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殺破狼(八)

元佑八年,宗澤被派往大名府館陶縣任縣尉兼攝縣令職事,宗澤到任不到一個月,就迅速而妥善地處理完該縣歷年訴訟積案,顯露了他處理政務的才能,贏得了屬吏們的信任和敬仰。紹聖二年,知府呂惠卿命宗澤巡視御河修建工程,這時宗澤適喪長子,他強忍悲痛,奉檄即行。呂惠卿聞知後,讚歎道:“可稱得上是爲國忘家的人啊。”

這時天寒地凍,宗澤在巡視中發現不少民工僵個道旁,立即上書司,建議推遲工期,待明春天暖時再動工,並表示屆時“當身任其責”,朝廷同意延期。

次年春,“河成,所活甚衆”,宗澤在官場初露頭角,就表現出勤於職守、爲官清正、體恤民情等高尚品德,此後,從元符元年至政和四年,宗澤先後任衢州龍遊、萊州膠水、晉州趙城、萊州掖縣等四縣知縣,縱觀宗澤從政20多年,能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績卓著,“所至稱治”,贏得了各地百姓對他的信賴和愛戴。然而,由於宋王朝政治極端腐敗,權奸當道,因而宗澤長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這其中,趙佶和蔡京就是要付絕對責任。

宋王朝爲了加強北部邊防,下令將登州等四州提升爲“次邊“”,要選拔一些幹練的官員充任通判。

政和五年(1115年),宗澤升任登州通判,登州鄰近京師,權貴勢力伸手其間,如登州僅宗室官田就有數百頃,皆不毛之地,歲納租萬餘緡,都轉嫁到當地百姓身上,宗澤上任後,忿然上書朝廷,陳明實情,請求予以豁免,終於爲登州百姓免除了沉重的額外負擔。宗澤在官場中,越來越看清宋朝統治集團的腐朽,感到自己已難以有所作爲。

宋徽宗宣和元年,年屆六十的宗澤乞請告老還鄉,獲准授予主管南京即應天府,鴻慶寺的虛銜,遂退居家鄉義烏鄰縣東陽,結廬山谷間,擬著書自適以度晚年,後被人誣告蔑視道教,宗澤被髮配鎮江“編管”,宗澤被編管期間,夫人陳氏病逝。

一直到了去歲,北伐成功,趙佶舉行祭祀大典,實行大赦,宗澤才重獲自由。

可以說,宗澤此人官聲極好,可是下一句耿南仲就接着道,“到時候,再與都門禁軍世家聯手,禁軍若是鼓譟,咱們的局面就豁然解開。”

宇文虛中頓時神色大變,如果說第一策是耿南仲突然開竅了,可謂神來之筆這第二策,則不折不扣的是個餿主意,他的確建議與禁軍將門世家聯絡,無非是爲了消息靈通,及時掌握局面變化,一旦楊凌整理禁軍財計事生出什麼變數來——甚而引發什麼軍中鼓譟之事就可以馬上應對,獲取最大的好處,但絕不包括主動讓都門禁軍生出什麼鼓譟之事出來,文臣與將門世家聯絡,讓軍中生變,在大宋這個時代——甚而不管是哪個時代,都是大遭忌憚的事情,可以觀望,可以看風色,可以等着出手的機會,但是絕不能將自己攪合進去。

宇文虛中本來覺得楊凌一旦下禁軍財計事,以他南來之人,對禁軍內情絲毫不瞭解,談不上什麼根基,固寵心切貿然出手,必然會生出事來,而他們這些舊黨士大夫之輩,就作爲第一時間收拾局面之人,楊凌必然去位,而他們也就可以藉機躍上前臺用事。

卻沒想到,楊凌步子站得極穩,居然走通了高俅的門路,用足了快死的高俅最後一點用處,禁軍坐糶事這個名目又抓得極準高俅一系人馬居中往還之下,居然在坐糶事上得了彩頭,都門禁軍將門世家也退讓這一步,楊凌現在是一副不爲己甚的樣子,居然就這樣風不生水不起的過關了。

一番籌劃,設下的陷阱,全部都告落空,不僅他宇文虛中憋得要吐血,讓太子怒發如狂,正因爲嘉王貼着這件事情也得了大彩頭,一時間,宇文虛中真有些束手無策,這楊凌,實在狡猾得撈也撈不住。

