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整練禁軍(四)

河東晉陽軍所在大營,已經是一片繁忙跡象,纔在修養不足半年,這支百戰歸來的軍馬,又在做着出征準備,上萬人遠行至河北,不是輕易的事情要準備的軍資糧秣,數字巨大得驚人,騾馬車輛尤其是行軍要緊之物,晉陽軍大營有幾乎有一半所在都在準備這些。

騾馬要重新打掌,馬具要準備完畢,在這半年這些騾馬都養得膘壯,但是活動少了,要重新壓馬吊馬,而且這次去河北是隨時準備見仗的,要讓戰馬重新適應戰陣的金鼓廝殺之聲。

馬馱馬騾子驢子還要適當減掉膘中的肥肉比例,讓其更便於走長路,晉陽軍戰馬騾馬加起來數字驚人,佔用了大量人手一一還不夠擺下這麼大場面,都到城外專門的河東駐泊禁軍所用的馬場去做這些準備工作,遠行車輛的整備也是一門技術活兒,這個時代一輛大車上面各種零件器物也是林林種種成百件,什麼東西一擱置久了就殘缺不全,全部要重新整備起來。

大營當中專門闢了一處作爲金作,升起了爐子打造大車缺損鐵製零件,木料也不斷的運了進來,或鋸或刨,讓大營變得都象一個工坊車輛騾馬的準備是最佔用人手的,其他的無非就是將調撥而來的軍資器械整點入庫,隨行的糧秣也同樣收入庫中,打包成便於攜帶的方式,到時候裝車運走大袋大袋的米麥,打成垛的馬料,從武庫撥來的箭矢軍器弩矢裝箱之後,源源不斷的運進晉陽軍中。

以備隨軍遠行數千裡,直抵河北邊地開鎮的經費,雖然朝廷一直在敷衍但是也不代表朝廷什麼都不給晉陽軍軍資器械,在武庫當中多是現成的,這都是歷代積攢下來的,想要多少都有調撥文書拿到,給看管武庫之人送上點錢文,就儘可挑選。

年代太久遠壓庫底的那些軍資器械自然是不會要的,這幾十年以來最精利的軍資器械還是神宗朝時期的,神宗用王安石變法有開邊意,在軍器上花了大功夫,在與西夏戰事中消耗了無數之後,現在在汴梁還有極大的存量。

得了賄賂的該管武庫之人也不藏私,指點了這個竅門出來,軍國利器就一車車的運入了晉陽軍中,至於糧秣,河東周圍幾個大倉場裡面存量也相當不少,只要晉陽軍能帶上,再多也給得出來,只不過晉陽軍的糧食供應,將來還是主要靠河東路解決,河北諸路也能解決一部分,全部從河東運去耗費實在太大了,只攜帶夠能直抵河北緣邊的也就差不多了。

大宋雖然此刻窘迫,財政幾乎破產,但是這個帝國百年來的積儲,此時此刻仍然不少,在真實歷史上,靖康亂後,宗澤留後汴梁,靠着幾經劫掠散亂的汴梁糧食積儲,仍然能夠支撐在汴梁左近集結的數十萬義軍,慨然有渡河之志。

雖然開鎮的錢是不指望了,但是單純從物資上來說,調撥給晉陽軍的仍然是綽綽有餘!確切來說,大宋帝國此時此刻,由於幾十年來積弊,加上開國一些規章制度的先天不足,再攤上一個荒唐奢靡輕易的皇帝,現在類似於一個公司的現金流斷了。

單論物質實力的雄厚,仍然遠超這個時代!雖然調撥了這麼多物資過來,但是在外間人看來,晉陽軍這次出鎮在外,卻是吃了大虧了,一軍開鎮,光靠物資是不成的,單單以在河東的這些準備而言,將調撥的物資實領到手,就需要花錢將這些物資運入營中,僱募伕役,也要花錢。

準備車輛騾馬,僱募隨軍伕役,也無錢不行,到了河北之地,立下大營,修築堡寨,行軍打仗,也無一不需要錢,往常都是朝廷撥出經費,具體經手的將主自然可以在裡面撈上一筆,帶兵若干年,經手的經費多了,家當就起來了,傳家幾代,就是一個將門世家。

