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徐府。

張居正捧着南京山東道御史林潤的摺子認真看着,手微微有些發抖,不小心泄露了他內心的激動。

徐階看在眼裡,只是一笑:“怎麼,高興?”

張居正深吸了口氣,跟着笑了起來:“自然是該高興,學生還未恭喜老師呢,陛下的病一好,倒嚴的時機也就到了,再加上這封奏摺,端的是十拿九穩。”

“哦,何以見得?”

“陛下原先就對嚴世蕃不滿,只是礙於嚴嵩的情分,才一次次放過他們,這回我們去江西查嚴家的人也回來了,證據可都在林若雨這封摺子上寫着,乘軒衣蟒,有負險不臣之心,日夜與龍文誹謗朝政,盅惑人心……此間字字句句,必然正中陛下心病,還愁扳不倒嚴黨麼?”他神色肅然,朝徐階拱手道:“老師,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請不要再猶豫了。”

徐階看着這個自己一手栽培起來的門生眼裡多了讚許之色:“能當機立斷,纔是成大事的根本,你有這份魄力,很好……只不過,之前我們已經失敗了太多次,所以這次一定要一擊即中,決不能失手。”

張居正一愣:“老師的意思是?”

徐階慢慢道:“再過幾天,就是三月了。嚴嵩腿腳不好,每年三月,乍暖還寒之際就會犯病,屆時必然告假在家,沒有他在陛下面前晃悠,彈劾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摺子等幾天再呈上去也無妨。”

也只像他們這樣鬥了數十年的老對手,纔會清清楚楚瞭解對方的弱點。

徐階很明白,嚴嵩年紀一大,很多言行舉止頻頻出現破綻,加上嚴世蕃又不在身邊,這纔會讓己方有機可趁,若是嚴嵩再年輕個十歲,現在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對於自己老師的算無遺策,張居正則是徹底折服,再無二話。

不出徐階所料,三月沒過幾天,嚴嵩就因爲犯了舊疾告假在家休養,到了他這個年紀,天天到內閣辦公已經是難得,皇帝自然很爽快就恩准了。

皇帝病情剛有起色,生怕大權旁落,開始迫不及待地處理起這些日子堆積的政務,徐階瞅準他的心理,把林潤的摺子呈上去。

嘉靖帝果然大怒,命林潤到江西捉拿嚴世蕃進京審問,心腹黨羽羅龍文也從廣西被緝拿進京,刑部尚書黃光升受命親自審理此案。經過三天三夜的訊問,羅列嚴世蕃私造兵器,勾結倭寇王直,違制建宅,結交藩王朱典楧,多聚亡命意圖不軌等十大罪呈交御前。帝又命三法司聯合審問,具實奏報。

這些都是定欽犯大罪的基本流程,但徐階反應很快,他知道如果不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嚴世蕃徹底拉下來,一旦嚴黨回過神,馬上就會反撲,所以當即讓所有人連夜加班加點,不過兩天時間,結果就出來了:事已勘實,其交通倭寇,潛謀叛逆,具有顯證。請亟正典刑,以泄神人之忿。

這一次,嚴嵩連宮門都進不去,再也救不了自己的兒子,在嚴黨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嘉靖帝已經大筆一揮,準了。

嚴家父子執掌權柄二十餘年,整樁案子卻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從三月到十一月,歷經彈劾、緝拿、審問、定罪等諸多環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部塵埃落定。嚴黨並不只有嚴家父子二人,他們的黨羽耳目遍佈朝野,均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只是皇帝的決心加上徐階的授意,整個過程竟沒有能讓人插足下手的餘地,所有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嚴嵩被削職爲民,遣返原籍,而嚴世蕃則被定爲謀逆罪,暫押天牢,待來年春天斬首棄市。

嘉靖四十三年的所有大事,都沒能蓋過這樁案子的風頭,或者說,縱然還有其它許多事情,但大家關注的焦點,都只在這上面。

嚴黨根深蒂固,舉朝上下沒有幾個不曾依附於他們的,就連胡宗憲這樣的地方督撫大員,也要時時向嚴家父子孝敬金銀,以表立場,其他人更不必說了,所以嚴家父子落馬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光嚴黨內部分崩離析,還有許多跟嚴黨有舊怨的人,有仇報仇,有冤抱冤,其中不乏一些跟嚴黨無關的,也趁機被清算。