雖然宇文虛中鬱悶萬分,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會失去理智,去鼓動都門禁軍主動生出什麼亂事來,趕楊凌下臺這可是個大火坑,不僅能燒死楊凌,還能燒死他們自己,宇文虛中一下站起,重重擊案:“道希兄,此事絕不可行”

耿南仲冷着臉並不說話,宇文虛中知道耿南仲這個人,性子剛嚴,一旦認準了的事情就難得回頭,馬上又放軟了語氣,近乎於哀求般的道:“道希兄,這是將我輩甚而太子,架在火上烤。”

耿南仲慢慢開口:“現在此子所爲,就是將我輩和太子架在火上烤。”

宇文虛中搖頭:“現下雖然嘉王憑此子作爲,可稱薰灼,譬如火勢雖大,不過遠遠燎人而已,可一旦道希兄意欲行第二策,則如直入火中,當有焚盡之憂,學生斷斷不能贊同道希兄此策,如若太子殿下持意甚堅,學生願當面與太子殿下分說。”

耿南仲臉上閃過一道青氣,緊緊抿着嘴脣,腮骨都可以看得見了,轉瞬之間,他臉色又放平緩,慢慢道:“既如此,且再議。”

宇文虛中定定的看了耿南仲一眼,慢慢起身,朝着耿南仲一禮到地:“如此最好不過,學生即刻開始奔走聯絡,爲此名單中人起復返京出力什麼事情,等他們陸續返京之後,再商議不遲,學生屢次畫策不成,已經深感有負諸兄,不過茲事體大,只有厚顏求道希兄再信學生一次,此時此刻,靜觀其變則可。”

耿南仲點點頭,並不說話,宇文虛中也知道讓耿南仲能後退一步,已經是不容易,今日這番話,已經算是有點傷了和耿南仲的交情,這個時侯再多說什麼,只有火上澆油,只有等時日過去一陣,再慢慢開解了,他和耿南仲畢竟有過十年的交情,將來總有望恢復,當下再不多說什麼,深施一禮之後,就告辭而去。

耿南仲定定坐在房之內,半晌不言不動他坐在那裡,房裡面一片狼藉,侍候內使都不敢進來收拾,太子性格端默,還有些軟弱,最信重之人就是這位耿南仲,但凡太子之位,是天下最難坐的位置,耿南仲就一直陪在這位太子身邊,有作爲師傅的權威,雖然太子歲數見長,也有了自己的主見,但是耿南仲在東宮中的地位,一直未曾動搖,他在這裡出神,周遭侍候內使,連大氣都不敢稍出。

不知道過了多久,耿南仲臉上才露出了難得一見的苦澀神色,輕輕搖了搖頭,讓宗澤宗汝霖回返汴梁,並不是耿南仲出的主意,甚至他連這個念頭都沒動過,這個是太子的主意。

自己這十餘年,不管多麼爲難,都一直護持在太子身邊,將來太子即位之後,自己也以天然的丞相身份而自許,豈能讓一個服官這些年來,在朝中立足時間加起來都不到五年的人超過自己在太子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麼,讓太子明白,他身邊第一可以信重之人,還是他耿南仲。

在歷史上,耿南仲的確是這麼小心眼,女真南下,李綱挑頭上徽宗趙佶,請他禪地位與欽宗趙恆,耿南仲以爲李綱搶了他的風頭,在這件事情上就記恨上了,不足一年時間,李綱又兩次丟官罷職,背後推手,就是這位耿南仲耿道希。

東宮寢殿之內,當今太子趙恆,揹着手在內走來走去几案之上,放着飲子茶湯,已經涼了當今太子妃朱璉,還規規矩矩的跪坐在那兒一副想勸又不敢勸的樣子。

趙恆今年今年二十五歲,秉承趙家傳統,一張清瘦的太醫臉,但是卻沒有三弟的風采,瘦而且黑,背也有點駝留了一點上鬚髯,看起來卻有一些村氣,真不似丰神俊朗的老帥哥趙佶所親生的。