而晉陽軍現在做的這一切,就只有賠累,大家都以爲晉陽軍的當家人是在燕地發了財了,現在都是在貼自家的老本,指望成行之後,在河北之地天高皇帝遠,以後陸續軍費撥來,可以將本補回來,可是明眼人都明白,今後就算朝廷財政緩過氣來,也不見得有多少錢能給晉陽軍,反倒是想的這支軍馬能削弱幾成,現在領軍將主,不僅指望不了回本,能在這個位置還能呆上幾年,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都傳晉陽軍中提拔出來的都不是歷代爲將之門,也談不上什麼根基,更因爲楊凌的原因也受到猜忌提防,只能乖乖出鎮於外,捏着鼻子認了,一切知情之人一邊爲他們不值,一邊也未免有些看笑話的心思。

將有將種,沒什麼根基的話,單憑能打兩場惡仗就想爬到那些將門頭上,哪有那麼輕易的事情!外間觀感如此,晉陽軍中卻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反而因爲這番忙碌又找回了昔日在戰時的幾分氣象。

這支軍馬畢竟是血戰當中打出來的,和大宋方方面面的牽絆也少,一旦決心再打出個名堂出來,軍中昂揚之氣自然而然的就勃發出來,更有幾分負氣的激昂,朝中待俺們如此,到了邊地,才知道到底誰是大宋屏藩,想俺們自己瓦解,卻偏不讓你們從願,到了需要用得俺們廝殺的時侯,在算算今日逐俺們的賬!

……

高俅高太尉的賜第,在城南曲院街左近,離楊凌南薰內迎祥池畔賜第並不甚遠,高俅掌三衙十餘年,但凡用事禁軍,手中銀錢都如大河流淌一般滾滾而過。

高俅雖然不如水滸傳上所說是個出挑的臣子,北宋六賊也並沒有他側身,其中不過是趙佶潛邸當中使用出來的人,爲人循默謹慎,無大本事,也無大過惡,但是也並沒有什麼清廉的名聲。

十餘年下來,也將自家賜第經營得氣象萬千,不亞於金樑橋街的蔡相宅邸,放在一年前,高太尉宅邸之前,一樣是車馬如龍等候傳見的訪客,熙熙攘攘,禁軍將之家本來就是豪富,而且也沒那麼多官聲上的忌憚,加上將當中出的駙馬都尉之輩也不少了,行事豪闊比起文臣猶有過之。

高俅爲趙佶掌禁軍,也很是結納這些禁軍將中人,每日裡宅邸內都要開宴數處,夜深不散絲竹之聲,遠遠傳出高樓燈火通明,宛若神仙雅集,可是到了高俅不起的時侯,這等不是禁軍將出身,並無根基,全靠趙佶寵信的高太尉府邸之前,就是一片冷清寥落的軍漢子抱着袖子在那裡打瞌睡。

拴馬樁一排排的立在口,空的都生起了青苔,早已不復往日氣象,就在這一片冷清當中,內突然傳來一陣震動之聲,—眼之間就看見太尉衙內高強在十幾名從人簇擁之下直走到大口來,看着幾個軍漢和當值政在那裡打瞌睡,高強雖然惱怒,但是他今日心中有事,哼了一聲並沒說什麼,但是身邊豪奴卻已經喝罵起來:“一幫囚攮村鳥,當值恁般不用心!只道是太尉處稍有不順,就一個個怠慢起來了不成?要知道太尉府還是軍法治家,一個個拿下來,幾十軍棍打下來,就讓你們知道鍋兒是鐵打的!”

口當值軍漢和政都跟被燙了一下也似的跳起來,禁軍上下都在佔役,高俅身爲殿帥管軍三衙,佔起役來更是不必說了,太尉府內凡是雄的,都在禁軍當中掛了名號,有的還有小軍官的出身,領着大宋衣糧爲太尉府奔走執役,處罰起來也是軍法而不是家法。

大宋豪富之家打死僕役罪過不淺,在太尉府就是砍了腦袋也不值什麼,人人在那裡站得筆直,一個個心下嘀咕,這位衙內爺久矣不從大門出入,畢竟老爹病臥榻上,他要端着一個衣不解帶伺候湯的名義就是要出,從正門煊赫出入須不大好看,都是從後院角出去。