在普通老百姓看來,這是老天開眼,終於把大貪官收了回去,但事實上,就算嚴世蕃被殺,他們的生活也沒有因此好過一點兒。而在官員們眼裡,嚴黨的敗落,意味着各方勢力的重新洗牌,從此以後,徐階將取代嚴嵩,成爲真真正正的宰輔,帝國內閣的第一人。

幾家歡喜幾家愁。

像裕王現在站在嘉靖帝的寢宮內,心情並沒有因此舒暢半分。

他又偷偷瞄了自己的弟弟景王一眼,卻見對方也是眉頭不展,繃着張臉的模樣。

嚴黨敗落,對於裕王來說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好處,他依然是要夾起尾巴做人,生怕他父親嘉靖帝哪天心情不好,就把他給廢了。

而對於景王來說,先前嚴黨隱隱是支持自己的,還不時都有財帛進獻,讓自己賺點外塊,生活水平明顯比哥哥裕王高,但現在,嚴家父子死的死,遣返的遣返,自己斷了經濟來源不說,還要擔心嘉靖帝遷怒於他。

兩個王爺就這麼耷拉着腦袋站在御前,不知道的還以爲二人這是要上刑場。

相比之下,嘉靖帝在軟榻上小憩一覺,又慢吞吞了服了丹藥之後,纔拿奏摺開始看,這個過程中沒有看過兩個兒子一眼,似乎有意晾着他們。

兩人戰戰兢兢站了大半個時辰,裕王開始神遊物外,景王則強捺下不耐煩,眼睛盯着地磚,黃錦看了看他們,又見嘉靖帝不爲所動的模樣,不由暗歎了口氣,湊過去低聲提醒:“萬歲爺,兩位王爺還站在那兒呢……”

嘉靖唔了一聲,懶懶擡頭,目光在他們身上掃過。

“看看這兩份摺子,都說說想法。”

他把摺子遞給黃錦,黃錦雙手捧着,拿過去先給裕王。

裕王看了半天,還是有點茫然,可又不敢表露,忐忑地又把摺子傳給弟弟。

只聽得嘉靖帝淡淡道:“這兩份摺子,都是言官上的,一份彈劾胡宗憲,一份彈劾福建總兵戚繼光,說他們阿附嚴黨,你們覺得,該怎麼處理。”

見二人踟躕不語,他直接點名:“裕王,你說呢?”

裕王暗自叫苦,絞盡腦汁想了很久,才訥訥道:“兒臣以爲,既然他們證據確鑿,從嚴辦了就是。”

嘉靖帝不置可否,又轉向景王:“你呢?”

景王拱手:“兒臣以爲,此二人抗倭多年,於國有功,當仔細查證纔是,不能冤枉了功臣,也寒了天下人的心。”

嘉靖帝略吃了一驚,對兩個兒子他早就失望,萬萬沒想到景王竟能說出這番頗有水平的話來,想及此,不由眯眼:“這番話,誰教你的?”

景王忙道:“這些話都是出自兒臣肺腑,絕無任何人授意!”

也是,摺子也是自己一時興起抽出來的,他不可能事先準備好。嘉靖帝放下心,徐徐道:“你們說得都對,也都錯,若是朕來處理,那便是,胡宗憲要嚴辦,而戚繼光若查證屬實,罰俸也就可以了。”

裕王還沒說話,景王已道:“願聞父皇詳解,兒臣洗耳恭聽。”

他反應如此快速,皇帝對他的滿意又多了一點:“彈劾胡宗憲的,已經不是一趟兩趟了,從嘉靖四十一年開始,就陸續有人彈劾他,說他侵盜軍餉,苛斂財物,這些年來,他進獻給朕的東西也不少,這些罪名,十條中起碼也有幾條是確鑿的。朕念他有功於社稷,從輕發落,給了他好幾次的恩典,但他依舊不思悔改,恩典再多,也是會用盡的,也該是發落的時候了。”

“而戚繼光呢,他是個老將了,打的仗不少,從來沒有輸過,東南一隅想要安寧,還是少不了這種人的,輕責幾句也就可以了。有些事情,朕心裡亮堂得很,可笑底下那些人,還想拿朕當殺豬刀麼?”嘉靖帝悶哼,就此定了兩個人的命運。

