,這次晉見,無論是對自己來說,還是對耶穌會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

第42章第151章第79章第40章第59章第50章第98章第94章第23章第76章第54章第5章第99章第98章第66章137章第120章第49章第36章第16章第62章第37章第154章第54章第144章第115章第7章第10章第80章第49章第91章第33章第43章第53章第126章第43章第39章第113章第129章第33章第80章第119章第100章第135章第147章第88章第115章第55章第5章第102章第13章第101章第88章第153章第90章第126章第24章第34章第60章第22章第150章第18章第1章第120章第12章第64章第16章第74章第9章第49章第146章第139章第108章第3章第8章第13章第70章第51章第106章第9章第88章第95章第95章第146章第117章第4章第31章第6章第77章第106章第3章第89章第22章第110章第72章第55章第10章第116章第44章
第42章第151章第79章第40章第59章第50章第98章第94章第23章第76章第54章第5章第99章第98章第66章137章第120章第49章第36章第16章第62章第37章第154章第54章第144章第115章第7章第10章第80章第49章第91章第33章第43章第53章第126章第43章第39章第113章第129章第33章第80章第119章第100章第135章第147章第88章第115章第55章第5章第102章第13章第101章第88章第153章第90章第126章第24章第34章第60章第22章第150章第18章第1章第120章第12章第64章第16章第74章第9章第49章第146章第139章第108章第3章第8章第13章第70章第51章第106章第9章第88章第95章第95章第146章第117章第4章第31章第6章第77章第106章第3章第89章第22章第110章第72章第55章第10章第116章第4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