誰都沒有料到,今日突然來到這個鬼都不上的大門處,天知道又有什麼事情,高強卻沒計較他們偷懶,遣幾個身邊親隨出外看看,自家就在內踱步低着頭想心思,今日他親自來迎的,自然就是等候楊凌他到來了。

那日李邦彥和他商定厲害,讓他將一番話語轉報給自家躺在榻上的太尉老爹,高強思前想後,一咬牙齒還是跟自家太尉老爹說了,原因無他,他高衙內走上風慣了,那些禁軍將子弟奉承他高衙內也覺得習慣了,雖然之間一切就翻轉過來,他高衙內連一個貿市外圍都不得入,這口氣怎麼也平不下來,要是藉着楊凌行事,能稍稍翻身,甚而敲打一下那些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禁軍將中人,高衙內實在覺得喜聞樂見得很。

他抖抖索索的將一番話回報完畢,準備等待自家老爹一番雷霆之怒的時侯,卻什麼都沒等來,高俅躺在病榻上,什麼話也未曾說,只是閉目養神讓高強忐忑了好一陣也不清究竟。

在他看來,高家和禁軍將實在不到一壺裡面去,大家不是一個班底,將來時日被那些根深蒂固的禁軍將團體排擠也是必然的事情,高俅病臥榻上,不少自家班底軍將來哭拜訴說委屈好幾次了,高家一向都是隨着官家意思行事,不打半點折扣,纔有了今日地位。

現在是官家要行檢查禁軍經費財計事,繼續照着官家意思行事,幫那楊凌一把就是了,楊凌將水攪渾一點,他們這些人才有左右逢源的餘地,總比現在不死不活的好得多,這般道理,淺顯得連他這個衙內都明白,怎麼自家太尉老爹卻當成沒聽見?難道真是病得不成了?

可是自家太尉老爹雖然不起,可是在病榻上腦子並不糊塗,直到昨日,官家從禁中密密遣來內使,以探病的名義先賜了一大堆名貴材,再和自家老爹細細說了一陣高俅纔將自己兒子傳來,總算代了兩句:“楊大人這幾日內就會來投貼,接下來就是楊大人若是來,引他入內一會。”

高強琢磨一陣,總算是明白過來一點,自家老爹哪怕快要病死了,仍然是對官家奉命唯謹任何事情,還是要官家哪裡打了招呼,才願意安排行事,也不知道這位楊大人怎麼說動了官家,讓官家來通高俅這邊路!

看來官家,是鐵了心要行檢查禁軍經費財計之事了,高強一則以喜,自家一系側身其間,自然就是遂了官家的意思,歷代忠勤記於官家心間,以官家爲人,將來總有個照應,好過現在這般尷尬處境,左右逢源得好,到時候禁軍將世家也得求到自家上頭。

喜之背後,就是深憂,哪怕他這個衙內也知道都禁軍財計事是不那麼好碰的,大宋上一次檢查都禁軍財計,已經是神宗朝的韓絳領此差遣行事了,河北韓家出身,又是相臣,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楊凌應官家之命跳這個火坑,要是引起禁軍將世家反撲,又該當如何是好?

到時候楊凌一個人當替罪羊,夠還是不夠?可不要將他們高家最後也陷進去!高衙內畢竟年少,見識淺薄,也沒什麼城府,當日李邦彥給他指出一條能出口氣的道路,他跟揣個熱炭團也似的。

現在官家都遣使讓高俅與會楊凌,看檢查禁軍經費財計事如何措手,高衙內又惴惴不安起來,怎麼樣也理不出個頭緒,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盼望楊凌前來好,在這位楊大人也沒讓高衙內頭疼太久,內使去後沒兩個時辰就有人投楊凌帖與高太尉府邸高強親自收下,與來人議定,明日府中掃徑以待楊大人前來。

事情既然已經如此,高強也光棍脾氣發作,一跺腳就這麼着了,自家老爹在官家心目中地位豈是楊某人可比?到時候就算是有什麼不對,牽連到高家上的也少。

了不起到時候俺高強就老老實實的做縮頭烏龜就是,萬一在其間左右逢源得逞,高家今後還是貴盛第一,自家老爹千萬要撐過這幾個月,替高家最後擋風遮雨一次!