饒是遲鈍的裕王,此時也已經反應過來,他們的父皇這是藉着案子,在給他們上課呢。

嘉靖帝說的這些,歸根結底,其實也就一句話:胡宗憲這個目標太明顯了,得罪的人太多了,只殺一個嚴世蕃,還不足以讓其他人安心,局勢已經開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就算身爲皇帝,有時也需要安撫人心,做一些妥協。

景王卻有些竊喜。

父皇把他們兩個都召到面前說這些事情,無非是教兒子將來如何爲人君,如果他已經選定了裕王爲儲君,也就沒有必要再喊上自己,這說明他這大半年來隨侍左右,還是有效果的,在父皇心裡,還沒有真正選定繼承人。

本來嚴黨倒臺,景王還沮喪了好一陣,現在卻發現,自己原來還有機會。

自從上次生病之後,嘉靖以爲自己可能捱不過去,也就沒有再死守着“二龍不相見”的信條,把兩個兒子召到病榻前日夜侍奉,以此來觀察他們的心性,結果發現,要挑一個來當儲君,還真難。

裕王年長,佔了名分,如果要說優點,仁慈勉強也能算上一個,可對帝王,尤其是嘉靖帝來說,仁慈簡直就是沒用的東西,這個兒子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主見,優柔寡斷,如果把國家交給他,嘉靖還真不放心。

再看景王,他很聰明,這從剛纔的應答就能看出來,頗有嘉靖帝年輕時的風範,可這兒子也有個缺陷,就是暴躁。嘉靖帝雖然對治理國家漫不經心,可他畢竟還是朱家子孫,要是日後養出個隋煬帝來,他九泉之下也沒臉面對列祖列宗。

於是,嘉靖帝再次糾結了。

由於應對不當,還被訓斥了一頓,裕王愁眉苦臉地回到府裡,又愁眉苦臉地把這個事情向親近的人吐槽,這其中就包括趙肅。

在趙肅看來,嘉靖這種教育方式是很不妥當的。

往小了說,他在兩個兒子之間搖擺不定,遲遲沒有選定繼承人,這就讓另外一個抱着希望,如果像歷史上那樣最後選定的是裕王,以景王不甘寂寞的性子,也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來。

往大了說,朝廷內外現在都在觀望,等着選定儲君,自己也好站隊,結果內閣已經好幾次上書了,皇帝就是不定下來,好像故意玩他們似的,讓衆人的心跟着一起懸着。

於是他把這件事情當成典型案例來教育朱翊鈞。

“爲人君者,就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像前朝的隋煬帝,雖然聰明過人,城府也很深,但如果總靠陰謀詭計,試探人心,是不可能治理好國家的。”

妄自議論帝王是大罪,趙肅也只能借古喻今,旁敲側擊。

朱翊鈞不解:“可是肅肅,你之前不是說過,對付壞人,要比他們更壞才行嗎,如果臣子裡有些心思奸狡的,又要如何是好?”

趙肅一笑:“我只說不要用陰謀,沒有說不能用陽謀。”

“陽謀?”

“不錯,陽謀者,光明磊落,你明明知道那是對方的計謀,卻還不得不跳下坑,這就是陽謀的最高境界。戰場上打仗,兩軍對壘,陰謀往往是行不通的,因爲對方如果也是有經驗的老將,就很容易識破,就像諸葛亮的空城計一樣,大大方方擺出來,司馬懿明明知道有可能是空城,可還是不敢進去,這就是陽謀。”趙肅摸着他的頭,和聲道。

朱翊鈞恍然大悟。

趙肅再接再厲:“如果你將來有兩個兒子,一旦定了繼承人,就要把兩個人區別對待,不能讓另外一個人抱着希望,否則像你皇爺爺這樣做,你父王就很傷心,你叔叔也不會高興的。”

朱翊鈞認真道:“我懂的,像母妃有了弟弟,我也很傷心,肅肅,我以後只要一個孩子就夠了,這樣就沒有人和他搶了。”

“……”

趙肅默然,天知道他的本意不是這樣的。

可是碰上朱翊鈞小朋友,教育的目的常常會有所偏差。

朱元璋同志,我可從來沒有想讓你們老朱家斷了香火的意思。

嘉靖朝之後對官員休假作了修改,京官任職滿三年的,可以告假省親,除去來回路程,還能有兩個月的假期,所以在十二月的時候,趙肅便告了假,準備回家過年。

作者有話要說:注:劇中相關情節流程和歷史不是一致的,會根據需要改動。

俺計算錯誤……到衣錦還鄉中間還有兩件事,一件就是這章的嚴黨,還有一件就是下章要出來的人物,下次不預告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對手指……

謝謝wuyueliushaoqing童鞋的地雷,謝謝蘇止水童鞋的手榴彈,謝謝大家的支持!