太子妃朱璉歲數小他四歲,父親是禁軍一箇中層武官,門第不高,人也極溫馴,容色卻是絕麗,不管皇帝還是太子的正室,都是娶之以德,這般美貌,也算是不大不小的異數了,她還是歷史上南宋著家朱熹的曾姑母,在真實歷史上,徽欽兩帝播遷,太子妃也被女真所擄掠,當到了上京,女真酋首吳乞買令被虜宋人皇族都換上裸露上身的女真賤民服飾行牽羊禮的侍候,兩個皇帝都唯唯領命,只有太子妃朱璉不堪此辱,投水自殺節烈之處,過於男兒。

等了好半晌,朱氏終於按捺不住,低聲勸諫:“大郎,這兩****總是鬱郁,茶飯都不曾入口,賤妾準備一些補中氣的飲子,你也不曾沾脣,你身子向來不大好,這般下去,可怎麼處?”

趙恆煩燥的站定,低聲怒道:“身體好有什麼用?豈能比得上我三弟,丰神如玉,聖人一見便歡喜?”

朱氏吃他一喝,低眉垂首,再不敢多話,趙恆一下心又軟了,他本來就是性子和善,和朱璉又是少年夫妻,對這麼一個漂亮老婆也寶貝得很,兩人自從成親以來,幾乎就是相濡以沫,如膠似漆,幾乎就沒有紅過臉的時候。

按照以往的慣例,一但太子冊立,就是要慢慢的處理一些國事的,可是趙恆這個太子當得實在是憋屈,幾乎就和國事沾不上邊,不但如此,還要盡力的避嫌,以免讓聖人所忌憚,從耿南仲所領導的太子一黨,一直都是不動聲色的默默發育就可以看得出來,就是唯恐遭到官家打擊,本來就本錢就不厚,再經歷一些波折,恐怕家底就會敗得一乾二淨,可是嘉王呢,卻是大肆結交朝臣,甚至一度成爲北伐統帥,也只有這個妻子,一直在身邊寬慰他,趙恆當下就默不作聲的轉來,拿起放涼的茶湯飲子大口就喝,卻着實有些食不知味。

朱氏卻歡喜了起來,擡頭低聲勸慰:“大郎有什麼煩心事,請耿師傅拿主意就是,切不可急壞了自家身子,大郎將來是要負天下之責的……”

趙恆心情頓時又不好了,嗤的一聲冷笑:“這個位置,卻是天底下最苦的位置,我久矣不願意坐,誰想將去,儘管拿去就是!”

氣話誰都會說,說完還得面對現實,趙恆如何不願意繼九五至尊之位?都是皇子,接了這個位置和不得這個位置的,就是天壤之別,當下他苦惱的又嘆了幾口氣,緩緩道:“耿師傅自然是極靠得住的……但是這些年,孤也漸漸看得明白一些,耿師傅立身正,大關節上拿得住,但是乏機變之才,而且時望的確還略有不足,孤身邊,還是乏一個夠份量之人……”

朱氏低眉順眼的道:“這等事,大郎自然是能拿出主意的……”

不過朱氏有點好奇:“此人是誰?”

趙恆忙不迭的搖頭:“你不必問,我也不會說……你可知被推薦給孤的人是誰?正是宗澤宗汝霖”

饒是朱氏爲深宮太子嬪妃,也聽說過宗澤大名原因無他,在蔡京一手遮天,趙佶君權極重,大宋士風也因爲元佑黨人碑大受摧殘之際,這位不過是最末次的同進士出身之人,從來不走門路,相反耿直直言,總共在汴梁呆了不足五年,卻負天下之盛名的宗澤實在是太有時望了。

當下朱氏就歡喜道:“既然是汝霖先生,那自然是極好的,有汝霖先生爲大郎所用,大郎還有什麼可以憂心的?”

趙恆搖搖頭,不願意再說下去了,召宗澤入朝,自然是神來之筆,但是未免有些緩不濟急,現在嘉王正咄咄逼人,他實在不想再經歷一次當日聽聞這位三弟要就伐燕統帥之位的那種絕望感覺,現在聖人最看重的就是財計事,要是嘉王因此得而大用,羽翼再度豐滿起來,又將奈何?不必說,那楊凌看起來比當日圍在嘉王身邊的王黼童貫等輩看起來還要厲害許多,他爲嘉王籌劃,自己又如何應對?