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372章 居庸關陣前(上)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76章 奪城(一)第17章 託孤重臣第706章 宜芳大捷(六)第504章 驚龍(四)第559章 殺破狼(七)第91章 大功(完)第308章 都門暗流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493章 潛雷生(三)第641章 擁駕(十一)第375章 楊可世局面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378章 着眼市井第412章 風雷齊動(一)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574章 改天(四)第320章 艱難抉擇第186章 恩怨了(三)第577章 改天(七)第600章 將出(完)第341章 初會完顏婁室第251章 大江東去(完)第452章 慶父不死(二)第35章 血洗(下)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1章 跨越千年第391章 暗撥乾坤(完)第281章 梟雄之姿第637章 擁駕(七)第734章 家國天下事(十)第342章 血濺葫蘆道第612章 北上(二)第72章 摔杯爲號第230章 江山如畫(九)第401章 收網(十)第112章 涿州(十二)第696章 合兵(六)第385章 暗撥乾坤(四)第244章 大江東去(十三)第7章 慘烈廝殺第222章 江山如畫(一)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111章 涿州(十一)第715章 整軍會獵(四)第202章 風雲亂(九)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196章 風雲亂(三)第237章 槍挑鐵滑車(九)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384章 暗撥乾坤(三)第235章 大江東去(四)第203章 風雲亂(十)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483章 鋒芒暗蘊第46章 各有動作第708章 宜芳大捷(八)第664章 防禦漏洞第529章 倖進(九)第159章 馬蹄急(六)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184章 恩怨了(一)第699章 合兵(九)第3章 吾親吾愛第21章 易容第328章 躊躇第661章 西軍態度第113章 涿州(十三)第43章 困局(完)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309章 困局所在第661章 西軍態度第685章 驚退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266章 奪門之戰第349章 擒將第396章 收網(五)第18章 女真使者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724章 整軍會獵(完)第185章 恩怨了(二)第385章 暗撥乾坤(四)第378章 着眼市井第297章 燕地結局第514章 行路難(四)第456章 整練禁軍(六)第687章 肅清第258章 書生誤國(上)第381章 撲朔迷離第582章 改天(二)第136章 風雲動(三)第163章 馬蹄急(十)第418章 風雷齊動(七)
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372章 居庸關陣前(上)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76章 奪城(一)第17章 託孤重臣第706章 宜芳大捷(六)第504章 驚龍(四)第559章 殺破狼(七)第91章 大功(完)第308章 都門暗流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493章 潛雷生(三)第641章 擁駕(十一)第375章 楊可世局面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378章 着眼市井第412章 風雷齊動(一)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574章 改天(四)第320章 艱難抉擇第186章 恩怨了(三)第577章 改天(七)第600章 將出(完)第341章 初會完顏婁室第251章 大江東去(完)第452章 慶父不死(二)第35章 血洗(下)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1章 跨越千年第391章 暗撥乾坤(完)第281章 梟雄之姿第637章 擁駕(七)第734章 家國天下事(十)第342章 血濺葫蘆道第612章 北上(二)第72章 摔杯爲號第230章 江山如畫(九)第401章 收網(十)第112章 涿州(十二)第696章 合兵(六)第385章 暗撥乾坤(四)第244章 大江東去(十三)第7章 慘烈廝殺第222章 江山如畫(一)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111章 涿州(十一)第715章 整軍會獵(四)第202章 風雲亂(九)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196章 風雲亂(三)第237章 槍挑鐵滑車(九)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384章 暗撥乾坤(三)第235章 大江東去(四)第203章 風雲亂(十)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483章 鋒芒暗蘊第46章 各有動作第708章 宜芳大捷(八)第664章 防禦漏洞第529章 倖進(九)第159章 馬蹄急(六)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184章 恩怨了(一)第699章 合兵(九)第3章 吾親吾愛第21章 易容第328章 躊躇第661章 西軍態度第113章 涿州(十三)第43章 困局(完)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309章 困局所在第661章 西軍態度第685章 驚退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266章 奪門之戰第349章 擒將第396章 收網(五)第18章 女真使者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724章 整軍會獵(完)第185章 恩怨了(二)第385章 暗撥乾坤(四)第378章 着眼市井第297章 燕地結局第514章 行路難(四)第456章 整練禁軍(六)第687章 肅清第258章 書生誤國(上)第381章 撲朔迷離第582章 改天(二)第136章 風雲動(三)第163章 馬蹄急(十)第418章 風雷齊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