——今天的小隨筆——

上次留言問大家想看什麼,有朋友說想看萬曆的一些事情,我想來想去,不如說說萬曆同志最寵愛的孩子,福王朱常洵。

這個娃是鄭貴妃所生,本來是要當太子的,結果被文官集團們阻擾,硬是沒當成。

其實我倒是覺得當成皇帝了也好,那樣的話明朝估計也會早幾年滅亡,長痛不如短痛,也省得崇禎同志白忙活十幾年==

明史沒有明確記載這個朱常洵是什麼時候開始受教育的,但照長子十幾歲纔開始讀書來看,這個福王也不會太早,因爲如果萬曆只給福王請老師的話,官員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大家都知道,人長大了,性格定型了,再接受教育,也沒啥用處了,所以朱常洵什麼都不會,只會奢侈享受,作威作福。

因爲愛屋及烏,萬曆對福王愛到什麼程度呢?

明史說他把每個月各地進奉的那些金銀財寶,“至是多以資常洵”——大多數都給朱常洵了。

“婚費至三十萬”——結婚的時候用了30萬兩。

“營洛陽邸第至二十八萬,十倍常制”——造他的藩邸花了28萬,比平時規定給別的藩王的多了10倍。

“又奏乞故大學士張居正所沒產,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雜稅,並四川鹽井榷茶銀以自益。”——這還不夠,還要拿抄張居正家得的那些財產……

搜刮了這麼多錢,他回報給國家的是什麼:在他的藩地,“河南大旱蝗,人相食”。

李自成來了,破城,他跑出城藏在寺廟裡,結果第二天被人追上殺死了,消息傳到崇禎那裡,崇禎停朝三天以示哀悼,居然還給了一個“忠”的諡號。

這人忠在哪裡,我是不知道了。

野史裡還有個很著名的典故,說福王太胖,所以李自成把他的肉和鹿肉一起煮分給別人吃,叫福祿宴。(這個不知真假)

把明朝的滅亡歸咎於氣數是不行的,這其中必然有各種各樣的誘因,如果當初萬曆把給福王的這些錢用在國家建設上呢?

當然,不能說這樣的話就不會亡,但也許,是有可能走向另外一個方向的。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所以,教育是很重要滴,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啊……(作者:摸鬍子沉痛狀衆:坑爹啊,哪來的鬍子,摔!)

第49章第154章第27章第51章第98章第29章第119章第39章第44章第61章第124章第3章第109章第12章第108章第87章第102章第98章第74章第149章第79章第71章第22章第12章第29章第66章第107章第94章第63章第91章第116章第95章第45章第65章第114章第7章第96章第43章第9章第97章第16章第42章第4章第17章第128章第17章第145章第125章第60章第154章第28章第126章第52章第117章第141章第30章第84章第59章第2章第103章第142章第88章第127章第46章第7章第24章第112章第140章第98章第150章第46章第40章第63章第96章第132章第150章第21章136章第146章第77章第110章第109章第103章第13章第91章第100章第63章第55章第115章第125章第121章第146章第130章第25章第54章第7章第124章第34章第6章第55章
第49章第154章第27章第51章第98章第29章第119章第39章第44章第61章第124章第3章第109章第12章第108章第87章第102章第98章第74章第149章第79章第71章第22章第12章第29章第66章第107章第94章第63章第91章第116章第95章第45章第65章第114章第7章第96章第43章第9章第97章第16章第42章第4章第17章第128章第17章第145章第125章第60章第154章第28章第126章第52章第117章第141章第30章第84章第59章第2章第103章第142章第88章第127章第46章第7章第24章第112章第140章第98章第150章第46章第40章第63章第96章第132章第150章第21章136章第146章第77章第110章第109章第103章第13章第91章第100章第63章第55章第115章第125章第121章第146章第130章第25章第54章第7章第124章第34章第6章第5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