必須要拿出什麼法子,讓這楊凌倒臺,但是怎麼讓此人倒臺,趙恆卻沒有主意了,耿南仲只是說他會想法行事,趙恆也只有選擇相信他。(。)

第29章 老種相公第122章 暗潮生(八)第86章 大功(五)第731章 家國天下事(七)第581章 改天(十一)第578章 改天(八)第353章 兵發居庸關第286章 鼓舞軍心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688章 趕至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401章 收網(十)第375章 楊可世局面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687章 肅清第635章 擁駕(五)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725章 家國天下事(一)第507章 驚龍(七)第89章 大功(八)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261章 強兵弱帥第1章 跨越千年第96章 招攬(五)第349章 擒將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514章 行路難(四)第234章 大江東去(三)第705章 宜芳大捷(五)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122章 暗潮生(八)第703章 宜芳大捷(三)第639章 擁駕(九)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380章 牛鬼蛇神第189章 恩怨了(六)第136章 風雲動(三)第682章 飛馬第176章 馬蹄急(二十三)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七百十一七章 整軍會獵六第695章 合兵(五)第32章 慘劇第207章 雪滿弓刀(二)第14章 嶽爺爺第525章 倖進(五)第629章 北上(十九)第585章 改天(十五)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263章 一個不留第439章 莫須有(十)第303章 河間密謀第469章 朔州會戰(七)第89章 大功(八)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538章 潛龍在淵(八)第450章 莫須有(完)第687章 肅清第550張 整練禁軍(完)第433章 莫須有(四)第176章 馬蹄急(二十三)第577章 改天(七)第83章 大功(二)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110章 涿州(十)第50章 人子之心第269章 藥師北上第93章 招攬(二)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62章 暗流(八)第109章 涿州(九)第105章 涿州(五)第727章 家國天下事(三)第678章 全線動搖(七)第697章 合兵(七)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554章 殺破狼(二)第557章 殺破狼(五)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203章 風雲亂(十)第288章 各方雲動第32章 慘劇第713章 整軍會獵(二)第212章 雪滿弓刀(七)第593章 將出(三)第548章 整練禁軍(八)第133章 暗潮生(完)第381章 撲朔迷離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
第29章 老種相公第122章 暗潮生(八)第86章 大功(五)第731章 家國天下事(七)第581章 改天(十一)第578章 改天(八)第353章 兵發居庸關第286章 鼓舞軍心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688章 趕至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401章 收網(十)第375章 楊可世局面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687章 肅清第635章 擁駕(五)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725章 家國天下事(一)第507章 驚龍(七)第89章 大功(八)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261章 強兵弱帥第1章 跨越千年第96章 招攬(五)第349章 擒將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514章 行路難(四)第234章 大江東去(三)第705章 宜芳大捷(五)第494章 潛雷生(四)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122章 暗潮生(八)第703章 宜芳大捷(三)第639章 擁駕(九)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380章 牛鬼蛇神第189章 恩怨了(六)第136章 風雲動(三)第682章 飛馬第176章 馬蹄急(二十三)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七百十一七章 整軍會獵六第695章 合兵(五)第32章 慘劇第207章 雪滿弓刀(二)第14章 嶽爺爺第525章 倖進(五)第629章 北上(十九)第585章 改天(十五)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263章 一個不留第439章 莫須有(十)第303章 河間密謀第469章 朔州會戰(七)第89章 大功(八)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538章 潛龍在淵(八)第450章 莫須有(完)第687章 肅清第550張 整練禁軍(完)第433章 莫須有(四)第176章 馬蹄急(二十三)第577章 改天(七)第83章 大功(二)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110章 涿州(十)第50章 人子之心第269章 藥師北上第93章 招攬(二)第516章 行路難(六)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62章 暗流(八)第109章 涿州(九)第105章 涿州(五)第727章 家國天下事(三)第678章 全線動搖(七)第697章 合兵(七)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554章 殺破狼(二)第557章 殺破狼(五)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203章 風雲亂(十)第288章 各方雲動第32章 慘劇第713章 整軍會獵(二)第212章 雪滿弓刀(七)第593章 將出(三)第548章 整練禁軍(八)第133章 暗潮生(完)第381章 撲朔迷離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